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校企双主体协同的“三教”改革:逻辑关系、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祖旭 曾绍玮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校企双主体协同,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破解“三教”改革中纵深不足、落实不力等问题,以校企双主体协同...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校企双主体协同,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破解“三教”改革中纵深不足、落实不力等问题,以校企双主体协同与“三教”改革的逻辑关系、内在机理为切入点,提出转变职教办学理念,树立社会化育人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岗课赛证”相融合的综合育人机制;完善师资引育制度,构建校企双主体教师培养机制;创新教材建设模式,建立校企共同开发的教材编写与更新机制;围绕校企双主体育人,构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等实践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双主体 “三教”改革 职业教育 逻辑关系 内在机理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邓秋香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0期185-188,共4页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灯塔工厂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急需能掌握工业4.0技术,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工人”。然而以长周期培养的职业教育不能快速响应产业升级变化,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跟不上企业实际...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灯塔工厂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急需能掌握工业4.0技术,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工人”。然而以长周期培养的职业教育不能快速响应产业升级变化,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跟不上企业实际需求。从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建构意义出发,分析校企双主体育人在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中存在的资源依赖不强,供需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滞后企业需求;资源共享困难,产教脱节;校企依赖性不强,合作不持久等问题,从价值依存机制、资源对接共享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提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需要完善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双主体 育人机制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荣珍 《计算机时代》 2019年第3期61-63,66,共4页
针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差距导致供需矛盾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岗位分析,探索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提出"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基于"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实行项目导向、... 针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差距导致供需矛盾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岗位分析,探索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提出"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基于"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实行项目导向、任务趋动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学水平及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主体 课程体系 大数据据技术
下载PDF
产业学院课程开发的价值、冲突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红 谷丽洁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1年第4期28-31,54,共5页
由于校、行、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既有共同诉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博弈,产业链与教育链需要实现功能耦合。针对产业学院课程开发中存在目标冲突、知识价值分歧、技术矛盾与课程转化的场所障碍等问题,提出了动态平衡产业学院中校企双... 由于校、行、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既有共同诉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博弈,产业链与教育链需要实现功能耦合。针对产业学院课程开发中存在目标冲突、知识价值分歧、技术矛盾与课程转化的场所障碍等问题,提出了动态平衡产业学院中校企双方的责任,动态提升校企双方的课程能力与课程意识,动态调整校企双主体的课程评价标准的消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校企双主体 课程开发 课程转化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下载PDF
基于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祝捍敏 《黑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6-127,152,共3页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数额将持续增长,继而对具有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物流人才需求数量将不断提高,针对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提出以"校企双主体"为主要方式、以真实训练为...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数额将持续增长,继而对具有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物流人才需求数量将不断提高,针对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提出以"校企双主体"为主要方式、以真实训练为活动载体,实施工学交替的分组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双主体 工学交替 物流管理
下载PDF
基于PBL模式的《二维造型基础》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6
作者 刘瑶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目前在《二维造型基础》课程运用的PBL教学模式研究较少,传统教学重视构成元素、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的知识点训练,但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模式运用于二维造型基础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在《二维造型基础》课程运用的PBL教学模式研究较少,传统教学重视构成元素、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的知识点训练,但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模式运用于二维造型基础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课程教学模式革新有至关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造型设计 PBL教学模式 校企双元 同课异构
下载PDF
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洪晓彬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16期45-46,共2页
民办应用型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要能够有效实现工学结合,培养优秀的实践型人才,还需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整合学校和企业现有的资源,实现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共建。该文主要对广州工商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不... 民办应用型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要能够有效实现工学结合,培养优秀的实践型人才,还需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整合学校和企业现有的资源,实现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共建。该文主要对广州工商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培养模式,以期促进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科学、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技术专业 校企双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下载PDF
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双主体“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融合“1+X”证书标准实施策略研究
8
作者 刘家伟 刘德发 +1 位作者 代丽丽 刘海波 《时代汽车》 2021年第18期66-67,共2页
我校在工学结合职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据IEET国际认证标准,借鉴宝马BEST、一汽大众DEP等与我院合作项目培训模式,开发实施了校企双主体“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础上,从专业标准修订... 我校在工学结合职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据IEET国际认证标准,借鉴宝马BEST、一汽大众DEP等与我院合作项目培训模式,开发实施了校企双主体“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础上,从专业标准修订、课程标准编制、实训条件的构建等方面分析了“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融合“1+X”证书标准实的实施要素及相应策略,为职业院校“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相应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双主体 “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 “1+X”证书融合
下载PDF
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共生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华 王艳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1-27,共7页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学徒制运行的核心思想,在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暴露出企业作为核心共生单元,存在主体认知不够、利益驱动不足、融合程度不深的主要问题。文章运用共生理论的视角,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点共生、间歇共生...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学徒制运行的核心思想,在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暴露出企业作为核心共生单元,存在主体认知不够、利益驱动不足、融合程度不深的主要问题。文章运用共生理论的视角,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点共生、间歇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的共生体系演化路径,提出未来我国企业和学校应通过合作创新、融合深化的共生模式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在学徒制的共生体系中植入共生理念、演化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环境,共同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共生体系 中国特色学徒制 校企双主体育人
下载PDF
论生产模式变迁与职业教育形态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伟媛 《职业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4-8,共5页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种典型的生产模式,职业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演变,其演变路径为:从企业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校企双主体教育。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从学校教育向校企双主体教育的转变中,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建立成熟的校企双主体...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种典型的生产模式,职业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演变,其演变路径为:从企业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校企双主体教育。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从学校教育向校企双主体教育的转变中,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建立成熟的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体系还需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模式 职业教育形态 企业教育 学校教育 校企双主体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