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价“剪刀差”的形成及其解决思路——兼论土地供给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华春 唐任伍 段艳红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工业从农业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地价"剪刀差"由传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引申,是在被扭曲的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村向城市发展提供积累的一种形式。地价"剪刀... 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工业从农业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地价"剪刀差"由传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引申,是在被扭曲的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村向城市发展提供积累的一种形式。地价"剪刀差"的形成源于征地法规及程序的不完善,地方与中央政府税收分成激励,土地市场二元结构等。只有从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理顺地方与中央土地收益分配关系,逐渐统一和规范土地市场等方面着手,才可能扭转地价"剪刀差"局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失地又失业问题。同时,回归土地征用价值,减少土地供给,调控过热经济,从该意义上讲,我国通过控制土地供给,可以起到冷却过热经济,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剪刀差 土地供给 宏观调控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价“剪刀差”成因及测算(2002—2012年)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安华 孔祥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价"剪刀差"从本质上是土地制度对被征地农民的剥夺。本文从体制和制度层面阐述了地价"剪刀差"的成因,估算了2002年以来地价"剪刀差"的数量。结果表明,地价"剪刀差"从200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价"剪刀差"从本质上是土地制度对被征地农民的剥夺。本文从体制和制度层面阐述了地价"剪刀差"的成因,估算了2002年以来地价"剪刀差"的数量。结果表明,地价"剪刀差"从2002年的671.82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5024.13亿元,11年累计达到28543.24亿元,是同时期被征地农民获得征地补偿款的2.43倍,被征地农民只获得其土地财产权益的2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价剪刀差 征地 土地出让 土地发展权
下载PDF
财政与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方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8-61,共4页
财政的职能决定了财政与城乡利益关系的调整关系十分密切。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是以城乡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主,其中制度变迁是主线,现代化进程是辅线。改革所经历的各个重要阶段,也是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 财政的职能决定了财政与城乡利益关系的调整关系十分密切。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是以城乡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主,其中制度变迁是主线,现代化进程是辅线。改革所经历的各个重要阶段,也是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二元结构 公共产品 剪刀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