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藻硫酸多糖及其与Fe^(3+)络合物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防护作用
1
作者
童静
先宏
+3 位作者
陈国庆
丛建波
王长振
吴可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SP)及其与Fe3+反应生成海藻多糖铁络合物(seawee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iron complex,SPIC)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化学检测法比较SP和SPIC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用分光...
目的探讨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SP)及其与Fe3+反应生成海藻多糖铁络合物(seawee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iron complex,SPIC)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化学检测法比较SP和SPIC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用分光光度法检测SPIC中铁离子的离解;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自旋捕捉技术对络合前后物质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对比;用ESR自旋捕捉技术检测氧化应激细胞呼吸爆发的变化;用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观察络合反应前后对正常THP-1细胞和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SP与Fe3+反应形成络合物SPIC后,主要作用成分有较大变化,主要是Fe3+浓度含量显著升高,硫酸根和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而总多糖变化较小。Fe3+离解实验表明4h内SPIC中的铁能全部溶出;ESR自旋捕捉技术表明,络合前后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与SP相比,在相同浓度时SPIC对氧化应激后的细胞存活更高些。结论 SPIC络合上Fe3+后,在一定浓度时对氧化应激细胞的保护作用更佳,主要与络合后的离子性质和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硫酸多糖
铁离子
氧化应激
THP-1细胞
原文传递
海藻硫酸多糖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2
作者
杜国丰
陈红漫
+2 位作者
姜宁
尹梦琪
刘凤翊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5-101,126,127,共9页
为了研究海藻硫酸多糖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试验先采用磷钼络合物法测定5种海藻硫酸多糖(PE-Ⅰ、PE-Ⅱ、LJP-Ⅰ、LJP-Ⅱ、LJP-Ⅲ)总抗氧化活性[以二...
为了研究海藻硫酸多糖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试验先采用磷钼络合物法测定5种海藻硫酸多糖(PE-Ⅰ、PE-Ⅱ、LJP-Ⅰ、LJP-Ⅱ、LJP-Ⅲ)总抗氧化活性[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5种海藻硫酸多糖的抑菌圈直径,同时测定PA对凡纳滨对虾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将健康的对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尾,对照组与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抑菌效果最好的海藻硫酸多糖的基础日粮,饲喂14 d后模型组和试验组腹腔注射PA菌悬液(浓度为攻毒48 h后的LC_(50))30μL,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攻毒后第24小时、48小时、7天、14天统计死亡率,收集攻毒48 h后各组对虾肠道内容物,计数PA的菌落总数。利用试剂盒测定血淋巴中血浆总蛋白(TP)质量浓度、酚氧化酶(PO)活性,肝胰腺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集对虾肝胰腺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试剂盒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6种物质的总抗氧化活性大小为LJP-Ⅱ>LJP-Ⅰ>LJP-Ⅲ>BHT>PE-Ⅰ>PE-Ⅱ,其中LJP-Ⅱ、LJP-Ⅰ、LJP-Ⅲ总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BHT(P<0.05);海藻硫酸多糖LJP-Ⅱ在浓度150 mg/mL时对PA的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15.05±0.04)mm,因此选取LJP-Ⅱ作为日粮添加物,研究其对PA感染的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当攻毒剂量为30μL时,PA对凡纳滨对虾48 h的LC_(50)为7.96×10~(6)cfu/mL。与模型组相比,攻毒后第14天试验组的死亡率显著下降(P<0.05);血淋巴中TP质量浓度、PO活性,肝胰腺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喂添加海藻硫酸多糖LJP-Ⅱ日粮可明显改善PA感染对虾肝胰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硫酸多糖
凡纳滨对虾
铜绿假单胞菌
抗氧化酶活性
组织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海藻硫酸多糖及其与Fe^(3+)络合物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防护作用
1
作者
童静
先宏
陈国庆
丛建波
王长振
吴可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北京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出处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个人项目(No.2009D01300100002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2009AA045401)
文摘
目的探讨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SP)及其与Fe3+反应生成海藻多糖铁络合物(seawee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iron complex,SPIC)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化学检测法比较SP和SPIC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用分光光度法检测SPIC中铁离子的离解;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自旋捕捉技术对络合前后物质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对比;用ESR自旋捕捉技术检测氧化应激细胞呼吸爆发的变化;用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观察络合反应前后对正常THP-1细胞和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SP与Fe3+反应形成络合物SPIC后,主要作用成分有较大变化,主要是Fe3+浓度含量显著升高,硫酸根和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而总多糖变化较小。Fe3+离解实验表明4h内SPIC中的铁能全部溶出;ESR自旋捕捉技术表明,络合前后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与SP相比,在相同浓度时SPIC对氧化应激后的细胞存活更高些。结论 SPIC络合上Fe3+后,在一定浓度时对氧化应激细胞的保护作用更佳,主要与络合后的离子性质和浓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海藻硫酸多糖
铁离子
氧化应激
THP-1细胞
Keywords
seawee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erric
ions
oxidative
stress
THP-1
cell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海藻硫酸多糖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2
作者
杜国丰
陈红漫
姜宁
尹梦琪
刘凤翊
机构
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营口理工学院基础课程教研部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5-101,126,127,共9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计划项目“海洋藻类多糖的分离及构效关系研究”(2022-YKLH-13)
营口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X202214435038)。
文摘
为了研究海藻硫酸多糖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试验先采用磷钼络合物法测定5种海藻硫酸多糖(PE-Ⅰ、PE-Ⅱ、LJP-Ⅰ、LJP-Ⅱ、LJP-Ⅲ)总抗氧化活性[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5种海藻硫酸多糖的抑菌圈直径,同时测定PA对凡纳滨对虾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将健康的对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尾,对照组与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抑菌效果最好的海藻硫酸多糖的基础日粮,饲喂14 d后模型组和试验组腹腔注射PA菌悬液(浓度为攻毒48 h后的LC_(50))30μL,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攻毒后第24小时、48小时、7天、14天统计死亡率,收集攻毒48 h后各组对虾肠道内容物,计数PA的菌落总数。利用试剂盒测定血淋巴中血浆总蛋白(TP)质量浓度、酚氧化酶(PO)活性,肝胰腺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集对虾肝胰腺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试剂盒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6种物质的总抗氧化活性大小为LJP-Ⅱ>LJP-Ⅰ>LJP-Ⅲ>BHT>PE-Ⅰ>PE-Ⅱ,其中LJP-Ⅱ、LJP-Ⅰ、LJP-Ⅲ总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BHT(P<0.05);海藻硫酸多糖LJP-Ⅱ在浓度150 mg/mL时对PA的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15.05±0.04)mm,因此选取LJP-Ⅱ作为日粮添加物,研究其对PA感染的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当攻毒剂量为30μL时,PA对凡纳滨对虾48 h的LC_(50)为7.96×10~(6)cfu/mL。与模型组相比,攻毒后第14天试验组的死亡率显著下降(P<0.05);血淋巴中TP质量浓度、PO活性,肝胰腺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喂添加海藻硫酸多糖LJP-Ⅱ日粮可明显改善PA感染对虾肝胰腺组织、�
关键词
海藻硫酸多糖
凡纳滨对虾
铜绿假单胞菌
抗氧化酶活性
组织病理学
Keywords
seaweed
sulfat
e
polysaccharide
Litopenarus
vanname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histopathology
分类号
S9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TQ28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藻硫酸多糖及其与Fe^(3+)络合物对氧化应激THP-1细胞的防护作用
童静
先宏
陈国庆
丛建波
王长振
吴可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2
海藻硫酸多糖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杜国丰
陈红漫
姜宁
尹梦琪
刘凤翊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