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标度律及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龚健雅 许刚 +1 位作者 焦利民 秦昆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城市标度律刻画了城市系统某一指标和人口规模的幂函数缩放关系,包括超线性(社会交互类指标)、次线性(基础设施类指标)和线性(个人需求类指标)3种标度关系。本文从城市标度律的验证、解释、应用和质疑4个方面总结梳理了2007—2020年间... 城市标度律刻画了城市系统某一指标和人口规模的幂函数缩放关系,包括超线性(社会交互类指标)、次线性(基础设施类指标)和线性(个人需求类指标)3种标度关系。本文从城市标度律的验证、解释、应用和质疑4个方面总结梳理了2007—2020年间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城市标度律和城市时序发展的异速增长律的明显差异,单个城市时序发展不会遵循城市系统的截面标度律。城市规模修正指标为更加客观地评价城市表现提供了新思路。考虑城市规模效应后,2017年中国经济产出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位于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和新疆,而东北和中原地区城市经济产出效率较低。城市标度律的机制解释、城市系统动态演化模型和城市内部标度律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 城市科学 复杂城市系统 标度律 城市规模修正指标
原文传递
新城市科学:技术、计算、变革与应用
2
作者 龙瀛 赵慧敏 张业成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共12页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密、高频的新数据,主动城市感知等新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新方法的发展促进了研究范式的转变;(2)新城市的科学方面,技术带来了城市本体,即个体日常活动、社会组织和城市空间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试图刻画这些变革的时空规律;(3)未来城市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将驱动未来城市的变革,城市科学家开始对未来城市空间原型进行推演并对其创造方式进行创新。城市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时代机遇,共同推进新城市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科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 颠覆性技术 城市规划 未来城市
下载PDF
科教融汇推动下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建设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一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30,共6页
新发展格局下,高职院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被赋予更多职责、使命和期待。以科教融汇推进科研平台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把握办学定位、优化办学职能、创新办学形态。在科教融汇的理念框架下,高职院校科研平台的功能定位体现在资源集... 新发展格局下,高职院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被赋予更多职责、使命和期待。以科教融汇推进科研平台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把握办学定位、优化办学职能、创新办学形态。在科教融汇的理念框架下,高职院校科研平台的功能定位体现在资源集聚的载体、项目培育的土壤、区域创新的高地三个方面。实践中,应以高水平专业群为依托,推动科研教学服务一体化提升;以高水平带头人为重点,推动结构化科研服务团队建设;以产业现实问题为对象,推动利益主体间产学研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产教科城融合 高职院校 科研平台
下载PDF
未来的智慧城市 被引量:35
4
作者 迈克尔·巴蒂 赵怡婷(译) 龙瀛(译)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0,共19页
本文初步概括了智慧城市的组成要素。智慧城市是指运用新数字技术进行协同与整合,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传统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的城市。首先,我们提出了智慧城市的7个目标:(1)发现理解城市问题的新视角;(2)高效灵活地整合城市技术... 本文初步概括了智慧城市的组成要素。智慧城市是指运用新数字技术进行协同与整合,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传统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的城市。首先,我们提出了智慧城市的7个目标:(1)发现理解城市问题的新视角;(2)高效灵活地整合城市技术;(3)不同尺度城市时空数据的模型与方法;(4)开发通信与传媒新技术;(5)开发城市管理与组织新模式;(6)定义与城市、交通、能源等相关的重大问题;(7)识别智慧城市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及灾害。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的研究需要在六个方面有所突破:(1)通过管理、控制和优化,使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实际运行、前期规划更好的衔接;(2)探索城市作为创新实验室的新理念;(3)提供城市模拟技术目录,为未来设计提供指引;(4)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技术方法以实现更好的城市生活品质;(5)探索促进有效公众参与以及公众认知的民主化城市管理新技术;(6)保障更加便捷高效的人口流动性以及机会获取渠道。文章首先梳理了当前城市技术发展概况,并对智慧城市科学进行定义。我们将目前的智慧城市归纳为6种情景类型:(1)旧城的智慧型更新;(2)科技园建设;(3)围绕高新技术的科技城建设;(4)运用当前信息通信技术的城市公共服务;(5)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发新的城市智慧功能;(6)运用网络以及移动客户端开发公众参与新模式。接下来,我们提出了七类可探索的项目领域:(1)智慧城市综合数据库的建立;(2)数据采集、网络分析技术以及新社交媒体的影响;(3)网络及移动行为建模;(4)城市土地使用、交通、经济互动的建模;(5)城市劳动市场与住房市场交易活动的建模;(6)智慧城市的决策支持,如城市智能技术,公众参与式城市管理以及(7)智慧城市规划架构等。最后,我们期望通过这项研究,转变传统的城市研究范式,并进一步探索促进智慧城市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科学 信息通信技术 范式转换
原文传递
杨凌农科城城市功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义杰 刘本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0-94,共5页
杨凌农科城的特色定位是:立足农业科技示范,突出现代农业特色;发挥科技优势,凸显农业科技特色;依托自然区位条件,塑造田园生态风光。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功能包括:区域经济中心功能;全国农业科研中心功能;全国农业科技贸易中心功能;农业科... 杨凌农科城的特色定位是:立足农业科技示范,突出现代农业特色;发挥科技优势,凸显农业科技特色;依托自然区位条件,塑造田园生态风光。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功能包括:区域经济中心功能;全国农业科研中心功能;全国农业科技贸易中心功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功能;另外尚需要一定的基础功能和辅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农科城 城市功能定位 城市功能分析
下载PDF
北京农科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娟 龚晶 张晓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产业融合是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范式,本文作者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驱动模型,并以北京农科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剖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成效。研究发现北京农科城建设有效驱动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 产业融合是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范式,本文作者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驱动模型,并以北京农科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剖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成效。研究发现北京农科城建设有效驱动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实践具有代表性,对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驱动模型 北京农科城
下载PDF
北京三大科学城协同发展民用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秾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9年第5期33-40,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民用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结合国产大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提出我国民用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面临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适航的标准体系完善问题、制造复合材料的核心工艺装...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民用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结合国产大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提出我国民用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面临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适航的标准体系完善问题、制造复合材料的核心工艺装备自主化问题、激活其他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问题。为解决这三大问题,深入分析北京三大科学城的创新资源,对三大科学城协同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三大科学城 科技创新中心 民用航空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下载PDF
杨凌农科城发展品牌经济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熊义杰 郝思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发展品牌经济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杨凌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农用生产资料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特色旅游方面具有发展品牌经济的比较优势。为此杨凌农科城应当实施三大战略,即“走出去”战略、“...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发展品牌经济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杨凌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农用生产资料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特色旅游方面具有发展品牌经济的比较优势。为此杨凌农科城应当实施三大战略,即“走出去”战略、“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和“旅游兴市”战略。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分别采取相应策略:政企有机结合、加快金融业发展;发展主导产业集群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建崭新旅游文化、发展农村目标市场、建设旅游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农科城 品牌经济 品牌战略
下载PDF
日本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9
作者 乌云其其格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1年第12期12-18,共7页
日本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是一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进建成的研究学园城市,自开始建设到建成经历了30余年时间,而且直到今天其功能与定位也还在不断修正。本文对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其在... 日本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是一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进建成的研究学园城市,自开始建设到建成经历了30余年时间,而且直到今天其功能与定位也还在不断修正。本文对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随后采取的修正措施和经验教训,以期为北京市的科学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筑波研究学园都市 国际战略综合特区
下载PDF
浅析扎哈.哈迪德新作
10
作者 石桥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通过对扎哈.哈迪德新建成作品Phaeno科技中心的简要分析,更多的了解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应对建筑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如建筑的城市性,空间,材料等。
关键词 扎哈.哈迪德 Phaeno科技中心 城市性 空间材料 地景
下载PDF
科技创新城市的功能内涵、评价体系及判定标准 被引量:42
11
作者 胡晓辉 杜德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25-1629,1650,共6页
针对我国对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和分类上的理解不足,借助城市经济基础和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阐明了城市功能、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解释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 针对我国对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和分类上的理解不足,借助城市经济基础和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阐明了城市功能、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解释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两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城市的概念内涵,并初步设定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界定标准及相关参数。其研究结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也为创新型城市的具体发展模式和未来路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科技创新功能 科技创新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判定标准
原文传递
“双一流”建设高校推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关村科学城典型项目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佳坤 张军 吴非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9,共13页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的融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衔接型”、“平台共建型”和“产业技术联盟型”,且分别适用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基于产权长期合作和共创共享紧密合作的情况;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融通创新体系中通过培养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不仅对政府、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显性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还具有传播创新文化与塑造创新需求理念的隐性作用。基于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推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建立中应继续推进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完善和拓展融通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政用产学研 融通创新 中关村科学城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基于系统耦合的中国科技创新城市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祝影 唐春光 +1 位作者 孙锐 雷家骕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0-39,共10页
在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要素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利用2004年和2014年截面数据,对23个中国科技创新城市进行创新要素耦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多处于高度和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极度耦合协... 在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要素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利用2004年和2014年截面数据,对23个中国科技创新城市进行创新要素耦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多处于高度和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极度耦合协调阶段和低度耦合协调阶段的城市极少;样本城市的区域特征明显,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位居前列,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表现乏力;以上海、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具备创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优势,可在政策方面有所侧重,有效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城市 创新生态系统 系统耦合 评价 中国
下载PDF
大学科技城政企学研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成鹏飞 王懿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基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构建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企业和学研方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考量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博弈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演化策略是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研究单一主体的演化决策具有... 基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构建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企业和学研方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考量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博弈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演化策略是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研究单一主体的演化决策具有局限性;学研方和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与大学科技城的相关政策有关;学研方和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与大学科技城主体的互信程度有关;大学科技城管委会选择监管的意愿与监管收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演化博弈 协同创新
下载PDF
科技园区创新模式比较与启示--基于硅谷、新竹和筑波创新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翁翔 林喜庆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内涵与类型,从管理体制、融资机制、创新主体、创新协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创新文化氛围等六个方面对硅谷、新竹和筑波三种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三种创新模式的共同特征,探讨... 本文介绍了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内涵与类型,从管理体制、融资机制、创新主体、创新协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创新文化氛围等六个方面对硅谷、新竹和筑波三种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三种创新模式的共同特征,探讨了其对我国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硅谷 新竹科学园 筑波科学城
原文传递
英国科学城战略及其发展启示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晓辉 刘合林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4,共7页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世界范围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剧,一些国家纷纷采取新一轮的高技术中心策略,以吸引科技资源与创新型人才,促进地区竞争力的提升与经济的繁荣发展。英国于2004年提出科学城发展战略,代表了区别于以往科...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世界范围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剧,一些国家纷纷采取新一轮的高技术中心策略,以吸引科技资源与创新型人才,促进地区竞争力的提升与经济的繁荣发展。英国于2004年提出科学城发展战略,代表了区别于以往科学城特征的新的科学城发展模式。本文在回顾世界主要科学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英国科学城战略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战略制定背景和战略内容,总结对比英国各科学城的发展基础和行动计划,并对该战略进行总体评价,提炼其发展重点和特征,以期对我国科技城建设产生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科学城 科技城 创新 联结 公众参与
原文传递
高技术园区生活性公共设施内容、空间布局特征及借鉴——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勇健 吕斌 +2 位作者 张衔春 胡国华 李金钢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44,共6页
在对高技术园区概念及发展历程、公共设施内涵和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展开对筑波科学城生活性公共设施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公共设施的类型、数量、密度、人均面积等指标的梳理总结,以及设施的空间核密度、用地布局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发现... 在对高技术园区概念及发展历程、公共设施内涵和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展开对筑波科学城生活性公共设施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公共设施的类型、数量、密度、人均面积等指标的梳理总结,以及设施的空间核密度、用地布局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筑波科学城生活性公共设施类型层级丰富,规模指标相对较高,具有社区化特征,各类设施布局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但总体呈现覆盖范围广的集聚核心,空间布局与居住区、商业区相关。最后文章总结了高技术园区生活性公共设施的特征和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性公共设施 密度 空间布局 核密度分析 筑波科学城
下载PDF
基于MIKE FLOOD耦合模型的洪水淹没风险分析:以北京市某科学城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天泽 王远航 +5 位作者 马帅 赵梦舟 张露凝 薛志春 任宇 孙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共17页
为科学制定城市空间发展及相关规划,对城市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以北京市某科学城为例,利用MIKE FLOOD平台,基于基础地理、河道断面、闸坝工程、暴雨洪水、防洪规划及调度等数据构建了河道一维、研究区二维的大尺度、高精度耦合模型... 为科学制定城市空间发展及相关规划,对城市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以北京市某科学城为例,利用MIKE FLOOD平台,基于基础地理、河道断面、闸坝工程、暴雨洪水、防洪规划及调度等数据构建了河道一维、研究区二维的大尺度、高精度耦合模型,模拟范围包括山区120 km^(2)、平原区267 km^(2)。根据设计洪水和2021年潮白河生态补水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准确模拟了现状和规划情景下的河道洪水漫溢及洪水淹没情况。结果表明:模拟水位与率定及验证水位差均不大于0.20 m,纳什系数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较小。模型对包含山区和平原区的大区域范围及精细化河道断面和网格尺度模拟结果较好,适用于科学城洪水淹没风险分析。现状条件下,科学城内仅沙河牤牛河基本满足20 a一遇防洪标准,20 a、50 a和100 a一遇洪水条件下科学城淹没面积分别为0.45 km^(2)、0.76 km^(2)和3.06 km^(2),淹没主要集中在沙河中游部分河段以及沙河、雁栖河下游入河口处两岸。规划条件下,科学城内河道基本满足防洪标准,未发生洪水淹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FLOOD 耦合模型 科学城 行洪能力 洪水淹没风险 降水 内涝 城市防洪
下载PDF
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动态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松亮 成鹏飞 《中国管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4-213,共10页
本文以政府主导运营的大学科技城为对象,构建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按政府选择监管和不监管两种博弈策略,分别探讨了学研方和企业等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主体的合作策略选择,并应用Matlab对影响协同创新主体博弈策略的主... 本文以政府主导运营的大学科技城为对象,构建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按政府选择监管和不监管两种博弈策略,分别探讨了学研方和企业等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主体的合作策略选择,并应用Matlab对影响协同创新主体博弈策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论表明:管委会等政府部门不监管时,学研方和企业自身利益分配和策略选择的初始意愿能有效促进演化博弈系统收敛至理想状态;管委会等政府部门实施监管时,奖励和惩罚等监管措施对学研方和企业等协同创新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显著,而且加快了演化结果收敛至理想状态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演化博弈 协同创新 复制动态方程
原文传递
创新空间要素与特征的城市设计响应——以成都科学城起步区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潇 丁睿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6期29-35,共7页
创新空间相比其他城市空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相应的转变和适应。围绕创新空间的城市设计响应,梳理了创新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针对创新空间的要素和特征,分别对应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设计要素,明确设计目... 创新空间相比其他城市空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相应的转变和适应。围绕创新空间的城市设计响应,梳理了创新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针对创新空间的要素和特征,分别对应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设计要素,明确设计目标,建立相应的城市设计框架。最后以成都科学城起步区为例,系统论述了城市创新空间组群的城市设计策略、内容和措施,为创新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空间 要素与特征 城市设计 成都科学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