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沫填充圆柱壳抗冲击响应与耦合效应分析
1
作者 谭晓丽 范志强 +2 位作者 张飞 李耀宙 胡敬坤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为了探究泡沫完全填充和非完全填充对多胞管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选用6061-T4铝合金作为薄壁圆壳结构材料,选用泡沫铝作为填充芯体材料,采用质量块冲击实验装置对空心圆柱壳、泡沫填充管以及泡沫夹芯管三种结构进行了压溃实验。基于该动... 为了探究泡沫完全填充和非完全填充对多胞管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选用6061-T4铝合金作为薄壁圆壳结构材料,选用泡沫铝作为填充芯体材料,采用质量块冲击实验装置对空心圆柱壳、泡沫填充管以及泡沫夹芯管三种结构进行了压溃实验。基于该动力学实验,对三种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来验证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并且研究了结构压溃载荷、能量吸收和变形模式对结构几何参数(管壁厚度和泡沫密度)、冲击速度等因素的依赖规律,分析了泡沫填充圆柱壳的能量吸收机制与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泡沫填充管(FT)的管壁厚度由1.0 mm增大为1.5 mm时,平均压溃力(MCF)值提升的变化范围约为27%~30%,当泡沫密度由0.4 g/cm^(3)增大至0.5 g/cm^(3)时,MCF值提升的变化范围约为17%~20%,即随着泡沫密度和外管壁厚的增加,压溃载荷的动态增强效应会更明显。2)泡沫填充可有效增强结构的径向膨胀效应,提高其能量吸收性能。3)耦合效应产生的机理主要包括三种情况,即泡沫应力状态的改变、泡沫与管壁间的摩擦效应和管壁径向膨胀变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填充管 圆柱壳 夹芯管 能量吸收 耦合效应 比吸能
下载PDF
新型管式气囊的防护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晶 钟志华 +1 位作者 胡林 刘迪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汽车安全气囊乘员约束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被动安全保护设备,它可有效地降低乘员在碰撞中所承受的减速冲击和二次碰撞力,但气囊在提供乘员保护的同时也可能对乘员尤其是离位乘员造成伤害。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等问题仍是理... 汽车安全气囊乘员约束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被动安全保护设备,它可有效地降低乘员在碰撞中所承受的减速冲击和二次碰撞力,但气囊在提供乘员保护的同时也可能对乘员尤其是离位乘员造成伤害。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等问题仍是理论上和工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对作者发明的管式气囊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有限元建模及MADYMO仿真运算软件建立气囊以及假人的虚拟试验模型,采用台车试验和虚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台车试验获得的碰撞加速度曲线作为基线,附加上用计算机产生具有相同统计特性的白噪声子样,合成得到虚拟试验所需的碰撞曲线,输入到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运算,对管式气囊的静态起爆特性以及在碰撞中对乘员的防护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虚拟试验结果表明管式气囊展开过程基本平稳,展开模式可控性强,先展开后膨胀的展开方式避免了传统气囊起爆初期压力突然增大以及后期压力不足的情况,能更好地发挥碰撞过程中对乘员的保护作用。同时针对仿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布置拉带的方式对管式气囊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气囊 有限元仿真 离位乘员 防护效果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聚乙烯泡沫单填充纸蜂窝夹层管的轴向缓冲吸能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韦青 郭彦峰 +2 位作者 付云岗 吉美娟 韩旭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借鉴波纹管、夹层管和泡沫填充管等设计思想,利用纸蜂窝和聚乙烯泡沫这两种优质缓冲吸能材料,提出聚乙烯泡沫单填充正多边形纸蜂窝夹层管的设计思路。通过静态和动态轴向压缩试验分析,研究这类结构的轴向缓冲吸能特性,探讨结构参数、跌... 借鉴波纹管、夹层管和泡沫填充管等设计思想,利用纸蜂窝和聚乙烯泡沫这两种优质缓冲吸能材料,提出聚乙烯泡沫单填充正多边形纸蜂窝夹层管的设计思路。通过静态和动态轴向压缩试验分析,研究这类结构的轴向缓冲吸能特性,探讨结构参数、跌落冲击参数对变形特征和关键吸能指标的影响,为其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轴向静态压缩情况下,单填充纸蜂窝夹层管发生渐进屈曲变形且泡沫发生非均匀变形,X向管的屈服强度、压溃强度和塑性平台应力均优于Y向管。随着管横截面边数的增加,单填充管的比吸能、行程利用率和比总体效率都呈下降的趋势。在轴向跌落冲击载荷作用下,X向管的比吸能、比总体效率都高于Y向管,而行程利用率低于Y向管。随着管长比或管横截面边数的增加,管的比吸能、行程利用率和比总体效率都有明显的下降,而随着跌落冲击能量的增加,管的比吸能、行程利用率和比总体效率近似于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蜂窝夹层管 聚乙烯泡沫填充 静态压缩 轴向跌落冲击 缓冲吸能特性
原文传递
大跨越塔采用复合构件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尹 《电力建设》 2006年第6期5-7,共3页
大跨越塔部分采用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其基频高于传统的纯钢管结构,振动特性比较好;构件的阻尼比纯钢管大得多,其抗振性能会有很大提高,并可以解决结构上的许多问题,因此,这种结构具有抗风振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 大跨越塔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 模态分析
原文传递
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受火全过程轴压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晓 阳霞 刘昭辉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4-113,共10页
为了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进行了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受火全过程轴压试验,观察试验现象和构件破坏形态,分析受火时间对构件轴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 为了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进行了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受火全过程轴压试验,观察试验现象和构件破坏形态,分析受火时间对构件轴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经历火灾全过程后轴压破坏呈现局部腰鼓形破坏和剪切破坏两种破坏形式;高温作用后构件仍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荷载,但轴压承载力较常温加载的显著降低。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荷载-位移曲线及混凝土纵向应力的参数分析,发现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构件的极限荷载呈现下降趋势,由于夹层混凝土的保护作用,受火时间低于90 min时极限荷载下降幅度较小,而超过90 min时极限荷载下降幅度最大;轴压比对受火构件的极限荷载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 火灾全过程 轴压试验 有限元分析 轴压性能
原文传递
应用夹心T管修复医源性右侧副肝管损伤8例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易为民 陈晨 吴金术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2-603,共2页
右侧副肝管损伤是医源性胆道损伤中比较少见的类型,处理难度较大,术后易发生胆漏、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2005—2012年,我院利用夹心T管技术处理8例此类病人,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副肝管损伤 夹心T管
原文传递
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的强度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肖青战 武强 《粘接》 CAS 2020年第3期166-169,178,共5页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因其重量轻、载重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其强度特性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短柱轴压、短柱偏压等特性研究较多却没有针对纯弯强度特性的研究。鉴于此,文章对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因其重量轻、载重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其强度特性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短柱轴压、短柱偏压等特性研究较多却没有针对纯弯强度特性的研究。鉴于此,文章对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的荷载-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组合提高常数并基于混凝土组合构件的叠加算法构建了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强度模型,最终该通过实验分析,表明抗弯承载强度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出组合构件实际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夹层钢管 纯弯强度特性 有限元 抗弯承载强度模型
下载PDF
基于OpenSEES的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玲玲 陈建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应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采用Mander混凝土本构模型和Menegotto-Pinto钢材本构模型对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力-应变(N-ε)关系曲线,并对空心率、长细比和内外钢管径厚比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 应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采用Mander混凝土本构模型和Menegotto-Pinto钢材本构模型对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力-应变(N-ε)关系曲线,并对空心率、长细比和内外钢管径厚比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比实心混凝土延塑性更好,随空心率和外钢管径厚比的增大其极限承载力增大,随长细比的增大其极限承载力减小,但内钢管径厚比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轴压 纤维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