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者的责任选择——对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思想的反思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志杰 吕俊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切斯特曼指出,现有的四种翻译伦理模式反映了完全不同的伦理价值观。所以,他把所有的伦理责任都加诸于译者,因为译者的德性能确保其做出正确的伦理抉择。切斯特曼的职业伦理模式只是把伦理的问题转交给了译者,并没有真正帮助译者走出责... 切斯特曼指出,现有的四种翻译伦理模式反映了完全不同的伦理价值观。所以,他把所有的伦理责任都加诸于译者,因为译者的德性能确保其做出正确的伦理抉择。切斯特曼的职业伦理模式只是把伦理的问题转交给了译者,并没有真正帮助译者走出责任选择的困境。但是,他却为解决翻译中的道德责任冲突提供了思路。本文在分析译者的责任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基础上,提出了译者责任选择的四项原则,指出虽然译者的德性选择判断可以帮助译者走出责任的困境,但是必须结合具体情境和利益主体的要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责任困境 范围 原则 伦理判断
原文传递
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作用下的共有物分割之诉 被引量:10
2
作者 邬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71,共11页
在共有物分割之诉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呈现出明显的交互关系。一是围绕共有物分割滋生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涉及诸多事项,基于实体权利义务的一体性,应对争议事项做一揽子解决。这就导致共有物分割之诉突破了程序法的诉讼类型区分,囊括了确... 在共有物分割之诉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呈现出明显的交互关系。一是围绕共有物分割滋生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涉及诸多事项,基于实体权利义务的一体性,应对争议事项做一揽子解决。这就导致共有物分割之诉突破了程序法的诉讼类型区分,囊括了确认之诉、形成之诉与给付之诉等多重内容。二是实体法上关于裁判分割方法的确定,具有明显的非讼属性,而共有人份额的确定、是否符合分割条件的判断,则属于典型的诉讼事件。这就导致共有物分割之诉兼具非讼向度与诉讼向度,但为效率计,仍应在一个诉讼程序中一并解决。三是在具体确定起诉条件、分割方法、他项权利人的诉讼地位、诉讼费的分配时,亦涉及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错问题,应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有物分割 射程范围 程序性质 裁判规则
下载PDF
既判力客观范围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彬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9-52,共4页
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它以其客观范围为核心。既判力客观范围是以确定判决中所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的,它涉及诉讼标的、判决理由、诉权等多项诉讼法学理论,是研究既判力理论必须经过的桥。在诉讼标的和诉权理论... 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它以其客观范围为核心。既判力客观范围是以确定判决中所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的,它涉及诉讼标的、判决理由、诉权等多项诉讼法学理论,是研究既判力理论必须经过的桥。在诉讼标的和诉权理论不断发展,判决理由进一步充实化的今天,对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再研究也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客观范围 诉讼标的 判决理由 抵销抗辩
下载PDF
论著作权实质性相似规则的司法适用──以琼瑶诉于正案为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实质性相似规则作为著作权侵权认定的基本标准之一,一直都是司法适用上一个关键而又复杂的问题。在非文字性作品要素的侵权判定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思想与表达划分上的不明确,以及实质性侵权判定方法和标准上的不统一。诸如个性化的故事... 实质性相似规则作为著作权侵权认定的基本标准之一,一直都是司法适用上一个关键而又复杂的问题。在非文字性作品要素的侵权判定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思想与表达划分上的不明确,以及实质性侵权判定方法和标准上的不统一。诸如个性化的故事情节和作品结构等非文字性作品元素应该受到著作权的合理保护,并且在其相似性判定过程中,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作品类型,具体采取不同的侵权判定方法。此外,对于实质性侵权判定的标准,还应该采用"超出合理使用的限度,并达到一般公众相似体验"的认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表达二分法 实质性相似 保护范围 侵权判定
下载PDF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本土化构想——以日本为借鉴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力韬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7-53,共7页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对于约束法官裁判行为和保障上诉人权益具有重要价值。我国立法尚未规定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且学者对该原则的基本概念存在混淆,但根据对裁判文书的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确立了这一审判理念。由于中日两国上诉&qu...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对于约束法官裁判行为和保障上诉人权益具有重要价值。我国立法尚未规定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且学者对该原则的基本概念存在混淆,但根据对裁判文书的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确立了这一审判理念。由于中日两国上诉"请求拘束"的理论基础以及判决理由的效力存在较大区别,相关理论和制度的改造是构建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前提。具体来说,增加关于上诉请求约束裁判范围的立法,"不利益"的范围扩大至判决理由中的事实判断,增设附带上诉制度并修改发回重审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上诉审 禁止不利益变更 审理范围 裁判范围 判决效力
下载PDF
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2-45,93,共5页
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主要是以其客观范围为核心。既判力客观范围是以确定判决中所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的,它涉及诉讼标的、判决理由、诉权等多项诉讼法学理论,是研究既判力理论必须经过的桥。在诉讼标的和诉权... 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主要是以其客观范围为核心。既判力客观范围是以确定判决中所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的,它涉及诉讼标的、判决理由、诉权等多项诉讼法学理论,是研究既判力理论必须经过的桥。在诉讼标的和诉权理论不断发展,判决理由进一步充实化的今天,对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深入研究也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客观范围 诉讼标的 判决理由 抵销抗辩
下载PDF
当下我国外观设计保护模式的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健奇 《设计》 2019年第14期96-98,共3页
为解决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的外观设计权利保护范围不清晰与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标准不完善的症结。以“手持淋浴喷头”案为导入,厘清了《专利法》下外观设计的法律概念,分析了外观设计权利的保护范围。以例为证,以图为佐,运用对比分析的... 为解决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的外观设计权利保护范围不清晰与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标准不完善的症结。以“手持淋浴喷头”案为导入,厘清了《专利法》下外观设计的法律概念,分析了外观设计权利的保护范围。以例为证,以图为佐,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论证了混淆模式、创新模式、整体比较三大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标准的优劣情况。明确了外观设计权利的保护范围应以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为准,表明了判定外观设计侵权的方法应为各个判断标准的有机结合。该方法可为法官审理外观设计侵权案件时提供帮助,在“中国智造2025”的大背景下,这也能够鼓励发明创造,加快工业创新驱动水平的提高,助力中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设计 保护范围 侵权 判断标准
下载PDF
控诉变更与审判范围的相互关系研究
8
作者 田虎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1-48,共8页
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具有限制作用,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实,在未经控诉主体指控的情况下,法院不能纳入审判范围。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的限制需要以诉讼客体是否出现变更为标准,如果案件事实的变化没有导致诉讼客体出现变更,无需通过控诉... 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具有限制作用,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实,在未经控诉主体指控的情况下,法院不能纳入审判范围。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的限制需要以诉讼客体是否出现变更为标准,如果案件事实的变化没有导致诉讼客体出现变更,无需通过控诉变更。法院不能超出控诉范围进行审判,但是需要就发现的新事实通知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依职权决定是否进行公诉变更。审判范围还可能受到尚未提出控诉的漏罪事实的影响。检察机关对于案件的法律评价并不构成对审判范围的限制,但是对于案件审判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法院作出不同于控诉主体法律评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审判突袭现象,法院需要履行保障辩护权等诉讼权利的职责。致送法院对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应由法院依法作出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诉变更 审判范围 法律评价 审判突袭 审判管辖
下载PDF
浅谈化学领域专利申请的具体放弃式修改
9
作者 史立红 魏莹菲 焦露露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5期274-276,共3页
在专利审查以及后续的程序中,专利法赋予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的权利。具体放弃是一种特殊的修改方式,常见于化学领域,实践中该类修改方式容易多样化,尤其是与克服创造性缺陷相关,并不限于专利审查指南及审查操作规程所提及的几种情... 在专利审查以及后续的程序中,专利法赋予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的权利。具体放弃是一种特殊的修改方式,常见于化学领域,实践中该类修改方式容易多样化,尤其是与克服创造性缺陷相关,并不限于专利审查指南及审查操作规程所提及的几种情形,导致对具体放弃式修改的适用时机、是否超范围的判断等存在难点和争议,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对该类修改方式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放弃 创造性 超范围 判断标准
下载PDF
反思与重构:重复保险制度再思考
10
作者 石红伟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1-75,共5页
我国重复保险制度存在若干争议问题,这些争议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本文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文,通过比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说和实务,认为重复保险的概念应采狭义论,范围包括所有损失补... 我国重复保险制度存在若干争议问题,这些争议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本文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文,通过比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说和实务,认为重复保险的概念应采狭义论,范围包括所有损失补偿保险,"超额保险"的判断时点应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责任应采连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保险 适用范围 判断时点 保险责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中的部分判决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睿哲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作出部分判决是常见的现象。然而,由于民事诉讼立法的原则、笼统,理论研究的欠缺,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意见难以统一。为此,本文对民事诉讼中部分判决的概念、意义,部分判决范围的认定...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作出部分判决是常见的现象。然而,由于民事诉讼立法的原则、笼统,理论研究的欠缺,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意见难以统一。为此,本文对民事诉讼中部分判决的概念、意义,部分判决范围的认定,部分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与剩余部分的程序处理及部分判决的上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完善民事诉讼立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部分判决 既判力
下载PDF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否定性列举之反思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谭炜杰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8,共10页
《行政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又列举出八项不属于受案范围的行政机关的行为。但是这八项行为实际上分别属于三类不同的诉讼制度范畴,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充分发挥其作为起诉条件对案件的筛选、过滤作用,还传... 《行政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又列举出八项不属于受案范围的行政机关的行为。但是这八项行为实际上分别属于三类不同的诉讼制度范畴,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充分发挥其作为起诉条件对案件的筛选、过滤作用,还传递出了司法保守主义的信号。为此,应当再造行政诉讼理念与空间,确立可审查假定原则以消减否定性列举的生存空间,设置实体判决要件以实现受案范围的制度归位,构建复合型审查程序以优化审判流程,从而使受案范围回归其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案范围 可审查假定 实体判决要件 复合型审查
原文传递
论公司决议诉讼的裁判效力范围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哲玮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8,共9页
《公司法》第22条建立了两种公司决议诉讼类型以解决决议效力纠纷,《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又增设了确认决议不成立的诉讼类型。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框架来观察公司决议诉讼,可以发现在既判力客观范围方面,各种否认公司决议效力的确... 《公司法》第22条建立了两种公司决议诉讼类型以解决决议效力纠纷,《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又增设了确认决议不成立的诉讼类型。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框架来观察公司决议诉讼,可以发现在既判力客观范围方面,各种否认公司决议效力的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都指向决议能否发生效力,因而应当一并审理,一经判决,就不能再以其他事由再次提起确认之诉。在既判力主观范围方面,所有公司决议诉讼的裁判,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具有对世效力,未参加诉讼的利益相关方亦受判决约束。在既判力时间范围方面,所有公司决议诉讼的裁判,一经作出后就已完成对公司决议行为的效力评价。《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在实体法层面细化了决议瑕疵的类型,但在程序法层面还有待进一步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决议 裁判效力 既判力范围 确认之诉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下载PDF
船舶拍卖实务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伍载阳 刘乔发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2-55,共4页
船舶拍卖是海事审判中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虽然《海诉法》对此作出了系列规定 ,但在船舶拍卖实务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根据船舶拍卖的性质对拍卖公告期限、债权登记、确权诉讼。
关键词 船舶拍卖公告 海事审判 法律制度 拍卖公告期限 债权登记 确权诉讼 拍卖价款 价款分配原刖
下载PDF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判定及实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殿木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以界首市某红丹生产企业为实例,介绍红丹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铅尘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的判定标准和方法,并对不同的判定结果加以分析比对,确定符合导则要求的判定方法。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等级与范围 判定 方法 标准
下载PDF
浅谈欧洲专利法中修改超范围的判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亚萍 尹丽华 +1 位作者 劳锦花 林淘曦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01-2807,共7页
欧洲专利法(European patent law,EPC)赋予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和无效程序中对申请文件或专利文件进行修改的权利,但所做修改不应违反Art.123 EPC的规定;而判断修改是否超范围是专利审查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主要针对Art.123 EPC法条进... 欧洲专利法(European patent law,EPC)赋予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和无效程序中对申请文件或专利文件进行修改的权利,但所做修改不应违反Art.123 EPC的规定;而判断修改是否超范围是专利审查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主要针对Art.123 EPC法条进行基本的解释,并结合案例阐述欧洲专利申请和无效过程中判断修改超范围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超范围 Art.123 EPC 判断原则 欧洲审查指南
原文传递
以删除技术特征为例浅谈修改超范围问题
17
作者 渠满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年第A01期130-133,共4页
自1984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关于专利法第33条的判断标准一直有不同的争议,也是目前新审查员审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专利法第33条的立法本意出发,结合两个实际案例,分析了对专利法第33条中删除技术特征的理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 修改超范围 立法本意 删除技术特征 判断标准
下载PDF
论申请信息公开的范围与判断
18
作者 翁川龙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6-30,35,共6页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所含申请信息公开的范围,学界已有研究,但却无法回应现实需要。从第13条逻辑出发,无论是在文本或是理论上,申请公开的信息范围既包括主动公开信息的范围,又包含狭义的申请信息公开范围。...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所含申请信息公开的范围,学界已有研究,但却无法回应现实需要。从第13条逻辑出发,无论是在文本或是理论上,申请公开的信息范围既包括主动公开信息的范围,又包含狭义的申请信息公开范围。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区别,狭义信息公开申请者需要提供密切利害关系与正当性用途的说明,而申请主动公开信息则无此要求。在个案中考察第13条的应用,既印证了第13条的文本及理论逻辑,又充实了狭义申请信息公开的判断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条例 申请信息公开范围 判断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