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碳酸盐体系表观解离平衡常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铁 卢彦宏 +2 位作者 李永立 朱茂旭 杨桂朋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海洋作为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库,在调节大气CO2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碳循环以及涉及海洋酸化问题的研究中,测得海水碳酸盐体系4个参数总碱度(TA)、溶解无机碳(DIC)、二氧化碳分压(pCO2)、pH中的2个,运用热力学方程和平衡常数便... 海洋作为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库,在调节大气CO2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碳循环以及涉及海洋酸化问题的研究中,测得海水碳酸盐体系4个参数总碱度(TA)、溶解无机碳(DIC)、二氧化碳分压(pCO2)、pH中的2个,运用热力学方程和平衡常数便可求得海水碳酸盐体系的各个分量。计算中表观解离常数是必需的因子,其准确与否直接决定最后的计算结果。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海水碳酸盐体系表观解离常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海水中碳酸表观解离平衡常数的研究测定方法,并且运用文献实测的数据简要比较了不同作者测得的解离平衡常数之间的差异,总结了计算4组参数较优的表观解离平衡常数,以便在海水碳酸盐体系研究中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解离常数 海水碳酸盐体系 碳循环
原文传递
2011年长江口-东海P-PN断面碳酸盐体系参数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王斌 刘希真 +5 位作者 李林蔚 李德望 金海燕 高生泉 李宏亮 陈建芳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51,共13页
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是反映碳循环调控机理和季节性酸化过程的重要海水化学参数。本文根据2011年3月、7月、11月和12月4个不同季节航次获取的长江口海域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探讨了长江口-东海P断面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A)的空间分... 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是反映碳循环调控机理和季节性酸化过程的重要海水化学参数。本文根据2011年3月、7月、11月和12月4个不同季节航次获取的长江口海域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探讨了长江口-东海P断面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陆架区,DIC和TA的平均值均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垂直分布上,夏季和秋季受长江冲淡水影响出现层化现象,春季和冬季均垂直混合较均匀。东海内陆架DIC与温度和DO呈显著负相关;TA则受温度和DO变化影响较小,与盐度呈正相关。结合2011年东海外陆架的PN断面数据分析,DIC和pH分别与表观耗氧量(AOU)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东海外陆架的pH/AOU的斜率为-0.0027 pH/(μmol·kg^(-1));而内陆架区的pH/AOU的斜率为-0.0018 pH/(μmol·kg^(-1)),低于黑潮次表层水中pH/AOU的斜率。东海内陆架区由于存在季节性的通风作用以及较强的海水碳酸盐体系缓冲能力,底层水体中因有机质耗氧降解导致的季节性酸化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碳酸盐体系 季节特征 长江口 东海 黑潮次表层水 海洋酸化
下载PDF
四十里湾海水碳循环体系现状分析
3
作者 王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49-52,57,共5页
以四十里湾的水质为例,对该海域的海水碳循环体系进行初步研究,发现该海域海水当前处于弱源状态,综合2015-2021年海水营养盐监测结果,给出如下建议:将海水中无机碳各指数列为常态化监测;扩充海洋综合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的... 以四十里湾的水质为例,对该海域的海水碳循环体系进行初步研究,发现该海域海水当前处于弱源状态,综合2015-2021年海水营养盐监测结果,给出如下建议:将海水中无机碳各指数列为常态化监测;扩充海洋综合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的综合治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蓝碳 海水碳循环体系 四十里湾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溶解吸收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一欣 吴梦凡 +1 位作者 王建行 赵颖颖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1,共8页
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中,海水固碳技术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双极膜电渗析法海水固碳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二氧化碳在系统中的溶解吸收。考察了结晶器中添加晶种、通气体系成分、模拟烟道气流量... 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中,海水固碳技术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双极膜电渗析法海水固碳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二氧化碳在系统中的溶解吸收。考察了结晶器中添加晶种、通气体系成分、模拟烟道气流量、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电流密度对海水固碳过程中二氧化碳溶解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外加晶种、模拟烟道气作为通气体系时更有利于二氧化碳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的溶解吸收,促进碳酸钙生成。在上述基础上,随着模拟烟道气流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比吸收速率降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大部分转化成碳酸氢根,碳酸根和碳酸钙的生成速率则会降低;随着电渗析装置电流密度的提高,碳酸氢根、碳酸根和碳酸钙的生成速率均会随之提高。该研究为酸性气体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溶解吸收和矿化利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固碳 CO_(2)溶解吸收 双极膜电渗析系统 水解离
下载PDF
Response of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in copepod Calanus sinicus Brodsky exposed to CO_2-acidified seawater
5
作者 ZHANG Dajuan GUO Donghui +1 位作者 WANG Guizhong LI Shaoj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2-88,共7页
Marine zooplankton responds sensitively to elevated seawater CO_2 concentration. However, the underlying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have not been studied well. We therefo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_2conce... Marine zooplankton responds sensitively to elevated seawater CO_2 concentration. However, the underlying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have not been studied well. We therefo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_2concentration(0.08%, 0.20%, 0.50% and 1.00%) on antioxidant defense components, as well as two detoxification enzymes of Calanus sinicus(copep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 activity exposed to CO_2-acidified seawater was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while other antioxidant components, including 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 activity,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activ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GSH) level and GSH/oxidized glutathione(GSSG) value. CO_2-acidified seawater exhibited stimulatory effects on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 activity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 activity was inhibited.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75.93% of the overall variance was explained by the first two principal components. The elevated CO_2 concentration may affect the metabolism and survivals of copepods through impacts these enzymes activities.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focus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elevated CO_2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copep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ified seawater carbon dioxide Calanus sinicus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