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喜马拉雅期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基本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73
1
作者 宋玉财 侯增谦 +9 位作者 杨天南 张洪瑞 杨竹森 田世洪 刘英超 王晓虎 刘燕学 薛传东 王光辉 李政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5-380,共26页
"三江"的兰坪、昌都、玉树、沱沱河地区发育丰富的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构成一条极具成矿潜力的巨型矿化带。综合分析表明,带内矿床形成于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环境,发育在大陆碰撞造山带内部的褶皱-逆冲带内,与逆冲和走滑构造控制的... "三江"的兰坪、昌都、玉树、沱沱河地区发育丰富的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构成一条极具成矿潜力的巨型矿化带。综合分析表明,带内矿床形成于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环境,发育在大陆碰撞造山带内部的褶皱-逆冲带内,与逆冲和走滑构造控制的新生代盆地相伴。不同矿区均发育逆冲断层,矿体主要赋存于逆冲断层上盘的碳酸盐岩或碎屑岩内,受与逆冲相关的盐底辟、逆冲断裂的次级断裂、热液溶洞、白云岩化、灰岩破碎、矿前溶洞垮塌、与褶皱有关的密集劈理或断裂等构造或岩相变化控制。金属呈现Pb-Zn、Pb-Zn(-Cu-Ag)、Cu-Co、Cu等组合,其中,Pb-Zn矿床主要发育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方解石、白云石,一些矿床富硫酸盐矿物和萤石,也常见沥青,矿化以交代和开放空间充填为主;Pb-Zn(-Cu-Ag)矿床主要发育闪锌矿、细/灰硫砷铅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矿化以脉体或热液溶洞内交代/开放空间充填式出现;Cu矿床由石英-方解石/白云石-Cu硫化物(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脉构成。Pb-Zn和Pb-Zn(-Cu-Ag)矿床成矿流体以低温(〈210℃)和高盐度主体[w(Na Cl)〉10%]的盆地卤水为主,脉状Cu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富CO2、具相对高温(180~230℃)和低盐度[w(NaCl)〈11%]的变质流体。盆地卤水中硫酸盐遭受细菌还原±有机热还原或仅经历有机热还原,为Pb-Zn和Pb-Zn(-Cu-Ag)矿床提供了还原硫,下伏火山岩和沉积地层中的硫可能是脉状Cu矿床硫的来源,它们的成矿金属物质均来自于上地壳。该带矿床是一套与岩浆活动无关的后生矿床,以世界上已知的矿床类型来划分,金顶、赵发涌、东莫扎抓、莫海拉亨和茶曲帕查矿床等Pb-Zn矿床及白秧坪东矿带的Pb-Zn(-Cu-Ag)矿床可归为类MVT矿床,白秧坪西矿带脉状Pb-Zn(-Cu-Ag)矿床和脉状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 贱金属 大陆碰撞 特征 类型 “三江”
下载PDF
莺—琼盆地的演化与构造—热体制 被引量:45
2
作者 张启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8,共7页
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是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盆地,前者是与红河大断裂有关的转换—伸展盆地,而后者则为伸展盆地。距今5Ma时的又一次新的热事件后使两盆地统一为一个盆地,开始了共同的新的沉降活动。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据盆地拉... 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是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盆地,前者是与红河大断裂有关的转换—伸展盆地,而后者则为伸展盆地。距今5Ma时的又一次新的热事件后使两盆地统一为一个盆地,开始了共同的新的沉降活动。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据盆地拉张指数、古今热流值等指标研究了盆地的沉降、构造演化以及热体制。运用DST和RFT测压、地震层速度和测井声波时差趋势多项式法换算压力数据,作出了超压剖面图及超压顶面等深图等,据此分析了盆地超压及高温环境形成机制。进而分别阐述了转换—伸展盆地演化与油气的关系,伸展盆地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盆地演化 地质构造 气藏形成
下载PDF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水流泥沙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小昱 雷廷武 王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9-435,共7页
首次提出了电容法测量水流含沙量的测量方法 ,并研制了两种结构形式的电容传感器 ,尝试测量了水流中泥沙含量与传感器输出间的关系 ,以及温度、径流流速、土壤种类、土壤含盐量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流泥沙含量与传感器... 首次提出了电容法测量水流含沙量的测量方法 ,并研制了两种结构形式的电容传感器 ,尝试测量了水流中泥沙含量与传感器输出间的关系 ,以及温度、径流流速、土壤种类、土壤含盐量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流泥沙含量与传感器的输出呈线性关系 ;传感器的输出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流速、土壤种类、土壤含盐量对传感器的输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测量 水流 泥沙含量 含沙量 土壤种类
下载PDF
南海新生代沉积基底性质和盆地类型 被引量:30
4
作者 谢锦龙 余和中 +2 位作者 唐良民 傅瑾君 武金云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4期35-47,共13页
根据新的重磁、地震及钻井资料,结合大地构造性质和新生代主要构造变形特征,将南海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划分为三个基底区,即北部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部中—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以及南部复杂基底区。北部基底区以古生界变质基底为主,同... 根据新的重磁、地震及钻井资料,结合大地构造性质和新生代主要构造变形特征,将南海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划分为三个基底区,即北部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部中—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以及南部复杂基底区。北部基底区以古生界变质基底为主,同时含有中生界残留断陷,它由北部湾断陷基底区、珠江口中—古生界断陷基底区以及西沙古生界断陷基底区三个次级区构成;西部基底区以走滑伸展为特征,分为莺歌海古生界、中建南中生界以及万安中生界等三个次级走滑拉分基底区;南部基底区较复杂,划分为曾母新生代早期褶皱基底区和南沙中—古生界复杂基底区。这八个次级基底区之间主要以俯冲—碰撞缝合带、蛇绿岩带、深海放射虫沉积岩带、洋中脊火成岩带以及深大走滑转换断裂带等分隔,各自有着不同的演化历史,控制了南海新生代多种类型次级沉积盆地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沉积 基底性质 盆地类型 构造演化 前新生代 南海
下载PDF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类型及沉积环境区划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亮 陈忠 +3 位作者 刘建国 陈翰 颜文 仲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1,共8页
对南海北部2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碳酸盐含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的运移方式及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可划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粉砂-黏土、黏土质粉砂、粉砂质... 对南海北部2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碳酸盐含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的运移方式及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可划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粉砂-黏土、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黏土等类型,其中深海-半深海沉积物又可分为:硅质黏土、钙质黏土、含钙质和硅质黏土、有孔虫砂、钙质黏土质粉砂、钙质砂-粉砂-黏土、硅质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砂、砂质粉砂、黏土是分布最广泛的沉积物类,约占该区面积的80%以上。同时对粒度相关参数和碳酸盐含量进行了因子统计分析并作沉积环境分区,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可分为3类因子,将研究区分为4类区域。因子1作用于Ⅰ、Ⅱ两个区域。Ⅰ区为黏土级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水深较大的海域;Ⅱ区为中、细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粤西外大陆架和华南大陆沿海。因子2作用于Ⅲ区,为粗、中粉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琼东南、珠江口外海大陆坡以及台西南外大陆架。因子3作用于Ⅳ区,为粗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台西南内大陆架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沉积物类型 环境分区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利用三角网法计算油气储量 被引量:19
6
作者 于润涛 刘吉余 梁东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共3页
提出了利用三角网法确定单井控制面积,继而计算单井不同类型砂体地质储量的方法;解决了常用的"单井控制面积=区块总面积/区块总井数"和"厚度碾平"算法所产生的面积误差,从而地质储量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实现了对沉积... 提出了利用三角网法确定单井控制面积,继而计算单井不同类型砂体地质储量的方法;解决了常用的"单井控制面积=区块总面积/区块总井数"和"厚度碾平"算法所产生的面积误差,从而地质储量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实现了对沉积单元和具体类型砂体做地质储量精细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沉积单元 砂体类型 三角网 容积法
下载PDF
湘中低山丘陵区坡面产流输沙对降雨、土壤类型及水保措施的综合响应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彭浩 李忠武 +4 位作者 刘春 王丹阳 陈佳 蒋婕妤 张需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67,共8页
针对湘中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貌条件多样、水土流失影响机制复杂的问题,选取湖南省中部井头(黄壤)、秋波(紫色土)以及莲荷(红壤)3个径流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径流小区,综合探究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壤类型、水土保持措施以及侵蚀性雨型等因子对... 针对湘中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貌条件多样、水土流失影响机制复杂的问题,选取湖南省中部井头(黄壤)、秋波(紫色土)以及莲荷(红壤)3个径流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径流小区,综合探究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壤类型、水土保持措施以及侵蚀性雨型等因子对坡面产流输沙规律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相近的条件下,年径流深和年侵蚀量均为红壤>紫色土>黄壤;各水保措施小区的减流效益较差,但其减沙效益较好,以黄壤草地措施、紫色土水保林以及红壤经果林和草地措施减沙效益较为明显,年侵蚀减沙率分别达87.89%,55.88%,37.99%和41.07%;大雨强、短历时、低雨量、高频率的降雨占各小区侵蚀降雨场次的比例均在50%以上,该类降雨也是黄壤和红壤各小区坡面产流输沙以及紫色土各小区产流的主导雨型。中雨强、长历时、高雨量、低频率降雨是引起各小区单次降雨径流泥沙流失量最大的雨型。研究结果对完善水土流失的相关理论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输沙 降雨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类型
下载PDF
底质类型对三亚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亚芳 杜飞雁 +2 位作者 王亮根 王雪辉 宁加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59-1571,共13页
根据2014年3月在海南三亚湾及湾内东、西琩洲岛获取的9条潮间带断面(3条砂质和6条岩礁)中潮区生物调查数据,分析底质类型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移动能力弱、掘洞型和滤食性的底栖动物在砂质海滩有较多分布,... 根据2014年3月在海南三亚湾及湾内东、西琩洲岛获取的9条潮间带断面(3条砂质和6条岩礁)中潮区生物调查数据,分析底质类型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移动能力弱、掘洞型和滤食性的底栖动物在砂质海滩有较多分布,而不移动、移动能力强、固着型、爬行型以及植食性和捕食性的底栖动物在岩礁海岸分布较多;(2)主坐标典型性分析(CAP)显示,9条潮间带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可明显分为岩礁和砂质2群,不同底质的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具有不同的性状模式,其中迁移能力、栖息方式和食性是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3)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多样性指数(H′)和功能多样性指数(FD)均呈岩礁潮间带断面高于砂质潮间带断面;(4)2种底质海滩的大型底栖动物均具有较高的功能冗余,但砂质海滩略高于岩礁海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底质类型 生态功能 主坐标典型性分析 三亚湾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and sediment of a constructed wetland treating piggery wastewater effluent 被引量:14
9
作者 Soyoung Lee Marla C.Maniquiz Lee-Hyung Ki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940-945,共6页
Constructed wetland (CW) is the preferred means of controlling water quality because of its natural treatment mechanisms and function as a secondary or tertiary treatment unit. CW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Korea fo... Constructed wetland (CW) is the preferred means of controlling water quality because of its natural treatment mechanisms and function as a secondary or tertiary treatment unit. CW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Korea for secondary effluent of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minants in the accumulated sediment at the bottom soil layer and to reduce the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ediments of the free water surface CW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piggery wastewater effluent from a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ominant phosphorus existence types at near the inlet of the CW were non-apatite phosphorus (59%) and residual phosphorus (32%) suggesting that most of the particles of the influent are made up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dead cells. Sediment accumulation is important when determining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over the lifetime of CW. Continuous monitoring will be performed for a further assessment of the CW system and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free water surface wetland piggery wastewater phosphorus type secondary wastewater effluent sediment
原文传递
青岛海岸带及邻近海域地形和沉积物类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肖菲 尹延鸿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10期1-4,共4页
研究了青岛海岸带及邻近海域的地形特征、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总体看来,沿海岸粒度较粗,为砂、粉砂质砂等,向海深处粒度有逐渐变细的趋势,海深处的沉积物主要为砂—粉砂—黏土,局部为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和黏土质砂。灵山岛周围,... 研究了青岛海岸带及邻近海域的地形特征、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总体看来,沿海岸粒度较粗,为砂、粉砂质砂等,向海深处粒度有逐渐变细的趋势,海深处的沉积物主要为砂—粉砂—黏土,局部为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和黏土质砂。灵山岛周围,沉积物粒度较粗。胶州湾口内外为一海底深槽,水深流急,冲刷强烈,沉积物粒度非常粗,主要为粗砂、中砂,局部有基岩出露。深槽南北两侧各有一条突出海底的砂脊,平行于深槽延伸方向砂脊由中砂组成,混有少量黏土,北侧砂脊表面呈不规则起伏,南侧砂脊表面则较为平整。胶州湾内沉积物粒度总体较细,主要为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及砂—粉砂—黏土等。根据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可把青岛海岸带及邻近海域的沉积划分为4个沉积区:胶州湾口及滨岸现代沉积区、北部浅海沉积区、南部浅海沉积区和残留—残余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类型 地形 青岛海岸带 胶州湾
下载PDF
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2 位作者 杨宏伟 宋晓兰 文明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07-4912,共6页
在室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的牧食对苦草生长有显著影响,牧食损害使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明显降低、块茎数量及重量下降。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也有明显影响,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在营... 在室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的牧食对苦草生长有显著影响,牧食损害使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明显降低、块茎数量及重量下降。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也有明显影响,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在营养盐相对丰富的湖泥处理组中要远高于岸泥处理组,而根须数与块茎重量在湖泥处理组中显著低于岸泥处理组。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的各项生长指标无明显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类牧食 沉积物类型 苦草 生长
下载PDF
厦门吴冠海岸潮间带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动力学涵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爱军 陈坚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2,共5页
潮滩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可以用来反映沉积物沉积的水动力、沉积物来源和沉积物搬运趋势等环境信息。对厦门吴冠潮间带35个表层样的粒度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类型以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岸侵蚀物质... 潮滩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可以用来反映沉积物沉积的水动力、沉积物来源和沉积物搬运趋势等环境信息。对厦门吴冠潮间带35个表层样的粒度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类型以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岸侵蚀物质的输入,随着沉积物向海方向搬运,沉积物粒度参数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即由岸向海粒径具有细化趋势,分选程度变好。与开敞海岸淤泥质潮滩粒度特征相比,研究区的粒度参数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水动力条件的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类型 粒度参数 潮间带 厦门吴冠
下载PDF
浑河流域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项珍龙 杨璐 +3 位作者 李晨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0-578,共9页
河流底质可以为硅藻提供附着的基质,不同的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浑河流域上23个采样点位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多响应置换过程、典范对应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河流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的影响.多响应置换过... 河流底质可以为硅藻提供附着的基质,不同的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浑河流域上23个采样点位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多响应置换过程、典范对应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河流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的影响.多响应置换过程结果显示,苏子河、红河和英额河、浑河中游及浑河下游水系之间硅藻群落空间差异显著;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物种丰富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57、0.69和15;典范对应性分析结果显示,IOS指数、电导率、总氮和总磷是显著影响硅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与IOS指数呈正相关.本研究中,河流底质类型为大石块、鹅卵石等类型时,硅藻多样性较高;而底质类型为淤泥和细沙时,硅藻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类型 底质指数 群落结构 硅藻多样性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基质类型对两种沉水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宽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24-2627,共4页
以外来种伊乐藻与土著种苦草为实验生物,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研究了基质类型对2种水生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伊乐藻在2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基质中均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植物竞争(混栽伊乐藻)对低密度苦草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对密度高苦... 以外来种伊乐藻与土著种苦草为实验生物,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研究了基质类型对2种水生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伊乐藻在2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基质中均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植物竞争(混栽伊乐藻)对低密度苦草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对密度高苦草抑制显著,然而基质类型对低密度苦草的生长影响显著,对高密度苦草无明显影响。同样,植物竞争(混栽苦草)对低密度伊乐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对密度高伊乐藻抑制显著,然而,无论种植密度高低,基质类型对伊乐藻的生长均有极大影响。本文还对伊乐藻与苦草的种间竞争关系机理进行了探讨,其研究结果对分析外来种入侵后水生植被的演变规律以及湖泊水生植被的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种间关系 基质类型
原文传递
白令海与西北冰洋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春娟 刘焱光 +6 位作者 董林森 刘大海 王国槐 李传顺 闫仕娟 Anatolii Astakhov 王汝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中国第2次至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提供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开展粒度分析,研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白令海与北冰洋表层沉积物类型比较丰富,沉积物主要来源于... 基于中国第2次至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提供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开展粒度分析,研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白令海与北冰洋表层沉积物类型比较丰富,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搬运方式以河流、海岸侵蚀、冰筏为主,辅以洋流。沉积物类型主要因为沉积物搬运方式及距离的远近产生差异,白令海北部及楚科奇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随着离陆地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高纬地区的沉积物因冰筏沉积作用而分选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沉积物类型 环境意义 白令海 西北冰洋
下载PDF
北部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规律及沉积动力分区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晓 石要红 +2 位作者 冯秀丽 徐元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89,共7页
根据在北部湾东部获得的96个(2006年71个、2010年25个)表层沉积物样的粒度分析,结合水动力、地形地貌条件探讨该区域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特征,并对研究区进行了沉积动力分区。研究区的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质粉砂和粉砂,二者总量超过60... 根据在北部湾东部获得的96个(2006年71个、2010年25个)表层沉积物样的粒度分析,结合水动力、地形地貌条件探讨该区域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特征,并对研究区进行了沉积动力分区。研究区的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质粉砂和粉砂,二者总量超过60%。对于整个研究区而言,分选系数整体偏高,分选较差,反映了该区复杂的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其中在北部湾中部、北部湾北岸、北部湾西南部区域整体上呈现负偏,而在北部湾西北部、琼州海峡西口、海南岛西侧处呈现正偏。研究区峰态极大值出现在北部湾西北部区域,极小值出现在北部湾西南部分。Flemming三角图表明研究区水动力较强,冲刷区位于北部湾南部、海南岛西侧和琼州海峡西口,淤积区位于北部湾中部和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沉积物类型 Flemming沉积动力分区 北部湾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国玲 苏志珠 +2 位作者 毛丽 张秋华 马义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90,共8页
土壤粒度是描述土壤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壤表层粒度对土壤质量和沙化程度评价具有科学意义。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表层(0~5 cm深度)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风化残积物中粉粒最多... 土壤粒度是描述土壤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壤表层粒度对土壤质量和沙化程度评价具有科学意义。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表层(0~5 cm深度)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风化残积物中粉粒最多,其次为极细砂和细砂,这3个粒级含量之和表现为沙黄土(96.51%)>覆沙黄土残积物(88.29%)>风化残积物(77.58%);风成沙土壤表层以细砂(53.85%)和中砂(26.13%)为主。(2)平均粒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沙黄土(4.78Φ)、覆沙黄土残积物(4.62Φ)、风化残积物(3.80Φ)、风成沙(2.46Φ);分选性由差到好依次为风化残积物、覆沙黄土残积物、沙黄土、风成沙;偏度呈现为正偏或极正偏;峰值表明风成沙(2.30)粒径分布最为集中。(3)同一地表沉积物中,砾石和极粗砂等粗颗粒在农田较多,粉粒在草地较多,极细砂在林地较多;风成沙中,粉粒在固定沙丘略多,细砂在半固定沙丘较多,砾石、极粗砂等粗颗粒仅在流动沙丘地中分布。(4)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沙黄土(2.5242)>覆沙黄土残积物(2.4373)>风化残积物(2.3554)>风成沙(2.2815);地表沉积物类型不同,表层土壤分形维数与粒级含量相关性有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 分形维数 沉积物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农牧交错带
原文传递
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环境调查区的沉积物及其与环境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建林 高水土 马维林 《东海海洋》 1999年第3期9-14,共6页
以生态环境为主的环境基线调查, 是与深海采矿有关的研究内容之一, 它对保护海洋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环境小区沉积物的分析研究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对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内沉积物类型与碎屑成分特征的研究表明, ... 以生态环境为主的环境基线调查, 是与深海采矿有关的研究内容之一, 它对保护海洋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环境小区沉积物的分析研究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对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内沉积物类型与碎屑成分特征的研究表明, 该区表层沉积物基本上是硅藻放射虫软泥, 个别站和层位是硅质粘土和深海粘土。碎屑物成分以放射虫壳体占绝对优势。它们以大洋生物源为主体,火山喷发源和陆源为次。沉积物组分构成特点同海洋环境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为地球化学、生物学和土力学等综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并有助于了解开辟区本底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 沉积物类型 沉积环境 环境调查
下载PDF
XGBoost算法在多光谱遥感浅海水深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鹏 赵露露 +1 位作者 高磊 朱金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89,共7页
在多光谱遥感浅海水深反演过程中,考虑到水体和底质影响,水深值和海水表面辐射亮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成立。本文以甘泉岛南部0~25m范围的沙质区域为研究区域,利用GeoEye-1多光谱遥感影像和多波束实测水深数据构建XGBoost非线性水深反演模... 在多光谱遥感浅海水深反演过程中,考虑到水体和底质影响,水深值和海水表面辐射亮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成立。本文以甘泉岛南部0~25m范围的沙质区域为研究区域,利用GeoEye-1多光谱遥感影像和多波束实测水深数据构建XGBoost非线性水深反演模型,研究了XGBoost算法用于水深反演的性能。以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作为评价指标,并与3种传统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XGBoost非线性水深反演模型的R~2、MSE和MAE分别为0.991、0.33m和0.44m,拟合程度最好,精度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各模型在不同水深的反演精度,将水深范围分成3段(0~8 m,8~15 m,15~25 m)分别进行精度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在各分段的精度均优于线性回归模型,MSE依次为0.56 m,0.14 m和0.43 m。可见,在单一底质区域下XGBoost模型的水深反演精度更高,且反演效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浅海水深反演 XGBoost算法 非线性回归模型 底质类型
下载PDF
华北板块晚古生代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及分布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大炜 刘海燕 +4 位作者 孟彦如 李建委 宗瑞芳 张燕 王绪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5-38,共4页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了海侵事件沉积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发现:海侵事件沉积具有4种类型,即海相灰岩—煤层—根土岩或铝质泥岩、海相灰...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了海侵事件沉积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发现:海侵事件沉积具有4种类型,即海相灰岩—煤层—根土岩或铝质泥岩、海相灰岩—深水泥岩—煤层—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深水泥岩—煤层—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和深水泥岩(海相灰岩)—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早紫松期海侵事件沉积具全区对比性意义,格舍尔期最大海泛期、紫松期中期以及隆林期中期初始海泛期具有区域对比意义;以华北晚古生代紫松期最大事件型海侵为例分析了其不同沉积类型的平面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型海侵 海侵事件成煤 陆表海盆地 沉积类型 华北板块 晚古生代紫松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