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激光切雕机及其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侠 段军 唐霞辉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9-110,112,共3页
一种可用于雕刻和切割非金属的新型CO2激光设备。介绍了这套设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工作原理。并简述了该设备进行雕刻和切割时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印章 激光雕刻 激光切割 二氧化碳激光器 工艺
原文传递
古籍藏书印辨识举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莫俊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8-180,F0003,177,共5页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难点。文章列举十个在工作中碰到的典型印例并作剖析,从中总结辨印过程中应注意的十个要点,为普查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藏书印 古籍普查 篆刻
下载PDF
传统印章篆刻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继承和延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瀚文 《湖南包装》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图形能够跨越语言、文字的障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设计该如何既国际化,又不丧失民族性和地域性。文章通过对传统篆刻与现代标志设计在功能性、视觉语言方面的相似...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图形能够跨越语言、文字的障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设计该如何既国际化,又不丧失民族性和地域性。文章通过对传统篆刻与现代标志设计在功能性、视觉语言方面的相似性、同构性的分析,探索传统篆刻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印章 标志设计 民族化
下载PDF
基于贪心算法进行三角剖分的印鉴匹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晓 靳艳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9-1201,共3页
将计算几何中平面点集的三角剖分方法-贪心算法引入印鉴识别,研究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印鉴匹配方法。通过对细节点的拓扑结构进行三角划分,把空间上位置相近的细节点按照一定的规则相连,得到三角形网格。然后基于该网格寻找若干参考点... 将计算几何中平面点集的三角剖分方法-贪心算法引入印鉴识别,研究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印鉴匹配方法。通过对细节点的拓扑结构进行三角划分,把空间上位置相近的细节点按照一定的规则相连,得到三角形网格。然后基于该网格寻找若干参考点对,并根据获得的参考点对将两幅印鉴图像进行姿势调整。最后使用获得的参考点对实现基于点模式的印鉴匹配,经分析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印鉴匹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鉴 细节点 三角剖分 贪心算法 印鉴匹配 印鉴识别
下载PDF
在传统文化中探寻现代包装设计之新语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同兴 徐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110-112,共3页
包装设计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传统文化也是包装设计朝着个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文章旨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梳理,探讨包装设计如何找到发展之路,即在本土文化中如何构建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语义、新生命。
关键词 包装设计 传统美学观 中国画 书法文化 印章文化 民间艺术 传统图案 原生态
下载PDF
明代皇室寿山石玺印研究——以佛道玺印为重点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胤 《博物院》 2023年第3期92-101,共10页
寿山石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使用的历史已逾千年,至明末清初时受到世人重视,并深刻影响了篆刻及石雕艺术的发展。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寿山石玺印是明代帝后宝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研究寿山石文化发展脉络及明代寿山石文化具有重要价... 寿山石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使用的历史已逾千年,至明末清初时受到世人重视,并深刻影响了篆刻及石雕艺术的发展。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寿山石玺印是明代帝后宝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研究寿山石文化发展脉络及明代寿山石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寿山石与明代帝后玺印关系、明代皇室寿山石玺印钮饰研究及明代帝后寿山石玺印与皇室佛道信仰三个方面对明代皇室寿山石玺印种类、特点、材质及雕刻等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对其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并引发当下寿山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山石 玺印 篆刻 道教 佛教 钮饰
原文传递
齐白石篆刻、写意花鸟画分期及两者创作风格的相互渗透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写意花鸟画创作风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篆刻艺术的金石气对其写意花鸟画的形式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一,篆刻在其写意花鸟画的章法中是不可或缺的形式美元素之一,画、印相结合使中国写意画的经典形式更趋完美;其...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写意花鸟画创作风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篆刻艺术的金石气对其写意花鸟画的形式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一,篆刻在其写意花鸟画的章法中是不可或缺的形式美元素之一,画、印相结合使中国写意画的经典形式更趋完美;其二,齐白石篆刻的刀法、章法与其花鸟画笔法、图式构成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趋同化与规律性。纵向考察齐白石的篆刻、花鸟画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是由平正冲和渐渐走向险绝跌宕,由墨守成法到无法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白石 篆刻艺术 写意花鸟画 分期 风格
下载PDF
标新立派 善于创新——论赵之谦篆刻创新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左家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清末赵之谦是一位天才卓绝、不断萌发艺术创新思想并积极进行实践的书画大师,他开辟了新的摹汉印道路,开拓了印章文字广阔的前景,开创了边款艺术的新纪元,发展了刀法论,大胆地探索了边栏艺术。他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 清末赵之谦是一位天才卓绝、不断萌发艺术创新思想并积极进行实践的书画大师,他开辟了新的摹汉印道路,开拓了印章文字广阔的前景,开创了边款艺术的新纪元,发展了刀法论,大胆地探索了边栏艺术。他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之谦 篆刻 创新
下载PDF
传统篆刻工艺与自媒体平台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婉茹 袁丹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75-77,共3页
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凭借易于传播、自由组合和实时互动等特点,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但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媒体行业中的自媒体平台缺少对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传承,因此两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长补短。以篆刻工艺为立足点,... 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凭借易于传播、自由组合和实时互动等特点,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但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媒体行业中的自媒体平台缺少对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传承,因此两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长补短。以篆刻工艺为立足点,利用篆刻工艺的广泛运用性和文化底蕴,使篆刻工艺借助自媒体平台的帮助下实现长远及其稳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自媒体平台 融合研究
下载PDF
清代考据学与篆刻艺术的复兴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晓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8,共7页
学界皆知,清代考据学曾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复古主义思潮,其影响至深且广。然而学界一般仅停留在这个认识水准,至于如何至深且广,则很少有人去探索。有鉴于此,笔者本文拟对当时的篆刻艺术界进行微观研究,通过阐述和剖析篆刻艺... 学界皆知,清代考据学曾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复古主义思潮,其影响至深且广。然而学界一般仅停留在这个认识水准,至于如何至深且广,则很少有人去探索。有鉴于此,笔者本文拟对当时的篆刻艺术界进行微观研究,通过阐述和剖析篆刻艺术在清代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藉以揭开和凸显考据学对篆刻艺术影响的全部具体细节,从而深化人们对考据学的认识和理解,推动清代文化史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考据学 篆刻 复古
下载PDF
岭南篆刻艺术的徽派传承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守运 区婉仪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岭南地区的篆刻流派——粤派,由安徽人黄牧甫创立,并在南粤大地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粤派篆刻在风格、刀法、印法、观念、结构上全面学习徽派技法且独具特色,成为近现代中国篆刻极其重要的构成,共同推动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现代化传承和... 岭南地区的篆刻流派——粤派,由安徽人黄牧甫创立,并在南粤大地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粤派篆刻在风格、刀法、印法、观念、结构上全面学习徽派技法且独具特色,成为近现代中国篆刻极其重要的构成,共同推动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现代化传承和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粤派 徽派 黄牧甫
下载PDF
张大千对篆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益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26-32,共7页
张大千对篆刻的研习并无专门的师承,他是在与师、友的交往中不断学习、提升,融合前人所长,渗入自己所得,进而创造自家面目。张大千的篆刻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而是在学习汉印、古玺的基础上,博采明清诸家之长,他善于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超... 张大千对篆刻的研习并无专门的师承,他是在与师、友的交往中不断学习、提升,融合前人所长,渗入自己所得,进而创造自家面目。张大千的篆刻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而是在学习汉印、古玺的基础上,博采明清诸家之长,他善于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超越古人,其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常常展现出强烈的艺术个性,不落古人窠臼,展示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张大千的篆刻在20世纪中国印坛极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篆刻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清末“法学博士”金城及其书画篆刻艺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汉印 孙晓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28-131,共4页
金城是清末民初北方著名的书画名家,惜其艺术成就尚未成熟之时就英年早逝。在有限的生涯中,金城对北方书画艺术的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于其留学英国是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意义就略显其次了。
关键词 金城 “法学博士” 国画 书法 篆刻 博物馆学
下载PDF
对《中图法·第四版》"J"大类中"书法、篆刻"类目子目"美术字写法"类属的看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莲芳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本文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J"类中,把"美术字写法"纳入"书法、篆刻"类目提出了不同的看 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拟定了粗略的分类框架。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第四版 艺术类 书法 篆刻 美术字 类目
下载PDF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以“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为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27-129,共3页
吴昌硕对清中期以来形成的"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篆刻创作观的实践,在其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对吴昌硕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与篆刻风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其雄肆浑厚的篆书和善于... 吴昌硕对清中期以来形成的"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篆刻创作观的实践,在其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对吴昌硕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与篆刻风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其雄肆浑厚的篆书和善于造势的章法布局对其篆刻作品的影响表现在印章的文字结构、章法、线条表现能力,以及在"印外求印"中对印外文字的择取和个性化处理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 青瓷 釉色 开片 视觉之美
下载PDF
论吴让之对邓派篆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2-55,共4页
吴让之是我国清代享誉盛名的篆刻家之一,篆刻面目个性突出,用刀如笔、"披削浅刻",使刀传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对"邓派"篆刻做了良好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吴让之作为清代流派篆刻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位篆刻家,对清晚期甚至... 吴让之是我国清代享誉盛名的篆刻家之一,篆刻面目个性突出,用刀如笔、"披削浅刻",使刀传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对"邓派"篆刻做了良好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吴让之作为清代流派篆刻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位篆刻家,对清晚期甚至近现代的篆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凡取法"邓派"者无不先从攘翁入手。以吴让之的篆刻艺术技法——刀法为切入点,进而综合研究以后,可以清楚地了解"邓派"篆刻的流变和发展以及他在中国篆刻艺术史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吴让之 刀法 继承 影响
下载PDF
新型航空发动机用Ni-cBN主动切削涂层切削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宇 崔岳峰 +3 位作者 郭睿 刘建明 黄凌峰 王帅 《热喷涂技术》 2023年第3期68-76,共9页
篦齿封严是航空发动机中的一种封严结构,为避免篦齿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磨损,需在其表面制备防护涂层。国内多采用等离子喷涂氧化铝类耐磨涂层,但在苛刻工况下易剥落,防护性能欠佳。国际上近年出现一种采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的新型主动切... 篦齿封严是航空发动机中的一种封严结构,为避免篦齿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磨损,需在其表面制备防护涂层。国内多采用等离子喷涂氧化铝类耐磨涂层,但在苛刻工况下易剥落,防护性能欠佳。国际上近年出现一种采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的新型主动切削涂层,性能更优。镍-立方氮化硼(Ni-cBN)是新型主动切削涂层中典型的一种。在FGH95基材试片和仿形模拟件上采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了新型Ni-cBN主动切削涂层,研究了其在高温高速条件下与GH3536金属蜂窝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新型Ni-cBN涂层可在金属蜂窝上切割出形状规整的沟槽,对磨温升降低约80℃,无过热灼烧迹象,热稳定处理后涂层仍保持切削能力,表现出优异的切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Ni-cBN涂层 篦齿封严 切削性能
下载PDF
篆刻艺术中的“并笔”及其审美意蕴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小彬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6期61-67,共7页
并笔作为篆刻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与书法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在长期的篆刻实践中,在"印宗秦汉"的传统影响之下,并笔手法被不断运用,成功造就了无数经典印作。并笔手法可以使印面产生古拙斑驳、虚实相生、气韵贯通的审美意... 并笔作为篆刻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与书法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在长期的篆刻实践中,在"印宗秦汉"的传统影响之下,并笔手法被不断运用,成功造就了无数经典印作。并笔手法可以使印面产生古拙斑驳、虚实相生、气韵贯通的审美意蕴,因而受到篆刻家们的广泛使用。但是,并笔手法的使用,也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并笔 运用 审美意蕴
下载PDF
戈革、周汝昌交游考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青松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第3期107-114,共8页
科学史专家戈革与红楼梦研究专家周汝昌本为挚友,多所酬唱,但"文革"中的误会,导致老死不相往来。二人均为某一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对于这段往事,后人保持了谨慎的缄默。今戈、周皆已作古,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摭拾史料,将... 科学史专家戈革与红楼梦研究专家周汝昌本为挚友,多所酬唱,但"文革"中的误会,导致老死不相往来。二人均为某一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对于这段往事,后人保持了谨慎的缄默。今戈、周皆已作古,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摭拾史料,将这段轶事和盘托出,以存前辈风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革 周汝昌 诗词 篆刻
下载PDF
浅议汉画像石 画像砖上的装饰艺术手法对篆刻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琴 马海元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特有的艺术珍品,其装饰艺术手法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线条铿锵有力,画面清晰完整,丰富饱满,几乎没有空白,边框图案装饰性极强。篆刻艺术同样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在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极其注重线条的运用和构... 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特有的艺术珍品,其装饰艺术手法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线条铿锵有力,画面清晰完整,丰富饱满,几乎没有空白,边框图案装饰性极强。篆刻艺术同样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在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极其注重线条的运用和构图的美观。将画像石、画像砖同篆刻艺术结合起来研究可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拓展,进而得到更好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 画像砖 篆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