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冰条件及应用》与ISO 19906冰荷载规定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屈衍 张大勇 +1 位作者 许宁 资林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9-634,共6页
针对不同标准中海冰参数及冰荷载计算方法不同的问题,对我国渤海目前应用的Q/HSn 3000-2002《中国海海冰条件及应用规定》和ISO 19906油气行业标准(极区海工结构标准中海冰主要力学参数及冰荷载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部... 针对不同标准中海冰参数及冰荷载计算方法不同的问题,对我国渤海目前应用的Q/HSn 3000-2002《中国海海冰条件及应用规定》和ISO 19906油气行业标准(极区海工结构标准中海冰主要力学参数及冰荷载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部标准中给出的海冰力学参数与海冰荷载确定方法有较大差别,冰荷载计算结果可能导致3~5倍的差别。通过与渤海湾现场测量结果对比,发现中国海冰条件及应用的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但部分荷载分析方法需要参考ISO 19906方法进行修正。该结论可为渤海海洋结构设计及企业标准的升级和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渤海 Q/HSn3000 ISO 19906 海洋工程结构 海冰力学参数 冰荷载 现场测量
下载PDF
舟山群岛岱衢洋海床的活动性研究及其工程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陆琦 刘阿成 范代读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5-391,共7页
浙江舟山群岛北部岱衢洋为一双槽型峡道,由北部潮流冲刷槽、中部海底平原、南部潮流沙脊和冲刷槽等四个地貌单元构成。应用浅地层剖面、侧扫声呐、回声测深、沉积物取样等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手段,对峡道内海床活动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 浙江舟山群岛北部岱衢洋为一双槽型峡道,由北部潮流冲刷槽、中部海底平原、南部潮流沙脊和冲刷槽等四个地貌单元构成。应用浅地层剖面、侧扫声呐、回声测深、沉积物取样等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手段,对峡道内海床活动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北部潮流冲刷槽无明显变化,中南部海底平原冲刷沟微地貌进一步发育,南部潮流沙脊向陡翼一侧移动并造成相邻冲刷槽略微淤积。冲刷沟微地貌发育区与浅层气浅埋/出露区基本重合,含气地层浅埋(<5m)或出露海底可能促进了冲刷沟微地貌的发育。在研究区内曾发生因海床冲刷造成输油管道悬空断裂的溢油事故,可见,海底平原区并非是绝对安全区,今后应加强此类灾害地质环境研究和工程后的长期监测跟进。研究结果对舟山海域及其它类似海洋环境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峡道 海底地貌 浅层气 海洋工程灾害
下载PDF
硅酸三钙在含氯离子或镁离子溶液中的溶解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琪 冯攀 +2 位作者 叶少雄 穆松 冉千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8-938,共11页
研究了海水中典型的氯离子和镁离子对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硅酸三钙(C_(3)S)早期溶解行为的影响。通过自制的溶解平台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技术,获得了不同浓度的氯离子和镁离子溶液中C_(3)S的溶解速率,并利用恒温量热仪表征了氯离... 研究了海水中典型的氯离子和镁离子对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硅酸三钙(C_(3)S)早期溶解行为的影响。通过自制的溶解平台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技术,获得了不同浓度的氯离子和镁离子溶液中C_(3)S的溶解速率,并利用恒温量热仪表征了氯离子和镁离子对C_(3)S溶解放热的影响,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_(3)S块体在溶解过程中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离子强度下,氯离子和镁离子均会抑制C_(3)S的溶解,镁离子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在高离子强度下,氯化钠和氯化镁转为促进C_(3)S溶解。由于大量的钠离子和镁离子的强溶剂化作用,削弱了C_(3)S晶体中钙离子的溶剂化程度,使钙离子溶剂化壳中的水分子稳定度下降,大量存在的背景离子又加速了晶体附近的水分子迁移,进而促进了钙离子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三钙 海水 溶解 氯离子 镁离子 耐久性 混凝土 海洋工程
原文传递
系泊式海洋工程设施的用海范围界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晶 张彦昌 +1 位作者 杨鲲 安永宁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4期78-82,共5页
为提高我国海洋工程项目用海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现有相关规范,文章分别以浮标、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浮式风力机和线形悬浮结构物为例,探讨系泊式海洋工程设施的用海范围界定。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地界定系泊式海洋工程设施的用海范... 为提高我国海洋工程项目用海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现有相关规范,文章分别以浮标、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浮式风力机和线形悬浮结构物为例,探讨系泊式海洋工程设施的用海范围界定。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地界定系泊式海洋工程设施的用海范围,须综合考虑结构物本身特点及其所在环境等因素,注重设置适当的安全距离,并简明标示相关结构物的垂向用海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管理 海洋工程 浮式结构 安全距离 宗海
下载PDF
南黄海浅部埋藏古地貌的特征、分布及其工程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晶 张志 +2 位作者 张维冈 安永宁 王凯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2,共5页
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南黄海浅部大范围存在有埋藏古河道、埋藏古三角洲、埋藏古湖泊和埋藏古潮流沙脊等古地貌形态。根据声学反射特征可将这些埋藏古地貌进行识别,获得其类型、成因、分布、内部组成、外部形态及与周围地层接触... 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南黄海浅部大范围存在有埋藏古河道、埋藏古三角洲、埋藏古湖泊和埋藏古潮流沙脊等古地貌形态。根据声学反射特征可将这些埋藏古地貌进行识别,获得其类型、成因、分布、内部组成、外部形态及与周围地层接触关系等多方面较为详细的认识。同时,埋藏古地貌是一种海洋地质灾害现象,对海洋工程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埋藏古地貌 浅地层剖面 声学反射特征 海洋工程
下载PDF
Geometries and mechanism of folds in sediments on the southern Huanghai Sea shelf
6
作者 LI Xishuang LIU Baohua +1 位作者 ZHAO Yuexia LI Sanzh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31,共9页
Most descriptions and studies about fold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consolidated strata; fold deformation in loosely-consolidated sediments, however, has been rarely discussed. Since the Pleistocene, tectonic activiti... Most descriptions and studies about fold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consolidated strata; fold deformation in loosely-consolidated sediments, however, has been rarely discussed. Since the Pleistocene, tectonic activities have been intensive over the South Huanghai Sea (SHS) shelf, resulting in fold deformation features that are preserved in thick sediment layers. Four types of fold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single - channel seismic profiles from the SHS shelf region: (1) fault-propagation fold; (2) fault-drag fold; (3) transversal bending fold; and (4) multi-action-folding fold. Studies on the geometry and mechanism of the folds indicate that base faults and fault blocks control the folding patterns in loosely-consoli- dated sediments on the SHS shelf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pore water in sedim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nsing the deformation of sediment layers. The continuity of deformations of fault-propagation fold and fault-drag fold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old types. The potential of earthquakes induced by fault-propagation folding in the deformation zon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marine engineering geology conditions of the SHS sh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D loosely-consolidated sediment base fault marine engineering south Huanghai sea shelf
下载PDF
海上轮机工程的涡轮增压系统回顾(英文)
7
作者 杨慧平 梁万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3-166,共4页
回顾海上轮机工程,介绍涡轮增压系统的分类、工作原理,并讨论涡轮增压机非正常工作的可能原因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 海上轮机工程 涡轮增压系统 非正常工作
原文传递
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小军 陈苏 +3 位作者 任治坤 吕悦军 童华炜 温增平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1期2-19,共18页
中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陆域和海域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均非常强。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滨海、近海及海洋工程的抗震设防成为地震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 中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陆域和海域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均非常强。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滨海、近海及海洋工程的抗震设防成为地震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域地震区划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以海域地震区划的基本原则、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提出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形成区划方法与技术系统,并通过典型海域地震区划的示范应用,为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两年的项目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和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简图,获得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给出了中国近海大陆架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方案和参数;统计分析了海域与陆域场地上地震动以及内陆与俯冲带的不同震源类型地震的地震动特性差异,提出了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地震动衰减模型构建方案;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海底地形及海床场地模型,给出了初步的海域场地地震动调整方法;分别开展了海上风力发电、桥梁及海底管道等海域工程及珊瑚岛礁的地震反应模拟分析,初步给出了海洋工程结构和岛礁对不同的地震动参数的敏感性特征;提出了典型示范区的地震区带及潜在震源区方案,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的原则与方法,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技术系统架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区划 地震构造 俯冲带 地震活动性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衰减 场地条件 海洋工程
下载PDF
全球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进展与启示——以装备技术为核心
9
作者 冯妮 杨建民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75,共14页
随着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钴、镍、锰、锂等关键矿产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些矿产在新能源、电子产业及国防安全等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深海矿产资源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同时这些资源开发过程还带动深海科技和产业向更高层次... 随着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钴、镍、锰、锂等关键矿产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些矿产在新能源、电子产业及国防安全等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深海矿产资源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同时这些资源开发过程还带动深海科技和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提升国家海洋开发与探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装备技术具有核心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在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体制、勘探装备、开发平台和开采作业装备等方面持续突破,强化了本国大洋事务管理体系,发展了海底钻探技术、深海采矿平台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等,部分国家已经完成了多项海上采矿试验,展示了主导国际海底采矿标准规则制定的能力。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显著提升了海底资源开发相关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法治建设水平,积极参与了国际海底矿区勘探和申请工作。“十二五”迄今,我国相继完成从500米到4000米海试的采矿车单体试验,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基础研究不足、核心技术装备验证与研发能力有限、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发能力欠缺、全系统联合海试与商业化开采方案缺失,以及环境友好型装备研发与环境评估滞后等。面向即将到来的深海采矿时代,我国应加强对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研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推进深海采矿装备技术体系发展,培育深海高技术装备产业,拓展我国深海活动的利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海洋工程装备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海陆关联工程科技发展战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海陆关联课题组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海陆关联工程是指在建设和运行中同时涉及陆域和海域并发挥显著作用或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港口、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填海工程等。近年来,我国海陆关联工程的建设快速发展,工程技术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沿海经济发展中... 海陆关联工程是指在建设和运行中同时涉及陆域和海域并发挥显著作用或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港口、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填海工程等。近年来,我国海陆关联工程的建设快速发展,工程技术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协调性较差、环境和安全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未来我国应逐步推进从沿海到深海大洋、从示范试点到全面铺开、从单一工程到复合工程的海陆关联工程体系的建设,重点在沿海产业涉海工程布局、海陆物流联运工程、海岛开发与保护工程、沿海重大防灾减灾工程等领域强化海陆关联工程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关联工程 海岸带 海洋工程 陆海统筹
下载PDF
跨海通道与海洋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之明 巫永平 +1 位作者 李启迪 马东兴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1-15,共5页
分析了海洋世纪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跨海通道将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跨海通道的研发和建设,将有力带动海洋工程技术多方面的进步和创新、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并有利于改善中国海洋安全态势。
关键词 跨海通道 陆海交通枢纽 海洋工程科技 海洋产业 海洋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