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义务教育资源的社会-空间可达性差异及效应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宋伟轩 涂唐奇 +2 位作者 尹上岗 徐岩 刘春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08-2026,共19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城市地理学者惯用空间可达性方法评价城市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与公平性,基于此,结合学区制度下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特殊性,提出教育资源社会-空间可达性理念,分别以地...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城市地理学者惯用空间可达性方法评价城市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与公平性,基于此,结合学区制度下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特殊性,提出教育资源社会-空间可达性理念,分别以地理可达性、机会可得性和经济可能性衡量教育服务的获取难度及其空间差异。以公办小学和初中学区为空间单元,通过比较2008年和2018年南京主城区教育资源社会-空间可达性发现:地理可达性内城优于外围的空间差异正在缩小,而机会可得性和经济可能性的社会空间差异明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难度显著增加。历史惯性、城市扩张、单位制度和学区制度等均是导致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和群体间配置差异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学区制和市场化配置原则下,经济资本逐渐成为社会群体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代际再生产的核心要素,终而形成教育资源、社会阶层和居住空间的互动循环与锁定机制。南京案例在中国大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由教育驱动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值得持续关注和积极规导,而不断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异则是推进城市内部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公平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区 教育公平 社会-空间可达性 学区中产阶层化 南京
原文传递
公平导向的学校分配空间优化——以北京石景山区为例 被引量:39
2
作者 戴特奇 廖聪 +2 位作者 胡科 张文新 刘正兵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76-1485,共10页
空间优化正从地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成为学科分支,但公平导向的公共服务空间分配优化研究还较薄弱。学区配置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多校划片"的随机入学方式,以各居住小区所获得的教育质量期望值... 空间优化正从地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成为学科分支,但公平导向的公共服务空间分配优化研究还较薄弱。学区配置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多校划片"的随机入学方式,以各居住小区所获得的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来定义入学指标空间分配的公平程度,构建了以该方差最小化为目标、包含最大上学距离约束的二次规划模型,探求各小区对所获得指标进行随机抽签的情景下,各校入学指标在各小区的公平最大化分配,并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学校布局和师资配置现状的前提下,与"就近入学"相比,公平最大化的"多校划片"能以有限的上学距离代价,显著降低教育分配的空间差异。在最大上学距离为5 km的约束下,各小区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降幅高达99%,教育质量期望值有所提升的小区或学生比例高达约2/3;付出的上学距离代价较显著但可接受,平均上学距离增加到3.99倍,达到3.20 km,仍低于案例区实际平均上学距离。当模型的最大上学距离参数从5 km逐步增至8 km时,教育公平的改善呈指数增长,平均上学距离呈算数增长;当距离为7 km时,各小区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趋近于0,可基本实现上学机会的空间均等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优化结果对入学政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多校划片 空间优化 二次规划 随机分配 北京石景山区
原文传递
中学学区对周边小区二手房房价的溢价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立雨 郭志强 +1 位作者 李军祥 吕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7-542,共6页
选取深圳市3个主要城区185个居住小区的数据,从中学质量(省级或非省级中学)的维度进行量化建立特征价格模型,研究深圳市中学教育设施对房价资本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中学周边小区二手房房价的因素中,学校特征因素有显著的影响... 选取深圳市3个主要城区185个居住小区的数据,从中学质量(省级或非省级中学)的维度进行量化建立特征价格模型,研究深圳市中学教育设施对房价资本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中学周边小区二手房房价的因素中,学校特征因素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升学率、本硕以上教师和重点学校有正向助推作用,而生师比有负向抑制作用。影响省级中学和非省级中学周边房价的学校特征因素存在差异,其中在非省级中学周边小区二手房房价中,主要是升学率和生师比等特征的影响,而在省级中学周边小区二手房房价中,主要是本硕以上教师人数和生师比等特征影响。与地铁和CBD的距离以及楼龄对中学周边房价表现为负影响,且与重大商业服务中心和地铁站距离每增加1 km,房价分别下降13.9%和28.7%,楼龄每增加1年,房价下降6.8%。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学教育质量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及程度,综合反映了深圳市中学学区房价格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房 深圳 升学率 特征价格模型 房价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研究回顾及展望(1992-2019)--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玲玲 段鹏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进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尝试,通过建立学校联盟,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对我... 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进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尝试,通过建立学校联盟,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对我国基础教育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近30年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将其整合为两个阶段、四大主题,聚焦于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在学校治理与文化、资源配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主要成果,为相关领域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集团化 学区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GIS空间分析在学区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董琳琳 栗敏光 《城市勘测》 2016年第2期19-21,24,共4页
学区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始终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不考虑区域学生数量与学校学生容量,仅从学校与学区的空间关系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原理,分别设计了面向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两种方式的学区划分方法流程,并利用模拟数... 学区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始终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不考虑区域学生数量与学校学生容量,仅从学校与学区的空间关系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原理,分别设计了面向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两种方式的学区划分方法流程,并利用模拟数据基于FME软件平台进行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 学区划分 GIS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基于配对回归的学区房溢价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雅淋 赵强 《教育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92-113,共22页
本文基于南京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3所小学周边房产的微观交易数据,借鉴边界固定效应法,设置学区房与非学区房146对"小区对"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配对。在实证方面,将价格和租金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基于特征价格模型,借鉴... 本文基于南京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3所小学周边房产的微观交易数据,借鉴边界固定效应法,设置学区房与非学区房146对"小区对"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配对。在实证方面,将价格和租金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基于特征价格模型,借鉴差分回归方法的思路,进行配对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重点小学会给其周边二手房带来14.12%的溢价。其次,通过对不同等级小学的样本进行回归,发现省实验和非省实验小学的学区房溢价分别为18.69%和10.81%。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应致力于制定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提升弱校竞争实力;家长也应在择校时全方位考量,而不是仅将学区房当作孩子接受优秀教育资源的筹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房 溢价 配对回归 资本化
原文传递
南京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导向的学区绅士化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宋伟轩 曹辉 +3 位作者 涂唐奇 宋正娜 陈培阳 刘春卉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2-810,共19页
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导向的城市绅士化类型,学区绅士化是指重视教育的中产阶层群体通过高价购买“学区房”实现向名校学区集聚的社会空间过程。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学区绅士化的理论分析,以南京为案例城市,采用兴趣点(POI)、房地产市场... 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导向的城市绅士化类型,学区绅士化是指重视教育的中产阶层群体通过高价购买“学区房”实现向名校学区集聚的社会空间过程。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学区绅士化的理论分析,以南京为案例城市,采用兴趣点(POI)、房地产市场、手机用户画像和调查问卷等多源数据,开展绅士化学区识别、绅士化群体与空间特征、绅士化强化机制与固化效应等研究。通过熵权TOPSIS模型对南京主城区公办小学学区的绅士化水平进行评价,将218个小学学区根据绅士化程度划分为高度绅士化、较高绅士化、中度绅士化和低度绅士化4种类型。发现高度绅士化学区与单位制度存在紧密关联,学区内聚居着大量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和文化资本并且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中产阶层家庭。政策上严格的学区制度、市场化飙升的学区房价和文化域激增的教育焦虑等,不断强化名校教育资源优势及其学区绅士化程度,并将优质教育机会锁定在特定学区空间和较高阶层群体内部。学区绅士化实质上是“学区空间”作为关键驱动要素,推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相互转换与巩固提升,并实现家庭“社会资本”向下代际转移的过程。这种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的社会空间重构现象,容易加剧城市内部的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为追求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应切实有效推进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和生源的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绅士化 中产阶层化 义务教育资源 学区 社会空间 南京
原文传递
学区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及其社会空间重构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喆 邱嘉怡 +1 位作者 余家怡 朱媛媛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9-620,共12页
2014、2015年教育部接连发文要求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由此公立初小的入学资格与住房紧密挂钩。在此背景下,初小教育资源如何影响住宅价格,并带来怎样的城市社会空间变化是有意义的科学问题。论文基于安居客、链家、百度开放平台... 2014、2015年教育部接连发文要求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由此公立初小的入学资格与住房紧密挂钩。在此背景下,初小教育资源如何影响住宅价格,并带来怎样的城市社会空间变化是有意义的科学问题。论文基于安居客、链家、百度开放平台及问卷访谈等数据,综合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以武汉市武昌区为实证区域,探索学区对住宅价格的真实影响,并尝试从“空间生产”入手,探究学区引发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研究发现:(1)学区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已超过传统区位、建筑、邻里特征等的影响;(2)学区房提供了资本由二级循环进入三级循环的便利路径,形成了学区空间生产与社会空间新分层的宏观基础;(3)微观层面,对优质学区的争夺产生了“学区人”和“学区空间”,进而出现学区飞地,对传统城市社会空间产生影响;(4)不同于“单位人”与“社区人”,“学区人”并不主要依靠职业或收入划分,而是因相似的家庭生命周期发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 住宅价格 社会空间重构 空间生产 资本三级循环 武汉市武昌区
原文传递
论学区划分的法律属性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8
9
作者 程雁雷 隋世锋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105,共11页
学区划分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职权作出的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影响适龄儿童少年享有义务教育资源机会平等权,能够对特定适龄儿童少年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当前,学区划分存在划分标准不清晰,信息公开程度低、公众参与... 学区划分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职权作出的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影响适龄儿童少年享有义务教育资源机会平等权,能够对特定适龄儿童少年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当前,学区划分存在划分标准不清晰,信息公开程度低、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为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区划分中的自由裁量权,有必要从标准和程序两个维度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以此实现学区划分法治化,进而推动义务教育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 学区划分 具体行政行为 法律规制
原文传递
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原 骆秉全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1-7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对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回顾了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竞赛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组织运行体系,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竞赛规模持续增长,竞赛管理日渐完备,相关文化...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对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回顾了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竞赛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组织运行体系,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竞赛规模持续增长,竞赛管理日渐完备,相关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但同时还存在着竞赛周期安排过于集中,竞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女足队伍建设滞后于男足,县区球队与城区球队强弱差距明显,校园足球场地资源匮乏等问题。为此,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科学统筹安排竞赛周期;健全管理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加强女队建设,建立完善配套措施;统筹共享,整合现有场地资源。旨在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小学 校园足球 竞赛体系 班级联赛 区级联赛 市级联赛
下载PDF
我国“学区制”与“教师流动制”联姻的价值冲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强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74,共6页
我国"学区制"与"教师流动制"联姻的价值初衷旨在通过学区内的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然而,英美学区制的原有价值与本土价值却会发生冲突。本文对流动手段背后的"统筹"与"自治"这两种价值追求... 我国"学区制"与"教师流动制"联姻的价值初衷旨在通过学区内的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然而,英美学区制的原有价值与本土价值却会发生冲突。本文对流动手段背后的"统筹"与"自治"这两种价值追求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对"自由选择"与"革命情怀"这两项决定流动主体的价值进行了立体分析。最后,在批判平均主义均衡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融合式均衡的内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冲突 学区制 教师流动 生源流动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距离成本的最优学区划分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栗敏光 董琳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12期216-218,共3页
学区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始终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最优学区划分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就近入学为基本原则,以区域学生总体上学距离成本最小化为核心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生数量加权距离成本的最优学区划分算... 学区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始终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最优学区划分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就近入学为基本原则,以区域学生总体上学距离成本最小化为核心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生数量加权距离成本的最优学区划分算法,通过FME软件平台设计程序加以实现,利用模拟数据试验验证了算法和程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 学区划分 距离成本 加权距离成本
下载PDF
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剩富 张鹏 邹秋丽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0-798,共9页
探讨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江岸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住房交易数据,从住房建筑特征、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学区特征等方面构建... 探讨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江岸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住房交易数据,从住房建筑特征、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学区特征等方面构建Hedonic模型,探索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同时引入政策公告期(T_(1))、政策实施期(T_(2))两个时间虚拟变量以及对口中小学质量和时间的交互项,研究学区制政策实行前后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学校质量对学区房价格有着显著正向作用,且对口初中质量比小学的影响更加明显。具体而言,小学质量升高一级,住房价格将平均升高11.7%;初中质量升高一级,住房价格将平均升高27.6%。②在T_(1)期,学区制政策因素对小学学区和初中学区房价的影响系数S1T_(1)和S2T_(1)分别为0.049、0.074;在T_(2)期,学区制政策因素对小学学区和初中学区房价的影响系数S1T_(2)和S2T_(2)分别为0.060、0.089。分析发现,由于受到相关住房和入学政策落实实效与居民消费预期等影响,研究期内学区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对江岸区优质教育的资本化效应为正效应,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效果尚未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 教育公平 房价 资本化 影响因素 HEDONIC模型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审视美国学区教育筹资制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商丽浩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2,90,共5页
本文介绍和评价了美国学区教育筹资制度的基本机制,指出美国因地制宜地扩大学区规模,学区内教育筹资决策具有自治性和民主性,其教育经费收支兼顾公平和效率,学区筹资的责任随着美国税收结构的发展而变动。这些具体制度对中国构筑县区内... 本文介绍和评价了美国学区教育筹资制度的基本机制,指出美国因地制宜地扩大学区规模,学区内教育筹资决策具有自治性和民主性,其教育经费收支兼顾公平和效率,学区筹资的责任随着美国税收结构的发展而变动。这些具体制度对中国构筑县区内健全的教育筹资体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学区 教育筹资机制
下载PDF
学区化办学过程中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房才桐 田爱丽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99,共5页
推行学区化办学是上海市促进学区资源共享,提升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影响学区化办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流动机制尚不完善。以师资储蓄为核心,以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为原则,以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入流出为主... 推行学区化办学是上海市促进学区资源共享,提升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影响学区化办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流动机制尚不完善。以师资储蓄为核心,以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为原则,以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入流出为主要内容,构建"骨干教师流动蓄水池"机制,以学区内师资管理系统为媒介,促进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实现优质师资信息收集、优势分析、质量评价、效果评定、储备决策等功能,是有效促进学区内骨干教师流动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化办学 蓄水池 柔性流动
原文传递
学校分区图——法国教育均衡的政策工具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晓辉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3-57,共5页
学校分区图是根据基础教育的不同层次和接收学生的能力,确定学校招生地理区域的政策规定。为了实践教育平等的政治理念,法国政府自1963年开始编制学校分区图。学校分区图在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暴露了学生分化等严重问题... 学校分区图是根据基础教育的不同层次和接收学生的能力,确定学校招生地理区域的政策规定。为了实践教育平等的政治理念,法国政府自1963年开始编制学校分区图。学校分区图在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暴露了学生分化等严重问题。学校分区图也许最终将被取消,但是法国公共教育的平等原则不会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学校分区图 教育均衡 教育平等
原文传递
美国学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晶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学区是美国重要的基层教育管理机构。美国学区由殖民时期社区的教育场所发展而来,至今仍是美国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的自主权、议事的民主性、社区的广泛参与、学区资源的共享、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其特点。虽然中美两国语境... 学区是美国重要的基层教育管理机构。美国学区由殖民时期社区的教育场所发展而来,至今仍是美国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的自主权、议事的民主性、社区的广泛参与、学区资源的共享、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其特点。虽然中美两国语境下的学区概念有所不同,但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相关经验,在学区化办学中提高学区管理自主权、发挥学区管理的民主性、注重学区内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建立针对学区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学区制 自主权 民主性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创新实践与问题透析——以S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婧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56,共7页
学区是学校、政府、社会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而结成的跨组织治理单位。本研究参照制度分析框架,构建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分析框架,以S市为例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创... 学区是学校、政府、社会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而结成的跨组织治理单位。本研究参照制度分析框架,构建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分析框架,以S市为例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创新举措:一是供给与办学分化,展现治理结构的多元性;二是增加供给主体,提升了治理结构的开放性;三是治理角色具有可变性,增强了治理结构的灵活性。然而,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整体活力受到高层次治理活动的抑制,主体权力边界不清的问题造成了治理结构的惰性,配套制度不到位的问题滋生了治理结构的漏洞。研究最后针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化办学 学区制 治理结构 教育治理
原文传递
从“管理”到“治理”:学区政策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婧 陈建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3-140,共8页
在教育管理政策中,学区作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治理机构在新中国历史上历经变迁,折射出中国教育管理政策演变的逻辑共性。从历史演进来看,学区在改革开放后曾以教育行政部门派出机构的身份出现在地方政策中;21世纪以来的政策将学区定位为教... 在教育管理政策中,学区作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治理机构在新中国历史上历经变迁,折射出中国教育管理政策演变的逻辑共性。从历史演进来看,学区在改革开放后曾以教育行政部门派出机构的身份出现在地方政策中;21世纪以来的政策将学区定位为教育资源治理共同体,淡化了行政色彩。这一变迁历程反映出,学区政策的发展始终以治理实践问题为动力,展现出由注重效率向强调公平转变的价值取向。同时,政策一直以权力配置的矛盾作为实践问题的归因,因调整了学区的权力属性、范围和运作方式。研究最后立足现实,以国家顶层设计为依据,对该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 教育治理 政策逻辑
原文传递
均等化视角下深圳基础教育资源可及性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家文 林伊婷 黄玖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
基础教育均等化对于保障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着眼于机会均等,结合学区政策和可达性研究方法,提出基础教育资源可及性的研究新思路,以深圳市公办小学和初中为例,通过学校、土地利用、建筑普查、居住人口等空间大数... 基础教育均等化对于保障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着眼于机会均等,结合学区政策和可达性研究方法,提出基础教育资源可及性的研究新思路,以深圳市公办小学和初中为例,通过学校、土地利用、建筑普查、居住人口等空间大数据,依据住房类型划分社会群体,从入学机会可获得性(学位数量)、优质教育可获得性(学校质量)、空间可达性(就学距离)3个维度,分别采用供需比例法、教育质量赋分法和最短时间距离法,评价可及性的空间分布和社会群体差异。结果发现,当前深圳基础教育最核心的矛盾是学位供给总量短缺,其次是入学机会配置不均;3个可及性指标均呈现沿“中心—边缘”递减空间分布规律,各类住房教育资源可及性由高到低为“商品房>保障房>城中村”,可及性的空间制约和政策限制共同表现出对特定群体的倾斜或排斥;社会中低收入群体处于不利地位,城中村的学位保障以及安居房和公租房周边的学校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可为促进基础教育均等化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拓展公共服务可及性测度理论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础教育 机会均等 可及性 学区 社会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