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大菱鲆蟹栖异阿脑虫感染及其危害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印庚 陈洁君 秦蕾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4-601,共8页
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性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进行特征分析.经鉴定,该纤毛虫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 Groliere & Leglise,1977),隶属于寡膜... 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性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进行特征分析.经鉴定,该纤毛虫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 Groliere & Leglise,1977),隶属于寡膜纲、盾纤目、嗜污科、异阿脑虫属.患病鱼常表现为静伏池底,体色变暗,活力弱,摄食差,生长减慢,并发生急、慢性死亡.最明显的特征是病灶部位变白,略有浮肿,触摸柔软.流行病学特征显示,在大菱鲆的苗期、养成期、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纤毛虫感染,幼鱼期发生率较高,发病水温14~20℃,盐度12~40.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表明,病灶组织处以盾纤虫为主要入侵微生物,常伴有细菌存在,但没有发现病毒性细胞病变和霉菌等其他寄生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蟹栖异阿脑虫 盾纤虫病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Ciliate Uronema marinum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scuticociliatosis in farm raise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被引量:2
2
作者 DU Guangxun QU Lingyun +3 位作者 SHANG Kun SUN Chengjun WANG Chen GAO Pi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726-1735,共10页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 that causes scuticociliatosis in farmed-raise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 we isolated a ciliate from the brain tissue of an infected turbot and identifi ed it as Uronema marinum based on mo...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 that causes scuticociliatosis in farmed-raise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 we isolated a ciliate from the brain tissue of an infected turbot and identifi ed it as Uronema marinum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We then infected the turbots in artifi cial laboratory settings with pure cultured U . marinum . The infected turbots showed syndrome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naturally infected ones. Furthermor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PCR detection confi rmed the presence of the ciliate in the tissues of those laboratory-infected turbots. To our best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 rst report of scuticociliatosis caused by U . marinum in farm-raised turbot S . maximu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phthalmus MAXIMUS scuticociliatosis HISTOPATHOLOGY Uronema marinum
下载PDF
大菱鲆纤毛虫病的病理学
3
作者 崔龙波 周雪莹 +2 位作者 程敬伟 李永胜 马家好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2-629,共8页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纤毛虫病的病理变化。发现在患病鱼皮肤及鳍表皮下结缔组织及溃烂处、肛门周围组织、肌纤维间、鳃丝内、脑、脊髓、眼球壁及眼球腔内、肝脏、胰腺腺管间、肾脏、脾脏被膜、胃壁、肠壁...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纤毛虫病的病理变化。发现在患病鱼皮肤及鳍表皮下结缔组织及溃烂处、肛门周围组织、肌纤维间、鳃丝内、脑、脊髓、眼球壁及眼球腔内、肝脏、胰腺腺管间、肾脏、脾脏被膜、胃壁、肠壁血管、膀胱壁、性腺周围及性腺内、内脏各器官间结缔组织,以及血液、脑脊液、腹水、胃液及肠液等体液内均存在纤毛虫。主要病理变化出现在有大量纤毛虫寄生的部位,特别是皮肤、鳍、肛门周围、鳃、脑、脊髓、眼球、肝脏、胃壁等处,最终症状为组织淤血、出血,细胞坏死、崩解,大量淋巴细胞增生。但当上述组织中纤毛虫数量较少时,其病理变化并不明显。本研究表明,纤毛虫入侵大菱鲆没有明显的组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纤毛虫病 纤毛虫 病理学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蟹栖异阿脑虫病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洁君 王印庚 +1 位作者 牟潜 马爱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6,共9页
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疾病———盾纤毛虫病的防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描述了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学特点及分类地位,进行了主要环境因子对病原纤毛虫生存、生长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纤毛虫的体外杀灭实验,并... 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疾病———盾纤毛虫病的防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描述了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学特点及分类地位,进行了主要环境因子对病原纤毛虫生存、生长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纤毛虫的体外杀灭实验,并对实验室筛选的高效、低毒药物进行了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病原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carciniGroliere&Leglise1977),属于广温、广盐、偏酸性食腐种类。多种药物对虫体的杀灭实验表明,甲醛、双氧水和复方中草药‘盾纤虫清’对该虫有较好杀除效果。甲醛溶液在3·1×10-5浓度下,7h可以杀死盾纤虫,双氧水在6·2×10-5浓度下,30min可杀灭虫体。另外,口服中草药‘盾纤虫清’(5g/kg饵料的添加量)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实际生产中防治盾纤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水产疾病 原生动物 蟹栖异阿脑虫 盾纤虫 防治
下载PDF
寄生养殖大菱鲆的海洋盾纤类纤毛虫(弗州拟尾丝虫相似种)的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拉 李天保 +3 位作者 叶海斌 盖春蕾 朱安成 张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41,共6页
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弗州拟尾丝虫相似种(Parauronema cf.virginianumThompson,1967)。同时对其18S rDNA序列进行了测定... 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弗州拟尾丝虫相似种(Parauronema cf.virginianumThompson,1967)。同时对其18S r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纤毛虫序列与弗州拟尾丝虫(Parauronema virginianum)存在8个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为99%,表明二者的高度相似性。在对本纤毛虫的18S rDNA序列和GenBank中报道的14种相关盾纤类纤毛虫相应序列相似性和进化距离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构建了包括迄今所有相关、已知种类的系统进化树。本研究为海水鱼类相关病害的病原鉴定提供了一份新的数据和资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盾纤虫 弗州拟尾丝虫(Parauronema virginianum) 碳酸银染色 18S R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