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KE FLOOD耦合模型的洪水淹没风险分析:以北京市某科学城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天泽 王远航 +5 位作者 马帅 赵梦舟 张露凝 薛志春 任宇 孙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共17页
为科学制定城市空间发展及相关规划,对城市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以北京市某科学城为例,利用MIKE FLOOD平台,基于基础地理、河道断面、闸坝工程、暴雨洪水、防洪规划及调度等数据构建了河道一维、研究区二维的大尺度、高精度耦合模型... 为科学制定城市空间发展及相关规划,对城市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以北京市某科学城为例,利用MIKE FLOOD平台,基于基础地理、河道断面、闸坝工程、暴雨洪水、防洪规划及调度等数据构建了河道一维、研究区二维的大尺度、高精度耦合模型,模拟范围包括山区120 km^(2)、平原区267 km^(2)。根据设计洪水和2021年潮白河生态补水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准确模拟了现状和规划情景下的河道洪水漫溢及洪水淹没情况。结果表明:模拟水位与率定及验证水位差均不大于0.20 m,纳什系数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较小。模型对包含山区和平原区的大区域范围及精细化河道断面和网格尺度模拟结果较好,适用于科学城洪水淹没风险分析。现状条件下,科学城内仅沙河牤牛河基本满足20 a一遇防洪标准,20 a、50 a和100 a一遇洪水条件下科学城淹没面积分别为0.45 km^(2)、0.76 km^(2)和3.06 km^(2),淹没主要集中在沙河中游部分河段以及沙河、雁栖河下游入河口处两岸。规划条件下,科学城内河道基本满足防洪标准,未发生洪水淹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FLOOD 耦合模型 科学城 行洪能力 洪水淹没风险 降水 内涝 城市防洪
下载PDF
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研究:基于政策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仁开 《中国名城》 2022年第10期3-8,共6页
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韩国大德等国际知名科学城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进、产城融合、普惠性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科学城借鉴参考。基于国内外对比分析的视角,通过对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 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韩国大德等国际知名科学城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进、产城融合、普惠性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科学城借鉴参考。基于国内外对比分析的视角,通过对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丹麦哥本哈根等世界典型科学城的政策梳理分析,总结归纳了国际科学城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政策经验,并结合中国科学城规划布局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国际科学城建设政策经验对中国持续推动科学城发展的启示及借鉴意义。研究表明,借鉴国际知名科学城成功政策经验,推动中国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应加快政策创新,着力提升科学城的科创高度、城市温度、特色浓度、政策效度、发展视野广度和协同创新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政策 科技创新创业 创新驱动发展
下载PDF
新一代科学城内涵、构成要素及发展路径——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谈起
3
作者 蔺洁 王婷 池康伟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兴起,以新一代科学城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成为国家乃至地方政府探索区域创新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新一代科学城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科学城是以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 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兴起,以新一代科学城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成为国家乃至地方政府探索区域创新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新一代科学城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科学城是以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集聚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提升前瞻性基础研究水平和前沿引领技术开发水平,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科学发现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全创新链整合,并拥有高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城市组成部分。从科学要素、产业要素、人文要素、环境要素、影响要素等五方面分析新一代科学城的构成,并基于此探讨了新一代科学城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南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思考
4
作者 郭双霜 葛焱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近年来,各地申请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积极性高涨,南京在科教资源、人才储备、高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明智的战略选择。在回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明确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南京... 近年来,各地申请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积极性高涨,南京在科教资源、人才储备、高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明智的战略选择。在回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明确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南京现有资源条件和创新基础,从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引导、加大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夯实创新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五个方面提出南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实施路径,并从加快科学城建设、全面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积极构建全球开放创新网络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学城 创新 南京
下载PDF
世界科学城的演变历程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颖莉 杨海波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69,共9页
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先后建立了一些科学城,这些科学城成为地区和国家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战略平台。本文在总结和借鉴世界科学城70多年发展过程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粤港澳... 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先后建立了一些科学城,这些科学城成为地区和国家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战略平台。本文在总结和借鉴世界科学城70多年发展过程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科学、城市和产业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硬件条件,但是从科学城的演进趋势和历史中还要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科学城若要成长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节点,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还要加强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和创新服务等软环境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科学城 创新生态系统
下载PDF
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发展模式
6
作者 张涵 杨辉 李宏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典型科学城案例,分析科学城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以及其在各阶段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各类主体的合作形式,总结提出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的基本框架。[研究结论]科学城发展的过程经历成长与发展期、成熟期等主要阶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集聚创新要素以及融通科创生态的作用。各类创新主体在融通发展模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通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建议通过分类布局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建立协同治理体系等措施实现融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 融通发展模式 协同机制
下载PDF
基于产城融合的城市科创空间发展模式探索
7
作者 曾莹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8期70-72,共3页
如何科学高效地规划科学城这一类城市科创空间的发展模式,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先进科学城发展案例,剖析科学城人群需求,结合怀柔科学城空间发展模式探索的规划实践,为其他城市科创空间的发展提供借鉴... 如何科学高效地规划科学城这一类城市科创空间的发展模式,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先进科学城发展案例,剖析科学城人群需求,结合怀柔科学城空间发展模式探索的规划实践,为其他城市科创空间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科创空间 科学城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下松山湖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
8
作者 刘洋 盘思桃 +1 位作者 罗梦思 张寒旭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0-107,共8页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亟须对自身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高度集聚和全面升级,但自2020年7月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至今,学界关于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两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为推动松...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亟须对自身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高度集聚和全面升级,但自2020年7月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至今,学界关于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两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实现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在对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和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认为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产业体系、创新环境体系、城市功能体系以及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具有创新体系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和功能社会化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梳理我国其他三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经验,总结得出其在系统规划、产业布局、创新人才、开放创新和营造环境等五大方面高度重视,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对标这三大国家科学中心,还存在源头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创新软硬件环境亟需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有待完善等差距和不足,进而从发挥科学城的创新策源作用、强化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引领、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提升凸显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推进松山湖高新区向科学城演变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科学城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创新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下载PDF
创建科学城过程中如何防止“筑波病”?——日本筑波科学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葛诺 白旭 +3 位作者 陈政霖 徐爽 闫亭豫 吴金希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84,共11页
日本筑波科学城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政府主导建设的科学城的典型。虽一度备受关注,甚至受到后发国家追捧,但其后续发展远未达预期,人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梳理筑波科学城的发展历史,分析筑波科学城的发展现状,综合评价“筑波模式”的... 日本筑波科学城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政府主导建设的科学城的典型。虽一度备受关注,甚至受到后发国家追捧,但其后续发展远未达预期,人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梳理筑波科学城的发展历史,分析筑波科学城的发展现状,综合评价“筑波模式”的成果和不足。然后,采用国际比较分析“筑波模式”的弊端、经验教训,并为未来的科学城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新建科学城的规划应吸取筑波教训,尤其要注重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应以制度保证大型科研设施利用效率最大化,处理好它与周边核心城市之间的关系;科学城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到战略高度,增强科学城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筑波病 科创中心 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生态体系
下载PDF
“三生”有序,生态为本——筑波科学城规划建设启示
10
作者 陈奕 陈宇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7期1-6,共6页
科学城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热点,无论其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的规划如何安排,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聚落,偏废任何一方,都难以维持长久的繁荣。就筑波科学城而言,生态又是三者中最突出的主线与重点。文章按初创、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科学城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热点,无论其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的规划如何安排,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聚落,偏废任何一方,都难以维持长久的繁荣。就筑波科学城而言,生态又是三者中最突出的主线与重点。文章按初创、发展、成熟三个阶段,阐述了筑波科学城建设中对待生态的理念、制度、行动、结果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和限制因素,总结了其建设的得失和启示,以期对我国科学城的更新建设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波 生态 空间规划 科学城
下载PDF
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珍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第7期30-33,共4页
科学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先进城市纷纷谋划建设科学城。福建省部署依托福州大学城和福州高新区等推动规划建设校、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分析了建设福建科学城的基础优势,剖析了建设福建科学... 科学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先进城市纷纷谋划建设科学城。福建省部署依托福州大学城和福州高新区等推动规划建设校、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分析了建设福建科学城的基础优势,剖析了建设福建科学城的短板,借鉴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推进福建科学城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福建科学城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资源整合的科学城构建——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振江 罗永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5,45,共4页
提炼了科学城的内涵,比较分析了济南市构建科学城的优势和条件,提出了济南市基于资源整合构建科学城的模式:整合城市产业资源构筑产业集聚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整合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整合... 提炼了科学城的内涵,比较分析了济南市构建科学城的优势和条件,提出了济南市基于资源整合构建科学城的模式:整合城市产业资源构筑产业集聚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整合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整合产业链,依赖价值创新或营销创新拓展价值链和延伸产业链,加速创新流程,实现价值乘数效应和内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资源整合 协同创新 济南市
下载PDF
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规划建设思路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兆楼 《城市建筑》 2021年第30期32-34,共3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是福州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福州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创新支撑。本文首先分析了科学城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阐述了...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是福州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福州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创新支撑。本文首先分析了科学城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阐述了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的典型案例,提炼了科学城建设的主要成功经验。进而分析了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的优势和劣势。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思路,为科学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 规划建设 科技创新 高端人才 高新产业
下载PDF
北京市“三城一区”问题初探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楠 李浴 陈健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年第7期56-62,共7页
北京正处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城市创新空间从"科技园"走向"科学城",从"内生"走向"开放"。"三城一区"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创新发展基础良好,具有创新资源集聚... 北京正处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城市创新空间从"科技园"走向"科学城",从"内生"走向"开放"。"三城一区"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创新发展基础良好,具有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产出效率高、创新创业活跃的特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协同创新机制缺失、创新产业空间不足、创新创业环境滞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各创新区域的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各个创新地区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城一区” 科技创新中心 科学城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英国大学科技园、科学城和弹射中心建设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蔺洁 王婷 +1 位作者 陈亚平 冯泽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2年第12期45-56,共12页
英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并逐步形成大学科技园、科学城和弹射中心三种模式。本文从成立背景、管理方式、发展现状三方面系统总结英国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的经验,并从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发挥优势创新主体带... 英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并逐步形成大学科技园、科学城和弹射中心三种模式。本文从成立背景、管理方式、发展现状三方面系统总结英国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的经验,并从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发挥优势创新主体带动作用、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和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四方面提出对我国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区域创新高地 大学科技园 科学城 弹射中心
下载PDF
政府引导下的科学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策略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寿奎 王俊宇 《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4期21-25,共5页
政府引导下政产学研组成的科学城协同创新主体,发挥创新联盟主体的优势互补,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政府引导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应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影响协同创新联盟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分析联盟主体参... 政府引导下政产学研组成的科学城协同创新主体,发挥创新联盟主体的优势互补,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政府引导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应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影响协同创新联盟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分析联盟主体参与意愿、政府的激励力度等因素对协同创新体系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的监管意愿对企业与学研方的策略选择影响显著,且企业更加敏感。政府的奖惩措施、消极合作的机会损失对企业与学研方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学研方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合作策略 奖惩措施
下载PDF
科技园之信息地理透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冬环 《世界地理研究》 1998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通过对近40座科技园(科学城)的全面透视,发现其有关信息经济地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规律。集聚整合理论:特定功能的以高技术为中心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向大学科技园区的地域集聚整合;公司关系理论:不仅公司内部的关...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通过对近40座科技园(科学城)的全面透视,发现其有关信息经济地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规律。集聚整合理论:特定功能的以高技术为中心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向大学科技园区的地域集聚整合;公司关系理论:不仅公司内部的关系很重要,公司间的关系,甚至公司外部关系均很重要;产品“孵化”扩散理论:成熟后的中小企业及相关高技术产品向周围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扩散。由此可见科技园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创造巨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 经济地理 整合理论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的科学城创新空间布局研究——以张江科学城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周杨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A01期114-118,共5页
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当前,张江科学城还存在创新策源能力不强、产学研联动不足、产业空间布局分散、产业用地不够集约高效等问题.将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引入科学城规划,构建包含核心层、应用层与支... 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当前,张江科学城还存在创新策源能力不强、产学研联动不足、产业空间布局分散、产业用地不够集约高效等问题.将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引入科学城规划,构建包含核心层、应用层与支撑层的张江科学城区域创新体系.并从创新要素布局、产业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布局3个维度提出创新空间布局策略:优化创新要素布局,增强产学研联动;聚焦主导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用地功能混合,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创新空间布局 区域创新体系 张江
下载PDF
城市规划、空间策划和城市设计的联动研究——以嘉兴科技城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思思 张维 《住区》 201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本文以获得2011年度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的嘉兴科技城设计实践过程为例,探讨城市新区建设管理和规划过程中城市规划、空间策划和城市设计三者的联动,以期为推动规划设计从最终蓝图控制走向过程动态控制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空间策划 联动 可持续发展 科技城
下载PDF
存量主导地区的科学城规划编制方法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东莞中子科学城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欢 王陈平 刘思辰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4,共7页
科学城是原始创新的核心载体,也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新型创新空间。科学城与一般地区在创新要素、人群构成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科学城的建设背景、要素构成、空间组织是编制科学城规划的重要前提。首先从科技创新和... 科学城是原始创新的核心载体,也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新型创新空间。科学城与一般地区在创新要素、人群构成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科学城的建设背景、要素构成、空间组织是编制科学城规划的重要前提。首先从科技创新和土地供应两个角度,分析科学城建设的新背景,并总结得出国内关于科学城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产业布局、公共空间等某些特定领域,缺少全面且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城规划应注重3方面转变:产业空间组织、城市营造模式和开发运营模式等;最后以广东省东莞中子科学城为例,总结其核心挑战,提出针对存量地区科学城的一系列规划对策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主导地区 科学城 大科学装置 空间组织关键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