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页岩气特征、挑战及前景(一) 被引量:359
1
作者 邹才能 董大忠 +16 位作者 王玉满 李新景 黄金亮 王淑芳 管全中 张晨晨 王红岩 刘洪林 拜文华 梁峰 吝文 赵群 刘德勋 杨智 梁萍萍 孙莎莎 邱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9-701,共13页
基于近年中国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模式、页岩储集层表征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落实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笔石带发育序列时空对比依据,提出缓慢沉降的稳定海盆、高海平面、半封闭水体和低沉... 基于近年中国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模式、页岩储集层表征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落实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笔石带发育序列时空对比依据,提出缓慢沉降的稳定海盆、高海平面、半封闭水体和低沉积速率是海相富有机质页岩重要沉积模式,确定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早期持续发育的大型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有利于黑色页岩发育,优质页岩厚20~80 m、TOC值为2.0%~8.4%。对比分析焦石坝、长宁、威远3大页岩气田,指出规模储集层主要受富生物硅质与钙质页岩、适中热演化程度、高基质孔隙与丰富的裂缝控制。五峰组—龙马溪组总孔隙度为3.0%~8.4%、渗透率为0.000 2×10-3~0.500 0×10-3μm2,基质孔隙体积及其构成区域稳定,裂缝孔隙发育特征在不同构造区、同一构造的不同井区和不同层段差异较大。筇竹寺组受有机质炭化、黏土矿物结晶度高和生物碎屑粒内孔后期充填等因素影响,物性普遍较差,总孔隙度为1.5%~2.9%、渗透率为0.001′10-3~0.010′10-3μm2。明确了页岩气富集高产受沉积环境、热演化程度、孔缝发育程度、构造保存等"四大因素"控制,且特殊性在于高演化(Ro值:2.0%~3.5%)、超高压(压力系数:1.3~2.1),从而建立了"构造型甜点"和"连续型甜点区"两种页岩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富有机质页岩 沉积模式 储集层表征 “甜点区” 焦石坝页岩气田 长宁页岩气田 威远页岩气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发育特征 被引量:167
2
作者 侯方浩 方少仙 +4 位作者 董兆雄 赵敬松 卢蜀秀 吴诒 陈娅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含硬石膏的白云岩是盆地中主要的储层与产层之一。奥陶纪由于西侧贺兰裂谷再次开启 ,裂谷肩部发生抬升 ,以及南侧逆冲断层的左行走滑作用 ,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形成一“L”形隆起 ,又称中...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含硬石膏的白云岩是盆地中主要的储层与产层之一。奥陶纪由于西侧贺兰裂谷再次开启 ,裂谷肩部发生抬升 ,以及南侧逆冲断层的左行走滑作用 ,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形成一“L”形隆起 ,又称中央隆起。在隆起东侧由均衡补偿作用伴生一西缓东陡的边侧坳陷 (盆地 ) ,称 (内 )陆棚盆地亚环境。通过沉积相研究 ,建立了两个马家沟组的沉积模式。其一为东西向穿越 (内 )陆棚盆地中心的陆棚沉积模式 ,该模式中的 (内 )陆棚盆地与中央隆起之间为水下凸起—洼地亚环境 ,其东为开阔内陆棚亚环境。马一时、马三时、马五时(内 )陆棚盆地发育为含白云岩的硬石膏岩 ,石盐岩盆地 ,盆缘主要发育白云岩—硬石膏岩坪 ,马五时西缘硬石膏岩—白云岩坪发育 ,是天然气藏主要分布区。以上表明沉积时气候干热 ,海平面下降 ,具深坳陷海水浓缩成盐特征。马二时、马四时气候湿热 ,海平面上升 ,(内 )陆棚盆地发育成石灰岩白云岩盆地 ,周围盆缘发育为 (含 )白云岩—石灰岩坪。水下凸起—洼地亚环境于马三时和马五时发育白云岩 ;马四时发育石灰岩 ,南延则过渡为白云岩、石灰岩的浅滩。东侧的开阔内陆棚亚环境 ,主要发育微晶—亮晶颗粒石灰岩、白云岩夹硬石膏岩、风暴岩。马六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奥陶统 沉积环境 岩相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沉积模式 内陆棚盆地 碳酸盐岩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40
3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2 位作者 高红灿 戴朝成 李国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8,共9页
苏6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气区,主产层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8段,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井、测井及岩芯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6井区盒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 苏6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气区,主产层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8段,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井、测井及岩芯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6井区盒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段为辫状河,盒8上段为曲流河。在深入细致的微相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缓坡型辫状河与多河道低弯度曲流河两种沉积模式,认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为高能水道心滩和边滩叠置砂体,其次为河床滞留砂体。上述沉积相类型划分和沉积模式的建立为包括苏6井区在内的整个苏里格气田储集相带预测、储层评价以及大规模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盒8段 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模式 有利储集体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09
4
作者 刘建民 徐守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 ,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 ,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 ,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 ,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微观分布的主因。宏观上 ,剩余油分布在主力油层、储层正韵律中、上部及低孔渗流沉积单元内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微观上 ,在水淹较低部位仍有网络状、斑状剩余油 ,在储层物性好的局部死区有孤立的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非均质性 沉积模式 剩余油 沾化凹陷
下载PDF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133
5
作者 朱筱敏 邓秀芹 +3 位作者 刘自亮 孙勃 廖纪佳 惠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8,共10页
浅水三角洲是当今沉积学研究热点和油气勘探重点对象。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发育了大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并在其中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大量野外露头、岩心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具有利于... 浅水三角洲是当今沉积学研究热点和油气勘探重点对象。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发育了大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并在其中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大量野外露头、岩心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具有利于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大型坳陷湖盆地质背景,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具有粒度较粗、塑性岩屑较多、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发育交错层理和间断正韵律、水下分支河道多叉、砂厚、延伸远等沉积特征。鄂尔多斯盆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时期,沉积区距物源区相对较近,河道宽深比较大,发育浅水沉积构造和沉积韵律,构造活动和湖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三角洲的发育,形成了"小平原、大前缘"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辫状三角洲 沉积模式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新型辫状河沉积模式 被引量:113
6
作者 何顺利 兰朝利 门成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9,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叠纪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表现出明显的岩石学、沉积学和古气候特征:①碎屑颗粒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②反映强水动力条件的交错层理和块状构造发育,垂向粒序变化大;③砂体侧向叠置普遍;④...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叠纪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表现出明显的岩石学、沉积学和古气候特征:①碎屑颗粒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②反映强水动力条件的交错层理和块状构造发育,垂向粒序变化大;③砂体侧向叠置普遍;④存在暴露标志;⑤在沉积期,古气候为季节性干旱气候。这些特征表明苏里格气田储层属辫状河沉积。根据这些特征以及目的层与其他相似的古代和现代沉积的沉积学类比结果,建立了新的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沉积模式。与传统的辫状河沉积模式相比,新建立的沉积模式强调:气田盒8、山1沉积时期发育了废弃河道、决口扇以及泛滥平原沉积,使得储层砂体的隔层、夹层发育。不稳定试井数据揭示的有效砂体规模以及有效砂体的岩石相构成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储层骨架砂体连片性好,但有效砂体仅呈透镜状分布在骨架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辫状河 沉积模式 沉积相 储层结构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90
7
作者 朱筱敏 王贵文 谢庆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1,共7页
根据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 ,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量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志留系可以划分成 2个沉积层序 ,又可分为 3个沉积体系 :(1)发育较高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的冲洗层理和前积序列的滨岸沉... 根据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 ,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量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志留系可以划分成 2个沉积层序 ,又可分为 3个沉积体系 :(1)发育较高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的冲洗层理和前积序列的滨岸沉积体系 ;(2 )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砂泥岩不等厚间互的滨外陆棚和斜坡沉积体系 ;(3)具平缓地势缺乏障壁岛的碎屑潮坪沉积体系。详细分析了这些沉积体系的岩性序列、沉积构造及粒度概率等沉积特征 ,建立了研究区碎屑海岸和碎屑潮坪沉积模式 ,确定了不同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满加尔坳陷草 1井区为盆地的沉积中心。根据该区沉积相与生储盖层之间的关系 ,探明了塔北南斜坡滨岸砂岩和塔中北斜坡砂坪砂岩是今后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沉积体系 分布特征 沉积相分布 沉积模式 石油地质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95
8
作者 操应长 王健 +2 位作者 刘惠民 贾光华 万念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0,共6页
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在钻井岩心描述及其相关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古地形研究,系统探讨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滨浅湖滩... 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在钻井岩心描述及其相关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古地形研究,系统探讨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滨浅湖滩坝砂体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其中石英含量中等,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粒度概率曲线以发育跳跃和悬浮组分的两段式为主,沉积构造以浪成交错层理、浪成波痕、生物扰动等为特征,且沉积相序主要为反序、复合相序;根据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空间分布,可划分出坝亚相和滩亚相,其中坝亚相又可划分出坝主体、坝侧缘微相,滩亚相又可划分出滩脊、滩席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东营凹陷
下载PDF
碳酸盐岩台地类型、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90
9
作者 顾家裕 马锋 季丽丹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的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坡度、封闭性和镶边性把碳酸盐岩台地分为以下类型:缓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缓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的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坡度、封闭性和镶边性把碳酸盐岩台地分为以下类型:缓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缓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缓坡开放型有镶边台地、缓坡封闭型有镶边台地、陡坡开放型有镶边台地、陡坡封闭型有镶边台地、礁滩型孤立台地、岩隆型孤立台地。总结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特征并建立了沉积模式,用以指导当前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最后,探讨了不同类型台地形成和发育的主控因素,认为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古地形(貌)和水体能量控制台地和沉积物的类型,海平面的升降控制台地类型及沉积物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 碳酸盐岩台地类型 镶边台地 沉积特征 主控因素 碎屑灰岩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 被引量:85
10
作者 朱筱敏 赵东娜 +4 位作者 曾洪流 孙玉 朱如凯 黄薇 朱世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897,共9页
在现代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应用11口岩心资料和大量地球物理资料,将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确立青山口组主要发育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由成熟度较高的中细砂岩组... 在现代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应用11口岩心资料和大量地球物理资料,将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确立青山口组主要发育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由成熟度较高的中细砂岩组成,发育反映较强水流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以及间断正韵律,分支河道砂体发育,累计砂体厚度达数十米,分布范围广,向湖盆中央方向延伸数十公里。三角洲前缘可细分为內前缘和外前缘。三角洲內前缘水下分支河道连续性好、延伸远;三角洲外前缘水下分支河道连续性差,被改造后形成前缘席状砂。基于浅水三角洲发育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干旱和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刻画了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的枝状形态和大面积分布特征,指出近油源和临近断层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有利勘探开发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 白垩系青山口组 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83
11
作者 史基安 邵毅 +4 位作者 张顺存 付翠琴 白海峰 马占龙 吴志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24,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以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的层位赋存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马家沟组在鄂尔多斯盆地有广泛分布,其中马一段、马三段、马五段以白云岩、硬石膏岩和盐岩为主,夹少量石灰岩;马二段、马四段、马六段为石...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以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的层位赋存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马家沟组在鄂尔多斯盆地有广泛分布,其中马一段、马三段、马五段以白云岩、硬石膏岩和盐岩为主,夹少量石灰岩;马二段、马四段、马六段为石灰岩和白云岩。运用沉积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马家沟组的沉积环境,认为:马一段、马三段和马五段沉积时期气候干热,海平面下降,盆地东部龙探1井区一带主要为台地蒸发岩相沉积,发育了膏盐岩和盐岩沉积,其周边则发育了一套白云岩夹薄层硬石膏岩的含膏云坪相沉积,在盆地东部周边地区主要沉积了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细晶白云岩的云灰坪和局限海相沉积。马二段和马四段沉积期气候湿热,海平面上升,研究区主要发育了石灰岩夹少量白云岩的开阔海相沉积,周缘地区发育了白云岩和灰岩互层的云灰坪或白云岩为主的局限海相沉积。并建立了马家沟组的沉积模式,绘制了马家沟组各个岩性段的岩相古地理平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模式 被引量:74
12
作者 侯方浩 方少仙 +4 位作者 赵敬松 董兆雄 李凌 吴诒 陈娅娜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1期38-46,共9页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天然气储集层之一。奥陶纪由于西边贺兰裂谷和南面秦岭裂谷发生扩张裂离,在盆地西缘和南缘产生裂谷肩翘升,形成 L 形隆起带。在均衡补偿作用下,隆起带东侧伴生一西缓东陡不对称的(内)陆架盆地。研...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天然气储集层之一。奥陶纪由于西边贺兰裂谷和南面秦岭裂谷发生扩张裂离,在盆地西缘和南缘产生裂谷肩翘升,形成 L 形隆起带。在均衡补偿作用下,隆起带东侧伴生一西缓东陡不对称的(内)陆架盆地。研究建立的东西向穿越(内)陆架盆地中心的沉积模式表明:当高海平面时期,L形隆起带沉没于海平面之下,(内)陆架盆地海水环境正常,气候湿润,石灰岩沉积遍及整个盆地;包括隆起带上,仅(内)陆架盆地风暴浪基面之下中心位置有少量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沉积。低海平面时期,气候干旱,L 形隆起带接近或有时出露海平面之上,(内)陆架盆地海水补给主要来自东方,(内)陆架盆地处于半局限和局限环境,盆地中心沉积了硬石膏岩和白云岩,盆缘硬石膏岩白云岩坪为白云岩沉积区。极低海平面时期,气候极为干旱,L 形隆起带成为剥蚀区,(内)陆架盆地仅能从东面获得少量已浓缩的海水补给,盆地海水中 CaSO_4和 NaC1高度浓缩,盆地中心沉积石盐岩,盆缘白云岩硬石膏岩坪则沉积硬石膏岩,夹石盐岩和白云岩。L 形隆起带以西毗邻贺兰海槽陡斜坡带,发育各类重力流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海槽内沉积碳酸盐和硅质碎屑混积型浊积岩。L 形隆起带以南,即渭北隆起地区,整个马家沟期发育为末端变陡的缓坡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奥陶世 马家沟组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陆架盆地 海相 碳酸盐岩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三段浊积岩体系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70
13
作者 王金铎 韩文功 +1 位作者 于建国 郑建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4-29,共6页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中发育有大量的浊积砂体,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浊积岩体系。在大量分析法积砂体岩相、地震相及测井相特征的基础上,对浊积砂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浊积砂体发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浊积砂体的发育受多种因...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中发育有大量的浊积砂体,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浊积岩体系。在大量分析法积砂体岩相、地震相及测井相特征的基础上,对浊积砂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浊积砂体发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浊积砂体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沉积物物源的供应、洼陷带的开阔程度和沉积古地形的特征、水动力条件以及三角洲的规模和建设性、沉积盆地的沉降速率以及构造活动,主导因素的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类型浊积砂体的形成。简要讨论了浊积砂体的沉积模式和油气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陆相湖盆 浊积砂体 沉积模式 地震解释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 被引量:80
14
作者 黄福喜 陈洪德 +2 位作者 侯明才 钟怡江 李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99-2317,共19页
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和"过程-响应"原理为指导,即壳-幔耦合、板块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盆地,盆地沉积充填形成层序及相带组合的时空展布,而不同级别层序格架中层序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及相带的... 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和"过程-响应"原理为指导,即壳-幔耦合、板块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盆地,盆地沉积充填形成层序及相带组合的时空展布,而不同级别层序格架中层序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及相带的时空组合与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密切相关。在前人对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取得丰富的研究与勘探成果基础上,加强沉积环境、层序结构与沉积充填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深化研究区认识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层序剖面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和相带组合的沉积响应记录,分析这些记录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来有效地揭示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具体以反映盆地整体特性的构造-层序(二级层序)为基础,以反映盆地充填格架的层序地层(三级层序)为单元,以反映层序沉积充填过程的层序结构、体系域叠置方式(四级以上层序)和相带分布规律为剖析对象"的技术路线,基于中上扬子加里东期克拉通盆地类型与演化阶段的划分,剖析了典型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探讨了沉积层序充填特征及其差异性,并分阶段建立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认为,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由克拉通内和克拉通边缘两大沉积域组成,盆地经历了由伸展机制到挤压机制的两个演化阶段,包括由裂谷型、裂陷型和坳陷型盆地构成的3期沉积充填过程。加里东期克拉通盆地在不同演化阶段,以及相同阶段不同类型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建造类型、层序结构和体系域叠加样式等沉积响应,反映了个性鲜明的沉积充填特征和差异明显的控制因素。构造-层序充填过程的控制因素复杂多变,包括基底构造特征、构造运动、深大断裂、古隆起、相对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和物源供给等,而多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是特定时期特定盆地形成特有层序结构和叠加样式的关键所在。各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 克拉通 加里东期 沉积层序 充填过程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咸化湖盆混积岩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量:63
15
作者 徐伟 陈开远 +3 位作者 曹正林 薛建勤 肖鹏 王文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04-1816,共13页
关于海相及淡水湖盆混积岩的研究已相对完善,而针对咸化湖盆混积岩理论的形成及实践应用却鲜有报道,本文旨在系统地阐述咸化湖盆混积岩的成因机理、沉积模式、分布规律,对比其与一般混积岩沉积特征的异同点,并探讨其与油气富集特征的相... 关于海相及淡水湖盆混积岩的研究已相对完善,而针对咸化湖盆混积岩理论的形成及实践应用却鲜有报道,本文旨在系统地阐述咸化湖盆混积岩的成因机理、沉积模式、分布规律,对比其与一般混积岩沉积特征的异同点,并探讨其与油气富集特征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矿物学、微观岩石学分析方法进行混积岩矿物组成、沉积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研究,采取地质统计分析方法明确混积岩分布规律,并运用物性分析方法对比不同类型混积岩的储集性能。结合柴达木盆地西北区新近系混积岩研究实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欠补偿咸化湖盆的混积岩成因类型:机械成因的相混合混积岩和生物成因的藻混合混积岩。相混合又可划分为两种亚类:互层型混合、组构型混合;藻混合亦可划分为两种亚类:藻粘结混合、滑塌再混合。建立了咸化湖盆混积岩的沉积模式:混积岩主要发育于三角洲、水下扇、滩坝等碎屑岩沉积体系与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的过渡相带以及藻灰岩发育区。明确了混积岩的分布规律,可归纳为"盆缘互层型、盆内组构型、藻混合局限分布"。混积岩沉积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任何环境下混积岩形成的先决条件均为碳酸盐岩的生长和聚集,而不同于淡水湖盆及海相混积岩沉积厚度大,生物含量高等特点,咸化湖盆混积岩单层厚度极薄,并发育特殊的藻混积岩类。综合研究认为,藻混合混积岩与油气储层的相关性要大于相混合混积岩。以上成果可为咸化湖盆混积岩,乃至陆相湖泊混合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成因分类 沉积模式 分布特征 油气地质意义 成化湖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东河砂岩沉积环境分析及储层研究 被引量:54
16
作者 顾家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3-161,T001,共10页
东河1井石炭系下部发现巨厚细粒石英砂岩,完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这个重大发现揭示并证实这套细粒石英砂岩作为勘探目标的良好前景。相继在塔中4号构造和塔中10号等石炭系下部相当“东河砂岩”段发现高产油气流,并形成现今发现的最... 东河1井石炭系下部发现巨厚细粒石英砂岩,完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这个重大发现揭示并证实这套细粒石英砂岩作为勘探目标的良好前景。相继在塔中4号构造和塔中10号等石炭系下部相当“东河砂岩”段发现高产油气流,并形成现今发现的最大油田——塔中4构造油田,因此,对东河砂岩沉积及储层特征作深入研究,详细地分析沉积环境,并建立沉积模式,掌握其储层分布规律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沉积相 河流 风暴沉积 油气藏 储集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岩相古地理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60
17
作者 周进高 张建勇 +5 位作者 邓红婴 陈娅娜 郝毅 李文正 谷明峰 罗宪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指导四川盆地安岳古老碳酸盐岩特大型气田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预测,从构造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入手,结合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和地震资料,重建了该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岩相古地理及其沉积模式,取得了4项研究成果:①盆地及其周缘震旦纪处于伸展... 为指导四川盆地安岳古老碳酸盐岩特大型气田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预测,从构造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入手,结合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和地震资料,重建了该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岩相古地理及其沉积模式,取得了4项研究成果:①盆地及其周缘震旦纪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强烈的伸展作用导致德阳—安岳台内裂陷的形成,其最终将四川盆地分隔成"两隆四凹"的古地理格局,"两隆"演化为台地,"四凹"演化成斜坡—盆地环境;②灯二期发育大陆边缘丘滩、裂陷边缘丘滩及台内丘滩等有利储集相带,裂陷边缘丘滩沿德阳—安岳裂陷两侧发育,呈U形分布,宽5~40 km、长约500 km,向西在什邡一带、向北在广元附近与大陆边缘台缘带相接;③灯四期继承了灯二期的岩相古地理特点,但由于德阳—安岳裂陷不断向南张裂,并最终贯穿盆地南北,裂陷边缘台缘带演化成东西2条,东部台缘带分布在广元—盐亭—安岳—泸州一带,南北向展布,长约450 km、宽4~50 km,西部台缘发育在都江堰—成都—威远—宜宾—马边一带,呈向东凸出的弧状分布,长约300 km、宽4~30 km;④建立了灯影组"双台缘"镶边台地沉积模式,指导了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德阳—安岳台内裂陷 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台缘带 裂陷边缘台缘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相模式 被引量:53
18
作者 刘芬 朱筱敏 +6 位作者 李洋 徐黎明 牛小兵 朱世发 梁晓伟 薛梦戈 贺敬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基于岩心、测井资料和重力流研究理论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重力流沉积特征及相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重力流沉积主要类型有滑动岩、滑塌岩、砂质碎屑流沉积、泥质碎屑流沉积与浊流沉积,受多方物源、湖盆底形、触发机制... 基于岩心、测井资料和重力流研究理论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重力流沉积特征及相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重力流沉积主要类型有滑动岩、滑塌岩、砂质碎屑流沉积、泥质碎屑流沉积与浊流沉积,受多方物源、湖盆底形、触发机制等因素共同影响,多期重力流在湖盆中部形成两类沉积体——湖底扇和滑塌体。湖底扇发育水道,可识别出内扇、中扇、外扇3类亚相,主水道、主水道侧缘、分支水道、分支水道侧缘、水道间、浊积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推测为季节性洪水成因。滑塌体不发育水道,可划分为滑动岩、滑塌岩、碎屑流舌状体、浊积体等4部分,推测为地震等触发机制导致的坡折地带沉积失稳垮塌形成。将相模式与重力流类型结合,可更加直观地研究深湖区重力流沉积物组合特征、发育模式,为深水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 成因类型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53
19
作者 周进高 席胜利 +5 位作者 邓红婴 于洲 刘新社 丁振纯 李维岭 唐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3,共13页
多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有的沉积相图难以满足该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分析该盆地古地貌背景的基础... 多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有的沉积相图难以满足该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分析该盆地古地貌背景的基础上,运用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岩相识别技术,通过编制深层中寒武统张夏组和下奥陶统马家沟组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分析了张夏期和马家沟期的古地理特征,建立了两期沉积模式,研究了古地理对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张夏组沉积期具有“三隆四坳”古地理背景,隆坳背景受前震旦系裂陷的影响,呈北东向展布,坳陷区演化为深水海湾或台内洼地,隆起区演化为碳酸盐岩台地,隆坳转折带和古隆起周围发育鲕粒滩,构成张夏组有利的储集相带;(2)马家沟组沉积期具有“三隆两凹一凸”的古地理格局,主要呈南北向展布,古隆具有重要的障壁作用,海侵期沿古隆发育滩和坪、坳陷发育成潟湖,海退期古隆暴露、坳陷则演化为膏盐湖,膏云坪是有利的储集相带,潟湖成为盖层发育的重要场所;(3)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了储层沉积背景和物质基础,对早期白云石化和岩溶作用改造的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影响,从而控制有利储层宏观分布;(4)张夏组镶边台地沉积模式和马家沟组障壁台地沉积模式揭示张夏组存在着3种潜在的油气成藏组合、马家沟组存在着2种油气成藏组合。结论认为,张夏组风化壳,以及马家沟组上组合风化壳、中下组合颗粒滩是该盆地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纪 奥陶纪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 构造—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储集层分布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碳酸盐缓坡双颗粒滩沉积模式及储层成因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杜金虎 张宝民 +10 位作者 汪泽成 邹才能 徐春春 沈平 张健 张静 周慧 姜华 文龙 单秀琴 刘静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共10页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为剖析其沉积模式及储层成因,通过地质构造、沉积背景和沉积相综合研究与岩相古地理编图,发现自川西向渝东南地区,龙王庙组依次发育后缓坡混...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为剖析其沉积模式及储层成因,通过地质构造、沉积背景和沉积相综合研究与岩相古地理编图,发现自川西向渝东南地区,龙王庙组依次发育后缓坡混积潮坪、内/浅缓坡颗粒滩(上滩)—滩间海(洼地)、内缓坡台凹开阔较深水海湾→蒸发潟湖→蒸发潮坪、中缓坡风暴岩—障壁滩—丘滩(下滩)以及外缓坡—盆地相,并据此归纳总结出龙王庙组碳酸盐缓坡双颗粒滩沉积模式:1该模式以万州—宜宾台凹为轴,两侧古地貌高地水体浅、能量强而对称发育双颗粒滩,较之于经典模式,该模式新增了环绕古隆起发育的上滩,分布面积达8×10~4 km^2;2上滩沉积时所处古地貌位置最高、水体能量最强而滩体规模大,同生—准同生干热期、湿热期分别更易白云石化和遭受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尤其是得益于毗邻加里东—早海西期剥蚀尖灭线而更易遭受后表生期多期岩溶作用,因而规模优质储层更为发育;3多期大气淡水淋滤使得颗粒岩粒间孔和蠕形动物铸模孔溶蚀扩大,并叠加构造作用,从而形成颗粒滩相控、多旋回层状—准层状、裂缝—孔隙、蜂窝状孔洞型岩溶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及周缘 早寒武世 碳酸盐缓坡 双颗粒滩 沉积模式 孔隙—蜂窝状孔洞型 岩溶储集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