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性网络模型评价生态调控情景对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獐子岛海洋牧场为例
1
作者 孙国庆 张合烨 +7 位作者 董世淇 李磊 王兆国 孙旭 李明 高东奎 田涛 吴忠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61-5772,共12页
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生态调控方式实施后对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通常难以预测,这对海洋牧场的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定性网络模型(Qualitative network model,QNM)的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模拟评价方... 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生态调控方式实施后对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通常难以预测,这对海洋牧场的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定性网络模型(Qualitative network model,QNM)的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模拟评价方法,并以獐子岛海洋牧场近岸增殖海域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以增殖目标种为核心的定性网络模型,模拟评估海洋牧场3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调控情景(增殖目标种、移除捕食者、海藻场修复)及其复合条件下,牧场群落范围内的响应,分析海洋牧场生态调控策略与生物功能群变化之间潜在关系。结果显示:目标种增殖(仿刺参和虾夷扇贝)产生的上行效应导致其捕食者呈现积极响应,产生的下行效应导致其它底栖动物、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功能群呈现消极响应,移除捕食者海星产生的下行效应导致虾夷扇贝呈现积极响应,表明在增殖区清除敌害生物的重要性,海藻场修复对整个群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海藻场在养护近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意义。研究表明:QNM可有效识别生态系统潜在的营养级联效应,评估生物功能群的响应,基于QNM的海洋牧场生态调控模拟评价方法,突破了定量食物网模型在数据有限系统中使用的局限性,可为海洋牧场建设的生态调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定性网络模型 相互作用 增殖 移除捕食者 海藻场修复
下载PDF
渔山列岛海藻场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毕远新 张亚洲 +3 位作者 丰美萍 梁君 王洋 王伟定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373-378,共6页
为探明渔山列岛海域海藻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解析海藻场退化机制,提出海藻场生态修复策略,于2015年6月,采用水下样方法对北渔山岛海藻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比较分析了海藻场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北渔山岛海藻... 为探明渔山列岛海域海藻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解析海藻场退化机制,提出海藻场生态修复策略,于2015年6月,采用水下样方法对北渔山岛海藻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比较分析了海藻场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北渔山岛海藻场的支撑物种为瓦氏马尾藻和铜藻,且瓦氏马尾藻的平均密度达到了250 ind/m^2,远高于铜藻的密度,是海藻场中的优势种,反映了渔山列岛的生态保护效果较好,瓦氏马尾藻海藻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2)在水平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在岛礁东南向分布稀少、而在西北向分布密集,这与岛礁不同方位受风浪影响的强度有关;在垂直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宽,且最大分布水深为6.35 m,这也是在我国瓦氏马尾藻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分布水深,而2~4 m的水深范围成为瓦氏马尾藻最适宜的栖息水深,但平均株高仅0.38 m,且生物量较低,说明近岸岛礁海域的瓦氏马尾藻藻场也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营养繁殖方式比一年生铜藻的有性繁殖方式更能适应现今的海洋生态环境,而一旦瓦氏马尾藻资源在外界干扰下受损将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可通过人工移植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方法修复近岸海域的海藻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场 瓦氏马尾藻 铜藻 分布格局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洲 毕远新 +5 位作者 王伟定 隋宥珍 卢衎尔 丰美萍 梁君 周珊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4-1121,共8页
为探明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的空间分布格局,于2016年5月底至6月初,分别采用走航观察和水下样方法,对按离岸距离远近的3条岛礁带上12个岛礁瓦氏马尾藻成藻时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从不同空间尺度比... 为探明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的空间分布格局,于2016年5月底至6月初,分别采用走航观察和水下样方法,对按离岸距离远近的3条岛礁带上12个岛礁瓦氏马尾藻成藻时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从不同空间尺度比较分析了3条岛礁带上瓦氏马尾藻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地区尺度上,高浊度和高波浪能的水域环境限制了瓦氏马尾藻的分布与生长,导致浙北近岸的瓦氏马尾藻仅分布在第二条岛礁带这一狭窄的分布带上。依据瓦氏马尾藻最低适宜生长水温要高于10℃的特性,我们可以推断出舟山群岛的绿华岛可能是我国特有种瓦氏马尾藻分布的最北部端线。(2)在站点尺度上,岛礁东南向瓦氏马尾藻定生密度明显低于西北向,这与调查站位所受风浪影响的方位和强度相一致。在第二岛礁带上的4个岛礁北向瓦氏马尾藻的平均株高仅为26.3 cm,说明瓦氏马尾藻不适宜在高波浪能生境中生存。(3)在站点尺度内,第二岛礁带上浊度最低的北渔山岛瓦氏马尾藻有较大的垂直分布范围,且定生深度达到了6.4 m,而浊度高的近岸岛礁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小。瓦氏马尾藻株高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由此推测,瓦氏马尾藻虽不能耐受强光,但光照对瓦氏马尾藻的分布生长起重要作用。与同海区铜藻的垂直分布格局相比,瓦氏马尾藻具有一定适应高浊度、高沉积物环境的能力。因此,在浙北近岸海域瓦氏马尾藻是较适合进行生态移植修复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场 瓦氏马尾藻 尺度 分布格局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