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椭圆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15
1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9-986,共8页
根据克鲁格曼的"两个自然"理论,运用空间统计SDE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中国国土空间特征椭圆系列——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人口分布椭圆等,在空间上定量刻画了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并为分析经... 根据克鲁格曼的"两个自然"理论,运用空间统计SDE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中国国土空间特征椭圆系列——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人口分布椭圆等,在空间上定量刻画了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并为分析经济空间分异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在"两个自然"的分异作用下,中国经济空间分异主要以东-西方向为主。相对于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明显偏西,长、短轴均明显减小,这反映出中国高地势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中国人口空间分布靠近东部地区,其椭圆长、短轴长度均显著减小,充分表现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2国土地形等"第一自然"要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显著。人口分布椭圆对于地形分布椭圆的空间分异系数为89.55%,其93%的空间展布范围位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且分布轴线基本与胡焕庸线平行;3在"第二自然"聚集机制的作用下,中国城市体系人口、GDP主体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方约20%的大陆国土面积上,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从"第一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控制作用来看,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特别是西北侧地区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聚集机制的空间差异性,区域发展的过程也呈现不平衡的特征。从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出发,可通过重点培育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中西部经济增长极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向中西部发展;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口向GDP分布椭圆北部地区流动、聚集,发挥人口的红利作用,推进经济增长由南向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分异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标准差椭圆 中国
下载PDF
开放环境下的中国经济地理重塑——“第一自然”的再发现与“第二自然”的再创造 被引量:22
2
作者 尹虹潘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30,共13页
针对当前中国地区差距较大的现实,本文从沿海—内陆开发开放联动的新视角出发,对各地区"第一自然"(先天条件)进行全新的"再发现",认为在中国扩大向西、向南开放的背景下,中西部内陆原本远离东部沿海的劣势地理区位... 针对当前中国地区差距较大的现实,本文从沿海—内陆开发开放联动的新视角出发,对各地区"第一自然"(先天条件)进行全新的"再发现",认为在中国扩大向西、向南开放的背景下,中西部内陆原本远离东部沿海的劣势地理区位可能转化为新的优势经济区位。应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第二自然"条件进行"再创造"(重新改造),加快发展沿海次级城市,培育内陆中心城市及经济圈以提升内陆的相对区域经济地位,并在承认地区发展客观差距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地区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逐步形成更加协调发展的中国经济地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 对外开放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原文传递
产业空间集中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曼琦 张志强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影响产业空间集中和分散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规模、技术效率、跨国公司等因素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均有正的效应,但是导致产业空间集...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影响产业空间集中和分散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规模、技术效率、跨国公司等因素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均有正的效应,但是导致产业空间集中的若干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业的空间集中的关系呈负相关,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空间上布局是趋于分散的。从而间接证实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所阐述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质 第二性质 产业空间集中 天津滨海新区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以《资本论》第一卷为核心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仰海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1,191,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关系。资本逻辑的空间规划不仅体现为劳动空间的重构,而且体现为生活空间与城市空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建构。这是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的社会结构。资本逻辑不仅改变了社会历史的空间样... 本文主要讨论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关系。资本逻辑的空间规划不仅体现为劳动空间的重构,而且体现为生活空间与城市空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建构。这是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的社会结构。资本逻辑不仅改变了社会历史的空间样态,使自然变成与人工相关的"第二自然",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心理与意识空间。这也表明,第二自然意义上的空间并不是先验的存在,它与资本逻辑同体而生,是资本逻辑的展现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空间规划 第二自然 乌托邦
下载PDF
文学形象翻译与“第二自然”创造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建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本文阐释了何谓文学形象翻译的“第二自然”,并论证了文学形象翻译“第二自然”创造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准则,认为只有在原文的制约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译语尽可能的以最切近最自然最完整的方式重组再现原语的形象信息,才能... 本文阐释了何谓文学形象翻译的“第二自然”,并论证了文学形象翻译“第二自然”创造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准则,认为只有在原文的制约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译语尽可能的以最切近最自然最完整的方式重组再现原语的形象信息,才能成功地创造文学形象翻译的“第二自然”。文章指出注重文学形象语言的表层结构意义和深层结构意义是确保文学形象翻译“第二自然”创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象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创造
原文传递
第二自然与自由——论卢卡奇对黑格尔第二自然概念的转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双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0,共10页
文章以第二自然与自由之间关系为核心线索,通过分别解析第二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和卢卡奇那里的不同内涵,力图说明他们在处理第二自然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思想关系。第二自然在黑格尔那里有两种不同内涵,它主要指人们在健... 文章以第二自然与自由之间关系为核心线索,通过分别解析第二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和卢卡奇那里的不同内涵,力图说明他们在处理第二自然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思想关系。第二自然在黑格尔那里有两种不同内涵,它主要指人们在健全的伦理共同体中习得的第二天性。借助第二天性的概念,黑格尔试图说明我们如何能够在伦理生活中达到实体性与主体性的同一,实现对抽象的道德立场的扬弃。黑格尔还提到了错误的"第二自然"的立场,它是对主观自由原则的直接放弃。黑格尔断定它与抽象的道德立场是处于同一错误水平上的对立的两极。透过这两种不同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重点在于说明伦理立场对于道德立场的超越,其思想的落脚点在于守护现代伦理生活。以黑格尔的思想为参照,文章进一步指出,第二自然在卢卡奇那里只有否定性的内涵。它说明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伦理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分离和普遍交换的双重前提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社会联系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它反过来使每一个个体被下降为被规定的材料。与此同时,文章也指出卢卡奇在处理第二自然问题时对黑格尔的相关思想进行了直接继承。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同样认定道德的立场与第二自然的立场是处于同一错误水平上的对立的两极,并力求借助于黑格尔来实现对两者的同时超越。但由于他断定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只有普遍的物化现象、没有以自由为原则的现代伦理生活,故他最终只能诉诸没有第二天性中介的革命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自然 自由 现代伦理生活 物化 革命
原文传递
劳动与风景的发现——以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为例
7
作者 张千可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风景的发现”绝非在真空中发生的戏剧性事件,而是资本主义历史中的持续过程。19、20世纪之交风景美学的复兴正是对卢卡奇所谓“第二自然”的统治的拒绝,但第二自然亦构成了风景被重新发现的前提。本文以《访日本新村记》为例,揭示周... “风景的发现”绝非在真空中发生的戏剧性事件,而是资本主义历史中的持续过程。19、20世纪之交风景美学的复兴正是对卢卡奇所谓“第二自然”的统治的拒绝,但第二自然亦构成了风景被重新发现的前提。本文以《访日本新村记》为例,揭示周作人对劳动风景的发现正以铁路这一技术系统和一系列文学书写的存在为条件,同时也与对劳动分工引起的焦虑有关。而风景化的机制,正是对这些物质条件的掩盖和对焦虑的治疗。借助此个案,庶可修正柄谷行人关于风景的经典论述,亦能将其作为更新“文学与劳动”这一经典论题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的发现 劳动 周作人 第二自然
原文传递
超越“第二”之后——波伏娃的生态学管窥 被引量:5
8
作者 韦清琦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在《第二性》中,波伏娃分析并发展了女性作为"他者"的阐释框架,而这个理论体系成为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根源之一:父权话语体制分离了自我与他者,将超越的主体性脱离出肉体/自然的限制。生育、母性等女性的自然属性被父权社会... 在《第二性》中,波伏娃分析并发展了女性作为"他者"的阐释框架,而这个理论体系成为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根源之一:父权话语体制分离了自我与他者,将超越的主体性脱离出肉体/自然的限制。生育、母性等女性的自然属性被父权社会视为他者和第二性,女性由此也与自然同样成为父权话语超越、排异、统治的对象。然而波伏娃仍然没有走出二元论的局限,她所指出的救赎之路要求女性超越自然属性,这样的超越仍然没有超越西方线性发展观,其反生态的意识也必不能实现女性的解放。波伏娃的写作中亦包含和谐思想的萌芽,如果依此线索,或能寻求到真正的超越之道:消除二元对立、自我对他者的压迫,取得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等等关系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伏娃 “第二性”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原文传递
对康德哲学、美学中“自然”概念的几点理解——对刘为钦先生观点的补充和商榷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立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7,156,共13页
本文针对刘为钦先生《"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等文章对康德"自然"概念的误解,引用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和商榷。指出刘文对康德"自然"概念的阐述,没有区分康德在认识论与伦理学、自然科... 本文针对刘为钦先生《"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等文章对康德"自然"概念的误解,引用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和商榷。指出刘文对康德"自然"概念的阐述,没有区分康德在认识论与伦理学、自然科学哲学与道德形而上学两个大领域内对"自然"和"自然规律"问题完全不同的界说,从而将其认为属于"人学"范围的"心灵的自然"即"道德性的自然"仅仅归属于认识论,而脱离了伦理学范围;进而将只适合于认识论的"普遍规律"套用到伦理学领域,形成了对康德"自然"概念的极大误读;最后,对康德关于艺术创造的"另一个自然"的丰富含义作了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和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美学 自然概念 自然规律 第二个自然 刘为钦文章 理解 商榷
原文传递
第二自然与艺术的政治潜能——卢卡奇、阿多诺回应黑格尔艺术真理观的不同理路及其局限
10
作者 李国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3年第2期67-84,478-479,共20页
从左翼的社会批判视角来看,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也指市民社会的第二自然状况对艺术不利,然而黑格尔却以历史总体辩证法将第二自然理解为实现自由的中介,由此将艺术终结看作社会进步应当付出的代价。黑格尔这种与现实和解的思路引起了卢... 从左翼的社会批判视角来看,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也指市民社会的第二自然状况对艺术不利,然而黑格尔却以历史总体辩证法将第二自然理解为实现自由的中介,由此将艺术终结看作社会进步应当付出的代价。黑格尔这种与现实和解的思路引起了卢卡奇和阿多诺不同的理论回应。卢卡奇对黑格尔的历史总体辩证法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认为艺术应该超越作为第二自然的物化社会,立足于人类解放的历史总体过程;阿多诺则以自然历史观念反对黑格尔和卢卡奇的历史总体辩证法,将艺术看作物化社会内部的异质性要素,从而赋予艺术社会批判作用。但卢卡奇和阿多诺都未能完全走出黑格尔的意识哲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自然 艺术终结 卢卡奇 阿多诺 黑格尔
原文传递
自然、精神与伦理——进入黑格尔伦理学哲学体系之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安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5,共12页
黑格尔伦理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迄今为止几乎很少有研究者是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来考察其伦理学哲学的。大多数人或者像张颐先生那样,以黑格尔主要哲学著作为线索,把其中涉及伦理的思想抽取出来,加以系统化阐述和评论;或者像阿伦·... 黑格尔伦理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迄今为止几乎很少有研究者是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来考察其伦理学哲学的。大多数人或者像张颐先生那样,以黑格尔主要哲学著作为线索,把其中涉及伦理的思想抽取出来,加以系统化阐述和评论;或者像阿伦·伍德教授那样先主观地构造一个黑格尔的伦理理论以表达其哲学立场,再重点评述其在客观精神中所表达的伦理思想。这些研究中不乏创新性洞见,但终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不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出发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黑格尔伦理学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而黑格尔成熟的哲学体系包括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这个体系最终是要论证世界是一个向着自在自为的自由演成的结构。因此,“伦理”虽然集中地体现在精神哲学,但只有从这个通往自由的世界结构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伦理”的世界使命,即以精神的提升促成自由的实现,也才能理解自然与伦理之间的辩证关系。未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伦理”,不仅使“伦理”失去自然法的根基,而且也无法阐明“伦理”作为“第二自然”究竟是如何从自然界之“自然”进化为作为本性、本质之“自然”的。唯有从具有本性、本质之“自然”中才能从自身生长出“自由”之精神。“自由”作为“自然”之真相/真理才是“伦理”之本质。“自由”从“自然”中演成的这一必然性才能说明“道义”为何具有绝对的义务约束力或命令性;而唯有“自由”在他在/他物中依然还“在自身处安家”,才能阐明伦理性的自由在各种伦理生活的实体关系中“由自”主宰的存在论特征。由此可以证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作为自由演成的体系,其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都是伦理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都是自由演成的一个存在论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伦理学 自然 第二自然 自由 在自身处安家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佩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年第8期5-9,共5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包括第一自然也包括第二自然。人类的任务是使对自然的自觉改造与其规律相符合。以人水关系为例,在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流。随着人类活动的激化,人与自然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包括第一自然也包括第二自然。人类的任务是使对自然的自觉改造与其规律相符合。以人水关系为例,在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流。随着人类活动的激化,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突出地表现出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和谐相处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水和地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面,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重视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应加深理解"报应规律"和"易毁原理",坚持决策的严肃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三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美,从自然溯向“本原”--歌德美学思想阐微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克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歌德所谓"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颇可比拟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对"美本身"或"美的理念"的称述,亦颇近于康德的审美"原型"和谢林的美之"初象"之说;它意味着人对可感事物从审美上向着其... 歌德所谓"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颇可比拟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对"美本身"或"美的理念"的称述,亦颇近于康德的审美"原型"和谢林的美之"初象"之说;它意味着人对可感事物从审美上向着其"本原"的成全,并因此而以某种可明证于心的理想的美为经验的审美提示一个可依循的标准。此说一以贯之于歌德的艺术("第二自然")视野、艺术家"风格"理论乃至其"世界文学"的睿识,使其在德国古典美学思潮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原现象 第二自然 风格 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紫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论证了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 ,指出经验论和泛神论是达·芬奇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论述了达·芬奇对绘画艺术的本质与美学特征的独特见解 ,分析了达·芬奇把真实性和创造第二自然作为绘画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的原因 。
关键词 达·芬奇 经验主义 真实性 第二自然 艺术美学思想
下载PDF
徐复观的“第二自然”概念新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坤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第二自然"曾经是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徐复观的"第二自然"借用于西方,又富有独特内涵。他以"主客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奥德布李特"第二的新的对象"、庄子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 "第二自然"曾经是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徐复观的"第二自然"借用于西方,又富有独特内涵。他以"主客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奥德布李特"第二的新的对象"、庄子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情景融合"、禅宗富有精神性内涵的"境界说"等内容进行熔铸和提炼,形成"第二自然"。徐复观的"第二自然"是其"主客合一"、"心的文化"两大核心思想的结晶,是中西比较研究的成功范例,对今天的学人具有突出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第二自然 内涵 来源 方法论
下载PDF
论伦理学的公理与公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9,共9页
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虽然都是人制定的、约定的;但是,只有那些恶劣的、不科学的道德规范才可以随意制定、约定。反之,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所制... 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虽然都是人制定的、约定的;但是,只有那些恶劣的、不科学的道德规范才可以随意制定、约定。反之,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所制定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之优劣,直接说来,取决于对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判断之真假;根本说来,则一方面取决于对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规律的事实判断之真假,另一方面取决于对道德目的的主体判断之真假。这就是优良道德规范依据道德价值判断和行为事实判断以及道德目的判断之真理的推导和制定的过程,这就是优良道德规范的推导和制定之方法,这就是优良道德规范的发现和证明之方法,这就是伦理学的优良道德规范推导公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属性 关系属性 第一性质 第二性质 第三性质
下载PDF
破解“解放天性”的迷思——对一个表演观念及外智引进工作的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惠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5,共10页
"解放天性"看似西方观念,其实斯坦尼等主流大师从未提倡,是国人误读外教后自造的伪进口标签。某些只做短期工作坊的外教也是原因之一,他们语言不通,常撇开剧本专教碎片化肢体游戏,被误当成主流。西方的营销套路"做自己&q... "解放天性"看似西方观念,其实斯坦尼等主流大师从未提倡,是国人误读外教后自造的伪进口标签。某些只做短期工作坊的外教也是原因之一,他们语言不通,常撇开剧本专教碎片化肢体游戏,被误当成主流。西方的营销套路"做自己"也被误以为表演的真谛,还被夸大为"解放天性"。好的表演训练培养演员的第二天性,绝非放纵原生的天性。60多年来西方学者为求新发论文,常贬剧本崇表导演,中国学者又多与表导演脱节,导致此领域外智引进中的诸多问题,亟需得到认真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天性 第二天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工作坊 外智引进
下载PDF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维度
18
作者 焦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2-58,共7页
“世界祛魅”式的现代性困境是技术因素和概念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概念的一系列演变导致了人类对世界的外在化和抽象化体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试图巩固这种体验,而马克思主义作家则呼吁与之抗争,即呼吁人与... “世界祛魅”式的现代性困境是技术因素和概念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概念的一系列演变导致了人类对世界的外在化和抽象化体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试图巩固这种体验,而马克思主义作家则呼吁与之抗争,即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通过对人类文化之能动性的强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本文借助当代思想家麦克道尔的“第二自然”进路对威廉斯的语言观进行阐释,从自然主义的维度来说明语言与文化的唯物主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威廉斯 文化唯物主义 自然主义 第二自然
下载PDF
从柏拉图的模仿说看《霸王别姬》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庆梅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霸王别姬》是香港著名才女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后更因陈凯歌导演改编成电影而享誉海内外。柏拉图认为坏的戏剧性的模仿会改变人的天性、扭曲人的心理,不当的模仿是对个人同一性的伤害、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分裂。在《霸王别姬》中,程蝶... 《霸王别姬》是香港著名才女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后更因陈凯歌导演改编成电影而享誉海内外。柏拉图认为坏的戏剧性的模仿会改变人的天性、扭曲人的心理,不当的模仿是对个人同一性的伤害、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分裂。在《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因持续模仿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物和性格,对现实和戏剧世界之间界限认识模糊,并由此形成第二天性。而另一主角段小楼模仿的是接近自身形象的角色,加上对现实身份的认定十分清楚,因此受持续模仿的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说 《霸王别姬》 第二天性
下载PDF
黑格尔的第二自然——一种解答还是一个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嘉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45-55,共11页
麦克道尔对"第二自然"概念的阐发,推进了当代学界对黑格尔的"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既表示"本质"又意指"机械化的自然世界"。黑格尔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自然的... 麦克道尔对"第二自然"概念的阐发,推进了当代学界对黑格尔的"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既表示"本质"又意指"机械化的自然世界"。黑格尔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自然的,并意图回复自然的第一种意义;这一回复是精神自身运动的过程,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是精神现实化的机制:它一方面否定其外在规定,从自然的、直接的领域摆脱出来;另一方面保留了自然的规定,是精神性的机械作用。第二自然落实于主观方面的习惯和客观方面的制度。平卡德认为,第二自然学说体现了黑格尔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思路,用以说明主体在何种意义上能够在异化的世界找回自身。而门克强调,由于第二自然是以自然的方式运作的精神,精神的实现没有摆脱外在性,第二自然是批判的概念。肯定的或批判的,这是理解第二自然学说,甚至是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两种不可通约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第二自然 机械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