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2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金 靳平 +2 位作者 汪小斌 李勤 郑小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调查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了960名重庆中职护理学生。结果:重庆市中职护理学生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1.8%;SCL-90总分、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年级、恋爱经历以及教养方式是中职... 目的:调查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了960名重庆中职护理学生。结果:重庆市中职护理学生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1.8%;SCL-90总分、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年级、恋爱经历以及教养方式是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护理学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职教学的研究与展望——基于 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何丹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在我国各个学科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中职也不例外。以知网数据库检索出的关于“中职课程思政”的375篇论文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6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揭示当前中职课程思政领域的研究现状、...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在我国各个学科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中职也不例外。以知网数据库检索出的关于“中职课程思政”的375篇论文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6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揭示当前中职课程思政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并总结出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中职未来课程思政融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着重点进行展望,为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学 课程思政 CiteSpace软件
下载PDF
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
作者 严月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6-59,共4页
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试点衔接项目的开展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等... 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试点衔接项目的开展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精神,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还存在着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缺乏依存性、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中职生学习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应切实将中高职培养目标和专业真正融通,并加快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在中高职自考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加强协调,才能使中高职真正地衔接起来,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自考衔接 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下载PDF
分类挖掘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燕燕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通过分类挖掘技术促进中职教学的发展。首先讨论了中职教学的现状及其特点,然后介绍了分类挖掘的概念及相关技术,以及描述了决策树分类挖掘算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怎样利用分类挖掘工具进行信息挖掘。最后运用分类挖掘技术找出数据库中... 通过分类挖掘技术促进中职教学的发展。首先讨论了中职教学的现状及其特点,然后介绍了分类挖掘的概念及相关技术,以及描述了决策树分类挖掘算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怎样利用分类挖掘工具进行信息挖掘。最后运用分类挖掘技术找出数据库中有效信息,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从而针对学生的各项特征作出教学策略的调整,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学 分类挖掘 决策树 信息增益
下载PDF
中职德育活动课程化研究
5
作者 李雪梅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3-44,49,共3页
新时期下,单纯的理论教育和思想说教的德育方式,已经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盲目化、随意性、碎片化、边缘化的德育教育,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将德育活动课程化,有利于对学生道德修养和职业修养的培养。
关键词 中职 德育活动 课程化研究
下载PDF
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6
作者 张芙蓉 《科教文汇》 2013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强调依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能力 中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
7
作者 罗忠 《科教文汇》 2012年第12期59-60,共2页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由热门走向平淡,所培养出的学生由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出现就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专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造成的。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经验,结合社会对计算机应...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由热门走向平淡,所培养出的学生由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出现就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专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造成的。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经验,结合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阐述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应用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
下载PDF
“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8
8
作者 蒋学华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29-134,共6页
中职学校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将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贯通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提高的通道,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融合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理念... 中职学校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将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贯通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提高的通道,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融合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理念,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本文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试点项目的实践,对"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七年一贯制 中职---本科 对口贯通 分段培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下载PDF
构建适应食品产业转型的“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9
作者 周小理 肖瀛 +3 位作者 周一鸣 金四云 张启明 王仲伟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2-275,共4页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上海市,自2014年起率先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建设。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光明食品集团(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食...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上海市,自2014年起率先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建设。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光明食品集团(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建设为例,阐述了"中-本"贯通教育人才七年一体化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准订单培养机制设计原则和举措,为构建中职—应用型本科贯通教育立交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本”贯通 应用型 人才培养方案
原文传递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被引量:264
10
作者 姜大源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0-75,共6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对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把握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技能(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内涵。技能与技术是伴生和互动的,因应技术进步而同步提升的技能,使得基于"动作难度增大"的技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对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把握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技能(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内涵。技能与技术是伴生和互动的,因应技术进步而同步提升的技能,使得基于"动作难度增大"的技能及相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即技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教育,与基于"知识含量增加"的技能及相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即技术工人、技术员和技术师的技术教育——另一种形态的技能教育,都将伴随技术的发展而递升,技能不是层次概念而是类型概念。二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从培养"经验层面"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到培养"策略层面"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会因循技能要求递增的规律而递升,层次是职业教育得以发展的空间。三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跨越了传统的普通教育的范畴,肩负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本质,类型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技能教育 技术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原文传递
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 被引量:127
11
作者 朱雪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27,共4页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中国中高职衔接起步较晚以及招生制度的缺陷,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中高职衔接都是非常初步和不完善的。综观有限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一些欠缺:一是缺...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中国中高职衔接起步较晚以及招生制度的缺陷,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中高职衔接都是非常初步和不完善的。综观有限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一些欠缺:一是缺乏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二是缺乏研究体系和理论依据;三是研究缺乏对微观领域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因此,关注中高职衔接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中高职衔接进行思考与设计,应是未来中高职衔接研究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模式 课程衔接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向:类型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121
12
作者 徐国庆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中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历史性转折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基本完成历史使命后,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正在出现,即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技术知识与思维模式的独立性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类型上的相对独立性,智能化... 中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历史性转折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基本完成历史使命后,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正在出现,即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技术知识与思维模式的独立性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类型上的相对独立性,智能化时代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特征决定了其培养体系构建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核心思路是实现办学的基础性转向。策略包括对不同中等职业学校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定位进行分化,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教学标准进行一体化设计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 被引量:54
13
作者 陈伟 乌尼日其其格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90,共24页
讨论教育回报时,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实质性区别往往被学者忽略。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调查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来分析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收入回报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控制教育类型的选择性因素和个人工作经验等... 讨论教育回报时,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实质性区别往往被学者忽略。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调查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来分析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收入回报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控制教育类型的选择性因素和个人工作经验等变量的情况下,接受职业教育者比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者有更多的收入回报。不过,收入回报的差异随教育世代而变化,改革开放早期接受职业教育者比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者拥有较高的回报,1990年后接受职业教育者的收入回报已没有优势。本文认为,职业教育有回报优势源自于他们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更有可能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而职业教育回报优势的消失则是因为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职业教育文凭价值相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中教育 教育回报 CFPS 干预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49
14
作者 黄彬 焦小英 林世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20-24,共5页
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课程设置重复、课程体系脱节、职业技能倒挂、自我话语特色缺失等问题。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从制订主要专业标准目... 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课程设置重复、课程体系脱节、职业技能倒挂、自我话语特色缺失等问题。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从制订主要专业标准目录、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衔接组织机构、模块化设置与系统化开发课程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 衔接
下载PDF
高职与中职有效衔接及其对策 被引量:46
15
作者 周文清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8期47-49,共3页
实现高职与中职的有效衔接,应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拓宽衔接的内涵,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的有效衔接;施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结合的招生制度,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统筹管理,充分发挥... 实现高职与中职的有效衔接,应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拓宽衔接的内涵,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的有效衔接;施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结合的招生制度,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高职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衔接 对策
下载PDF
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 被引量:40
16
作者 刘凌 肖化移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0期50-52,共3页
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包括普通文化课程衔接和专业课程衔接。普通文化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科学知识,变化小,相对稳定。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为技术知识,变化较大且不稳定。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程上。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具... 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包括普通文化课程衔接和专业课程衔接。普通文化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科学知识,变化小,相对稳定。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为技术知识,变化较大且不稳定。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程上。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具有应变、综合、创新的特征,在衔接时应给予关注。其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智力技能和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应作为衔接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内容 衔接
下载PDF
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主要政策60年演变进程综述 被引量:40
17
作者 曹晔 刘宏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8-24,共7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在中职师资培养上,由主要依托中职学校自身和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实践来培养师资,发展到以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的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开放的职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在中职师资培养上,由主要依托中职学校自身和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实践来培养师资,发展到以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的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在中职师资培训上,从依托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发展到构建出完善的国家、省级、市(地)级和校本培训四级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政策 培养培训 演变进程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定位的再认识 被引量:41
18
作者 陈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2,共7页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改革开放以来颇具争议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中阶段教育的本体使命和技能转型的需要,都对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挑战。中等职业教育肩负就业与...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改革开放以来颇具争议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中阶段教育的本体使命和技能转型的需要,都对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挑战。中等职业教育肩负就业与升学的双重使命,在继续坚持职业性的同时,必须加大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比例,并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开设技术学基础课程,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 基础性
下载PDF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3
19
作者 高原 曹晔 +1 位作者 高玉峰 宁永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生源结构混杂、起点不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环节未脱离学科体系窠臼等问题,造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可采取分类培养、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专业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生源结构混杂、起点不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环节未脱离学科体系窠臼等问题,造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可采取分类培养、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模式,在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不同层次的分流培养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对策 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 学分制 中国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核心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38
20
作者 石伟平 郝天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6-20,77,共6页
新时代,关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引起热议,亟待澄清误解。在走向工业4.0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仍有存在价值,并不会濒临消亡,而是将破茧重生;在升学热潮愈演愈烈之下,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就业导向指导方针,做到就... 新时代,关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引起热议,亟待澄清误解。在走向工业4.0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仍有存在价值,并不会濒临消亡,而是将破茧重生;在升学热潮愈演愈烈之下,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就业导向指导方针,做到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协调共生;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评估思路,明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为了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扮演主角而非配角;在走向教育2030过程中,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将会面临更大挑战,中等职业学校将变成服务社会的学习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价值 导向 质量 角色 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