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变量概率分析的珠江流域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肖名忠 张强 陈晓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92,共10页
根据珠江流域42个站点1960-2005年的46年日降水资料,以6个月尺度的SPI值表征珠江流域干旱情况。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研究了珠江流域干旱时间演变特征,同时基于多变量Copula函数,在定义的两种不同干旱情景下,根据两变量联合重现期... 根据珠江流域42个站点1960-2005年的46年日降水资料,以6个月尺度的SPI值表征珠江流域干旱情况。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研究了珠江流域干旱时间演变特征,同时基于多变量Copula函数,在定义的两种不同干旱情景下,根据两变量联合重现期及其对应的第二重现期,比较性地研究了珠江流域的干旱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西部有变旱的趋势而东部有变湿润的趋势,其中显著的变旱趋势集中在11、12、1月,显著的变湿趋势集中在6、7月。同时除个别站点外,干旱历时和干旱严重程度趋势不显著;(2)珠江流域整体上干旱风险较大,东部要比西部干旱风险高。珠江流域内发生长历时干旱时,干旱严重程度也往往很大,对干旱风险管理很不利。在发生严重程度的干旱时,珠江流域东部的干旱高风险区域增加,威胁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安全;(3)由于第二重现期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可能第二重现期对干旱风险分析的结果更稳健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干旱风险 COPULA函数 第二重现期 珠江
原文传递
基于二次重现期的多变量洪水风险评估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强 陈子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2-360,共9页
由于洪水是一种具有多个特征属性的随机事件,频率分析成为洪水风险评估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变量重现期与设计值的定义与计算则是洪水频率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造洪水历时、洪峰与洪量的联合分布,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变量重现期定义... 由于洪水是一种具有多个特征属性的随机事件,频率分析成为洪水风险评估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变量重现期与设计值的定义与计算则是洪水频率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造洪水历时、洪峰与洪量的联合分布,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变量重现期定义——二次重现期,并探讨了"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对安全与危险域识别的差异性,以及在洪水风险管理与工程设计中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传统的"或"和"且"多变量重现期对安全与危险域的识别存在局限性,利用Kendall函数定义的二次重现期则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安全与风险域识别,避免了对安全事件与危险事件的错误判定,更有利于指导洪水风险的管理.在给定的二次重现期条件下,依据出现概率最大原则推算的历时、洪峰与洪量设计值组合可以满足工程设计以较低成本承受较大风险的追求,相比于单变量设计值,考虑了洪水多个属性联合特征的多变量设计值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靠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洪水特征 极值分布 安全与危险域 Kendall函数 二次重现期 多变量设计值
下载PDF
水文双变量重现期分析及在干旱中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平 周玉良 +2 位作者 金菊良 蒋尚明 吴成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2-391,共10页
单变量水文统计中一些广为接受的概念在多变量环境下尚缺乏深入分析,也易被误解,如N年内重现期大于等于T的多变量事件发生的次数与N/T的关系。实践中,多变量联合重现期与其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一些经验关系被发现并通过了案例验证分析... 单变量水文统计中一些广为接受的概念在多变量环境下尚缺乏深入分析,也易被误解,如N年内重现期大于等于T的多变量事件发生的次数与N/T的关系。实践中,多变量联合重现期与其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一些经验关系被发现并通过了案例验证分析,但缺乏解释和推导。基于GH Copula推导了双变量联合重现期与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关系以及双变量事件发生次数与其重现期、变量相关程度间的定量关系。以昆明56年的逐月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和SRI(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识别了干旱事件,采用GH Copula构建了干旱历时和烈度的联合分布函数,验证了双变量联合重现期与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关系以及多变量事件发生次数与其重现期的定量关系。表明不宜以“and”第1重现期是否接近于比该干旱事件的旱情更重的干旱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来说明干旱特征值重现期分析的合理性。变量的相关性不强时,需谨慎采用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较大值近似代替“and”事件的第1重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联合重现期 第1重现期 第2重现期 COPULA函数 干旱 昆明
下载PDF
基于Archimedean Copula模型的风浪联合分布第二重现期 被引量:6
4
作者 徐龙军 陈祉宏 +1 位作者 周道成 谢礼立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了较准确获得海洋结构在设计环境荷载重现期下承受的风浪荷载,简述了Archimedean Copula函数的定义及特征,定义了样本的重现期安全域概念;对常用的几种重现期和基于Archimedean Copula函数C-测度的第二重现期进行了对比分析;首次将第... 为了较准确获得海洋结构在设计环境荷载重现期下承受的风浪荷载,简述了Archimedean Copula函数的定义及特征,定义了样本的重现期安全域概念;对常用的几种重现期和基于Archimedean Copula函数C-测度的第二重现期进行了对比分析;首次将第二重现期应用于风浪联合分布的重现期分析中,经实际数据验证,第二重现期定义严格,计算结果更接近荷载效应实际重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MEDEAN COPULA函数 C-测度 第二重现期 风浪联合概率分布
下载PDF
基于二次重现期的桂平航运枢纽水闸设计洪水组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甘富万 张华国 +2 位作者 黄宇明 肖良 胡秀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4,共7页
干、支流交汇处支流上的水闸不仅受到支流洪水的影响还受到干流洪水顶托的影响,设计水位的推求需要考虑干支流洪水之间的相关性和同时发生的概率。以桂平航运枢纽水闸为例,采用Copula函数构建干流浔江与支流郁江洪水的联合分布,对比分... 干、支流交汇处支流上的水闸不仅受到支流洪水的影响还受到干流洪水顶托的影响,设计水位的推求需要考虑干支流洪水之间的相关性和同时发生的概率。以桂平航运枢纽水闸为例,采用Copula函数构建干流浔江与支流郁江洪水的联合分布,对比分析同现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差异,分别根据同频率和最可能组合经调洪演算推求水闸防洪水位。研究表明:浔江、郁江洪水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Clayton Copula能较好模拟浔江、郁江洪水的联合分布;二次重现期的浔江、郁江洪水流量均大于同现重现期,因此二次重现期更安全。同频组合经调洪演算推求桂平航运枢纽水闸防洪水位要高于最可能组合,最可能组合偏重于较大的郁江流量,浔江流量设计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COPULA函数 二次重现期 设计组合 调洪
下载PDF
二次重现期在暴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嘉炜 袁明道 +2 位作者 马妍博 潘展钊 张旭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49-154,共6页
为了在暴雨洪涝灾害事件中实现城市防灾减灾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预警,构建了不同历时降雨组合联合分布模型,应用Copula函数与二次重现期原理,估算不同降雨组合下的联合重现期、同现重现期、二次重现期值,以及在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设计值。... 为了在暴雨洪涝灾害事件中实现城市防灾减灾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预警,构建了不同历时降雨组合联合分布模型,应用Copula函数与二次重现期原理,估算不同降雨组合下的联合重现期、同现重现期、二次重现期值,以及在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设计值。结果表明:研究区设计暴雨值重现期的分布规律呈现为联合重现期>单变量重现期>二次重现期>同现重现期,在P1h&P1d中,二次重期的估算设计暴雨值的误差范围为0.22%~1.74%,在P1h&P3d中,二次重现期误差范围为0.42%~1.89%。结论认为,两种传统重现期在估算设计暴雨值时存在偏差,二次重现期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实际暴雨事件,并起到了既满足防洪排涝设计要求,又可以降低工程经济成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二次重现期 暴雨洪涝灾害 城市排涝 降雨组合
下载PDF
二次回风系统与一次回风系统在除湿过程的节能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吕静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传统的冷却除湿通常采用带一次回风的空调箱系统,其存在大量的冷热抵消,采用二次回风空调箱系统能够较好的避免冷热抵消。通过对一医疗器械厂房采用的一二次回风系统在除湿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进行计算比较,得出了二次回风在一个除湿周... 传统的冷却除湿通常采用带一次回风的空调箱系统,其存在大量的冷热抵消,采用二次回风空调箱系统能够较好的避免冷热抵消。通过对一医疗器械厂房采用的一二次回风系统在除湿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进行计算比较,得出了二次回风在一个除湿周期的节电量。同时计算二次回风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及指出了该系统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回风系统 冷热抵消 二次回风系统 节电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
下载PDF
The macroscopic mechanisms and associated atmospheric precursor environmental capacities that lead to secondary fine particle pollu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Dahai XU Junming CH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069-2082,共14页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kinetic equation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that describe the macroscopic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fine particle pollution generated by precursors during atmospheric self-purification.The dy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kinetic equation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that describe the macroscopic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fine particle pollution generated by precursors during atmospheric self-purification.The dynamic and static solutions of these equations can be applied to calculat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precursors and secondary fine 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physical clearance power of the atmosphere,chemical reaction rate,and the scale of a contaminated area.The dynamic solution presented here therefore corresponds with a theoret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overall rate constant for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reducing pollutants in the actual atmosphere based on their local concentr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data.In addition,the static solutio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econdary fine particles and precursor emission rate as well as atmospheric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This result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a precursor.Hourly records collected over the last 40 years from 378 weather stations in China's Mainland as well as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sequence of overall oxidation reaction rates from precursors show that when the reference concentration limit of secondary fine particles is100μmol m-3,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total precursors canbe calculated as 24890×1010 mol yr-1.Thus,when the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limit of given fine particles is 35μg m-3 and the ratio of sulfate and nitrate to 30%and 20%of the total amount of fine particles,the capacities of SO2,NOx and NH3 are 1255,1344,and 832(1010g yr-1),respectively.The clearance density of precursors for different return periods across China's Mainland under above conditions are also provid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chemical kinetic equations PRECURSOR of secondary fine particle Overall oxidation reaction rate ATMOSPHERIC SELF-PURIFICATION powe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Clearance density return peri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