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cesses Leading to Second-Year Cooling of the 2010–12 La Ni?a Event,Diagnosed Using GODAS 被引量:7
1
作者 FENG Licheng ZHANG Rong-Hua +1 位作者 WANG Zhanggui CHEN Xingro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24-438,共15页
Isopycn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GODAS) to determine the oceanic processes leading to so-called second-year cooling of the La Nina event.In 2010-12,a horseshoe-like pat... Isopycn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GODAS) to determine the oceanic processes leading to so-called second-year cooling of the La Nina event.In 2010-12,a horseshoe-like pattern was seen,connecting negativ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ff and on the Equator,with a dominant influence from the South Pacific.During the 2010 La Nina event,warm waters piled up at subsurface depths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Beginning in early 2011,these warm subsurface anomalies propagated along the Equator toward the eastern basin,acting to reverse the sig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omalies (SSTAs) there and initiate a warm SSTA.However,throughout early 2011,pronounced negative anomalies persisted off the Equator in the subsurface depths of the South Pacific.As isopycnal surfaces outcropped in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negative anomalies from the subsurface spread upward along with mean circulation pathways,naturally initializing a cold SSTA.In the summer,a cold SSTA reappeared in the central basin,which subsequently strengthened due to the off-equatorial effects mostly in the South Pacific.These SSTAs acted to initiate local coupled air-sea interactions,generating atmospheric-oceanic anomalies that developed and evolved with the second-year cooling in the fall of 2011.However,the cooling tendency in mid-2012 did not develop into another La Nina event,since the cold anomalies in the South Pacific were not strong enough.An analysis of the 2007-09 La Nina event revealed similar processes to the 2010-12 La Nina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Ni(n)a second-year cooling off-equatorial effects isopycnal analyses circulation pathways GODAS
下载PDF
Roles of Wind Stress and Subsurface Cold Water in the Second-Year Cooling of the 2017/18 La Nina Event 被引量:6
2
作者 Licheng FENG Rong-Hua ZHANG +1 位作者 Bo YU Xue H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47-860,共14页
After the strong 2015/16 El Nino event,cold conditions prevaile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with the second-year cooling of the 2017/18 La Ni?a event.Many coupled models failed to predict the cold SST anomalies(SSTAs)in ... After the strong 2015/16 El Nino event,cold conditions prevaile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with the second-year cooling of the 2017/18 La Ni?a event.Many coupled models failed to predict the cold SST anomalies(SSTAs)in 2017.By using the ERA5 and GODAS(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products,atmospheric and oceanic factors were examined that could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the second-year cooling,including surface wind and the subsurface thermal state.A time sequence is described to demonstrate how the cold SSTAs were produced in the central-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in late 2017.Since July 2017,easterly anomalies strengthened in the central Pacific;in the meantime,wind stress divergence anomalies emerged in the far eastern region,which strengthened during the following months and propagated westward,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year cooling in 2017.At the subsurface,weak negative temperature anomalies were accompanied by upwelling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which provided the cold water source for the sea surface.Thereafter,both the cold anomalies and upwelling were enhanced and extended westward in the central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These chan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seasonally weakened EUC(the Equatorial Undercurrent)and strengthened SEC(the South Equatorial Current),which favored more cold waters being accumulated in the central-equatorial Pacific.Then,the subsurface cold waters stretched upward with the convergence of the horizontal currents and eventually outcropped to the surface.The subsurface-induced SSTAs acted to induce local coupled air–sea interactions,which generated atmospheric–oceanic anomalies developing and evolving into the second-year cooling in the fall of 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18 La Nina second-year cooling in 2017 wind stress anomalies subsurface cold anomalies
下载PDF
On the Second-Year Warming in Late 2019 over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Its Attribution to an Indian Ocean Dipole Event 被引量:4
3
作者 Licheng FENG Fei LIU +3 位作者 Rong-Hua ZHANG Xue HAN Bo YU Chuan GAO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2153-2166,共14页
After its maturity,El Niño usually decays rapidly in the following summer and evolves into a La Niña pattern.However,this was not the case for the 2018/19 El Niño event.Based on multiple reanalysis data... After its maturity,El Niño usually decays rapidly in the following summer and evolves into a La Niña pattern.However,this was not the case for the 2018/19 El Niño event.Based on multiple reanalysis data sets,the space-time evolution and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the unusual second-year warming in late 2019,after the 2018/19 El Niño event,are investigate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After a short decaying period associated with the 2018/19 El Niño condition,positiv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s)re-intensified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in late 2019.Compared with the composite pattern of El Niño in the following year,two key differences are evident in the evolution of SSTAs in 2019.First,is the persistence of the surface warming over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in May,and second,is the re-intensification of the positive SSTAs over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in September.Observation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intensification of anomalous westerly winds over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induced remotely by an extreme Indian Ocean Dipole(IOD)event,acted as a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the second-year warming in late 2019.That is,the IOD-related cold SSTAs in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established and sustained anomalous surface westerly winds over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which induced downwelling Kelvin waves propagating eastward along the equator.At the same time,the subsurface ocean provided plenty of warm water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Mixed-layer heat budget analyses further confirm that positive zonal advection,induced by the anomalous westerly winds,and thermocline feedback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leading to the second-year warming in late 2019.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diversity of El Niño evolution,which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physical understanding and seasonal prediction of El Niño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year warming IOD wind stress anomalies zonal advection feedback thermocline feedback
下载PDF
基于城市空间设计思维的案例教学实践--以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二年级教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婧 王冷 《华中建筑》 2016年第4期176-180,共5页
城市规划二年级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转型期,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从认知空间走向认知城市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城市规划教学二年级侧重建筑空间的认知和感受,缺少对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实体理解。为衔接城市规划高年级教学,让学生更快的... 城市规划二年级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转型期,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从认知空间走向认知城市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城市规划教学二年级侧重建筑空间的认知和感受,缺少对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实体理解。为衔接城市规划高年级教学,让学生更快的从低年级搭建的北方工业大学特色"宽平台"的基础教学走入高年级的专业设计,在二年级课程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城市设计思维为切入点,以城市优秀案例为导向,以"实地情景感知-还原模型制作-完善城市设计图纸-完成课程训练"的教学模式,探讨在城市规划二年级教学过程中城市设计思维的培养以及案例式教学在规划专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设计 城市规划 二年级
下载PDF
“叛逆期现象”剖析及其教育对策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舒蔓 吴发科 《现代教育论丛》 2009年第10期2-5,共4页
本文剖析了学生"叛逆期现象"的状况、表现特点,提出了青春期逆反心理和教育体制模式是"叛逆期现象"产生原因的观点,并提出了学生"叛逆期现象"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叛逆期现象 初二现象 剖析 教育对策
下载PDF
五运六气视域下的691例高血压病患者先天禀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芦瑞霞 凌桂华 +1 位作者 朱晓星 衷敬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0-277,共8页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析,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的先天禀赋。[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并且出生日期明确阳历和阴历的高血压病患者691例,根据出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析,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的先天禀赋。[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并且出生日期明确阳历和阴历的高血压病患者691例,根据出生日期推算出患者所属五运(年运、主运、客运)、六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之气)以及运气相合情况,并对五运六气不同之年与时段的患者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运的患者数不同,由高至低依次为土运、金运、木运、水运、火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主运病例数由高至低依次为金(四)运、土(三)运、水(终)运、火(二)运、木(初)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时段患者数最多,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时段次之,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最少,与最高时段病例数相差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主气病例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阳明、太阴、少阳、太阳、少阴、厥阴(P=0.017),最高病例数为147例,最低为98例,相差49例。运气相合中,顺化、天刑高于理论患者数,岁会、同天符、天符、同岁会低于理论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血压病易罹患者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为:主运为金运不及,主气为阳明燥金,司天为太阳寒水,在泉为太阴湿土,运气相合为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五运六气 主运 主气 司天 在泉 运气相合
下载PDF
西汉广汉郡始置年代考 被引量:7
7
作者 但昌武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共9页
依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行书律》与《秩律》,以及《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的相关记载,吕后二年(前186年)之当无广汉郡,广汉郡为汉高帝所置的传统观点缺乏坚实的史料依据。考察汉武帝初开西南夷的历史可知,广汉郡或... 依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行书律》与《秩律》,以及《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的相关记载,吕后二年(前186年)之当无广汉郡,广汉郡为汉高帝所置的传统观点缺乏坚实的史料依据。考察汉武帝初开西南夷的历史可知,广汉郡或置于元光四年(前131年)至元光五年(前130年)夏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高帝 广汉郡 二年律令 西南夷
原文传递
3个问题和4个意识——东南大学建筑学二年级《9×9》实验教学的观察与反思
8
作者 朱渊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介绍东南大学建筑学二年级《9×9》实验教学整体架构系统,通过实践中长期教与学的观察与反思,进一步讨论在二年级阶段需要面对的3个主要问题和着重培养的4个意识,由此建立问题与意识之间的嫁接与调试的教学方法模式。
关键词 二年级设计教学 问题 意识 观察与反思
原文传递
学术型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晨 李艳梅 +1 位作者 李倩 余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5期155-159,共5页
科学素养能力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科研能力的根本体现。研究生科学素养能力的强弱,体现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每个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研究生学科素养培养。二年级是学术型研究生科学素养启蒙阶段,也... 科学素养能力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科研能力的根本体现。研究生科学素养能力的强弱,体现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每个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研究生学科素养培养。二年级是学术型研究生科学素养启蒙阶段,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开端,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其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能力,关系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经多年实践,探索出“多学科、博士带硕士、研究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命题下自学、竞赛检验”的培养模式,以满足二年级学术型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需要。通过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及第四届“疫苗研发及其技术展望”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推广,这一培养模式得到师生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 二年级研究生 科学素养 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英语专业低年级英美文学教学的认知转向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升华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1期97-98,共2页
认知诗学是借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解读文学文本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语专业低年级英美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实现了英美文学课程设置上的创新,体现了以认知话题为纲的教材编排方面的革新,将课堂教学模... 认知诗学是借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解读文学文本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语专业低年级英美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实现了英美文学课程设置上的创新,体现了以认知话题为纲的教材编排方面的革新,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认知主体的模式,让立体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英美文学教学 英语专业低年级 认知能力
下载PDF
百合及其二代种球海南冬种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海 吴挺学 李劲松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6期586-588,共3页
2008~2009年在海南三亚进行6个百合品种及其二代种球冬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海南冬季种植的百合品种,为海南冬季百合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索蚌(Sorbonne)、曼丽莎(Manissa)适应性好,观赏价值高,是最具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品种;其次... 2008~2009年在海南三亚进行6个百合品种及其二代种球冬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海南冬季种植的百合品种,为海南冬季百合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索蚌(Sorbonne)、曼丽莎(Manissa)适应性好,观赏价值高,是最具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品种;其次是康卡多(Concad’or)、康士坦娜(constanta)和马可波罗(Marcopolo);西伯利亚(Siberia)表现欠佳。在二代种球种植试验中,曼丽莎、康士坦娜可以正常生长和开花,但植株高度、茎杆硬度、花头数未达到切花标准;其他品种的二代种球未能正常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冬种 二代种球 海南
下载PDF
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凯旋 周利华 +1 位作者 苏孟宇 秦如梦 《中国校医》 2020年第8期567-569,575,共4页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为研究工具,以某医科大学大二的262名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为研究工具,以某医科大学大二的262名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得分为(108.12±14.69)分;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所在学院、支持性沟通是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共情处于中低水平,教育者应重视对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培养,针对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培养他们支持性沟通能力,从而提升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共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二年级 共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大学英语二年级课程设置调查与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周春 龚彦知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3-35,共3页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二年级学生"厌学"与教师"厌教"等教学问题,本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通过对学生、教师以及用人单位的519份有效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已无法适应学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二年级学生"厌学"与教师"厌教"等教学问题,本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通过对学生、教师以及用人单位的519份有效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已无法适应学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大学英语二年级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教师及用人单位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与课程的匹配等发展需求存在差异性,是大学英语二年级课程设置改革中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二年级 课程设置
下载PDF
2005年下半年白银市场简析
14
作者 石和清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2005年下半年国际白银价格的走势,可以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国际白银价格一度创下18年来的新高。国际白银价格的走势,与国际经济政治局势、黄金价格、油价、基本金属市场、国际白银投资新产品等因素有关。从影响白银市场的主要方面,... 2005年下半年国际白银价格的走势,可以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国际白银价格一度创下18年来的新高。国际白银价格的走势,与国际经济政治局势、黄金价格、油价、基本金属市场、国际白银投资新产品等因素有关。从影响白银市场的主要方面,简要地对2005年下半年白银市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市场 价格走势 市场分析 2005年下半年
下载PDF
静海县实验中学女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实证与研究
15
作者 赵春英 邢云萍 《天津科技》 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静海实验中学初二100名学生为研究对像,创新性地将体能训练手段和体育游戏融入中学体育课堂、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并运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包对学生的负荷进行科学的实时监控,设计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并开展...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静海实验中学初二100名学生为研究对像,创新性地将体能训练手段和体育游戏融入中学体育课堂、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并运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包对学生的负荷进行科学的实时监控,设计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并开展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组与普通组的对照验证研究的实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二女生 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 阳光体育 终身体育
下载PDF
高二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父母反应方式的关系
16
作者 周司丽 侯志瑾 +1 位作者 邵瑾 珠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依据,对500名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分析了在悲伤、害怕、生气三种情绪条件下,父亲、母亲的反应方式与高二男生、女生情绪调节方式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型。模型比较结果显示,父、母反应方...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依据,对500名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分析了在悲伤、害怕、生气三种情绪条件下,父亲、母亲的反应方式与高二男生、女生情绪调节方式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型。模型比较结果显示,父、母反应方式对高二年级青少年情绪调节方式的预测作用小于高二年级青少年情绪调节方式对其父、母反应方式的预测作用,这一点在女生身上更为突出;高二年级青少年的情绪调节方式与其父母反应方式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在不同情绪条件下,高二年级青少年的情绪调节方式对父母反应方式的预测关系表现出了一致性;父亲、母亲对高二学生消极情绪调节方式的反应也表现出了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反应方式 父母 高二学生 自我决定理论
原文传递
高二文科生自主学习数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17
作者 董强 《湖北招生考试》 2017年第6期54-60,共7页
出于提高高二文科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思考,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高二文科生关于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抽样调研,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高二文科生选择文科与数学本身的关系较小,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对数学学科本... 出于提高高二文科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思考,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高二文科生关于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抽样调研,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高二文科生选择文科与数学本身的关系较小,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对数学学科本身的热爱,他们学习数学时常常有预习的习惯,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做试题量较少,勉强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不强。基于此,对一线数学教师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高二文科生的数学学习潜能;第二,教师应提醒和指导高二文科生坚持做好预习;第三,教师要在数学课后给高二文科生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练习题目;第四,教师应鼓励高二文科生积极进行数学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二文科生 自主学习 数学 调研 建议
原文传递
青鸾几时杳 钿车何时别——再议吴文英苏妾离去之时间
18
作者 田育奇 《台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苏妾的离去,无疑是文英生活和创作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文英几首写作时间确定的作品看,苏妾离开文英是在淳祐二年(1242年),而非淳祐四年(1244年)。
关键词 吴文英 梦窗 苏妾 淳祐二年
下载PDF
团头鲂5个选育群体2龄阶段生长性能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首杰 毕详 +3 位作者 王成辉 张飞明 张友良 张云平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评估团头鲂5个选育群体的配套系育种潜力,采用剪鳍标志和同池比较法对5个团头鲂选育群体(编号A^E)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2龄阶段生长性能比较。结果显示,5个选育群体2龄鱼试验末体质量为925.64~1123.86 g;5个选育群体的特定增重率为0.44~... 为评估团头鲂5个选育群体的配套系育种潜力,采用剪鳍标志和同池比较法对5个团头鲂选育群体(编号A^E)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2龄阶段生长性能比较。结果显示,5个选育群体2龄鱼试验末体质量为925.64~1123.86 g;5个选育群体的特定增重率为0.44~0.49%/d,绝对增重率为2.03~2.56 g/d,体质量变异系数为13.35%~22.01%,成活率为73.33%~93.00%。LSD多重比较分析表明,A群体、B群体、C群体在特定增重率、绝对增重率、体质量变异系数和成活率等方面的表现均显著(P<0.05)优于D群体和E群体。本研究结果表明A群体、B群体和C群体具备用作配套系育种亲本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选育群体 2龄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二年上郡守锜戈的铭文年代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文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92-96,共5页
本文对《殷周金文集成》著录的一件秦"二年上郡守"戈进行了研究,认为拓本模糊的上郡守之名当释为"锜",此人就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秦昭襄王到始皇时代的名将王(?)(又名王龁)。并将此戈与已见著录和新见私人收藏的几件... 本文对《殷周金文集成》著录的一件秦"二年上郡守"戈进行了研究,认为拓本模糊的上郡守之名当释为"锜",此人就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秦昭襄王到始皇时代的名将王(?)(又名王龁)。并将此戈与已见著录和新见私人收藏的几件上郡兵器联系起来,考订了它们的年代和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年 上郡守 王 上郡兵器的年代和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