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作用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廖红建 姬建 曾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229-3234,共6页
饱和-非饱和土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存在使得对岩土体的力学性状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化。基于土体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理想的各向同性土的水库堤坝进行了非稳定渗流场的数值模拟,... 饱和-非饱和土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存在使得对岩土体的力学性状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化。基于土体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理想的各向同性土的水库堤坝进行了非稳定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出不同水位、同一水位因不同骤升速率而产生的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并对土体固-液耦合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把堤坝渗流场的动态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离散,分别引入到坝坡稳定性的分析中,以极限平衡原理和Morgenstern-Price条分法为基础对坝坡产生滑移的最小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渗流-滑坡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土 渗流 基质吸力 最小安全系数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中饱和-非饱和土体渗流-沉降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廖红建 姬建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7-640,736,共4页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体渗流理论,以及土体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将基坑非稳态渗流场的动态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离散,分别引入到基坑降水的应力应变分析中。以Fredlund非饱和土理论和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为基础,采用土体...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体渗流理论,以及土体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将基坑非稳态渗流场的动态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离散,分别引入到基坑降水的应力应变分析中。以Fredlund非饱和土理论和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为基础,采用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对高水位地区深基坑开挖采用井点降水措施引起的基坑渗流场的变化及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不同降水条件下渗流场的变化规律以及渗流-沉降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土 渗流 基质吸力 基坑降水 地表沉降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伟 杨仕教 曾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5期174-175,共2页
降雨往往是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雨水渗入土体,引起作用在土体上的动水荷载和静水荷载增大和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边坡产生滑动破坏。探讨了边坡降雨入渗模式、饱和—非饱和土渗流模式及饱和—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对土质边坡... 降雨往往是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雨水渗入土体,引起作用在土体上的动水荷载和静水荷载增大和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边坡产生滑动破坏。探讨了边坡降雨入渗模式、饱和—非饱和土渗流模式及饱和—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土 降雨入渗 边坡稳定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边坡渗流场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延涛 宗金辉 +2 位作者 王成华 潘丽雅 李福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100,共7页
评估边坡的稳定性是很多工程中的重要问题,降雨会造成边坡失稳。为探讨边坡失稳机理,以降雨强度和雨型为参数,考虑地表径流形成的水膜对于边坡渗流场的影响,针对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边坡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饱... 评估边坡的稳定性是很多工程中的重要问题,降雨会造成边坡失稳。为探讨边坡失稳机理,以降雨强度和雨型为参数,考虑地表径流形成的水膜对于边坡渗流场的影响,针对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边坡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饱和-非饱和土边坡渗流场模拟计算,得出以下结论:降雨强度越大,边坡中孔隙水压力变化的程度越大;当降雨有间歇时,随着雨水的消散,表层土基质吸力增加,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下部土体基质吸力有所降低。当继续降雨时,表层和内部土体基质吸力降低;当降雨强度大于土体的渗透系数时容易形成地表径流,径流会在坡脚处积聚成水膜,水膜的存在对非饱和土边坡的孔隙水压力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饱和-非饱和土 边坡 渗流场 基质吸力
下载PDF
黄河下游大堤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永乐 李艳丽 李朋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0,共3页
针对现状条件下黄河大堤处于饱和-非饱和状态的事实,利用饱和-非饱和土系统的二维渗流模型对黄河大堤进行了渗流分析,结果表明:①浸润线瞬变位置在水位变化初期变化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慢;②等势线从饱和区向非饱和区扩展,说明在... 针对现状条件下黄河大堤处于饱和-非饱和状态的事实,利用饱和-非饱和土系统的二维渗流模型对黄河大堤进行了渗流分析,结果表明:①浸润线瞬变位置在水位变化初期变化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慢;②等势线从饱和区向非饱和区扩展,说明在等势线间的水头差作用下,饱和区和非饱和区内都有水的流动;③由堤防顶部到底部,压力水头逐渐由正值变到负值,坝中央等压线几乎与浸润线平行;④流速矢量开始时垂直于地面,逐渐向堤内偏转,在坝中央部分平行于浸润线,在坝趾位置几乎垂直于坝趾,且浸润线上、下皆存在流速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矢量 水头 浸润线 渗流分析 饱和-非饱和土 黄河大堤
下载PDF
降雨对饱和——非饱和状态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
6
作者 王恒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94-98,共5页
降雨条件下,由于水的入渗和土体容重的变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受到挑战。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和Morgenstern-Price法对案例排土场进行降雨工况下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分析,考虑废石土基质吸力,研究降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降雨条件下,由于水的入渗和土体容重的变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受到挑战。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和Morgenstern-Price法对案例排土场进行降雨工况下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分析,考虑废石土基质吸力,研究降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非饱和状态下的排土场降雨工况稳定性是复杂的,降雨对处于非饱和状态下排土场渗流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过程。降雨刚结束时,坡内会在少量雨水渗入下形成局部暂态饱和区;降雨结束一段时间后,坡内雨水入渗量加大,暂态饱和区范围不断缩小,局部地下水位有所抬升。边坡稳定性最低安全系数并不对应着降雨工况的最高浸润线时态,非饱和介质基质吸力的降低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饱和—非饱和土体 基质吸力
下载PDF
不同降雨类型对粗粒土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煜 何忠明 +1 位作者 卞汉兵 曾铃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6-43,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降雨类型下粗粒土高路堤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考虑路堤边坡内部饱和度、孔隙水压力及软化效应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拟定了小雨、中雨、大雨以及暴雨4种降雨类型,设定一级坡高8m、二级坡高12m的A类和一级坡高10m...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降雨类型下粗粒土高路堤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考虑路堤边坡内部饱和度、孔隙水压力及软化效应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拟定了小雨、中雨、大雨以及暴雨4种降雨类型,设定一级坡高8m、二级坡高12m的A类和一级坡高10m、二级坡高10m的B类两类典型边坡,通过分析A,B两类方案填筑的路堤边坡在不同降雨工况下安全系数和塑性区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路堤边坡最佳填筑方案,探讨了最佳方案填筑的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降雨类型下,A类方案填筑的边坡稳定性比B类边坡更好,表明依托工程高路堤边坡最佳填筑方案为A类;降雨0~12h内边坡安全系数下降较快,随着降雨持时的增加,安全系数下降趋势减缓;在相同的降雨持时下,边坡安全系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降雨强度超出一定范围后,其安全系数下降趋势相差不大;降雨初期,水位线上升较快,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降雨持时的增加,水位线上升速率减慢并呈规律性上升;小雨对边坡塑性区分布影响较大,但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降雨强度不再是影响边坡塑性区分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基质吸力 饱和-非饱和 粗粒土高路堤 边坡稳定性 降雨入渗
下载PDF
Improved Model for Soil as a Two-Phase Mixture Based on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8
作者 Kousuke Nakamura Tomoaki Satomi Hiroshi Takahashi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4年第12期1053-1060,共8页
It is desired to resolve soil contamination with reduced costs. “Insoluble treatment” is a soil improvement method for heavy metal containing soil, which uses soil mixers to mix soil and soil improvement liquid agen... It is desired to resolve soil contamination with reduced costs. “Insoluble treatment” is a soil improvement method for heavy metal containing soil, which uses soil mixers to mix soil and soil improvement liquid agents. To reduce the costs of this method, soil mixers have to be optimized. However, it is not achieved due to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 mixing solid with liquid. Therefore, a numerical model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solid and liquid is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us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method. To validate the numerical model, 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numerically reproduced. The 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replicated a liquid flow with an error rate of 2.1% and a seepage flow with an error rate up to 26.1%. Especially, the water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pores was highly improved with absolute gaps in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up to 4.4% in the porosity range of 10% - 90%. For the water absorption into dry s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 became more realistic by concerning soil s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Improvement Water Absorption Test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下载PDF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理论的病险土坝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成成 马栋和 孙超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141,147,共4页
在病险土坝坝坡稳定分析中引入饱和-非饱和土理论,通过推导饱和-非饱和渗流统一方程和优选非饱和土的特征参数,提出了饱和-非饱和土理论的优化法来分析病险土坝的新思路,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仅考虑饱和土和考虑饱和-非饱和土的优化... 在病险土坝坝坡稳定分析中引入饱和-非饱和土理论,通过推导饱和-非饱和渗流统一方程和优选非饱和土的特征参数,提出了饱和-非饱和土理论的优化法来分析病险土坝的新思路,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仅考虑饱和土和考虑饱和-非饱和土的优化法两种理论下的病险土坝坝坡稳定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考虑饱和-非饱和土理论后,病险大坝加固前安全系数高出3.6%、加固后安全系数高出3.8%,同时可看出滑动弧面明显加深,说明了安全系数提高的合理性,因此考虑饱和-非饱和土理论的优化法用于病险土坝坝坡分析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土 坝坡稳定 土水特征曲线 病险土坝
下载PDF
饱和‑非饱和土一维大变形固结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亚东 姜龙飞 +2 位作者 郭帅杰 杨伟超 武志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3-560,共8页
基于分段线性差分法,建立了一种饱和⁃非饱和土一维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模型UCS2。该模型可考虑土体初始饱和度随深度变化,可分析不同地下水位深度的土体大变形固结问题,并编制了Fortran计算程序。采用现有数值解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UCS2模... 基于分段线性差分法,建立了一种饱和⁃非饱和土一维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模型UCS2。该模型可考虑土体初始饱和度随深度变化,可分析不同地下水位深度的土体大变形固结问题,并编制了Fortran计算程序。采用现有数值解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UCS2模型分别在饱和与非饱和情况下与现有数值解吻合。开展了大变形算例分析,对比了固结前后孔隙比、饱和度、孔隙水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地下水位深度及非饱和参数对土体固结沉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土 非线性 大变形固结 饱和度 地下水位
下载PDF
A MODEL OF WATER, VAPOR AND HEAT FLOW IN POROUS MEDIA
11
作者 Yang Jin-zhong CaI Shu-ying (Wuhan University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Wuhan 430072, P. R. China)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1995年第1期1-16,共16页
A numerical model physically based on a formulation of water, vapor, and heat transport in saturated- unsaturated soils coupled with a lower atmosphere boundary layer modelling is presented. The inputs required for t... A numerical model physically based on a formulation of water, vapor, and heat transport in saturated- unsaturated soils coupled with a lower atmosphere boundary layer modelling is presented. The inputs required for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are weather data, soil thermal and hydraulic properties. The coupled numerical model is tested separate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and analytical solution 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suitabl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coupled problem. The agreements of the numerical mode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re excellent.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weather conditions, soil water conductivity K, thermal vapor diffusivity DTV, and isothermal vapor conductivity DHV on the evaporation rate from the soil surface. When the soil is wet, the evaporation rate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input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his is the situation for high ground water table and just after rainfall.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of air humidity has stronger effect on evaporation rate than the roughness length. When the soil is dry enough,the soil water conductivity dominates evaporation rate. Neglecting thermal vapor diffusivity and isothermal vapor conductivity introduces an error less than 2. 5% in evapora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mode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aturated-unsaturated soil.
原文传递
饱和非饱和土的位移土压力及非极限力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顺群 高凌霞 +1 位作者 柴寿喜 李珊珊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3,共8页
为了客观评估非极限平衡条件下,土力学强度参数的发展变化规律,基于摩擦定律、土压力与位移的双曲线模型、饱和非饱和土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非极限平衡土力学参数同步发挥的假设,采用应力路径分析方法,研究了非极限平衡条件下饱和... 为了客观评估非极限平衡条件下,土力学强度参数的发展变化规律,基于摩擦定律、土压力与位移的双曲线模型、饱和非饱和土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非极限平衡土力学参数同步发挥的假设,采用应力路径分析方法,研究了非极限平衡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的位移土压力对应的应力状态,并给出了位移土压力依赖于非极限内摩擦角、粘聚力和吸力内摩擦角等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当挡土结构由K0状态发生向着土体的正向位移时,基于位移的土力学参数先随着位移的增大而减小,在减小至0后又随着位移的增大而逐步增大,直至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当挡土结构由K0状态发生背向土体的负向位移时,基于位移的土力学参数随着位移的增大而逐步增大,直至主动极限平衡状态;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挡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工作状态、安全储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饱和非饱和土 应力路径分析法 非极限平衡 位移土压力
原文传递
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对土壤溶质运移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史海滨 陈亚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8-267,共10页
本文通过等温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实验建立了土壤吸附模型,用饱和水动力弥散实验建立了土壤不动水体模型,并给出了土壤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影响下的饱和-非饱和溶质(盐)运移数学模型的特征-有限元数值计算格式,采用特征-有限元法... 本文通过等温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实验建立了土壤吸附模型,用饱和水动力弥散实验建立了土壤不动水体模型,并给出了土壤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影响下的饱和-非饱和溶质(盐)运移数学模型的特征-有限元数值计算格式,采用特征-有限元法对蒸发与入渗实验条件下溶质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土壤吸附及不动水体对表土积盐作了四种处理,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对溶质运移影响较大,它在土壤水盐运动的定量研究中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运移 数值模拟 土壤吸附作用 不动水体
下载PDF
层状土条件下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及土壤水分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4
作者 毛晓敏 姚立强 +1 位作者 冯绍元 王莹莹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9-955,共7页
基于我国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复杂层状土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试验,建立了考虑混凝土衬砌层和层状渠床的饱和非饱和有压土壤水入渗模型。采用HYDRUS-2D对渠道渗漏和土壤水分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渗漏... 基于我国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复杂层状土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试验,建立了考虑混凝土衬砌层和层状渠床的饱和非饱和有压土壤水入渗模型。采用HYDRUS-2D对渠道渗漏和土壤水分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渗漏量、实测渠道周边土壤含水率等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对于模拟复杂层状渠床情况下的渠道渗漏比较可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分析了渠道衬砌和土壤层状结构特性对渠道渗漏产生的影响,以及层状土和均质土在湿润峰行进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渠道渗漏强度受渠道衬砌形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渠床附近的弱渗透性土层,而层状渠床下强渗透性土层具有一定的减渗作用;均质土和层状土在渠道渗漏量相近情况下,土壤水分分布具有较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衬砌 渠道渗漏 分层土壤 饱和-非饱和土壤水流 数值模拟 HYDRUS-2D
下载PDF
计算层状土稳定入渗率的饱和层最小通量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毛晓敏 尚松浩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0-817,共8页
根据土壤水动力学原理,提出了计算多层土壤稳定入渗率的饱和层最小通量法。采用HYDRUS-1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土壤表面水头、多层土壤特性下的稳渗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对饱和层最小通量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种计算多层土壤稳渗... 根据土壤水动力学原理,提出了计算多层土壤稳定入渗率的饱和层最小通量法。采用HYDRUS-1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土壤表面水头、多层土壤特性下的稳渗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对饱和层最小通量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种计算多层土壤稳渗率的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误差较小。与改进的Green-Ampt公式相比,该方法不需要考虑下层土壤的进水吸力,同时考虑了多层土壤对入渗的影响,更适用于实际情况下分层土壤稳定入渗率的估算,可以为水资源量评价、环境污染评价和相关工程设计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土 稳定人渗率 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饱和层最小通量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陆面过程模式SIB2与包气带入渗模型的耦合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剑 李新 +1 位作者 王根绪 潘小多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0-579,共10页
土壤含水量对陆—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水平衡计算以及降雨、农业灌溉对地下水补给的研究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现阶段大多数陆面过程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计算采用一维水桶模式,忽略了流域尺度上的侧向补给、地下水位的变化、包气带土壤... 土壤含水量对陆—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水平衡计算以及降雨、农业灌溉对地下水补给的研究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现阶段大多数陆面过程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计算采用一维水桶模式,忽略了流域尺度上的侧向补给、地下水位的变化、包气带土壤的非线性渗透特性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国内外研究较为成熟的饱和—非饱和理论的基础上,编程实现了包气带土壤水分传输方程的求解,并与陆面过程模式(SIB2)相耦合,建立起研究分层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非稳态的地下水位、和地表蒸散发之间定量关系的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耦合模型,以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临泽农业综合观测场的灌溉试验为例,模拟干旱内陆平原区小麦生长期间定额灌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计算瞬时土壤含水量、非稳态的地下水位,并对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耗水量进行估算,进而为农业合理灌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饱和-非饱和入渗理论 SIB2模型 蒸发蒸腾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山地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栋 范育青 +1 位作者 赵明洲 辛程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445-9449,共5页
为研究降雨入渗对山地公路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毕节市织金县某公路边坡为背景,在饱和-非饱和土体渗透理论基础上,利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其进行模拟。通过分析降雨持续不同时间内边坡雨水入渗情况、潜在滑动面位置及边坡安全... 为研究降雨入渗对山地公路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毕节市织金县某公路边坡为背景,在饱和-非饱和土体渗透理论基础上,利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其进行模拟。通过分析降雨持续不同时间内边坡雨水入渗情况、潜在滑动面位置及边坡安全系数,得出随着降雨持续时间的增加,雨水不断向坡体入渗,边坡潜在滑动面范围不断扩大,边坡安全系数不断减小,边坡稳定性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土体 降雨入渗 潜在滑动面 安全系数
下载PDF
黄河大堤加固工程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永乐 舒笑天 张红芬 《工程勘察》 CSCD 2012年第10期43-47,共5页
根据黄河大堤的岩土工程特性,利用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对洪水条件下未经加固和经过截渗墙、淤背、前戗三种不同工况加固的黄河大堤进行了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渗流分析表明:不同工况加固条件下,黄河大堤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场均发生... 根据黄河大堤的岩土工程特性,利用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对洪水条件下未经加固和经过截渗墙、淤背、前戗三种不同工况加固的黄河大堤进行了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渗流分析表明:不同工况加固条件下,黄河大堤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场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工程加固后大堤内部浸润线明显低于未经加固堤防的浸润线,渗流溢出点较未经加固的堤防要低。文中对三种加固工况下渗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防渗加固的优点和缺点,为黄河大堤的加固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大堤 加固工程 饱和-非饱和土 渗流分析
下载PDF
黄河大堤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永乐 张成 张红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149,共2页
利用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对淤背加固后黄河大堤在洪水条件下不同时刻的渗流等势线、流速矢量、浸润线等进行计算,得出了黄河大堤不同时刻浸润线位置、流速矢量、总水头以及压力水头的分布情况。渗流分析结果表明:淤背加固起到了明显... 利用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对淤背加固后黄河大堤在洪水条件下不同时刻的渗流等势线、流速矢量、浸润线等进行计算,得出了黄河大堤不同时刻浸润线位置、流速矢量、总水头以及压力水头的分布情况。渗流分析结果表明:淤背加固起到了明显降低浸润线的作用,降低了渗流对黄河大堤土体的破坏力,可有效防止堤坝发生管涌、流土等渗透破坏,同时起到了加固堤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分析 饱和-非饱和土 淤背加固 黄河大堤
下载PDF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传输模拟和验证 被引量:16
20
作者 莫兴国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本文建立了包括地下水的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传输综合模型,并对模型中冠层动量湍流交换反梯度传输现象的描述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依据冠层内动量和热量的交换以及辐射传输过程,同时求解地表、冠层能量平衡方程,进而模... 本文建立了包括地下水的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传输综合模型,并对模型中冠层动量湍流交换反梯度传输现象的描述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依据冠层内动量和热量的交换以及辐射传输过程,同时求解地表、冠层能量平衡方程,进而模拟饱和-非饱和土壤的水热传输。用浅地下水地区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能量平衡各分量和土壤含水量的模拟与观测结果相当一致。模型敏感性分析发现,叶面积指数对总蒸散量的影响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叶片最小气孔阻力对总蒸散量的影响,在该阻力较小时更显著;地下水位对蒸散量的影响在它小于1.5m时不显著,而在1.5~1.75m之间时,蒸散减小较快,主要由于土壤蒸发减小显著,冠层蒸腾稍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被-大气 地下水 水分 能量传输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