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及若干研究热点 被引量:196
1
作者 于顺利 蒋高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2-560,共9页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表层土壤(包括凋落物)中的有生命的种子。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是植物生态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中比较活跃的领域。土壤种子库时期是植物种群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潜种群阶段。...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表层土壤(包括凋落物)中的有生命的种子。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是植物生态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中比较活跃的领域。土壤种子库时期是植物种群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潜种群阶段。土壤种子库对一年生植物来说尤其重要。土壤种子库简单地可分为瞬时土壤种子库和长久土壤种子库,即使给予理想的萌发条件如季节、温度、湿度等,土壤种子库中也仍有部分种子保持休眠状态,休眠的种子组成了土壤长久种子库的成分。时空异质性是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性之一,不仅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具有不同的组成、大小和多样性,而且微环境也影响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由于萌发、捕食和衰老等原因,土壤种子库具有季节动态,一般在旧种子萌发之后,新种子散布之前达到最低点。在高等植物占据的大多数生境中,以休眠繁殖体形式存在的个体远远超过地上植株的数量;土壤种子库、幼苗库和成年植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于各种原因如群落类型的差异、群落的演替阶段、取样的时间等,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之间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情况,即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土壤种子库的方法通常有萌发法和物理分离法。土壤种子库能部分反应群落的历史,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种子库 植物生态学 植物种群 潜种群
下载PDF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微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14
2
作者 刘满强 胡锋 +1 位作者 何园球 李辉信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37-944,共8页
不同植被恢复下退化红壤恢复 1 0a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C、N)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 :相比侵蚀裸地 ,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不同植被对微生物量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0~5cm土层的季节平均值顺序为 :保护荒草... 不同植被恢复下退化红壤恢复 1 0a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C、N)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 :相比侵蚀裸地 ,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不同植被对微生物量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0~5cm土层的季节平均值顺序为 :保护荒草地 >干扰荒草地 >小叶栎 >混交林≥木荷 >马尾松 ;不同植被下微生物量N的差异更为明显。土壤微生物量呈高度季节变异 ,植被与季节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 (p<0 0 1 ) ,但季节的影响低于植被 ;植被和季节的影响主要反映在 0~ 5cm土层。微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及其它生物活性指标高度相关 (p<0 0 1 ) ,且能很好地区分不同植被间的差异 ,在红壤质量指示方面潜力很大。利用微生物量监测红壤质量恢复 ,建议春季为采样期 ,至少单独分析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量 季节动态 红壤质量
下载PDF
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13
3
作者 杨凯 朱教君 +1 位作者 张金鑫 闫巧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00-5507,共8页
为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角度分析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状况,对辽宁东部山区两种林龄(9年生,幼龄林;43年生,成熟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土层(腐殖质层和矿化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季节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 为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角度分析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状况,对辽宁东部山区两种林龄(9年生,幼龄林;43年生,成熟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土层(腐殖质层和矿化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季节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与土壤养分及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林龄落叶松腐殖质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高于矿化层;在腐殖质层,幼龄林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成熟林。方差分析表明,在春、秋季节,同一土层两林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在观测的3个季节内,幼龄林腐殖质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基本无变化,而成熟林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在秋季达到最高;两种林龄落叶松微生物生物量氮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在矿化层,两种林龄落叶松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在秋季达到最大。相关分析发现,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之间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水分无相关性;另外,落叶松人工林内的灌木种类和数量以及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也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波动与土壤养分状况密切相关,幼龄林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成熟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季节变化 落叶松人工林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动态与土壤资源有效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99
4
作者 程云环 韩有志 +1 位作者 王庆成 王政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10,共8页
树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带土壤资源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导致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Rootlengthdensity,RLD)和比根长(Specificrootlength ,SRL)的季节性变化。以17年生落叶松(Larixgmelini)人... 树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带土壤资源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导致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Rootlengthdensity,RLD)和比根长(Specificrootlength ,SRL)的季节性变化。以17年生落叶松(Larix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从5月到10月连续取样,研究了不同土层细根(直径≤2mm)生物量、RLD和SRL的季节动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动态与土壤水分、温度和N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落叶松细根年平均生物量(活根+死根)为189.1g·m-2 ·a-1,其中5 0 %分布在表层(0~10cm) ,33%分布在亚表层(11~2 0cm) ,17%分布在底层(2 1~30cm)。活根和死根生物量在5~7月以及9月较高,8月和10月较低。从春季(5月)到秋季(10月) ,随着活细根生物量的减少,死细根生物量增加;2 )土壤表层(0~10cm)具有较高的RLD和SRL ,而底层(2 1~30cm)最低。春季(5月)总RLD和SRL最高,分别为10 6 2 1.4 5m·m-3 和14 .83m·g-1,到秋季(9月)树木生长结束后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 198.2 0m·m-3 和3.77m·g-1;3)细根生物量、RLD和SRL与土壤水分、温度和有效N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从单因子分析来看,土壤水分和有效N对细根的影响明显大于温度,对活根的影响大于死根。由于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季节变化,使得C的地下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人工林 细根 土壤资源有效性 生物量 根长密度 比根长 季节动态
下载PDF
五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104
5
作者 刘爽 王传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5-3143,共9页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在碳和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者。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我国东北地区5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氮(Nmic)的季节动态及其在土壤中的垂直变化。结...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在碳和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者。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我国东北地区5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氮(Nmic)的季节动态及其在土壤中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林型之间Cmic和Nmic差异显著(P<0.01)。落叶松林、红松林、蒙古栎林、杨桦林、硬阔叶林的Cmic的变化范围依次为:278937mgkg-1、2181020mgkg-1、313891mgkg-1、5101092mgkg-1、4401911mgkg-1;其Nmic的变化范围依次为:1872mgkg-1、18103mgkg-1、2495mgkg-1、43125mgkg-1、40208mgkg-1。所有林型的Cmic和Nmic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Cmic和Nmic基本上呈现出生长季开始之前下降、生长季结束时上升、其中出现12个峰值的季节变化格局,但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随林型和土壤层次而变。010cm土层的Cmic和Nmic季节变化较大。Cmic和Nmic与凋落叶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mic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不同林型凋落物数量和组成、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是导致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时空格局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季节动态 空间格局 林型
下载PDF
基于3S的自然植被光能利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 被引量:88
6
作者 张娜 于贵瑞 +1 位作者 于振良 赵士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5-336,共12页
光能利用率 (LUE)直接影响植被各层中的能量分布和光合速率 ,在确定环境对光合和地上部生长分配的综合限制上十分有价值 ,是衡量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遥感图像 (TM)作为数据源 ,获取了影响植被LUE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 光能利用率 (LUE)直接影响植被各层中的能量分布和光合速率 ,在确定环境对光合和地上部生长分配的综合限制上十分有价值 ,是衡量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遥感图像 (TM)作为数据源 ,获取了影响植被LUE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数 (LAI) ;用程序语言编写了描述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 (EPPML)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太阳总辐射、净初级生产力 (NPP)和LUE等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 ;并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 ,从而实现了将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结果从小尺度向中尺度进行拓展和转换。EPPML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尺度上主要植被类型的NPP和太阳总辐射 ,对LUE的模拟结果也大多在我国森林的LUE范围之内 ,但对不同植被类型LUE的验证因实测数据不足 ,仅做了初步比较。模拟结果表明 ,长白山植被的LUE与NPP的季节进程十分近似 ,7月可达 2 .9%。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植被LUE的模拟平均值分别为 0 .551 %、2 .680 %、0 .551 %和 0 .0 4 7%。植被年LUE的模拟值平均为 1 .0 75 % ,在 - 3 .2 72 %~ 3 .556 %之间变化 ,阔叶红松 (Pinuskoraiensis)林最大 (1 .653 % ) ,高山流砾滩草类最小 (0 .1 4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光能利用率 太阳总辐射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P、K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70
7
作者 杨永兴 王世岩 何太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22-526,共5页
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 狭叶甜茅 (Carexlasiocarpa Glyceriaspiculosa)湿地和小叶章 (Deyeuxiaangusti folia)湿地的植物、土壤和地表积水进行P、K含量测定 ,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P、K元素含量季节动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不... 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 狭叶甜茅 (Carexlasiocarpa Glyceriaspiculosa)湿地和小叶章 (Deyeuxiaangusti folia)湿地的植物、土壤和地表积水进行P、K含量测定 ,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P、K元素含量季节动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其P、K含量存在差异 ,但总特点是K含量高于P含量 ,说明湿地植物具有富集K的特性 .两类湿地土壤P、K全量、速效量的剖面分布特征也不同 .各层土壤全K含量均高于全P含量 .植物、土壤和地表积水中P、K含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 ,一元非线性回归模拟均得到较理想的模拟模型 ,相关系数大多在 0 9以上 ,F检验较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分布特征 季节动态 三江平原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杨永兴 王世岩 +2 位作者 何太蓉 田昆 杨波 《中国草地》 CSCD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 -狭叶甜茅湿地生态系统与小叶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两类湿地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生物量总量、各组分生物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求出了两类湿地... 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 -狭叶甜茅湿地生态系统与小叶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两类湿地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生物量总量、各组分生物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求出了两类湿地地上生物量的绝对增长速率与相对增长速率。结果表明 ,两类湿地绝对增长速率与相对增长速率最大值分别为 11.4 711g ./m2 .d、2 0 .3733g ./m2 .d和 0 .0 635 g ./m2 .d、0 .0 72 5 g ./m2 .d。此外 ,对这两类湿地生物量总量及各组分生物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一元非线性回归模拟 ,建立效果比较理想的三次抛物线模拟模型 ,相关系数均在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生物量 季节动态 三江平原
原文传递
白桦树干液流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孙慧珍 周晓峰 赵惠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87-1391,共5页
应用热扩散原理 ,采用 ICT-2 0 0 0 TE(Transpiration-Environment)自动监测系统 ,对东北东部山区的先锋树种白桦的树干液流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一个生长季的同步测定。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长季的晴天 ,白桦树干液流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 应用热扩散原理 ,采用 ICT-2 0 0 0 TE(Transpiration-Environment)自动监测系统 ,对东北东部山区的先锋树种白桦的树干液流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一个生长季的同步测定。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长季的晴天 ,白桦树干液流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液流速率的峰值出现在 8月中旬 ,为 84.72 L/ d。在白桦树叶脱落后 ,仍有较高的液流速率 ,而到 1 0月中旬急剧下降 ,值为 3 .84L/ d。在不同生长时期白桦每小时的液流速率与相应的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白桦液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辐射强度 ,在不同时期三者的作用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树干液流 动态研究 热扩散法 季节动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施肥和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原影响的比较研究 Ⅱ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 被引量:73
10
作者 周国英 陈桂琛 +2 位作者 赵以莲 王顺忠 孙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选择青海湖北岸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地区的天然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多年围栏样地,围栏内外施N、P肥作为调控措施,并与围栏内外的天然草原做对照,旨在寻求退化草地恢复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施肥和围栏封育都可明显提高优良牧草的地上... 选择青海湖北岸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地区的天然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多年围栏样地,围栏内外施N、P肥作为调控措施,并与围栏内外的天然草原做对照,旨在寻求退化草地恢复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施肥和围栏封育都可明显提高优良牧草的地上生物量,且施肥的效果尤为明显;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呈单峰曲线,不同处理措施下生长曲线的基本形状也相似,而且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气象因子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同步。不同调控措施下干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也很明显,生长初期和生长后期干物质含量均高于中间阶段,有一个高—低—高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高寒草原 地上生物量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及生态学意义:以常熟生态站为例 被引量:58
11
作者 王小治 朱建国 +1 位作者 高人 宝川靖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616-1620,共5页
在常熟生态站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5月连续两年定位收集湿沉降 ,对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湿沉降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 ,夏、春季高 ,秋、冬季低 .在湿沉降输入氮中NH+ 4 N、NO-3 N和DON的比例分别为 4 7 ... 在常熟生态站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5月连续两年定位收集湿沉降 ,对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湿沉降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 ,夏、春季高 ,秋、冬季低 .在湿沉降输入氮中NH+ 4 N、NO-3 N和DON的比例分别为 4 7 6 %、35 1%和 17 4 % .湿沉降中NH+ 4 N主要来自当地农田的氨挥发 ,湿沉降NH+ 4 N月输入量随月降雨量增加而增加 (R2 =0 3178 ) .该地区空气中NO-3 N浓度相对比较稳定 ,湿沉降中NO-3 N浓度与降雨量呈负相关 (R2 =0 4 2 0 5 ) .湿沉降NO-3 N月输入量与月降雨次数呈直线正相关 (R2 =0 6 75 7 ) ,而与月降雨量相关性较差 (R2 =0 1985 ) .湿沉降TN年输入量为2 7 0kg·hm-2 ,并在所有降雨中 ,氮浓度均超过水体富营养化阈值 (0 2mg·L-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氮素湿沉降 季节动态 生态学意义
下载PDF
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 被引量:61
12
作者 蒋万祥 贾兴焕 +3 位作者 周淑婵 李凤清 唐涛 蔡庆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3-928,共6页
通过大型底栖动物的量化监测,对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7种,隶属6纲68科,其中,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该水系优势类群,不同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 通过大型底栖动物的量化监测,对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7种,隶属6纲68科,其中,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该水系优势类群,不同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冬季最为复杂,春、秋季次之,夏季相对简单.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集食者占优,其次为刮食者、捕食者和滤食者,撕食者丰度最小.典型对应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因子差异较大;夏季和秋季营养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水深对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大型底栖动物 季节动态 功能摄食类群 典型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59
13
作者 刘勇 李圣法 程家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4,共7页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黄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全部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鱼种有8种:带鱼、小黄鱼、黄鲫、发光鲷、细条天竺鲷、鳀、鳄齿鱼和刺鲳...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黄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全部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鱼种有8种:带鱼、小黄鱼、黄鲫、发光鲷、细条天竺鲷、鳀、鳄齿鱼和刺鲳,其中带鱼和小黄鱼是常年优势种.鱼种季节迁移变化以黄海南部波动最大,东海中部相对较为稳定,东海北部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生物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变化趋势一致,在春、夏两季3个区域相差不大,而在秋、冬两季黄海南部与东海北部和中部有明显分异;种类均匀度指数(J′)在四季节3个区域之间相差不大.在暖季(夏、秋)南部鱼类呈向北迁移,而在冷季(冬、春)北部的鱼类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生态控制茶园内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54
14
作者 邓欣 谭济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66-1172,共7页
对衡山生态控制茶园内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季节变化的系统调查与排序分析表明 :生态控制茶园由于生态环境优良、长期不使用化学农药 ,使得害虫、天敌种类多 ,数量少 ,群落间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受到气候条件、茶树... 对衡山生态控制茶园内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季节变化的系统调查与排序分析表明 :生态控制茶园由于生态环境优良、长期不使用化学农药 ,使得害虫、天敌种类多 ,数量少 ,群落间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受到气候条件、茶树生育期和茶园采摘的影响。害虫、天敌的年消长规律与茶树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同 ,即每年的 1 1月份至翌年的3月份为茶树、害虫与天敌的越冬期 ;5至 9月份为活动高峰期 ,茶树旺盛生长 ,害虫、天敌大量繁衍活动 ;4和 1 0月份是过渡期 ,茶树、害虫与天敌均由越冬转入活动或由活动转入越冬。体现了天敌 -害虫 -茶树之间的追随与平衡状态。根据各个时期群落的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因此 ,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加强茶园管理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基础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控制茶园 害虫 天敌 种类 数量 季节变化规律
下载PDF
小叶章湿地表土水溶性有机碳季节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15
作者 张金波 宋长春 杨文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97-1402,共6页
湿地土壤及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DOC)的产生、迁移与转化对湿地土壤碳通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沼泽湿地土壤DOC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对小叶章湿地表土DOC季节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表... 湿地土壤及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DOC)的产生、迁移与转化对湿地土壤碳通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沼泽湿地土壤DOC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对小叶章湿地表土DOC季节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表土DOC含量为373.9~443.7 mg·kg-1,平均值为414.6 mg·kg-1,变异系数为7.7%(P<0.0001).小叶章湿地表土DOC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5月份表土DOC含量较高,6~7月份DOC含量下降,7月份达到最小值373.9 mg·kg-1;8-9月份表土DOC含量迅速增加,9月份达到最大值443.7mg·kg-1.表土DOC特定波长吸收值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280 nm波长吸收值(A280值)迅速增加,8~9月份达到最大值.A250/A365比值则明显的下降,9月份达到最小值,说明DOC结构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近期生物过程,如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消耗有机碳数量、植物光合产物(立枯物、根系分泌物)对DOC含量和组成结构季节动态有很重要的影响,而土壤中长期积累的有机质对其季节变化贡献很小.另外,温度和含水量通过影响的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DOC;降水的淋溶也对DOC动态有影响;冻融作用对春季DOC含量和组成结构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小叶章 季节动态 水溶性有机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43
16
作者 杨玉盛 陈银秀 +2 位作者 何宗明 郭剑芬 刘春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0,共9页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总凋落量的 6 5 2 9%和 5 8 2 9% ,而福建柏林落枝、落果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则比杉木林的低。福建柏林凋落物总量在 5月 (2 0 0 0年为 2月 )和 11— 12月出现两次峰值 ,且第 2次峰值远比第 1次高 ;杉木林总凋落物量 1年出现 3次峰值 (4或 5月、8月和 11月 ) ,且峰值较为接近。福建柏林凋落物年养分和能量总归还量分别为 13 96 1g·m- 2 和 14 6 36 5 8kJ·m- 2 ,杉木林的则分别为 12 0 0 5g·m- 2 和 12 2 91 17kJ·m- 2 ,前者分别是后者的 1 16倍和 1 19倍 ,其中福建柏林通过落叶归还的养分和能量则分别是杉木林的 1 6 3倍和 1 2 9倍。福建柏落叶N、P浓度和易分解物质 (水溶性物、半纤维素和粗蛋白 )含量高于杉木 ,而难分解物质 (如纤维素、木质素 )的含量低于杉木 ,且C N、C P、木质素 N及木质素 P的比值也比杉木落叶的低。说明福建柏林凋落量比杉木大 ,落叶质量亦比杉木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人工林 凋落物 养分 能量
下载PDF
东江水系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3
17
作者 董静 李艳晖 +3 位作者 李根保 李耀迪 刘永定 宋立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6-843,共8页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三次浮游藻类采集,以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季节变化的物理因子。结果表明,东江水系浮游藻类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物种归入14个功能群,分别...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三次浮游藻类采集,以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季节变化的物理因子。结果表明,东江水系浮游藻类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物种归入14个功能群,分别是J、X2、P、W2、H1、MP、D、F、C、LO、W1、N、X1和M。其中优势功能群是J、X2、P、W2、H1、MP、D、F、C、LO和M。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明显随季节变化,枯水期时功能群MP、D、P、X2、F、J和W2占优势;丰水期时,功能群MP、J、H1、LO占优势。除功能群理论中提到的营养(碳氮硅)、光照强度和生物作用(滤食)外,水体物理因子溶氧、水温、pH、TDS也是影响浮游藻类功能群季节动态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温带湖泊调查提出的浮游藻类功能群概念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研究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水系 浮游藻类 功能群 季节动态 物理因子
下载PDF
杉木林截留对降水化学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樊后保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共7页
在福建南平地区 ,选择离污染源距离不同的两片杉木人工林建立监测场 ,对降雨、穿透雨和树干径流化学进行了连续 3年 ( 1 994~ 1 996)的定位研究。降雨通过林冠后 ,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穿透雨较降雨的 pH值稍低 ,但伴随离子浓... 在福建南平地区 ,选择离污染源距离不同的两片杉木人工林建立监测场 ,对降雨、穿透雨和树干径流化学进行了连续 3年 ( 1 994~ 1 996)的定位研究。降雨通过林冠后 ,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穿透雨较降雨的 pH值稍低 ,但伴随离子浓度的增加 ,穿透雨的电导率明显升高 ,而树干径流的酸化和养分富集现象均十分显著。降雨和穿透雨酸度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趋势 ,其最低月均 pH值普遍出现在夏季 ,最高值在冬季。而降水电导率则表现出与离子浓度相同的明显的季节变化格局 ,两者月均值均以夏季最低 ,冬季最高 ,春秋季居中 ,这种格局强烈受降雨量的控制。树干径流酸度与SO2 4 浓度之间密切相关 ,但降雨和穿透雨的氢离子浓度和酸 碱离子浓度比R[R =(SO2 -4 +NO3 -) /(Ca2 + +Mg2 + ) ]间相关显著。离污染源距离的远近对降水化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降雨 穿透雨 树干径流 降水化学
下载PDF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50
19
作者 蒋日进 钟俊生 +1 位作者 张冬良 傅萃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7-304,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的水深0.5-1.5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共拖...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的水深0.5-1.5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共拖网397网次,采集到仔稚鱼49045尾。仔稚鱼隶属于31科,共84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6种,河口性鱼类30种,洄游性鱼类4种,淡水性鱼类34种。洄游性鱼类刀鲚占总个体数的82.63%,为最优势种。仔稚鱼的物种数、个体数和丰度在冬季较低,以3月份最低,夏季最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2006年11月—2007年4月相对较低,2006年10月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0月最高,7月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全年较恒定,2006年7月和2007年6月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碎波带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特点 Ⅱ.桡足类数量分布及变动 被引量:44
20
作者 毕洪生 孙松 +1 位作者 高尚武 张光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用 1 959年全国海洋普查浮游动物中网样品分析渤海浮游动物 ,尤其是中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变动特点。结果表明 ,渤海浮游动物全年平均丰度为 384 1 ind/ m3,最大 33756ind/ m3,最小 6.5ind/ m3。其中桡足类年平均密度为 34 1 3ind/... 用 1 959年全国海洋普查浮游动物中网样品分析渤海浮游动物 ,尤其是中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变动特点。结果表明 ,渤海浮游动物全年平均丰度为 384 1 ind/ m3,最大 33756ind/ m3,最小 6.5ind/ m3。其中桡足类年平均密度为 34 1 3ind/ m3,是数量的主要构成者。渤海浮游动物主要的高峰期出现在夏季 ,此外春、秋两季各自有一个小的高峰。春季峰主要是由双毛纺锤水蚤 ( Acartia bifilosa)的大量繁殖造成 ,秋季峰主要是由拟长腹剑水蚤 ( Oithona similis)构成 ,夏季峰是由于小拟哲水蚤 ( Paracalanus parvus)、强额拟哲水蚤 ( 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拟长腹剑水蚤等多种桡足类和一些幼虫大量繁殖造成。渤海浮游动物季节演替比较明显 ,双毛纺锤水蚤、墨氏胸刺水蚤 ( Centropagesmcmmurrichi)和中华哲水蚤 ( Calanussinicus)是春季的优势种 ;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 ( Corycaeusaffini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 Acartia pacifica)是夏季的优势种 ;拟长腹剑水蚤、真刺唇角水蚤 ( Labidocera euchaeta)等是秋季的优势种。数量的水平分布同温度的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同盐度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桡足类 丰度 季节变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