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海冰密集度多源数据的交叉检验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羲 苏昊月 +1 位作者 石中玉 庞小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60-1466,共7页
通过研究交叉检验船测样点上的7种不同尺度的海冰密集度数据,发现相同时间和相同空间尺度的海冰密集度值吻合度最高,不同时间不同尺度的海冰密集度值的相关性较弱。由数据获取时间不同引起的密集度差异在高分辨率数据上体现明显。真实... 通过研究交叉检验船测样点上的7种不同尺度的海冰密集度数据,发现相同时间和相同空间尺度的海冰密集度值吻合度最高,不同时间不同尺度的海冰密集度值的相关性较弱。由数据获取时间不同引起的密集度差异在高分辨率数据上体现明显。真实船测点与伪船测点之间的吻合度不高,受观测者主观因素、天气条件、影像处理质量和伪船测点提取方法的影响。虽然伪船测点方法在海冰边界研究中具有快速、大面积提取边界点的优势,但需要控制提取算法中的误差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密集度 AMSR-E MODIS 海冰边界
原文传递
星载GNSS-R海冰边界探测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国栋 郭健 +2 位作者 杨东凯 王峰 高洪兴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8-674,共7页
针对星载接收平台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 GNSS-R)进行海冰边界探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导航卫星信号经海冰和海水表面散射后反射信号时延相关功率映射(delay map, ... 针对星载接收平台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 GNSS-R)进行海冰边界探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导航卫星信号经海冰和海水表面散射后反射信号时延相关功率映射(delay map, DM)的差异,结合镜面反射点位置来探测海冰边界。利用自适应阈值调整算法处理TDS-1卫星数据,获取有效的DM数据,进而得到DM衍生量随镜面反射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设置DM衍生量的阈值来识别海冰。与全球海冰分布图对比发现,DM衍生量阈值对应的镜面反射点位置与海冰分布图的海冰边界位置基本吻合,证明了DM的有效区时延距离、相关功率的峰值和归一化标准差均可用于海冰边界探测,星载GNSS-R技术在海冰边界探测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星载平台 DM衍生量 海冰边界 遥感探测
原文传递
凝聚层次聚类的MODIS海冰外缘线提取算法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宁 张晰 +2 位作者 纪永刚 鲁统臻 于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6-272,共7页
本文论述了海冰外缘线在我国海冰监测和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常规的海冰外缘线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MODIS遥感影像和渤海悬浮泥沙分布的特点,讨论了凝聚层次聚类的MODIS影像分割算法[1]。该算法以影像光谱特性和形状特性作... 本文论述了海冰外缘线在我国海冰监测和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常规的海冰外缘线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MODIS遥感影像和渤海悬浮泥沙分布的特点,讨论了凝聚层次聚类的MODIS影像分割算法[1]。该算法以影像光谱特性和形状特性作为判定规则,通过加入影像网格化、碎斑和噪声去除等分析,在优化冰水识别参数及分割结果提取海冰外缘线的基础上,将该算法提取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去除碎斑和噪声。同时对MODIS遥感影像的分割,得到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层次聚类算法 海冰外缘线 MODIS 冰水识别
原文传递
南极海冰边界AMSR-E密集度产品精度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昊月 庞小平 赵羲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9-564,共6页
根据海冰船测目视观测标准在MODIS影像上提取模拟的海冰边界,并利用相应的MODIS海冰密集度验证AMSR-E海冰密集度产品在海冰边界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海冰边界像素上,AMSR-E海冰密集度的平均值与15%阈值存在显著差异,且AMSR-E与MODIS海... 根据海冰船测目视观测标准在MODIS影像上提取模拟的海冰边界,并利用相应的MODIS海冰密集度验证AMSR-E海冰密集度产品在海冰边界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海冰边界像素上,AMSR-E海冰密集度的平均值与15%阈值存在显著差异,且AMSR-E与MODIS海冰密集度的相关性很弱(R2≤0.2),基于ASI的海冰反演算法在夏季低估边界海冰密集度。考虑整个冰区(包括多年冰、一年冰、新冰和开阔海域)的截线分析显示,AMSR-E与MODIS海冰密集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夏季R2=0.82,冬季R2=0.81),AMSR-E海冰密集度在20%~30%区间的误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边界 海冰密集度 遥感影像 AMSR-E MODIS
原文传递
用AMSR数据极化比PSSM算法检测渤海海冰边缘线 被引量:2
5
作者 纪永刚 张杰 孟俊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32,共7页
利用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数据和冰间湖信号模拟算法探测渤海海冰,提取海冰外缘线信息。探测的海冰边缘线与Jason-1高度计海冰探测结果和ENVISAT ASAR海冰探测结果做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 亮度温度 渤海海冰 海冰边缘线
下载PDF
面向航运服务的海冰密集度遥感产品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琳 邱玉宝 +3 位作者 周静恬 王长林 梁曦 李群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3,共14页
北极快速升温为北极通航窗口期延长提供了重大机遇,为北极航运和极区科考船只的空间信息提供服务,海冰边缘区浮冰遥感信息产品的可靠性非常关键。对比和分析了9种海冰密集度数据产品,并采用高分雷达数据开展面向海冰边缘区精度评估。结... 北极快速升温为北极通航窗口期延长提供了重大机遇,为北极航运和极区科考船只的空间信息提供服务,海冰边缘区浮冰遥感信息产品的可靠性非常关键。对比和分析了9种海冰密集度数据产品,并采用高分雷达数据开展面向海冰边缘区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北极地区的9种海冰密集度产品相对其平均值的最大日偏差出现在夏季6—8月航道窗口期,其中采用被动微波高频算法的ASI产品和综合算法OSI SAF产品的整体平均偏差分别为0.59%和–0.65%。经对比发现各产品空间分布的不一致性主要存在于海冰边缘区。2018年,9种产品海冰范围的逐日最大和最小值之差为2.51×10^(6)~6.26×10^(6)km^(2)。在边缘区采用高分辨率雷达数据开展对比,结果表明在密集压实型海冰边缘,除基于ASI和NT2算法的三种产品外,其余六种产品均呈低密集度区高估、高密集度区低估的特点;基于AMSR2传感器的ASI-AMSR2和OSI SAF-AMSR2产品与雷达观测具有较高相关性,R^(2)分别为0.85和0.82,且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分别为12.19%和9.70%。在分散型冰边缘,各产品对海冰密集度全面低估,OSI SAF-AMSR2相关性最高,R^(2)为0.78,RMSE最小,为6.19%。分析认为基于AMSR2的OSI SAF-AMSR2产品在现有9种产品中更能表征航道区海冰边缘与低密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密集度 东北航道 海冰边缘 数据产品对比
下载PDF
水平集方法在卫星遥感图像海冰边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石立坚 施英妮 +1 位作者 王其茂 邹斌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92,98,共5页
针对SAR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海冰业务化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该文将水平集方法和多尺度小波方法相结合,对海冰外缘线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其提取结果可以用于海冰面积估算、密集度估算、冰间水道提取和海冰类型区分等。渤海、南极海域的... 针对SAR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海冰业务化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该文将水平集方法和多尺度小波方法相结合,对海冰外缘线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其提取结果可以用于海冰面积估算、密集度估算、冰间水道提取和海冰类型区分等。渤海、南极海域的SAR数据和渤海海域的HJ-1A卫星数据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水平集 边缘线 多尺度 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高度计数据的南极冰水边界识别算法研究
8
作者 张婷 张杰 +2 位作者 王红霞 张晰 纪永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6,共5页
海冰边缘线是南极海冰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ENVI RA-2(ENVISAT Radar Altimeter 2)高度计数据开展了南极海冰边缘线提取方法研究。首先根据海冰和海水后向散射系数的不同,利用其各自方差对两者进行区分,获得了冰水分界线;其次通... 海冰边缘线是南极海冰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ENVI RA-2(ENVISAT Radar Altimeter 2)高度计数据开展了南极海冰边缘线提取方法研究。首先根据海冰和海水后向散射系数的不同,利用其各自方差对两者进行区分,获得了冰水分界线;其次通过ENVISAT-ASAR(ENVISAT-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和冰况图对提取的海冰边缘线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最后简要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度计数据在提取大范围海冰边缘线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冰 海冰边缘线 高度计数据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下载PDF
1978~2014南极海冰边缘线长度时间序列变化
9
作者 程子桉 庞小平 +1 位作者 赵羲 季青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3-1468,共6页
基于SMMR和SSM/I海冰索引数据集,建立并分析了1978-11至2014-12月36a的南极海冰边缘线长度时间序列。南极冰缘线长度增长速度为19.54±16.31km/a(p〈0.05)。每年海冰范围从3月开始增长,9月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冰缘线长度也呈现稳定... 基于SMMR和SSM/I海冰索引数据集,建立并分析了1978-11至2014-12月36a的南极海冰边缘线长度时间序列。南极冰缘线长度增长速度为19.54±16.31km/a(p〈0.05)。每年海冰范围从3月开始增长,9月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冰缘线长度也呈现稳定的周期性变化,在3~8月缓慢增长,继而略微下降,11月开始迅速增长,12月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通常冰缘线长度最大值出现在12月,最小值在3月。冰缘线长度的变化与海冰范围和海冰形状FRAC指数相关,在3月、11月、12月,冰缘线长度的变化趋势与海冰形状FRAC指数一致,与海冰范围相反。在其他月份冰缘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则与海冰范围相同,与海冰形状FRAC指数相反。在5个地理分区中,印度洋区、罗斯海区冰缘线长度呈正增长趋势,别林斯高晋海区呈明显负增长趋势,西太平洋区、威德尔海区变化趋势不明显。5个地理分区的冰缘线长度都只在个别月份呈现明显的趋势变化,大部分时间没有明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冰 边缘线 时间序列
原文传递
多源数据检验南极AMSR-E海冰密集度产品精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昊月 赵羲 《地理空间信息》 2015年第2期33-35,11,共3页
根据船测方法在MODIS影像上提取模拟船测海冰密集度,并与船测数据联合验证AMSR-E海冰密集度产品。结果表明,AMSR-E海冰密集度与模拟船测海冰密集度的一致性高于其与船测海冰密集度,且相同时间、相同尺度下的海冰密集度之间一致性较高,... 根据船测方法在MODIS影像上提取模拟船测海冰密集度,并与船测数据联合验证AMSR-E海冰密集度产品。结果表明,AMSR-E海冰密集度与模拟船测海冰密集度的一致性高于其与船测海冰密集度,且相同时间、相同尺度下的海冰密集度之间一致性较高,不同时间、相同尺度下的海冰密集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密集度 海冰边界 MODIS 船测数据 南极
下载PDF
2015-2020年辽东湾海冰冰情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泉华 王肖 +1 位作者 王雪峰 李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25-2041,共17页
受冬季强寒潮侵袭,辽东湾会出现大范围结冰现象。为了分析2015-2020年辽东湾海冰冰情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本文选取Sentinel-1A/B数据开展辽东湾海冰监测。首先,采用巴氏距离选择最优纹理特征组合,再利用最大似然方法实现海冰分类;然后... 受冬季强寒潮侵袭,辽东湾会出现大范围结冰现象。为了分析2015-2020年辽东湾海冰冰情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本文选取Sentinel-1A/B数据开展辽东湾海冰监测。首先,采用巴氏距离选择最优纹理特征组合,再利用最大似然方法实现海冰分类;然后,根据上述海冰分类结果,分析海冰冰情等级、海冰外缘线、海冰面积、海冰类型和海冰结冰概率等冰情特征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海水深度、海温、气温和风速与海冰冰情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不同纹理特征组合方法和本文方法对2020年2月1日Sentinel-1B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16%和0.85,分类精度最高。(2) 11月末到12月海冰类型以初生冰为主,间有灰冰;1月到2月中上旬以灰冰为主,间有初生冰和白冰;2月下旬到3月上旬的海冰类型以灰冰和初生冰为主。辽东湾内部结冰概率存在差异,北部沿岸结冰概率高于南部,东部结冰概率高于西部。辽东湾海冰冰情受海水深度、海温和气温影响明显,受风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海冰 灰度共生矩阵 巴氏距离 海冰外缘线 海冰面积 海冰结冰概率 海冰分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渤海海冰外缘线候平均离岸距离的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彦青 苏洁 +1 位作者 汪洋 郭晓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6,共10页
以渤海海冰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遥感数据,构建了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2001—2011年11个冬季的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候平均时间序列,并对其年际和季节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每年的海冰候平均离岸距离最大值通常发生在1和2月上... 以渤海海冰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遥感数据,构建了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2001—2011年11个冬季的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候平均时间序列,并对其年际和季节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每年的海冰候平均离岸距离最大值通常发生在1和2月上旬,辽东湾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渤海湾和莱州湾晚,且具有发生时间越晚,该年度冬季冰情越重的特点。基于海冰离岸距离候平均时间序列,从季节内变化角度分析了影响渤海海冰的关键因子。结果指出,小的海区(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海冰对气温的响应更快,每候负积温是1个比候平均气温更好的预报因子;而大的海区(辽东湾)与1个月左右的前期气温因子相关更好;对3个海湾整体而言,前期副高面积、强度和脊线位置均与渤海海冰离岸距离呈明显负相关,海冰对副高面积的响应比其他副高指数更强、更快;500hPa位势高度的西风环流带上存在2个与渤海海冰距离呈明显负相关的关键区(东亚和西太),关键区的平均位势高度可以作为新的海冰预报因子。本文对这2个因子影响渤海海冰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MODIS数据 候平均时间序列 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 关键影响因子
下载PDF
应用风云三号D星微波数据估算北极海冰面积和边缘线的精度评估
13
作者 杨子健 王泽民 刘婷婷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8,共13页
风云三号D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MWRI)可提供被动微波数据以实现全北极尺度的海冰面积和海冰边缘线研究。基于MWRI数据获取北极海冰面积和海冰边缘线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精度验证工作不足。使用基于6种算法的MWR... 风云三号D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MWRI)可提供被动微波数据以实现全北极尺度的海冰面积和海冰边缘线研究。基于MWRI数据获取北极海冰面积和海冰边缘线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精度验证工作不足。使用基于6种算法的MWRI数据的海冰密集度结果,提取北极的海冰面积和海冰边缘线,将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special sensor microwave imager/sounder,SSMIS)和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AMSR2)数据作为对比,使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融合产品(2019年8月26日—12月31日)评估精度。结果表明,MWRI数据的海冰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MODIS融合产品基本保持一致。MWRI提取的海冰边缘线相比SSMIS更接近MODIS融合产品获得的结果,均方根误差约为20~30 km。这些差异主要和数据间时空分辨率有关。总之,MWRI具有较优的性能,在北极海冰参数的监测研究中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D星 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 MODIS 北极海冰 海冰面积 海冰边缘线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的海冰外缘线自动提取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维波 苏洁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0-997,共8页
海冰外缘线是一个描述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重要指示参数,对近岸冰区航行保障和海冰灾害预警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形态学中的方法分别识别数据中的主体冰域、主体水域和碎冰区。其次利用可变图像闭运算方法将较大碎冰与主体冰区合... 海冰外缘线是一个描述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重要指示参数,对近岸冰区航行保障和海冰灾害预警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形态学中的方法分别识别数据中的主体冰域、主体水域和碎冰区。其次利用可变图像闭运算方法将较大碎冰与主体冰区合并,最后再利用连通域方法提取海冰外缘线。该方法可适用于任何冰水二值数据集,包括海冰密集度产品数据、卫星图像、航拍图像以及其他冰水混合数据。本文基于AMSR—E海冰密集度数据,利用此方法提取了北冰洋10个区域的海冰外缘线,与15%海冰密集度等值线比较表明,本文方法能够保留较大面积的碎冰区域,并将其与主体冰域合并处理,因此所提取的海冰外缘线在衡量大尺度海冰范围方面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外缘线 可变图像闭运算 连通域 北极 海冰密集度
原文传递
Changes in Barents Sea ice Edge Positions in the Last 440 years: A Review of Possible Driving Forces 被引量:2
15
作者 Nils-Axel Mö rner +2 位作者 Jan-Erik Solheim Ole Humlum Stig Falk-Peters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20年第2期97-164,共68页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Barents Sea Ice Edge (BIE) project. The BIE position has varied between latitude 76<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deg;</span>N and above 82<span styl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Barents Sea Ice Edge (BIE) project. The BIE position has varied between latitude 76<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deg;</span>N and above 82<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deg;</span>N during the last 440 years. During the period 10,000 to 6000 years ago, Arctic climate was significantly warmer than today. We review various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factors that may have an effect on the BIE position. The Gulf Stream beat with respect to alternations in flow intensity and N-S distribut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for th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BIE position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This occurred in combination with external forcing from total solar irradiation, Earth’s shielding strength, Earth’s ge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Earth’s rotation, jet stream changes;all factors of which are ultimately driven by the planetary beat on the Sun, the Earth and the Earth-Moon system.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we see signs of changes and shifts that may signal the end of the late 20<sup>th</sup> century warm period. The BIE position is likely to start advancing southward in next dec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ents sea ice edge Cyclic Changes Gulf Stream Beat Planetary-Solar Forcing
下载PDF
利用边界能量函数的SAR海冰图像分类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庆平 崔少华 +1 位作者 李峥 侯俊钦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海冰图像分类在边界存在非平稳性的问题,基于加拿大Radarsat-1的数据源,提出了一种集成边界能量的SAR海冰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具有描述局部行为的能力,可以改进特征模型对图像非平稳性的适应性;考虑了斑点噪声等因素,...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海冰图像分类在边界存在非平稳性的问题,基于加拿大Radarsat-1的数据源,提出了一种集成边界能量的SAR海冰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具有描述局部行为的能力,可以改进特征模型对图像非平稳性的适应性;考虑了斑点噪声等因素,由像素级到区域级再到大尺度区域,经迭代最小化所定义的目标函数获得分类结果,每次迭代由一个区域合并和一个分类过程组成,采用交互方式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合成图像和SAR海冰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有效提高分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边界能量函数 海冰图像分类 边界 非平稳性
下载PDF
Changes in Barents Sea Ice Edge Positions in the Last 442 Years. Part 2: Sun, Moon and Planets
17
作者 Jan-Erik Solheim Stig Falk-Petersen +2 位作者 Ole Humlum Nils-Axel Mö rn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21年第2期279-341,共63页
This is the second paper in a series of two, which analyze the position of the Barents Sea ice-edge (BIE) based on a 442-year long dataset to understand its time variations. The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ship-logs... This is the second paper in a series of two, which analyze the position of the Barents Sea ice-edge (BIE) based on a 442-year long dataset to understand its time variations. The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ship-logs, polar expeditions, and hunters in addition to airplanes and satellites in recent times. Our main result is that the BIE position alternates between a southern and a northern position followed by Gulf Stream Beats (GSBs) at the occurrence of deep solar minima. We decompose the low frequency BIE position variations in cycles composed of dominant period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Jose period of 179 years, indicating planetary forcings. We propose that the mechanism transferring planetary signals into changes in BIE position is the solar wind (SW), which provides magnetic shielding of the Earth in addition to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Increase in the solar wind produces pressure which decelerates the Earth’s rotation. It also transfers electrical energy to the ring current i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This current magnetizes the earth’s solid core and makes it rotate faster. To conserve angular momentum the earth’s outer fluid mantle rotates slower with a delay of about 100 years. In addition will geomagnetic storms, initiated by solar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penetrate deep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and change pressure pattern in the Arctic. This effect is larger during solar minima since the magnetic shielding then is reduced. The Arctic may then experience local warming. The transition of solar activities to a possibly deep and long minimum in the present century may indicate Arctic cooling and the BIE moving south this century. For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 effects of the BIE expanding southward will have noticeable consequences for the ocean bio-production from about 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ents sea ice edge Position Cyclic and Non-Linear Changes Lunar and Solar Forcing Planetary Orbit Synchronization
下载PDF
SAR重构分辨率对海冰侧向融化量预测影响研究
18
作者 谢涛 艾润冰 +1 位作者 王彦 刘彬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3-182,共10页
利用RADASAT-2的海冰SAR图像,分别采用Prewitt、Sobel和Canny边缘检测算子计算图像范围内的海冰周长,分析不同图像分辨率、不同边缘检测算子分别对周长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结合冰层侧向融化速率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海冰侧向融化温度敏感... 利用RADASAT-2的海冰SAR图像,分别采用Prewitt、Sobel和Canny边缘检测算子计算图像范围内的海冰周长,分析不同图像分辨率、不同边缘检测算子分别对周长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结合冰层侧向融化速率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海冰侧向融化温度敏感性模拟实验,分析了图像重构分辨率对海冰侧向融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冰破碎程度不同时,对应不同的最佳边缘检测算子和最佳分辨率;仅考虑侧向融化时,随着温度升高,3种算子模拟的海冰面积融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指数型增加,Prewitt算子模拟效果最好,对应的最佳重构分辨率为30 m×30 m、65 m×65 m和155 m×15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海冰侧向融化 重构分辨率 边缘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