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绘一号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 被引量:70
1
作者 王任享 胡莘 王建荣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天绘一号卫星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摄影测量过程中关键技术,包括相机在轨标定、等效框幅像片(EFP)多功能光束法平差、角元素低频误差补偿以及偏流角效应的处理等,并给出了由生产单位提供的利用EFP多功能光束法平差软件的处理成果。大... 介绍天绘一号卫星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摄影测量过程中关键技术,包括相机在轨标定、等效框幅像片(EFP)多功能光束法平差、角元素低频误差补偿以及偏流角效应的处理等,并给出了由生产单位提供的利用EFP多功能光束法平差软件的处理成果。大量处理结果表明,无地面控制点目标定位精度达到工程技术指标,精度达到美国SRTM水平。此外,文中还列出了有控制点目标定位的若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相机标定 EFP光束法平差 无地面控制点定位 天绘一号卫星
下载PDF
“天绘一号”卫星工程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任享 胡莘 +1 位作者 王新义 杨俊峰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5,共4页
概括"天绘一号"卫星工程的建设历程和卫星系统的使命任务;介绍了卫星系统和相机载荷的能力与技术参数;重点阐述了"天绘一号"卫星无地面控制条件下的摄影测量关键技术,包括LMCCD相机体制、航天摄影测量相机参数在轨... 概括"天绘一号"卫星工程的建设历程和卫星系统的使命任务;介绍了卫星系统和相机载荷的能力与技术参数;重点阐述了"天绘一号"卫星无地面控制条件下的摄影测量关键技术,包括LMCCD相机体制、航天摄影测量相机参数在轨标定技术以及无地面控制点条件的三线阵EFP影像平差技术等的运用,通过工程实践,达到了工程技术指标要求;最后介绍数据应用情况,提出"天绘一号"卫星的发展设想,为了解"天绘一号"卫星工程提供了基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工程 卫星系统 影像产品 LMCCD相机 相机在轨标定 无地面控制点定位 “天绘一号”
原文传递
星载TDICCD相机像移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晓云 杜伟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
通过分析给出了偏流角变化、速高比变化和姿态精度导致的像移量及其与调制传递函数的对应关系,结合卫星轨道和相机参数,在不同积分级数下引起的像移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积分级数的增加,像移对相机成像质量的... 通过分析给出了偏流角变化、速高比变化和姿态精度导致的像移量及其与调制传递函数的对应关系,结合卫星轨道和相机参数,在不同积分级数下引起的像移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积分级数的增加,像移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表现为偏流角及速高比的变化。为此,在轨运行期间须对其采取补偿措施,为保证高质量的图像,卫星平台必须具有高精度、高稳定度的姿态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TDICCD相机 像移 成像质量 仿真
下载PDF
LMCCD相机影像摄影测量首次实践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任享 王建荣 胡莘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LMCCD相机作为天绘一号卫星的有效载荷,是保证其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精度的关键。本文分别利用LMCCD影像和三线阵CCD影像对天绘一号卫星的相机参数进行在轨标定计算,并利用各组在轨标定结果对定位精度(重点对高程误差)进行统计分... LMCCD相机作为天绘一号卫星的有效载荷,是保证其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精度的关键。本文分别利用LMCCD影像和三线阵CCD影像对天绘一号卫星的相机参数进行在轨标定计算,并利用各组在轨标定结果对定位精度(重点对高程误差)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纯的三线阵CCD影像相比,LMCCD影像在相机参数在轨标定中能有效抵御因卫星姿态变化率导致的光束法平差航线系统变形问题,在天绘一号现有姿态变化率的水平条件下,利用LMCCD影像进行相机参数在轨标定可保证天绘一号01星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三线阵CCD影像 LMCCD相机 空中三角测量
原文传递
卫星天线热真空变形测量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桂平 马开锋 +1 位作者 王蔡健 钦桂勤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21-25,共5页
针对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高低温测量的难点和特点,提出了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热真空中对卫星天线面板的高低温变形进行测量。成功地利用2台经过保护的专业像机组成双相机摄影测量系统,完成了天线热真空变形测量,解决了传统的测量手... 针对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高低温测量的难点和特点,提出了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热真空中对卫星天线面板的高低温变形进行测量。成功地利用2台经过保护的专业像机组成双相机摄影测量系统,完成了天线热真空变形测量,解决了传统的测量手段无法在真空中进行测量的难题,型面变形测量精度达到0.1mm,满足了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天线 热真空变形测量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平面度 像机保护罐
下载PDF
敏捷卫星偏流角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景泉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4期16-20,共5页
TDICCD相机成像时为保证图像品质,要求对偏流角进行修正。文章针对敏捷卫星任意姿态角建立了在星下点成像、俯仰姿态机动后成像、滚动姿态机动后成像,以及滚动加俯仰姿态机动后成像几种情况下偏流角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 TDICCD相机成像时为保证图像品质,要求对偏流角进行修正。文章针对敏捷卫星任意姿态角建立了在星下点成像、俯仰姿态机动后成像、滚动姿态机动后成像,以及滚动加俯仰姿态机动后成像几种情况下偏流角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敏捷卫星姿态目标计算当中,有必要考虑姿态机动带来的偏流角控制目标变化,以保证姿态控制精度。文章对敏捷卫星的偏流角控制设计、计算和测试验证工作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卫星 TDICCD相机 姿态控制 偏流角
下载PDF
立体测绘小卫星有效载荷——传输型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相机 被引量:7
7
作者 金光 南寿松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9年第3期34-37,共4页
立体测绘小卫星是现代小卫星发展的重要分支。三线阵CCD立体测绘相机作为立体测绘小卫星有效载荷,突破了传统卫星设计概念,利用相机支架可作为卫星平台的优势,集光机电热进行设计,使有效载荷比达到40%
关键词 小卫星 CCD相机 有效载荷
下载PDF
光学测绘卫星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建荣 杨元喜 +1 位作者 胡燕 缪毓喆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卫星摄影测量是获取地球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全球无图区或困难地区测绘的有效途径。简要梳理了光学测绘卫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光学测绘卫星进行了详细介绍,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中国光学测绘卫星成果已能满足1∶5万、1∶1万... 卫星摄影测量是获取地球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全球无图区或困难地区测绘的有效途径。简要梳理了光学测绘卫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光学测绘卫星进行了详细介绍,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中国光学测绘卫星成果已能满足1∶5万、1∶1万比例尺测绘产品的精度要求。对光学测绘卫星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未来测绘卫星的发展趋势,包括星上智能探测与存储、星上和地面数据智能处理及多星组网协同探测等。在全球高精度基础信息数据支撑下,未来摄影测量卫星可向集成型、泛在型和智能型发展,提升测绘产品的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激光测距仪 无控定位 立体相机 集成型卫星
原文传递
卫星摄影测量中偏流角修正余差改正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建荣 王任享 胡莘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4-959,共6页
基于立体影像摄影机理,对偏流角修正的剩余误差导致的上下视差进行分析,建立了立体相机偏流角余差改正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偏流角余差影响上下视差的误差方程,并重点从相机参数在轨标定和光束法平差中低频误差补偿两方面提出解决措施。理... 基于立体影像摄影机理,对偏流角修正的剩余误差导致的上下视差进行分析,建立了立体相机偏流角余差改正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偏流角余差影响上下视差的误差方程,并重点从相机参数在轨标定和光束法平差中低频误差补偿两方面提出解决措施。理论分析与实际卫星影像试验表明,偏流角改正余差对上下视差影响较大,必须通过相机参数在轨标定和低频误差补偿两方面予以改正,才能保证全球范围无地面控制点目标定位精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偏流角 相机标定 无地面控制点定位 低频误差补偿
原文传递
Overall scheme and on-orbit images of Chang’E-2 lunar satellite CCD stereo camera 被引量:8
10
作者 ZHAO BaoChang YANG JianFeng +5 位作者 WEN DeSheng GAO Wei CHANG LingYing SONG ZongXi XUE Bin ZHAO W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2237-2242,共6页
The goals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missions for Chang'E-2 lunar satellite require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large imaging dynamic range for the onboard CCD cameras. The TDI CCD image sensor was adopted for ... The goals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missions for Chang'E-2 lunar satellite require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large imaging dynamic range for the onboard CCD cameras. The TDI CCD image sensor was adopted for the two linear CCD stereo camera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lunar reconnaissance of the world. The design argumentation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magers meet the mission requirements. The satellite was launched on 1 October 2010 at zero window. The cameras obtained images of 7 m resolution on the 100 km orbit for the first time on 24 October 2010, and operated once again on 27 October 2010 to take stereo images of the Sinus Iridum with the resolution better than 1.5 m. On the near-moon-arc of 15 kmxl00 km elliptical orbit, the images are very clear and rich of grey scales, indicating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hang'E-2 engineering mission. At the present the cameras are acquiring the full lunar surface stereo images with 7 m resolution on the 100 km circular orbit to complete their scientific 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ar satellite Chang'E -2 CCD stereo camera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target Sinus lridum image
原文传递
基于MSCMG大型遥感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舒适 房建成 +4 位作者 张伟 刘刚 钱勇 方宝东 刘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31,共11页
针对大力矩飞轮前馈和闭环反馈补偿复杂、对精度影响敏感性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磁浮控制力矩陀螺闭环补偿的大型遥感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磁悬浮力矩陀螺为控制执行机构,通过变结构反馈补偿控制律设计,建立新的运动补偿... 针对大力矩飞轮前馈和闭环反馈补偿复杂、对精度影响敏感性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磁浮控制力矩陀螺闭环补偿的大型遥感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磁悬浮力矩陀螺为控制执行机构,通过变结构反馈补偿控制律设计,建立新的运动补偿控制系统,减小相机和卫星本体耦合效应。基于磁浮力矩陀螺力矩大、反向激励扰动小、精度高的特性,将其应用于对地遥感成像相机运动补偿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与飞轮前馈补偿相比,姿态稳定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有效提高空间大惯量卫星姿态控制的稳定度,提升相机对地成像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甚高精度卫星姿态控制与载荷运动补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磁浮控制力矩陀螺 相机运动 反馈补偿 高精度姿态控制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elative radiometric correction of CBERS satellite CCD image 被引量:6
12
作者 GUO Jianning, YU Jin, ZENG Yong, XU Jianyan, PAN Zhiqiang & HOU Minghui China Center for Resource Satellite Data and Application, Beijing 100830,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12-28,共17页
The main payload on CBERS-01/02 of China-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 (CBERS) is a push-broom CCD camera with moderate spatial and radiant resolution. Because at lab the data for calibration at satellite assembly ... The main payload on CBERS-01/02 of China-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 (CBERS) is a push-broom CCD camera with moderate spatial and radiant resolution. Because at lab the data for calibration at satellite assembly stage were unable to be collected, and also because the onboard calibrator after launch was in a different state from imaging, the calibration of CCD image got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practice, two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processing on the ground station: One is extracting calibration data by statistics from the image itself, and the other is the method of histogram match. It was proved that the latter can calibrate the image much better, because it can remove the effect of unstable response of the camera largely and also can overcome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camera basically by using Look-Up Table (LUT) calculated from histogram statistics of different temporal images.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of CBERS-01, a lot of calibration tests were done before the launch of CBERS-02, in which a set of lab coefficients for relative calibration was formulated after the data collection by using integration-hemisphere in the stage of satellite assembly test. During the on-orbit test,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libration result from such coefficients was not satisfying, especially there being response difference between 3 detector arrays,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unstable dark currents of the CCD camera. 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a statistic method to remove such response difference. In this method the middle detector array was used as reference to find the response differences of adjacent similar features between these arrays and it was proved to have a broad adap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RS satellite CCD camera RELATIV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RELATIVE radiometric CORRECTION assembly test.
原文传递
6-UPRRUS折叠式并联机构及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耿明超 赵铁石 +1 位作者 赵飞 潘秋月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6-463,共8页
提出一种6-UPRRUS折叠式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来实时调整卫星相机的位姿以保证相机的成像质量。机构由6个分支组成,每个分支中包含一个由UPR和UR组成的五杆闭环子链,驱动副为移动副。对机构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该机构的... 提出一种6-UPRRUS折叠式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来实时调整卫星相机的位姿以保证相机的成像质量。机构由6个分支组成,每个分支中包含一个由UPR和UR组成的五杆闭环子链,驱动副为移动副。对机构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该机构的自由度,得到了机构运动学反解。利用旋量速度、加速度及闭环子链的运动特性求解广义关节的速度、加速度,建立机构分支中各个杆件的运动学模型。基于虚功原理和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利用旋量表示的牛顿-欧拉公式建立该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折叠机构的关键结构参数对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验证了理论模型,为机构在空间相机的位姿调整、跟踪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相机 调姿 折叠 并联机构 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卫星追述(一)——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任享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以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摄影测量为背景,回顾了中国第一代、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的研制历程,给出了相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介绍了研制的技术难点。从地形图制作精度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第一代、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的技术水平,给出... 以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摄影测量为背景,回顾了中国第一代、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的研制历程,给出了相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介绍了研制的技术难点。从地形图制作精度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第一代、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的技术水平,给出了制作的立体影像图和等高线图。最后,与美国、俄罗斯(前苏联)、欧空局同类型的返回式卫星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外方位元素 星相机 返回式卫星 航天遥感
下载PDF
测绘卫星的发展及技术现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刚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07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从卫星摄影测量应用的角度出发,针对国内外以光学传感器为有效载荷的遥感测绘卫星的起源、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重点对我国测绘卫星的发展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测绘卫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发展以三... 本文从卫星摄影测量应用的角度出发,针对国内外以光学传感器为有效载荷的遥感测绘卫星的起源、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重点对我国测绘卫星的发展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测绘卫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发展以三线阵相机为传感器的测绘卫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卫星 相机
下载PDF
TDICCD相机平台振动所致的MTF空间移变降质 被引量:5
16
作者 智喜洋 张树青 +2 位作者 张伟 孙晅 傅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2-1438,共7页
卫星振动不仅会引起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CCD相机像元采样的不规则性,还会引起像元弥散斑空间分布的不一致性,导致图像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产生空间变化,从而制约高分辨率图像振动复原质量。本文从... 卫星振动不仅会引起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CCD相机像元采样的不规则性,还会引起像元弥散斑空间分布的不一致性,导致图像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产生空间变化,从而制约高分辨率图像振动复原质量。本文从卫星振动对TDICCD相机推扫成像采样过程的作用机理出发,结合理论推导与仿真研究,得到了平台振动引起的图像空间移变降质及表征方法。然后在振动复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出MTF空间移变降质对复原处理误差的影响,并基于实际卫星图像开展了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振动所致图像MTF空间移变降质小于15%时,复原处理后的图像与理想图像的结构相似度优于0.95,而且处理误差所导致的图像失真不影响判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振动 TDICCD相机 复原质量 MTF空间移变降质
下载PDF
Auto-compensation of velocity-height ratio for Chang’E-2 satellite CCD stereo camera 被引量:4
17
作者 XUE Bin ZHAO BaoChang +7 位作者 YANG JianFeng GAO Weit QIAO WeiDong MA XiaoLong ZHANG Bo LIU JiaHang ZHAO Wei JING Juan Ju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2243-2246,共4页
The TDI-CCD imaging method using auto-compensation of velocity-height ratio (VHR) was applied to Chang’E-2 satellite CCD stereo camera.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mage quality of the camera were discussed,among which... The TDI-CCD imaging method using auto-compensation of velocity-height ratio (VHR) was applied to Chang’E-2 satellite CCD stereo camera.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mage quality of the camera were discussed,among which the mismatch error in VHR was found to be the main cause.An auto-compensation scheme for VHR was developed.The validity and effectiveness were proved by the on-orbit high quality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2 satellite CCD stereo camera TDI-CCD velocity-height ratio auto-compensation scheme
原文传递
补偿卫星轨道运动和热变形对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勇 南树军 李卿 《航天器工程》 2007年第5期34-40,共7页
研究了星地一体化补偿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载荷成像的影响。首先,根据图像配准的目标,定义了扫描角、步进角和固定网格。然后,根据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扫描镜成像影响的特点,设计了运动补偿方案和模型。最后,基于所设计... 研究了星地一体化补偿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载荷成像的影响。首先,根据图像配准的目标,定义了扫描角、步进角和固定网格。然后,根据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扫描镜成像影响的特点,设计了运动补偿方案和模型。最后,基于所设计的补偿模型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星地一体化补偿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扫描镜成像的方案可行,能够提高有效载荷的成像质量,满足图像配准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成像仪 垂直探测仪 扫描镜 图像配准
下载PDF
敏捷型遥感卫星相机热防护门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窦强 李劲东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2期55-59,共5页
针对敏捷型遥感卫星相机变化的外热流,以及热防护门(简称热门)对相机热设计产生的影响,建立带热门的相机热模型,采用Thermal Desktop软件对带热门相机在轨飞行期间的温度变化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热门将大幅降低相机的主动加热... 针对敏捷型遥感卫星相机变化的外热流,以及热防护门(简称热门)对相机热设计产生的影响,建立带热门的相机热模型,采用Thermal Desktop软件对带热门相机在轨飞行期间的温度变化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热门将大幅降低相机的主动加热功率。对热门开启后相机的最长成像时间进行分析,热门开启后6min,相机次镜支撑组件无法满足相机热设计要求,可在次镜安装板背部包覆多层隔热材料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对遥感卫星热门与热控系统的耦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相机 热防护门 姿态机动 外热流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敏捷型卫星的相机外热流变化及其抑制措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窦强 李劲东 +1 位作者 朱军 周宇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文章根据空间外热流理论建立了敏捷型遥感卫星的空间相机外热流计算模型,针对相机的外热流变化情况,选择典型计算工况并对其外热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工作模式及卫星姿态变化对相机主要部件热流的影响。为解决外热流分布不均和... 文章根据空间外热流理论建立了敏捷型遥感卫星的空间相机外热流计算模型,针对相机的外热流变化情况,选择典型计算工况并对其外热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工作模式及卫星姿态变化对相机主要部件热流的影响。为解决外热流分布不均和波动剧烈问题,提出了加长相机遮光罩和加装热防护门2种抑制方案,并对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型卫星 空间相机 外热流 热防护门 遮光罩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