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右江复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169
1
作者 曾允孚 刘文均 +4 位作者 陈洪德 郑荣才 张锦泉 李孝全 蒋廷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的右江盆地的轮廓和内部结构,与NW向及 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它的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海西 构造阶段。由于哀牢山—红河洋盆开裂,右江地区出现若干平行分布的 NW向裂陷带,沉积物以深水相为主,盆地具有大陆... 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的右江盆地的轮廓和内部结构,与NW向及 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它的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海西 构造阶段。由于哀牢山—红河洋盆开裂,右江地区出现若干平行分布的 NW向裂陷带,沉积物以深水相为主,盆地具有大陆被动边缘裂谷系特 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阶段,由于滨太平洋构造的作用,盆地轮廓 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 冲消减作用。盆地再次发生张裂和扩张,从而进入弧后盆地发展阶段。 印支期末,盆地由东向西逐渐封闭,结束了右江盆地的发展历史。在不 同的发展阶段,盆地内的沉积物,也以东吴运动为界,分别由特征不同的沉积体系叠覆而成,早 期还出现典型的由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组成的双层结构。同样的盆地内的火山活动也分为 两个阶段,早期货段以碱性及碱钙性系列的基性火山岩为主,主要受NW向构造控制;晚期阶 段为钙碱性及钙性系列的基性及中酸性火山岩,同时受NW及NE向构造控制。由此可见右 江盆地是在古特提斯构造和滨太平洋构造的复合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裂谷盆地 华南 右江盆地 沉积构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14
2
作者 杨华 付金华 魏新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含气层系多,具有上、下古生界复合含气的特征,已发现4 个储量达到1×1011 m3 以上的大型气田。通过对生烃、沉积、储层、圈闭保存条件等的综合研究,认为上古生界具有煤系地层“广覆式”生气特色,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含气层系多,具有上、下古生界复合含气的特征,已发现4 个储量达到1×1011 m3 以上的大型气田。通过对生烃、沉积、储层、圈闭保存条件等的综合研究,认为上古生界具有煤系地层“广覆式”生气特色,三角洲分流河道中粗粒石英砂岩是上古生界高效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圈闭以大型岩性圈闭为主,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领域广阔,仍具有发现大型气田的地质条件;下古生界具有混源气特征,白云岩风化壳岩溶储层是主要储集岩类型,圈闭以古地貌—岩性复合圈闭为主,勘探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天然气 成藏特征 储层 圈闭 白云岩 砂岩
下载PDF
我国水库泥沙淤积研究综述 被引量:89
3
作者 韩其为 杨小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我国江河大多泥沙量大,所建水库淤积严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库容损失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淤积上延影响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库变动回水区的冲淤对航运带来不利影响;坝前泥沙淤积影响枢纽的安全运行;水库下泄清水对下游河道河床的... 我国江河大多泥沙量大,所建水库淤积严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库容损失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淤积上延影响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库变动回水区的冲淤对航运带来不利影响;坝前泥沙淤积影响枢纽的安全运行;水库下泄清水对下游河道河床的冲刷以及附着在泥沙上的污染物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等。本文对我国水库泥沙淤积研究的状况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内容包括水库淤积观测资料和分析、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水库异重流、高含沙水流、水库淤积形态、水库排沙及运行方式、变动回水区的冲淤、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形,以及水库淤积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泥沙 淤积 库容 输沙 冲淤
下载PDF
长江口潮沼植物对动力沉积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6
4
作者 杨世伦 时钟 赵庆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80,共6页
为探讨潮沼植物对动力沉积过程的影响 ,在长江口南汇东滩沼泽和邻近的光滩上进行了近底层流速、波浪、悬沙浓度、沉积物粒径和滩面淤积速率等对比实验 ,并在九段沙潮沼中做了两种先锋植物黏附悬沙的实验 .结果表明 ,沼泽和同高程的邻近... 为探讨潮沼植物对动力沉积过程的影响 ,在长江口南汇东滩沼泽和邻近的光滩上进行了近底层流速、波浪、悬沙浓度、沉积物粒径和滩面淤积速率等对比实验 ,并在九段沙潮沼中做了两种先锋植物黏附悬沙的实验 .结果表明 ,沼泽和同高程的邻近光滩近底层平均流速的比值为 0 .1 6~ 0 .84;两种环境平均波周期、平均波高和平均悬沙浓度的比值分别为 1 .4,0 .43,和 0 .71 .波浪传入沼泽后 ,一方面波高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变得规则有序 .海三棱草和草两种先锋植物群落黏附的悬沙分别达到 2 98和40 g/m2 .由于水动力降低和植物的捕沙功能 ,细颗粒泥沙易于在沼泽中沉积下来 ,导致沼泽环境沉积物明显较相邻光滩细 ;沼泽中沉积速率加快 ,侵蚀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沼 水动力 沉积作用 长江口 沉积速率 悬沙浓度
下载PDF
Late Mesozoic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and related magmatism in Southeast China 被引量:72
5
作者 Dezi Wang Liangshu Sh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09-124,共16页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Middle Jurassic--Late Cretaceous,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and associated magmatism representative of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setting was widespread in southeastern China as a result of Pacif...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Middle Jurassic--Late Cretaceous,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and associated magmatism representative of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setting was widespread in southeastern China as a result of 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Basin tectonics consists of post-orogenic (Type I) and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basins (Type II). Type I basins developed in the piedmont and intraland 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to Early Jurassic, in which coarse-grained terrestrial clastic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Type II basins formed during intra-continental crustal thinning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grabens and half-grabens. Graben basins were mainly generated during the Middle Jurassic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bimodal volcanism. Sediments in half-grabens are intercalated with rhyolitic tufts and lavas and are Early Cretaceous in age with a dominance of Late Cretaceous-Paleogene red beds. Ranges are composed of granitoids and bimodal volcanic rocks, A-type granites and dome-typ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The authors analyzed lith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Late Mesozoic igneous rock assemblages and proposed some geodynamical constraints on forming the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A comparis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hores of the Pacific is made, and the geo- dynamical evolution model of the Southeast China Block during Late Mesozoic is discussed. Studie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asin and range terrane within South China developed on a pre-Mesozoic folded belt was derived from a polyphase tectonic evolution mainly constrained by subduc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Plate since the Late Mesozoic, leading to formation of various magmatism in a back-arc exten- sional setting. Its geodynamic mechanism can compare with that of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in the eastern shore of the Pacific. Differences of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between both shores of the Pacific, such as mantle p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n and range tectonics SEDIMENTATION Bimodal igneous rocks Late Mesozoic Geodynamic evolution Southeast China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69
6
作者 陈汉林 杨树锋 +6 位作者 王清华 罗俊成 贾承造 魏国齐 厉子龙 何光玉 胡安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45-552,共8页
塔里木板块内部发育了大量由早—中二叠世板内岩浆作用所形成的、以玄武岩类为主的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等,残余分布面积约20万km2。而二叠纪时期是塔里木板块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早二叠世晚期开... 塔里木板块内部发育了大量由早—中二叠世板内岩浆作用所形成的、以玄武岩类为主的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等,残余分布面积约20万km2。而二叠纪时期是塔里木板块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塔里木板块结束了海相沉积,进入了陆相沉积阶段。通过对塔里木板块的岩浆作用特征和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相的分析,笔者讨论了这一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对板块晚石炭世—二叠纪的沉积作用所起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巨量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早-中二叠世 玄武质岩浆作用 沉积作用 沉积响应模式
下载PDF
浅谈我国油气勘探中的古地貌恢复技术 被引量:65
7
作者 吴丽艳 陈春强 +3 位作者 江春明 晏佳 李华 杨晓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25-26,52+5,共4页
古地貌对层序的形成与发育以及储层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的恢复可以有助于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对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和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实... 古地貌对层序的形成与发育以及储层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的恢复可以有助于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对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和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实例说明了油气勘探中古地貌恢复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曾德铭 王兴志 +4 位作者 张帆 宋章强 张若祥 朱永刚 李跃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3-266,共14页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岩性与物性、纵向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沉积和成岩作用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主要储层的形成与...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岩性与物性、纵向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沉积和成岩作用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主要储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该套地层的储层集中分布于雷口坡组雷三段中亚段,主要岩石为砂屑白云岩、藻粘结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以溶蚀孔隙占绝对优势,溶洞和原生孔隙较少,裂缝起到连通孔隙的作用。该套储层属于中孔中低渗的孔隙型和中孔高渗的裂缝—孔隙型。它是在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沉积体的基础上经受了表生期和埋藏期岩溶作用的改造,以粒间溶孔、藻粘结“格架”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的岩溶型储层,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及其他因素控制,滩体和岩溶发育部位相叠合的中坝—双鱼石区块,为良好储层的分布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三叠统 雷口坡组 储层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下载PDF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 被引量:52
9
作者 孙洪斌 张凤莲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3-92,共10页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箕状凹陷。受节节下掉正断层的控制 ,区内在古近系发育了陡坡型和缓坡型两种沉积模式。经过初陷—裂陷、扩张和再陷三个构造—沉积演化期 ,区内沉积了以源近流短的扇三角洲、湖底扇等为主的粗碎屑砂岩储层...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箕状凹陷。受节节下掉正断层的控制 ,区内在古近系发育了陡坡型和缓坡型两种沉积模式。经过初陷—裂陷、扩张和再陷三个构造—沉积演化期 ,区内沉积了以源近流短的扇三角洲、湖底扇等为主的粗碎屑砂岩储层。该储层经历压实、胶结和溶蚀等过程 ,目前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和晚成岩A期。在沉积和成岩双重控制之下 ,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以粒间扩大孔隙为主。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大于胶结作用损失的孔隙。储层在纵向上发育有多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古近系砂岩储层物性和含油性都以扇三角洲砂岩储层最好 ,是该凹陷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研究认为该区深层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断陷 古近系 砂岩储层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油气勘探 压实作用
下载PDF
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4
10
作者 侯艳平 朱德丰 +1 位作者 任延广 庄新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0-307,共8页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海拉尔盆地重要的油气探区之一。贝尔凹陷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形成了三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自下而上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中部裂后热沉降盆地和上部构造反...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海拉尔盆地重要的油气探区之一。贝尔凹陷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形成了三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自下而上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中部裂后热沉降盆地和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贝尔凹陷纵向上主要发育了两套断裂系统,分别是发育于下部断陷盆地的下部断裂系统和发育于中部热沉降盆地的上部走滑断裂系统,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内断裂不发育。复杂的构造样式对凹陷内沉积体系的配置也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从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研究出发,分析了沉积作用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初步探讨了贝尔凹陷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沉积响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53
11
作者 田景春 刘伟伟 +2 位作者 王峰 陈蓉 林小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为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利用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测试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储集砂体的非均质性与沉积作用关系密切,垂向... 为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利用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测试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储集砂体的非均质性与沉积作用关系密切,垂向加积作用导致储集砂体物性在垂向上表现为规律不明显的正韵律或突变正韵律;侧积作用导致储集砂体物性在垂向上表现为强烈的正韵律;前积作用导致储集砂体物性在垂向上表现为规律明显的反韵律。漫流沉积作用导致储集砂体物性在垂向上表现为变化不大或略微反韵律。从层内非均质性上看,盒8段和山西组储层均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中山2段的储层非均质性较山1段的强,盒8下的储层非均质性较盒8上的强。4个亚层中属盒8上的均质性最好。从层间非均质性上看:不同层位差异较大。从平面非均质性上看,高桥地区盒8段和山西组储层在平面上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非均质性 致密储层 上古生界 高桥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互花米草对江苏潮滩沉积和地貌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50
12
作者 王爱军 高抒 贾建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9,共8页
江苏潮滩面积大,岸滩冲淤动态变化复杂.人工引种互花米草对江苏海岸潮滩沉积地貌演化有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潮滩沉积速率、物质分布及潮水沟地貌系统的发育等方面.根据定点站位不同年代的高程数据,分析Pethick-Allen模型在江苏潮滩... 江苏潮滩面积大,岸滩冲淤动态变化复杂.人工引种互花米草对江苏海岸潮滩沉积地貌演化有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潮滩沉积速率、物质分布及潮水沟地貌系统的发育等方面.根据定点站位不同年代的高程数据,分析Pethick-Allen模型在江苏潮滩盐沼的适用性;在现场采集柱状样并在室内进行137Cs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P-A模型分析计算江苏潮滩不同时期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的引种加快了潮滩沉积速率,它使潮滩沉积地貌演化脱离了原来的渐进函数关系.在选择的典型断面上采集表层底质样,在激光粒度仪上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易使细颗粒沉积物沉积,大米草滩和盐蒿滩表层沉积物主要来自潮水沟输送.根据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分析,互花米草滩内潮水沟宽深比小,密度大,水道稳定,有别于光滩或大米草滩的潮水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潮滩 沉积 地貌演化 江苏
下载PDF
从源到汇: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 被引量:50
13
作者 李铁刚 曹奇原 +1 位作者 李安春 秦蕴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13-721,共9页
大陆边缘作为地球上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区域,其沉积层保存着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岩石圈变形、大洋环流、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生产力和沉积物补给等重要信息。然而,尽管对大陆边缘沉积系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 大陆边缘作为地球上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区域,其沉积层保存着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岩石圈变形、大洋环流、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生产力和沉积物补给等重要信息。然而,尽管对大陆边缘沉积系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尤其是没能实现对大陆边缘沉积物扩散系统和相关地层的定量解释。为此,近年来国际地学界开始构思源到汇———大陆边缘沉积作用的系统过程研究,以提高对大陆边缘物质扩散系统行为的预测能力。介绍了源到汇———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以及DSDP和ODP在大陆边缘沉积作用研究中的主要贡献和目前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到汇 沉积作用 大陆边缘
下载PDF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断裂结构及其对沉积和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永诗 鲜本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边界断裂长期活动,构造复杂,是扭张和拉张等多期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据边界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差异,将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断裂结构分为简单和复式2类及板式、铲式、阶梯式和坡坪式4种。断裂结构对盆地的...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边界断裂长期活动,构造复杂,是扭张和拉张等多期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据边界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差异,将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断裂结构分为简单和复式2类及板式、铲式、阶梯式和坡坪式4种。断裂结构对盆地的沉积充填样式、储层发育规模和油气藏类型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铲式断裂结构中发育的低位湖底扇或滑塌浊积扇以及坡坪式和阶梯式断裂结构中断阶潜山或滑脱潜山为最重要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结构 沉积 油气成藏 断陷湖盆 陡坡带 车镇凹陷
下载PDF
1976年黄河改道以来三角洲近岸区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5
15
作者 黄海军 樊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6-314,共9页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沿岸 1 0个河口、潮汐汊道的 2 3景陆地卫星影像高潮线的解译与对比 ,探讨自 1 976年黄河改道以来 ,三角洲岸线的变化特征 ;同时 ,利用GIS软件处理 1 976年和 1 992年滨海区水深测量数据 ,并与黄河利津站同期入海沙量...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沿岸 1 0个河口、潮汐汊道的 2 3景陆地卫星影像高潮线的解译与对比 ,探讨自 1 976年黄河改道以来 ,三角洲岸线的变化特征 ;同时 ,利用GIS软件处理 1 976年和 1 992年滨海区水深测量数据 ,并与黄河利津站同期入海沙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1 )目前黄河三角洲总体处于侵蚀破坏阶段 ,侵蚀岸线长相当于淤积岸线的 2倍 ;2 )人类活动对三角洲岸线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强 ,人工海岸长度大幅度增加 ,总岸线长度缩短 ,岸线趋于平直 ;3)5 2 6%的黄河入海泥沙堆积于入海口附近 ,其中 92 %的泥沙堆积在 1 5m水深线以内 ,向外迅速减少 ,2 0m水深线以外出现侵蚀 ;4) 87%黄河入海泥沙往东、东南方向扩散与沉积 ,往南、东北方向扩散与沉积的泥沙很少 ,河口的北、西北方向整体上处于侵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遥感监测 海岸变化 沉积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铀矿成藏沉积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殷敬红 张辉 +1 位作者 昝国军 李晓晨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6-83,共8页
内蒙古东部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铀矿床是辽河油田在进行外围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现的伴生矿床。铀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对该区铀矿成藏条件进行研究表明 :具备富铀物源 ,铀源充足 ;上白垩统姚家组广泛发育的辫状河流相沉积... 内蒙古东部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铀矿床是辽河油田在进行外围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现的伴生矿床。铀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对该区铀矿成藏条件进行研究表明 :具备富铀物源 ,铀源充足 ;上白垩统姚家组广泛发育的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 ,形成了渗透性砂岩、砂砾岩与隔水性泥岩稳定的互层结构 ,铀矿主要分布在其中的中孔、中渗砂体中 ;下白垩统的生、储油层 ,为铀矿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还原剂 ;产状平缓的沉积构造背景下形成的边缘相对隆起的自流汇水盆地 ,易使含氧含铀地下水沿砂体、不整合面向盆地内有利区补给 ,在氧化 -还原界面附近铀沉淀成矿 ,为铀矿创造了进一步富集成藏的条件 ;预测该区铀矿资源为x× 10 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铀矿 铀源 内蒙古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台地边缘礁、滩气藏沉积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49
17
作者 郭彤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1-211,共11页
普光、元坝和龙岗等多个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揭示了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和城口—鄂西陆棚西侧台缘礁、滩带具有巨大油气勘探潜力。勘探实践证实不同部位台缘带的气藏特点及相关礁、滩沉积和储层特... 普光、元坝和龙岗等多个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揭示了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和城口—鄂西陆棚西侧台缘礁、滩带具有巨大油气勘探潜力。勘探实践证实不同部位台缘带的气藏特点及相关礁、滩沉积和储层特征均具有明显差异性。文中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储层评价等研究基础上对这些差异性开展了分析工作。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它们均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总体表现为水体向上变浅序列。研究区内不同部位的台缘带沉积和储层具有明显的差异,长兴期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台缘地貌相近,铁厂河—普光—高峰场台缘带具加积为主、台缘斜坡陡、滩薄、生物礁发育的特点,上部白云岩化强;元坝—龙岗台缘带具前积和侧积明显、斜坡略缓、礁和滩均发育的特点,礁滩上部白云岩化强,孔隙型储层发育且物性较好;飞仙关期台缘不对称性明显,铁厂河—普光—高峰场台缘带仍以加积型为主,飞二段鲕滩发育,白云岩化强,孔隙型储层发育,具有储层厚度大和物性好的特点;元坝—龙岗台缘带飞二段发育鲕滩,但滩厚度薄、白云岩化弱,以孔隙型储层为主,储层物性略差。宣汉盘龙洞—见天坝长兴组台缘生物礁滩相及飞二段台缘鲕滩发育,白云岩化强,易于形成较好的储层。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不同部位台缘带沉积及储层分布明显受同沉积古地貌、白云岩化强度、断裂、埋藏期成岩作用和流体活动等综合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礁、滩 层序地层学 沉积 储层 川东北
下载PDF
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 被引量:48
18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1 位作者 颜铁增 祖辅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0,共9页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盆地及其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盆地红层下部夹有玄武岩层,已有的K-Ar年龄值为105~98Ma,由此判断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演化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早期属典型的断陷盆地,呈现半地堑式形态,北界为向南倾斜的正断层,南界为超覆不整合.晚白垩世中后期演变为拗陷盆地,沉积盆地扩大,南北两侧均见到超覆不整合,北侧部分地段保留早期断裂边界.河流沉积作用为最主要沉积作用方式,盆地中心部位可见少量内生沉积的白云岩、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沉积组合大致为湖泊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代表了拉张型盆地的基本沉积类型,也反映了断陷湖盆由初始拉张断陷、中后期扩张为拗陷、到最后萎缩的完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盆地原型 断陷盆地 拉张 构造带 不整合 红层 河流相 超覆 三角洲相
下载PDF
盆山耦合与沉积作用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继亮 肖文交 闫臻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60,共9页
盆山耦合是重要的地质现象。根据动力学机制 ,可以识别出 6种盆山耦合类型 :引张、挤压、走滑引张、走滑挤压、垂直应力和冲击。本文讨论各种盆山耦合类型的构造特征和典型的沉积作用。
关键词 盆山耦合 动力学机制 沉积作用 构造应力场 走滑引力场 引张应力场
下载PDF
除砷技术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陈敬军 蒋柏泉 王伟 《江西化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介绍了砷的危害及污染状况 ,着重介绍了除砷的各种方法 ,最后总结了目前除砷技术的不足 ,并就现状提出展望。
关键词 除砷技术 砷污染水 混凝法 直接沉淀法 离子交换法 萃取法 反渗透法 生物法 混凝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