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丝弓技术平行近移第二磨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段银钟 王静 +2 位作者 杜英 付建宏 王海雪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 研究第一磨牙拔除后用方丝弓技术近中平移上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例,计24颗第二磨牙。使用0.017”×0.025”的不锈钢方丝,弯制T形曲并设计末端20°的后倾弯,应用180 g的力值,使第二磨牙近中平行到达第一磨... 目的 研究第一磨牙拔除后用方丝弓技术近中平移上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例,计24颗第二磨牙。使用0.017”×0.025”的不锈钢方丝,弯制T形曲并设计末端20°的后倾弯,应用180 g的力值,使第二磨牙近中平行到达第一磨牙的位置。每4周取模测量磨牙近移的距离。结果 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近移(9.66±1.12)mm,平均近移的时间为(6.84±0.86)个月,近移的速率(1.44±0.22)mm/月;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移(10.30±1.15)mm,平均近移时间为(7.52±0.98)个月,近移的速率为(1.35±0.18)mm/月。儿童比成人牙齿移动快,上颌磨牙移动快于下颌磨牙。结论 方丝弓弯制T形曲和末端20°后倾弯,加上温和持久的力值可以达到临床平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磨牙拔除 方丝弓技术 第二磨牙 平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下颌第二磨牙的近中平移技术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进 郭鑫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79-382,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平移技术。方法:26例涉及关闭下颌第一磨牙间隙病例,男8例,女18例,年龄11~36岁,平均16.4岁。应用第二磨牙近中平移技术关闭第一磨牙拔牙间隙。结果:26例矫治时间10~23个月,平均16个月。磨牙间... 目的:介绍一种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平移技术。方法:26例涉及关闭下颌第一磨牙间隙病例,男8例,女18例,年龄11~36岁,平均16.4岁。应用第二磨牙近中平移技术关闭第一磨牙拔牙间隙。结果:26例矫治时间10~23个月,平均16个月。磨牙间隙完全关闭,后牙咬合关系良好,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面部侧貌协调。结论:下颌磨牙近中平移技术能高效、安全地关闭第一磨牙拔牙间隙;灵活选择支抗系统,可以对各种问题磨牙及磨牙问题进行针对性矫治并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第二磨牙 近中平移 关闭间隙
原文传递
第二磨牙错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韩春 段银钟 +3 位作者 霍娜 李石 张菊菊 袁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调查错畸形患者中第二磨牙错的发病率,分析其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5012例临床牙颌畸形就诊患者进行模型及全口曲面断层片分析。结果:5012例错牙合患者中2067例伴有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1.24%。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依... 目的:调查错畸形患者中第二磨牙错的发病率,分析其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5012例临床牙颌畸形就诊患者进行模型及全口曲面断层片分析。结果:5012例错牙合患者中2067例伴有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1.24%。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依次为颊向错位、深覆盖、舌/腭向错位、扭转错位及正锁牙合。安氏Ⅰ类、Ⅱ类和Ⅲ类错患者分别占第二磨牙错畸形的41.07%、46.88%和12.5%。83.58%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伴有同象限第三磨牙存在。结论:第二磨牙错的发生常伴有第三磨牙的存在;在错畸形中发病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 错[牙合] 发病率 锁[牙合]
原文传递
正畸矫治第二磨牙正锁 被引量:15
4
作者 段银钟 潘杰 +1 位作者 韩春 顾泽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上颌第二磨牙正锁时常发生,正畸临床矫治有一定的难度。依据错的不同情况,作者提出4种临床矫治方法:一是上下颌牙齿交互牵引;二是利用上下颌的正畸弓丝移动上下牙齿向颊、舌方向;三是拔除锁牙,让第三磨牙自动近移替代第二磨牙;四... 上颌第二磨牙正锁时常发生,正畸临床矫治有一定的难度。依据错的不同情况,作者提出4种临床矫治方法:一是上下颌牙齿交互牵引;二是利用上下颌的正畸弓丝移动上下牙齿向颊、舌方向;三是拔除锁牙,让第三磨牙自动近移替代第二磨牙;四是利用种植钉作支抗,用皮链牵引其达到正常牙位;评估了4种矫治方法的优、缺点。在讨论中叙述了矫治的临床应用、如何选择矫治方法以及在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 锁 交互牵引
下载PDF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及自体骨移植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竞 张志勇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663-1666,1670,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及其自体骨移植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例70例,年龄(29.1±2.6)岁,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术前,MCT测量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观察组在术区暴露的...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及其自体骨移植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例70例,年龄(29.1±2.6)岁,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术前,MCT测量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观察组在术区暴露的外斜线切取自体骨,移植在第二磨牙根面骨质缺损处;对照组对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不做处理,任其自然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MCT测量第二磨牙牙周的新骨生长。结果术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第二磨牙骨质缺损分别为(8.998 5±2.410 1)mm和(9.907 6±2.256 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第二磨牙牙周新骨生长分别为(8.860 9±2.344 2)mm和(3.217 3±1.282 0)mm,骨再生率分别为98.47%和32.47%,两组新骨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T检查可以精确直观了解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及其修复情况。在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时,切取外斜线自体骨,无需扩大伤口、增加创伤。移植自体骨可以促进或加速第二磨牙术后牙周骨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牙 第二磨牙 牙周骨质缺损 自体骨 骨移植
下载PDF
拔除第二恒磨牙后第三磨牙自行迁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瑶 段银钟 金作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7-499,共3页
目的 :探讨第二恒磨牙拔除后第三磨牙自行迁移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距离变化以及近中倾斜角的改变。方法 :将 2 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拔除第二恒磨牙的患者 15例 ,对照组未拔第二恒磨牙的患者 11例。 2组均拍摄侧位X线头... 目的 :探讨第二恒磨牙拔除后第三磨牙自行迁移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距离变化以及近中倾斜角的改变。方法 :将 2 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拔除第二恒磨牙的患者 15例 ,对照组未拔第二恒磨牙的患者 11例。 2组均拍摄侧位X线头影测量片 ,治疗前和治疗 9个月后测量第三磨牙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移动距离和近中倾斜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第三磨牙较对照组在水平方向 ( 7.0 8mm ,2 .0 9mm)移动较快 ,有显著差异 ;在垂直方向 ( 5 .75mm ,1.96mm)移动较快 ,有显著差异 ;其近中倾斜角变化 ( 11.2° ,3 .97°)也有显著意义。结论 :拔除第二恒磨牙加速了第三磨牙的萌出 ,减少了第三磨牙的阻生 ,并使第三磨牙尽快直立 ,并向近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恒磨牙 拔牙 第三磨牙 正畸学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三十)——拔除第二磨牙的矫治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进 郭鑫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总结主动或被动拔除第二磨牙矫治病例的特点。方法:统计35例拔除第二磨牙病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12~43岁,平均17.8岁。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矫治周期7~28个月,平均16.7个月。矫治结束时均达到尖牙和磨牙的中性关系,前... 目的:总结主动或被动拔除第二磨牙矫治病例的特点。方法:统计35例拔除第二磨牙病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12~43岁,平均17.8岁。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矫治周期7~28个月,平均16.7个月。矫治结束时均达到尖牙和磨牙的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牙根平行,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设计拔除第二磨牙是我们拔除磨牙设计理念的首选,可以兼顾牙弓前后段的问题,有效地实现保留28个牙齿的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拔牙矫治 第二磨牙
原文传递
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牙致第二磨牙邻面龋伴牙髓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阎旭 彭滟 +1 位作者 秦彭 芈大卫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 探讨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牙髓炎患者,共18对下颌第二、三磨牙,在一次阻滞麻醉下完成第二磨牙备洞、根管治疗及第三磨牙拔除,第... 目的 探讨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牙髓炎患者,共18对下颌第二、三磨牙,在一次阻滞麻醉下完成第二磨牙备洞、根管治疗及第三磨牙拔除,第三磨牙拔除愈合1~2周后行第二磨牙冠修复。于术后1、3、6、12个月,检查第三磨牙拔牙创愈合情况以及第二磨牙充填、牙周、根尖情况,计算治疗成功率。结果 12例患者18对第二、三磨牙中,所有第三磨牙拔牙创愈合良好,16颗第二磨牙无叩痛,无明显松动,远中邻面无继发龋,无深牙周袋,治疗成功率88.9%(16/18)。结论 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伴牙髓炎短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炎 邻面龋 第二磨牙 近中阻生牙 第三磨牙 同步治疗
下载PDF
第三磨牙阻生引起相邻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韩帮锋 李洪波 +2 位作者 宋福民 黄晓红 邵际晓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747-751,共5页
目的研究第三磨牙阻生与相邻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external root resorption,ERR)的关系,并为此类病例的防治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2013-2017年收治的85例第三磨牙阻生患者的105颗阻生牙及相邻第二磨牙ER... 目的研究第三磨牙阻生与相邻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external root resorption,ERR)的关系,并为此类病例的防治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2013-2017年收治的85例第三磨牙阻生患者的105颗阻生牙及相邻第二磨牙ERR情况。利用CBCT对第二磨牙ERR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第二磨牙ERR检出率及其严重程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第二磨牙ERR的检出率为44.8%,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比较发现,≤20岁组与>20~30岁、>30~40岁和>40岁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磨牙ERR的检出率随第三磨牙阻生角度的变大和位置的变深逐渐增加。第二磨牙ERR的严重程度在上、下颌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阻生第三磨牙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磨牙ERR检出率无性别差异,与年龄及阻生第三磨牙位置、角度、深度相关。发生于下颌的第二磨牙ERR要比上颌的严重。对于造成第二磨牙ERR的阻生第三磨牙要积极拔除,特别是发生于下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外吸收 锥形束CT 第三磨牙阻生 第二磨牙 阻生牙分类
原文传递
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龈壁提升后高嵌体修复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申林 汪婷婷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对龈壁提升术用于高嵌体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的效果展开探讨,为临床应用给予借鉴。方法:选取65例存在远中龈下缺损表现的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完善后用树脂行龈壁提升,使远中缺损的边缘提升至龈上后铸瓷高嵌体修复,基于改良USPH... 目的:对龈壁提升术用于高嵌体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的效果展开探讨,为临床应用给予借鉴。方法:选取65例存在远中龈下缺损表现的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完善后用树脂行龈壁提升,使远中缺损的边缘提升至龈上后铸瓷高嵌体修复,基于改良USPHS标准于修复后1周、半年、1年时开展随访观察,对于边缘密合性、牙体完整性、修复体折裂、边缘着色、牙龈健康状况、修复体固位、继发龋7个方面分A、B、C三级评价临床效果,并于修复前、修复后6、12个月检测远中牙龈的出血指数(BI)和牙周探诊深度(PD)评价牙周状况。结果:65例患牙均无失访,术后1周在上述七方面均评价为A级。术后6个月,共62例评价为A级,有2例嵌体脱落,给予再次粘固随访至今未脱落,有1例牙龈轻度炎症,患者增强自洁后恢复健康。术后12个月,共59例评价为A级,成功率为90.8%,有2例嵌体崩瓷,2例牙龈轻度炎症,边缘密合性、牙体完整性、边缘着色、修复体固位、继发龋方面表现良好。治疗前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BI、P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远中龈下缺损的第二磨牙,龈壁提升术用于铸瓷高嵌体修复的临床成功率高、创伤小、操作简便、对牙周健康影响小,可以作为龈下缺损不破坏生物学宽度时替代冠延长术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 龈下缺损 龈壁提升术 树脂 高嵌体
下载PDF
第二磨牙错病因分析与正畸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银钟 韩春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04-408,共5页
第二磨牙的错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给临床矫治带来不少麻烦。从本质上讲,第二磨牙错是拥挤的表现,主要在磨牙区。临床上表现为单个牙或几个牙出现正锁或反锁,牙齿的颊移位或舌移位,垂直阻生或近中阻生致无法正常萌出等。本文讨论... 第二磨牙的错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给临床矫治带来不少麻烦。从本质上讲,第二磨牙错是拥挤的表现,主要在磨牙区。临床上表现为单个牙或几个牙出现正锁或反锁,牙齿的颊移位或舌移位,垂直阻生或近中阻生致无法正常萌出等。本文讨论了第二磨牙错的发生原因及危害,介绍了临床上第二磨牙错矫治的原则及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临床 第二磨牙 错 交互牵引
原文传递
保留第二磨牙的开窗减压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文超 阮宁 徐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开窗减压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同时保留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方法对6例包埋下颌第二磨牙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采用开窗减压术结合肿瘤摘除术,同时保留下颌第二磨牙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随访5年。结果开窗减压术后8个月,肿瘤平... 目的观察开窗减压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同时保留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方法对6例包埋下颌第二磨牙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采用开窗减压术结合肿瘤摘除术,同时保留下颌第二磨牙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随访5年。结果开窗减压术后8个月,肿瘤平均缩小61.62%,下颌骨下缘骨质增厚,骨小梁形成;肿瘤摘除后6个月,颌骨形态基本恢复,下颌第二磨牙功能保留;术后随访1~5年,肿瘤无复发,下颌第二磨牙功能良好。结论采取保留下颌第二磨牙的开窗减压术及肿瘤摘除术,不仅为患者降低了面容的毁损程度,还保存了颌骨及牙齿的功能,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开窗 减压 第二磨牙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错位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兰庭超 李强 刘月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错位的类型及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正畸患者,男27例,女73例,平均年龄17.68±1.24岁(12.0~37.5岁)。在记存模型上评估下颌第二磨牙的错位情况,...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错位的类型及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正畸患者,男27例,女73例,平均年龄17.68±1.24岁(12.0~37.5岁)。在记存模型上评估下颌第二磨牙的错位情况,测量Spee曲线曲度和下颌牙槽弓在第二磨牙处的宽度,结合X线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第二磨牙错位发生率约为45%,其中舌侧倾斜占70%。下颌第二磨牙错位与安氏Ⅱ类错殆、第二磨牙处的下颌牙槽弓宽度存在高度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后段牙弓拥挤度和Spee曲线曲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下颌第二磨牙错位发生率高。且以舌向倾斜多见,应常规纳入治疗计划。下颌第二磨牙错位可能与第二磨牙处的下颌局部牙槽弓宽度有关,而与后段牙弓拥挤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 第二磨牙 拥挤度 牙槽弓宽度
原文传递
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和下颌活动矫治器矫正第二磨牙正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伟 温黎明 +1 位作者 张欣 黄晓峰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和下颌活动矫治器矫正正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第二磨牙正锁的错畸形患者10例,制作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及下颌活动矫治器,上颌每28~30天更换新的橡皮链持续加力,下颌患者每24h自行更换橡皮圈加力,当... 目的探讨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和下颌活动矫治器矫正正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第二磨牙正锁的错畸形患者10例,制作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及下颌活动矫治器,上颌每28~30天更换新的橡皮链持续加力,下颌患者每24h自行更换橡皮圈加力,当上下颌第二磨牙均回到正常牙列内并建立正常覆覆盖关系后固定矫治器治疗。测量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上、下颌第二磨牙间宽度,以及上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舌尖的连线与腭中缝、下颌中线之间角度的变化,对比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MP-FH、MP-SN角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使用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及下颌活动矫治器后,第二磨牙正锁的矫治均在3.5~4.5个月内完成,后牙达到正常覆覆盖关系。模型测量分析发现,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在矫治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上下颌第二磨牙间宽度在矫治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上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舌尖的连线与腭中缝、下颌中线之间角度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MP-FH、MP-SN角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及下颌活动矫治器是一种简便有效矫治上颌第二磨牙严重正锁的口内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锁[牙合] 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 下颌活动矫治器 第二磨牙
下载PDF
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对邻近第二磨牙龈沟液中MMP8和TIMP1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书娟 程磊 +4 位作者 柳玉晓 单文玲 黄小艳 何玉宏 朱国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对邻近磨牙龈沟液中MMP8和TIMP1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口腔科就诊的战士,分为4组,A组下颌第二磨牙伴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无冠周炎病史,龈瓣颜色正常;B组下颌第二磨牙伴第三磨牙近中阻生,6个月内第三磨...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对邻近磨牙龈沟液中MMP8和TIMP1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口腔科就诊的战士,分为4组,A组下颌第二磨牙伴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无冠周炎病史,龈瓣颜色正常;B组下颌第二磨牙伴第三磨牙近中阻生,6个月内第三磨牙有冠周炎病史,龈瓣颜色正常;C组下颌第二磨牙伴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有冠周炎;D组无下颌第三磨牙,第二磨牙作为对照。收集下颌第二磨牙龈沟液,检测MMP8和TIMP1水平,同时测定第二磨牙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等指标。结果:MMP8和TIMP1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C组>B组>A组>D组)。MMP8/TIMP1 B组和A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指标中,C组的菌斑指数明显高于D组,A、B、C组的探诊深度大于D组。结论: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在无炎症状态时可引起第二磨牙龈沟液MMP8、TIMP1、MMP8/TIMP1和探诊深度等牙周炎潜在致病因素的变化,出现冠周炎症时变化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 龈沟液 MMP8 TIMP1
下载PDF
数字化椅旁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短期临床评价
16
作者 骆树怡 高翔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数字化椅旁技术制作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纤维桩核冠修复进行对比。方法选择89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第二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CEREC椅旁数字化技术制作全瓷修复体:实验组42例46颗,... 目的评价应用数字化椅旁技术制作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纤维桩核冠修复进行对比。方法选择89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第二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CEREC椅旁数字化技术制作全瓷修复体:实验组42例46颗,行髓腔固位冠修复(玻璃陶瓷材料);对照组43例43颗,行桩核冠修复(玻璃纤维桩+玻璃陶瓷全冠)。采用改良USPHS标准分别于修复完成后第3、6、12个月对两组修复体的完整性、固位、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牙龈情况、牙体完整性等指标进行临床修复效果评价,并由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2例,患牙96颗,其中7例7颗患牙失访,最终共纳入患者85例(年龄20~69岁),患牙89颗(上颌42颗、下颌47颗),其中实验组42例,患牙46颗;对照组43例,患牙43颗。根据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临床修复效果评价,评价为A代表临床优秀水平。研究显示修复1年后髓腔固位冠优秀率为97.7%,桩核冠为92.6%,其中两组修复体的完整性、固位、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以及牙体完整性在1年观察期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周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数字化椅旁技术制作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短期临床效果与桩核冠相近,可作为第二磨牙修复的一种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第二磨牙 微创 粘接性修复 CAD/CAM
下载PDF
11岁儿童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尖牙的发育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珊珊 王虎 +3 位作者 李果 吴万红 任家银 赵书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11岁儿童第三磨牙(M3)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3发育情况与其相应第二磨牙(M2)、尖牙(C)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影像资料库中随机抽取2010年6—8月期间拍摄的11岁儿童全颌曲面断层片共399张,分别观察M3、M2... 目的调查分析11岁儿童第三磨牙(M3)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3发育情况与其相应第二磨牙(M2)、尖牙(C)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影像资料库中随机抽取2010年6—8月期间拍摄的11岁儿童全颌曲面断层片共399张,分别观察M3、M2、C的发育情况并进行发育分期,然后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在11岁儿童中,M3处于发育C期的比例为45.5%,M2处于F期的比例为30.8%,C处于G期的比例为36.1%。女性M3较男性发育早;下颌M3较上颌发育早;左右侧M3发育无明显差异。M3与M2、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132。结论 M3与M2、C发育总体趋势具有一致性,临床上可通过M2、C的发育状况来了解M3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第二磨牙 尖牙 发育 全颌曲面断层片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修复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勤 田立华 +1 位作者 金松 晏全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修复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患者76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io-Oss骨粉植入,38例...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修复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患者76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io-Oss骨粉植入,38例)和观察组(CGF膜联合Bio-Oss骨粉植入,38例)。手术后3 d复诊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开口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牙槽骨密度、牙槽嵴高度及牙槽嵴宽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术后3 d VAS评分(3.35±0.47)分,观察组为(2.67±0.42)分,对照组开口度(2.75±0.46)cm,观察组(2.68±0.51)c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牙槽骨密度、牙槽嵴高度、牙槽嵴宽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68%,高于观察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在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第二磨牙 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 BIO-OSS骨粉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CGF联合Bio-oss骨代材料在下颌阻生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伟德 陈清凉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9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联合Bio-oss骨代材料在下颌阻生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200例下颌阻生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联合Bio-oss骨代材料在下颌阻生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200例下颌阻生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CGF联合Bio-oss骨代材料治疗,对照组采用Bio-oss骨代材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PD值、第二磨牙牙槽嵴至釉牙本质处距离BC值、新生骨密度、术后症状严重度量表及邻牙松动、敏感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PD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PD值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PD值与同期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颊轴角、舌轴角、牙槽嵴顶B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颊轴角、舌轴角、牙槽嵴顶BC值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新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oSSe饮食、感觉、言语、疼痛、外观、恶心度、日常生活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邻牙松动、敏感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GF联合Bio-oss骨代材料治疗下颌阻生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第二磨牙远中骨恢复,减少邻牙松动、敏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第二磨牙 远中骨缺损 浓缩生长因子 BIO-OSS
下载PDF
第二磨牙在不同情况下对改良C型腭板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影响——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镇泽 邹明媛 +1 位作者 弓国梁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08-813,共6页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究第二磨牙在不同情况下对使用改良C型腭板(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影响及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三组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M1):第二磨牙萌出,粘接颊面管且弓丝入槽;模型二(M...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究第二磨牙在不同情况下对使用改良C型腭板(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影响及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三组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M1):第二磨牙萌出,粘接颊面管且弓丝入槽;模型二(M2):第二磨牙萌出,不粘接颊面管;模型三(M3):第二磨牙未萌出。在M1中分别在距离牙槽嵴顶1 mm(F1)、4 mm(F4)、7 mm(F7)三种高度的MCPP牵引凹槽与腭弓牵引钩之间施加1.5 N的牵引力,找出使第一磨牙远中整体移动的牵引力方向,然后在M2与M3上施加相同的牵引力,观察牙齿的移动。结果 M1中第一磨牙均出现远中移动,其中M1-F4组中第一磨牙远中整体移动。M2与M1相比,第一磨牙远中位移量稍增大,但有更加明显的颊向位移和近中舌向旋转,第二磨牙远中倾斜程度更加明显,牙冠颊向位移减小且呈近中颊向旋转。M2和M3中第一磨牙的移动基本一致。结论 将第二磨牙纳入弓丝,能减少第一磨牙颊向位移量与旋转程度。第二磨牙的萌出对第一磨牙横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改良C型腭板 第二磨牙 生物力学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