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断层崖演化与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尤惠川
邓起东
冉勇康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45,共13页
-
文摘
从断层崖演化模型及其理论分析入手 ,给出了模型的数学分析解 ,导出了一次突发事件和蠕动成因断层崖演化的等时地形 (地层 )线、最大坡度和崖下堆积体截面积的精确表达式 ,据此分析了可能造成的几何与沉积构造特征。根据野外观察、实验分析及理论研究 ,探讨了断层崖演化及其古地震学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 ,提出了与断层崖相关的古地震几何形态、沉积结构和实验分析的综合标志 ,并具体研究和确定了与红果子贺兰山东麓断层崖和孟家湾F2 0 1断层崖相关的 8次古地震事件及其近地表特征和复发周期 ,前者为 2 .0~ 3.0ka,平均 2 .4ka ,后者为 3.3~ 4 .0ka ,平均 3.6ka。
-
关键词
断层崖
演化
古地震
数学模型
-
Keywords
fault scarp, degradation, paleoearthquake
-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基于扩散方程的陡坎形貌测年方法进展
- 2
-
-
作者
许建红
陈杰
魏占玉
李涛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1-832,共2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22YFC300006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2229,41772221)
第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1)共同资助。
-
文摘
陡坎是一种自然界常见的台阶状地貌,但其形成年龄通常很难直接测定。发育在松散堆积物中的陡坎经过初期短暂的重力垮塌之后,将经历漫长的低能退化过程。如果陡坎剖面形态的演化可基于扩散方程来模拟,且扩散系数可独立标定,即可利用陡坎地形剖面估算其年龄,这种方法被称为形貌测年。文中简要回顾了陡坎形貌测年的研究历史,介绍并讨论了陡坎退化的概念模型与扩散模型,特别是非线性扩散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参数在扩散模型中所起的作用、最佳陡坎形貌年龄的确定流程等,分析了陡坎上、下地貌面坡度对陡坎退化的影响,编制了非线性扩散模型的年龄图版,给出了图版的应用实例,验证了形貌测年方法的有效性。线性扩散模型和非线性扩散模型均可用于单次事件陡坎的退化分析,但对于年轻的单次事件陡坎推荐使用非线性扩散模型。断层重复活动形成的陡坎的退化分析则需要谨慎对待,恒定滑动速率陡坎的非线性扩散模型适用于模拟年龄<10ka、活动速率高的断层陡坎的演化;多次事件陡坎模型(包括线性扩散和非线性扩散)需要仔细评估每次事件在陡坎剖面上的断错位置及其位移量。尽管陡坎形貌测年方法存在很多假设条件,但目前快速获取一定范围内的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已成为现实,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沿着同一陡坎提取大量剖面进行分析,继而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结果,这为陡坎退化分析和形貌测年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陡坎
陡坎退化
扩散模型
形貌测年
断层陡坎
-
Keywords
scarp
scarp degradation
diffusion model
morphologic dating
fault scarp
-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