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探究学习本质:心理学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吉林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1,45,共3页
用心理学的视角审视科学探究学习的实质,可以为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提供科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证明,科学探究学习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它具有和问题解决相同的加工机制,包括一系列的认知加工阶段;科学探究学习是以策略为核心的... 用心理学的视角审视科学探究学习的实质,可以为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提供科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证明,科学探究学习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它具有和问题解决相同的加工机制,包括一系列的认知加工阶段;科学探究学习是以策略为核心的认知活动,认知策略是科学探究学习的灵魂和核心;科学探究学习体现了建构性学习的重要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自主建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学习 问题解决 认知策略 自主建构
下载PDF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内涵、价值与实施框架
2
作者 郑娅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虚拟实验环境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效融合的新型学习形式,在培养学习者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概念、价值和实施方式等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准确认识,这阻碍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虚拟实验环境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效融合的新型学习形式,在培养学习者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概念、价值和实施方式等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准确认识,这阻碍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和价值发挥。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本质是以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实践为中心,通过创设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提供适应性的过程支持等,促进学习者的科学观察具象化、探究过程有序性、知识获取整合性和能力发展迁移性。设计虚拟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应坚持以探究式教学理念为引领、以交互式学习环境为支撑、以过程性学习评价为助力、以智能化学习干预为保障的设计原则,构建以数智技术为底座,融合环境、活动和过程要素,支持学习者开展虚拟环境下交互式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框架,实现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未来研究应在强基固本、育人为先、精准赋能和人机协同等方面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我国高质量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 科学教育 核心特征 设计原则 实施框架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评价与适应性反馈研究
3
作者 郑娅峰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自动评价和适应性反馈是提升探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首先从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要素表征和分析模型、自动分析与实时评价、适应性反馈三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技术在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自动评价和适应性反馈是提升探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首先从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要素表征和分析模型、自动分析与实时评价、适应性反馈三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技术在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技术应用面临的深层次探究要素表征难、不确定探究过程刻画难、适应性反馈生成难等现实挑战。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活动流的底层计算模型构建、复杂探究过程动态监测与自动评价、可解释性归因的自适应反馈内容生成三个关键技术。再次,基于关键技术设计了虚拟科学实验自主探究学习平台的技术架构。最后,研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未来建议,为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领域开展更深入的技术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 过程评价 适应性反馈 平台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