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田山不同干扰程度森林的群落恢复动态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远杰 林敦梅 +2 位作者 米湘成 任海保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8-365,共8页
森林采伐后次生林的恢复过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古田山不同干扰程度的12个1 ha森林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群落多元统计方法,探讨了自然恢复过程中森林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及趋势。... 森林采伐后次生林的恢复过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古田山不同干扰程度的12个1 ha森林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群落多元统计方法,探讨了自然恢复过程中森林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及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森林样地的群落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同一恢复阶段的样地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物种丰富度随恢复进程有增加的趋势,但各阶段差异并不显著;物种均匀度除人工林较低以外,其他恢复阶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恢复阶段研究样地的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主要存在于林冠层。灌木及更新层具有各自的指示种,人工林的指示种为落叶灌木或阳性乔木,幼龄次生林的指示种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老次生林的指示种为亚乔木层常绿树种,老龄林的指示种为林冠层树种。上述结果表明古田山不同人为干扰程度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尽管物种组成难以预测,但处于同一恢复阶段的森林,其幼树的生活型组成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恢复 常绿阔叶林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帅 李佳灵 +7 位作者 王旭 朱美玲 王文蕾 邹耀进 梁卿雅 龙文兴 文关四 刘海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8-1005,共8页
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样地乔木科属种组成丰富,单种科和单... 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样地乔木科属种组成丰富,单种科和单种属有较高的比例,不同海拔样地乔木树种都有较高的丰富度,中等海拔的样地最高。整个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缺乏大乔木,群落整体低矮,胸径较小,目前未达顶级状态,植被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群落整体多样性较高,随起测胸径的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中海拔样地由于有3个优势种,影响了其整体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递减,但高海拔样地中≥2 cm起测胸径的Simpson指数由于富集种占比较高而较低。均匀度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增加,优势集中性指数显示出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并不明显。与其它地区比较,吊罗山的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生物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雨林 次生林 物种多样性 恢复阶段
下载PDF
秦岭林区红桦天然林直径分布建模与差异分析
3
作者 牛永红 孙帅超 +2 位作者 黄宏超 陈书军 曹田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61,共9页
林分直径分布是研究林分结构的基础。根据秦岭火地塘、旬阳坝、黄柏塬3个林区181块红桦天然次生林样地数据,采用三参数Weibull概率密度函数构建秦岭红桦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模型,并对矩估计法和混合估计法2种参数预估方法,以及极大似然... 林分直径分布是研究林分结构的基础。根据秦岭火地塘、旬阳坝、黄柏塬3个林区181块红桦天然次生林样地数据,采用三参数Weibull概率密度函数构建秦岭红桦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模型,并对矩估计法和混合估计法2种参数预估方法,以及极大似然估计法(MLE)、累积分布函数法(CDF)和修正的累积分布函数法(MCDF)3种模型拟合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红桦天然林直径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混合估计法在预测模型参数上优于矩估计法,CDF拟合的直径分布模型精度表现优于MLE和MCDF。平均直径和林分密度对秦岭林区红桦直径分布影响显著。平均直径越大,林分密度越小的红桦林分直径结构越接近正态分布,呈倒钟形;平均直径越小,林分密度越大的红桦林分直径结构呈右偏或倒J形分布。研究结果证明了秦岭林区红桦天然林采用混合估计法预测参数并结合CDF进行拟合的直径分布模型估计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桦 次生林 直径结构 WEIBULL分布 参数回收法
下载PDF
千岛湖区马尾松次生林疏伐后阔叶树生长和群落恢复研究
4
作者 徐高福 彭方有 +4 位作者 方红建 王志平 余阳春 毛显锋 何俊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因分布于千岛湖的大面积马尾松占优势的次生林面临松材线虫病威胁,1996—2002年2次进行“砍松留阔”36.6%~50.0%高强度疏伐试验,于2022年进行调查,分析其阔叶树生长和群落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经过疏伐后,促进了常绿阔叶树生长... 因分布于千岛湖的大面积马尾松占优势的次生林面临松材线虫病威胁,1996—2002年2次进行“砍松留阔”36.6%~50.0%高强度疏伐试验,于2022年进行调查,分析其阔叶树生长和群落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经过疏伐后,促进了常绿阔叶树生长,阔叶树重要值从首次疏伐6年后上升至31.96%,第2次疏伐再过20年后增加到76.78%;马尾松阔叶混交林中的马尾松重要值试验初为66.87%,第1次疏疏伐6年后下降至34.05%,第2次疏伐再过20年后下降到13.54%;没有疏伐的常绿阔叶林前6年蓄积量年平均增长6.3%,再过20年后,优势树种苦槠枯死比例达1/3,总体蓄积呈基本稳定态势。马尾松林分布区高强度科学疏伐经营,可以促进林分的正向演替,免遭松材线虫病危害,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次生林 疏伐 阔叶树 群落恢复 千岛湖
下载PDF
次生天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硝化、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宇 杨军钱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了解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5、8、21、27、40年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和大于100年原始林(对照CK)为对象,研究了表层(0~10 cm)土壤中参与... 为了解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5、8、21、27、40年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和大于100年原始林(对照CK)为对象,研究了表层(0~10 cm)土壤中参与硝化过程的功能基因AOA、AOB和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NirK、NirS和NosZ丰度变化,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AOA基因主导了恢复阶段土壤的硝化过程,pH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AOA基因丰度变化的因子,进一步支持了AOA适合低pH和较低浓度NH_(4)^(+)的观点。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主要受AOB基因和土壤C/N的影响,且(NirK+NirS)/NosZ丰度比小于1,表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能够更好地将氮素保持在土壤中,减少土壤中N_(2)O的排放。随着次生林自然恢复时间推移,氮碳养分的逐渐积累,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底物和能量来源,微生物活动也逐步恢复。以上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能够更好保持土壤肥力,并且具备更高的生态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天然林 硝化过程 反硝化过程 功能基因丰度 自然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