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Ⅱ期翻修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勇 刘欣伟 +4 位作者 张敬东 韩文锋 孔旭 柳云恩 侯明晓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999-1002,1005,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Ⅱ期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需行Ⅱ期翻修手术的患者14例为3D打印组。Ⅰ期已行感染清创、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且规范抗感染...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Ⅱ期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需行Ⅱ期翻修手术的患者14例为3D打印组。Ⅰ期已行感染清创、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且规范抗感染治疗3~4个月。复查炎性指标正常,髋关节腔穿刺细菌培养阴性后,Ⅱ期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术前根据CT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建模,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患侧髋臼、股骨及经镜像处理后的健侧股骨近端实体模型,术前预演并依据骨缺损的情况决定翻修假体的选择。同时,随机选取未采用3D打印技术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Ⅱ期翻修手术的患者14例为对照组。结果 3D打印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0.2±25.4)min,对照组为(126.6±28.8)min,3D打印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后X线影像检查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确、固定可靠,髋关节功能获得较大改善。3D打印组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6.8±6.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平均(84.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Ⅱ期翻修手术治疗中,具有实现术前个体化设计、进行手术预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手术效率等优点,方法可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缺损重建 髋关节翻修 术后感染
下载PDF
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置换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郝立波 王岩 +3 位作者 周勇刚 李静东 唐佩福 王继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总结髋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技术重建骨缺损的病例,分析临床及X线片结果,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共4例5髋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重建感染的髋关节,平均随访14.... [目的]总结髋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技术重建骨缺损的病例,分析临床及X线片结果,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共4例5髋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重建感染的髋关节,平均随访14.5个月,对临床结果进行Harris评分,并对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截至最后1次随访,所有病人均无感染迹象。Harris评分术前平均25.75分,术后平均82.75分,平均改善57分,肢体长度平均矫正3.1cm,术后优良率为50%。所有病例正侧位X线片上均未见假体移位、下沉,无透光线,股骨侧无股骨距处骨吸收。3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包括股骨假体穿出、脱位和外展肌无力。[结论]在髋置换感染的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植骨重建是一种比较安全和可行的方法,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感染控制结果和功能结果,但是该方法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长期的学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 骨重建 髋关节置换 翻修 二期 Harri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髋关节感染 X线片 植骨技术 临床结果 肢体长度 假体移位 股骨假体 感染控制 技术要求 学习过程 髋置换 平均 骨缺损 安全性 无感染 优良率 正侧位 骨吸收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勇 刘欣伟 +5 位作者 张敬东 韩文锋 王宁 刘海立 柳云恩 侯明晓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我科收治的8例髋关节感染翻修患者。Ⅰ期行感染清创、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规范抗感染治疗3个月;复查炎性指标正常后,Ⅱ期行髋关节...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我科收治的8例髋关节感染翻修患者。Ⅰ期行感染清创、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规范抗感染治疗3个月;复查炎性指标正常后,Ⅱ期行髋关节翻修术。术前利用CT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建模,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经镜像处理后的健侧髋臼及股骨近端实体模型,术前预演并指导制作术中占位器及Ⅱ期假体的安放。结果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复杂髋关节翻修占位器及假体的选择更精确,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创伤。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确,固定可靠,髋关节功能获得较大的改善。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7.6±5.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平均(83.6±9.8)分(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手术治疗中可以实现术前个体化设计、手术模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手术效率,方法可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手术导板 感染 翻修术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个性化膝关节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宏 伍权 +1 位作者 汤耿 张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1-826,共6页
背景: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二期翻修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的"金标准"。在二次手术的间隔期置入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不仅可以增加抗生素浓度,还可以增加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目前占位器的制作方... 背景: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二期翻修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的"金标准"。在二次手术的间隔期置入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不仅可以增加抗生素浓度,还可以增加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目前占位器的制作方法各不相同,存在关节面贴合度低、制作精度低、结构不稳定和强度低等缺点,无法更好的贴合患者的生理结构。如何设计出个性化占位器且维持术后膝关节稳定是占位器临床应用中的难题。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设计个性化占位器结构,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基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CT数据,运用Mimics医学图形处理软件对假体、股骨、胫骨进行重建。根据手术截骨量、假体外形设计个性化占位器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占位器在不同步态的受力情况,采用3D打印技术快速制作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硅胶模具并应用于临床。结果与结论:①根据患者手术截骨量、膝关节假体外形设计了股骨侧占位器与胫骨侧占位器,为防止占位器脱位,加深了胫骨侧占位器的凹槽深度(4-6 mm)与前端高度(10-14 mm);②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股骨侧占位器屈曲90°时最大应力值为13.6 MPa,胫骨侧占位器屈曲90°时最大应力值为7.99 MPa,受力合理,占位器的结构强度满足要求;③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的硅胶模具,制作的占位器表面更加光滑,配合度增加;④临床结果显示,个性化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具备良好的关节活动能力与稳定性;⑤说明该方法制作的占位器快捷、简单,节约手术时间,为膝关节占位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二期翻修 占位器 个性化 有限元分析 3D打印
下载PDF
一期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联合二期翻修治疗三例儿童胫骨近端骨肉瘤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远 徐海荣 +3 位作者 单华超 孙扬 黄真 牛晓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一期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联合二期假体翻修对减少儿童胫骨近端骨肉瘤肢体不等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2013年,收治3例儿童胫骨近端经典型骨肉瘤(ⅡB期)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2、13、13岁。术前化疗4个疗程后,... 目的探讨一期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联合二期假体翻修对减少儿童胫骨近端骨肉瘤肢体不等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2013年,收治3例儿童胫骨近端经典型骨肉瘤(ⅡB期)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2、13、13岁。术前化疗4个疗程后,一期行胫骨近端瘤段切除、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术;待患者20、17、17岁时行二期假体翻修术。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两期手术。二期术后双下肢长度相差19、7、21 mm。二期术后分别随访13、3、27个月,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标准(MSTS)评分分别为26、27、25分。结论一期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联合二期翻修手术治疗儿童胫骨近端骨肉瘤,可保留股骨远端生长能力,减少双下肢不等长程度,并获得满意稳定性和良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骨肉瘤 半关节置换 二期翻修 肢体不等长 儿童
原文传递
新型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钟达 谷四全 +5 位作者 雷鹏飞 高发维 王成功 苏士龙 涂皓城 齐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12,共7页
目的探讨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15例患者,在二期翻修前应用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行旷置术,所... 目的探讨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15例患者,在二期翻修前应用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行旷置术,所有患者在旷置期间经抗感染治疗有效后行髋关节二期翻修术。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髋关节伤残和骨关节炎(HOO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统计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13±5.03)个月。15例患者在旷置期间未发生间隔器脱位、断裂等并发症,旷置术后平均(3.79±1.07)个月行髋关节二期翻修术。二期翻修术中所有间隔器均易于移除,骨缺损程度与旷置术后相比未见明显变化。1例患者髋关节二期翻修术后1个月脱位,行闭合复位后功能良好,随访期间15例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假体松动等并发症。15例患者旷置术后1个月、二期翻修术前及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58.30±4.57)分、(76.85±6.89)分和(89.47±3.60)分,较旷置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43.41±3.11)分]提高(P<0.05)。15例患者旷置术后1个月、二期翻修术前及末次随访HOOS评分分别为(260.30±7.52)分、(339.45±14.75)分和(380.78±8.40)分,较旷置术前HOOS评分[(253.62±10.47)分]提高(P<0.05)。结论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制备过程简便,在根除感染的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旷置期间关节活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保留骨量,为二期翻修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二期翻修 高光面间隔器
下载PDF
占位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晓林 王文己 +2 位作者 韩兴文 赵桐 李二亮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59-64,共6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对于每个患者来讲都属于灾难性的并发症,给患者精神及经济上造成很大压力,也给临床医师带来巨大挑战。随着对该并发症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治疗方式的改进,术后感染率的控制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有了显著提高。虽然目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对于每个患者来讲都属于灾难性的并发症,给患者精神及经济上造成很大压力,也给临床医师带来巨大挑战。随着对该并发症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治疗方式的改进,术后感染率的控制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有了显著提高。虽然目前治疗方式各异,但取出关节假体彻底清创,使用临时占位器避免软组织挛缩,为关节内提供高浓度抗生素,待无明显感染征象后再行二期手术翻修是目前治疗的共识。现多种型号占位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制作方法及标准,因此患者预后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占位器的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描述了占位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为临床选择和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二期翻修 感染 占位器 3D打印
下载PDF
活动型占位器治疗膝关节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吴百健 黄子达 +4 位作者 王度 方心俞 张超凡 李文波 张文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421,共8页
目的探讨活动型膝关节占位器治疗膝关节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因膝关节慢性PJI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行二期翻修治疗的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30例;年龄37~84... 目的探讨活动型膝关节占位器治疗膝关节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因膝关节慢性PJI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行二期翻修治疗的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30例;年龄37~84岁,平均66.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9例,右侧19例。根据第一阶段清创手术使用活动型占位器不同分为3组:金属-聚乙烯组(10例),金属-骨水泥组(15例)和骨水泥组(13例)。待感染控制后行第二阶段翻修手术时对取出的占位器进行超声裂解处理及微生物培养。术后定期随访感染控制、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协会(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8例患者术后获13~75个月(平均30.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第一阶段占位器植入手术,37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率为97.4%(37/38)。金属-聚乙烯组、金属-骨水泥组和骨水泥组第一阶段术后ROM分别为95.0°±11.3°、92.9°±8.3°、75.5°±11.9°,KSS临床评分分别为(79.4±6.1)、(77.3±4.0)、(73.0±7.2)分,KSS功能评分分别为(67.5±11.8)、(69.0±10.4)、(60.8±11.0)分。以上项目各组组内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聚乙烯组和金属-骨水泥组患者的ROM均显著优于骨水泥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32例患者完成第二阶段翻修手术,金属-聚乙烯组(7例)、金属-骨水泥组(12例)、骨水泥组(13例)第二阶段术后ROM分别为104.6°±9.8°、98.5°±8.7°、86.1°±8.9°,KSS临床评分分别为(85.3±4.6)、(82.7±4.3)、(78.0±4.8)分,KSS功能评分分别为(78.6±6.9)、(77.3±8.2)、(69.5±8.3)分,以上项目均较第一阶段术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占位器的超声裂解液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活动型占位器能够有效控制膝关节PJI,并改善翻修间隔期及翻修后的膝关节功能,同时"金属"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相关感染 膝关节 人工 占位器 二期翻修
原文传递
检测ESR、CRP在TKA术后感染及二期翻修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丰年 黄志鹏 +3 位作者 康俊杰 韩鹏 邹志晨 宋科官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3期3395-3398,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及其对二期翻修手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6例TKA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组,同期12例TKA术后非感染患者纳... 目的探讨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及其对二期翻修手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6例TKA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组,同期12例TKA术后非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入院后、间隔假体置入术后、二期翻修手术前的ESR、CRP水平及间隔假体置入时间等。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TKA术后感染的效能。结果感染组患者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期翻修手术前患者ESR、CRP水平显著低于感染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与CRP联合检测诊断TKA术后感染的特异度为83.3%,灵敏度为100.0%。TKA术后感染患者间隔假体置入术后(26.67±10.50)周进行二期翻修手术,与二期翻修手术前ESR及CR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ESR及CRP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TKA术后感染,对二期翻修手术时机选择及抗菌药物应用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二期翻修手术 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