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5
1
作者 赵文智 胡素云 +1 位作者 汪泽成 董大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非均质性导致一组北东向基底断裂在中生代“隐性”活动 不仅控制了晚三叠世一系列古水系的流向,而且后期小规模活动在上覆砂体中还产生微裂隙和小断层,既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也改善了储集层物性条件 在上三叠统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非均质性导致一组北东向基底断裂在中生代“隐性”活动 不仅控制了晚三叠世一系列古水系的流向,而且后期小规模活动在上覆砂体中还产生微裂隙和小断层,既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也改善了储集层物性条件 在上三叠统延长组岩性油气藏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基底断裂分布区的异常高古地热加速了有机质生烃演化。靖安—陇东地区位于北东向基底断裂分布带内,成藏条件最好,是已经发现和将要发现三叠系油田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断裂 “隐性”活动 裂缝 沉积砂体 控制作用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特征元素比值在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研究为例 被引量:55
2
作者 操应长 王艳忠 +1 位作者 徐涛玉 弭连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利用Ni/Co、V/Co、Mg/Mn、Mn/Sr、Ba/Mn、Fe/K、Mg/Ca、Ba/Sr、Mg/Al、Al/Na十个特征元素比值,通过分布模式、物源指数、Q型聚类等方法,对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物源进行了研究。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王58井区存在南北两大物源... 利用Ni/Co、V/Co、Mg/Mn、Mn/Sr、Ba/Mn、Fe/K、Mg/Ca、Ba/Sr、Mg/Al、Al/Na十个特征元素比值,通过分布模式、物源指数、Q型聚类等方法,对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物源进行了研究。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王58井区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王58井及其以北地区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物源体系,王斜583和王126井及其以南地区主要为南部物源体系,中部牛114—斜1井一带具有南北混源特点。研究表明利用特征元素比值判别沉积物物源方向,能够有效地避免水动力及成岩作用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判断沉积物的物源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特征元素 物源 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苏53区块石盒子组8段和山西组1段为例 被引量:45
3
作者 叶成林 王国勇 +1 位作者 何凯 徐中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6-244,共9页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市苏里格庙地区,属于典型的岩性圈闭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的地质特征。以苏53区块为研究目标,从宏观上明确其总体低渗背景下的相对高渗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优选出天然气相对富集区。结合区域...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市苏里格庙地区,属于典型的岩性圈闭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的地质特征。以苏53区块为研究目标,从宏观上明确其总体低渗背景下的相对高渗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优选出天然气相对富集区。结合区域基本地质特征,在地层系统划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测井和试气等实际地质资料,对储层非均质性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借助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结果,结合微观分析数据,分别对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石盒子组8段和山西组1段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石盒子组8段和山西组1段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都十分严重,但纵向上的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要强于平面非均质性;石盒子组8上段砂体最发育,在沿河道方向砂体连续性较好,而在垂直河道方向上河道砂体更叠频繁,连续性较差,致使层间非均质性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砂体 宏观非均质性 储层 苏53区块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三段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 被引量:35
4
作者 操应长 姜在兴 +1 位作者 李春华 全升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46,共7页
结合山东惠民盆地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第三段 (简称沙三段 )层序地层学研究 ,根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 ,提出了陆相湖盆中层序内体系域的四分法 ,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 ,并且... 结合山东惠民盆地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第三段 (简称沙三段 )层序地层学研究 ,根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 ,提出了陆相湖盆中层序内体系域的四分法 ,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 ,并且层序界面位于湖平面最大下降的位置 ,介于下降域和低位域之间。层序地层中存在四个关键性界面 :首泛面、最大湖泛面、始降面和最大下降面 ,其中首泛面对应于湖水由相对稳定到快速上升时的初始湖泛面 ,为低位域与湖侵域间的分界面 ;最大湖泛面对应于湖水快速上涨至最大限度时的湖泛面 ,为湖侵域与高位域间的分界面 ,在界面附近多形成特征的CS段 ;始降面对应于湖平面开始快速下降时的沉积界面 ,为高位域与下降域的分界面 ;最大下降面也是层序界面 ,为湖盆水体快速下降或湖盆岸线快速退到最低点时的沉积界面。结合研究区的岩芯、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 ,本文总结了四个关键界面的识别标志。中央隆起带沙三段沉积共划分出六个体系域 ,分属三个层序。本文以层序II沉积为例 ,阐述了不同体系域的沉积体系特征 ,低位期湖盆水域面积小 ,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 ,河流流经距离长 ,边缘地区形成下切谷 ;湖侵期发育小规模的退积式三角洲沉积 ,砂体较不发育 ;高位期湖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古近系 沉积演化 层序地层 下降体系域 界面 砂体 惠民凹陷
下载PDF
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及砂体分布规律 被引量:38
5
作者 靳松 朱筱敏 钟大康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2-220,共9页
笔者依据岩心、测井资料,通过岩性、电性对比,对胡状集油田沙三中亚段4~8油层组的扇三角洲相储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确立了不同级次旋回界面和旋回类型的识别特征,将研究层段分为1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依据中期旋回对砂体... 笔者依据岩心、测井资料,通过岩性、电性对比,对胡状集油田沙三中亚段4~8油层组的扇三角洲相储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确立了不同级次旋回界面和旋回类型的识别特征,将研究层段分为1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依据中期旋回对砂体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垂直、平行物源方向短期旋回与古地貌的变化关系,确定了短期旋回的对比原则和对比方法,建立了短期旋回对比格架。短期旋回地层在中期基准面旋回的不同时期的砂体分布特征差异明显,是造成储层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细分油气开发层系时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砂体 等时对比 扇三角洲
下载PDF
斜坡带低位扇砂岩体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以埕岛潜山披覆构造东部斜坡带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广军 宋国奇 +1 位作者 王永诗 张世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8,共4页
针对隐蔽油气藏成因和分布规律复杂、勘探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把层序地层学方法应用于陆相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 ,对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的解剖分析 ,研究沉积作用发生和演化的机制 ,探讨隐蔽油藏 (圈闭 )... 针对隐蔽油气藏成因和分布规律复杂、勘探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把层序地层学方法应用于陆相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 ,对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的解剖分析 ,研究沉积作用发生和演化的机制 ,探讨隐蔽油藏 (圈闭 )分布的边界条件 ,进而形成了关于斜坡带低位扇砂岩体隐蔽油藏 (圈闭 )分布与预测的地质方法和技术 ,初步提出了湖相盆地“低位扇”和“坡折带”的理论。以埕岛地区东部斜坡带为例 ,介绍了斜坡带低位扇砂体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和方法 ,使该类砂体油藏预测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更加清楚 ,有效地指导了对该类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 低位扇砂岩体 岩性 油气藏勘探方法 坡折带 侵蚀沟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Ⅲ层序底界上下砂体预测与有利区评价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年富 齐雪峰 +2 位作者 王英民 刘豪 王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Ⅲ层序底界面结构主要有发育底砾岩的不整合型、发育风化壳的假整合型和具明显沉积型式变化的整合型等 3类。在侏罗系Ⅲ层序底界面上、下延 4 0ms的波形地震相中 ,1~ 2类高频波形对应砂泥岩互层沉积 ;5~ 6类低频波形...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Ⅲ层序底界面结构主要有发育底砾岩的不整合型、发育风化壳的假整合型和具明显沉积型式变化的整合型等 3类。在侏罗系Ⅲ层序底界面上、下延 4 0ms的波形地震相中 ,1~ 2类高频波形对应砂泥岩互层沉积 ;5~ 6类低频波形对应大套砂岩沉积 ;3~ 4类波形介于二者之间。地震波的振幅与界面上的岩石组合有关 ,中强振幅对应于砂、泥岩组合以及砾岩、粉砂岩组合 ,弱振幅对应于大套砂岩组合 ,中振幅介于二者之间。另外 ,低频波和中强振幅与地震前积反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波形地震相、振幅以及反射结构的综合分析 ,认为玛湖西北斜坡和腹部的石南 -莫北地区有大面积的砂体分布 ,其中 ,车 -拐水下扇、玛湖辫状三角洲、中拐曲流河三角洲及石南 -夏盐曲流河三角洲等砂体发育区是有利的非构造圈闭发育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层序 坡折带 地震相 砂体预测 有利区评价
下载PDF
油田开发后期的相控建模 被引量:19
8
作者 吕晓光 张永庆 陈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采用相控建模的思路是提高储集层建模精度的关键。根据成熟开发油田的技术、信息特点,提出了沉积学微相建模与参数定量预测的思路、方法和主要步骤。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开展了建模实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与常规的非相控参数预测相比... 采用相控建模的思路是提高储集层建模精度的关键。根据成熟开发油田的技术、信息特点,提出了沉积学微相建模与参数定量预测的思路、方法和主要步骤。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开展了建模实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与常规的非相控参数预测相比,前者的预测结果,促进了地质概念向模型转化,建模结果更符合地下地质实际。这一思路有利于发挥地质家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其结果将更好地发挥地质的约束作用,同时也更适合我国油藏描述的基础和实际。文中同时指出,进一步的实践中可考虑沉积学微相建模与随机参数预测结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 油田开发后期 微相 油藏描述 地质 砂体 储集层 沉积学 分流河道 实例研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庙含油气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沈玉林 郭英海 +1 位作者 李壮福 孙粉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8,共7页
在区域构造变动、岩性组合、沉积相构成、测井曲线特征等研究基础上,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将在苏里格庙含油气区上古生界划分出5个层序组,并在晋祠组到石盒子组中划分出14个三级沉积层序,分... 在区域构造变动、岩性组合、沉积相构成、测井曲线特征等研究基础上,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将在苏里格庙含油气区上古生界划分出5个层序组,并在晋祠组到石盒子组中划分出14个三级沉积层序,分别发育于陆表海、三角洲、河流3种沉积背景之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以体系域为单位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内主要含气层段—层序8、9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表明,以体系域为单位编制的砂体等值线图,更细致地刻画了砂体的展布,砂质储集体的发育和空间展布受控于沉积环境,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砂体 上古生界 苏里格庙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构造断阶与砂体预测:以沾化凹陷富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日辉 郑和荣 林畅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构造断阶带包括陡坡和缓坡断阶带。因地形差异,陡坡和缓坡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存在明显不同。低水位期,陡坡一侧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缓坡一侧发育河流冲积平原、小型冲积扇或三角洲。湖进期,陡坡一侧由岸向湖,不同断阶上分别发育冲... 构造断阶带包括陡坡和缓坡断阶带。因地形差异,陡坡和缓坡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存在明显不同。低水位期,陡坡一侧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缓坡一侧发育河流冲积平原、小型冲积扇或三角洲。湖进期,陡坡一侧由岸向湖,不同断阶上分别发育冲积扇或扇三角洲的近 中端,中 远端,在靠近深洼部位发育湖底浊积扇或其它重力流沉积体;缓坡一侧,则表现为前期沉积的砂体向物源方向的退积。高水位期,因地形变缓断阶作用变小,整体表现为三角洲向盆地的进积,呈延长楔形或透镜状。另外,断阶中断裂活动的先后次序和迁移方向,对砂体的分布也有明显控制作用。运用这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断阶 砂体预测 沾化凹陷 圈闭
下载PDF
南堡凹陷第三系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袁选俊 薛叔浩 王克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7-94,共8页
本文从沉积环境、沉积旋回性研究出发,对南堡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将下第三系分为下层序、中层序(Es2-Es1)、上层序(Ed3-Ed1)3个层序。并分析了层序结构、体系域特征;探讨了层序、体系域与不同... 本文从沉积环境、沉积旋回性研究出发,对南堡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将下第三系分为下层序、中层序(Es2-Es1)、上层序(Ed3-Ed1)3个层序。并分析了层序结构、体系域特征;探讨了层序、体系域与不同级别沉积旋回之间的关系;解剖了南堡凹陷各组段、各体系域发育的沉积体系及砂体类型;总结了各种砂体的分布规律及含油性,对进一步的勘探前景作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层序 地层学 第三纪
下载PDF
多井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在埕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阳 高喜龙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多井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砂体解释、砂体厚度预测及应用效果四部分。在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主力砂体研究中应用这一技术,阐明了主力油砂体的分布范围、微构造形态、储层物性的空间变化... 本文介绍了多井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砂体解释、砂体厚度预测及应用效果四部分。在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主力砂体研究中应用这一技术,阐明了主力油砂体的分布范围、微构造形态、储层物性的空间变化特征。识别砂体的厚度可薄到5m。这一成果有力地指导了埕岛油田1996年开发井钻探及1997年井位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井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 应用 埕岛油田 砂体
全文增补中
油气输导通道的内部结构和输导机制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佟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6,共4页
根据油气输导通道内部结构,分析油气输导机制及特征.结果表明,断裂主要通过伴生裂缝、诱导裂缝和破裂带内构造岩孔隙输导油气,油气沿裂缝运移符合泵吸作用下的管道渗流原理,具有幕式快速运移的特征,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不整... 根据油气输导通道内部结构,分析油气输导机制及特征.结果表明,断裂主要通过伴生裂缝、诱导裂缝和破裂带内构造岩孔隙输导油气,油气沿裂缝运移符合泵吸作用下的管道渗流原理,具有幕式快速运移的特征,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不整合面主要通过底砾岩孔隙和半风化岩石的风化卸载裂缝系统输导油气,沿不整合面运移是油气侧向穿层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砂体内部按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可分为均质结构、正韵律结构、反韵律结构和杂乱结构.均质砂体无优势运移输导通道,正韵律砂体的优势运移输导通道位于砂体的底部,反韵律砂体的优势运移输导通道位于砂体的顶部,杂乱结构砂体的优势运移输导通道位于颗粒相对较大的砂岩处.沿砂体运移是油气侧向不穿层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通道 内部结构 断裂 不整合面 砂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砂体的垂向结构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云翔 陈景山 +4 位作者 王建峰 丁熊 姚泾利 李士祥 李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8,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重新认识,在上三叠统延长组下部的长9油层组中获得了新发现、新突破,该油层组成为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层系。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沉积古地理背景... 近年来随着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重新认识,在上三叠统延长组下部的长9油层组中获得了新发现、新突破,该油层组成为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层系。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沉积古地理背景分析,以沉积特征和指相标志的识别为依据,认为盆地内长9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环境与牵引流作用有关的陆上与水下的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等砂体,滨浅湖环境与湖浪和湖流改造作用有关的砂质滩坝、席状砂等砂体。根据岩芯剖面精细描述及沉积微相分析,结合测井曲线解释,指出长9单砂体主要发育B、C、I、F、D五种基本垂向结构类型,多层砂体的垂向叠加样式复杂多变,常见的有BB、CC、CB、II、CI、BC、BI、FF等类型。砂体垂向结构的主控因素分析表明,沉积环境、沉积相以及基准面升降旋回是控制单砂体垂向结构、多层砂体垂向叠加样式及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结构 叠加样式 砂体 三角洲 长9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常胜 杜社宽 +3 位作者 黄建良 邵国良 陈剑 李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特征和成藏要素后指出,该凸起中东部沙湾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断块-岩性型稀油油藏,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在沙二段;西北部主要为岩性稠油油藏,数量少、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沙一段;沙二... 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特征和成藏要素后指出,该凸起中东部沙湾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断块-岩性型稀油油藏,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在沙二段;西北部主要为岩性稠油油藏,数量少、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沙一段;沙二段砂体、断裂及圈闭是其成藏主控因素,沙一段岩性圈闭是其成藏关键因素;沙二段砂体主要发育在坡折带附近,其顶部薄砂体控藏特点表现突出;控藏断裂为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张性正断裂,它有效沟通了沙湾凹陷侏罗系油源和红车断裂带深层圈闭,同时又起遮挡作用;该组油源主要为沙湾凹陷侏罗系生油岩,其次有深层油藏向上再调整原油的混入,成藏期在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凸起 新近系 沙湾组 成藏 砂体 断裂 坡折带
下载PDF
松辽盆地尚家油田油气输导体系及特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有功 张艳会 +1 位作者 付广 刘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118,共6页
分析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及葡萄花油层油气输导体系,发现油田主要存在断裂简单型输导体系及断裂与砂体组合复合型输导体系.空间构造形态控制油气的运移方式,正向构造脊线是三肇凹陷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向尚家地区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和... 分析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及葡萄花油层油气输导体系,发现油田主要存在断裂简单型输导体系及断裂与砂体组合复合型输导体系.空间构造形态控制油气的运移方式,正向构造脊线是三肇凹陷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向尚家地区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和聚集场所;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各种控制因素在时间上的合理匹配决定了尚家油田油气的聚集成藏.断层型输导体系输导能力的变化具有周期幕式特征,而断裂与砂体组合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主要受控于断裂与砂体的对接模式及砂体自身的输导能力.在尚家油田同向断层与砂体组合模式及反向断层与砂体组合模式中的连续型和错接型组合模式具备侧向的输导能力,而反向断层与砂体组合模式中的离散型不具有侧向输导能力.通过有效通道空间系数的计算及各油层组油显示层段的统计结果证实,尚家油田在扶余油层中扶一油层组砂体侧向输导能力强,杨大城子油层中杨一油层组砂体侧向输导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尚家油田 油气输导体系 输导能力 断裂 砂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砂质辫状河夹层特征——以苏东27-36密井网区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卢志远 马世忠 +3 位作者 何宇 牛东亮 王龙 李建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4-708,71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盒8下亚段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依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学特征,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多级界面形式存在的夹层。依据夹层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夹层主...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盒8下亚段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依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学特征,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多级界面形式存在的夹层。依据夹层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夹层主要分为河道间夹层、心滩坝内夹层、心滩坝间夹层以及河道底部滞留沉积。综合分析研究区6个沉积时间单元内夹层的密度、频率、分布特征,指出夹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北部和东部相对较少。通过对盒8下亚段砂体构型解剖,认为辫状河砂体连片发育,夹层的存在使得砂体各向连通性变差,夹层是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构型 辫状河储层 夹层 砂体 苏里格东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付广 孙永河 +1 位作者 吕延防 黄劲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3-768,共6页
为了研究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在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利用此评价参数对我国11个以砂体为主要输导通道的大中型气田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进行了研究... 为了研究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在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利用此评价参数对我国11个以砂体为主要输导通道的大中型气田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我国11个以砂体为主要输导通道的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与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高效、中效和低效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分别为大于0.25,0.25~0.03和小于0.03。根据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砂体输导层输导特征,对其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到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相对较高,仅在富拉尔基以西有限地区为中、低效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区,其余广大地区皆为高效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区。目前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已发现的天然气藏皆分布在高效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区内,表明齐家-古龙凹陷生成排出的天然气向西斜坡区运移具良好的输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斜坡区 萨二、三油层 砂体 输导效率 天然气 评价参数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和须四段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辉 田景春 +2 位作者 蒋裕强 王强 付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5,111-112,共4页
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地质资料,研究了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了砂体形成及分布的受控因素。研究区砂体主要由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组成。古地貌形态对砂体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 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地质资料,研究了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了砂体形成及分布的受控因素。研究区砂体主要由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组成。古地貌形态对砂体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当基准面下降时,来自盆地周边山系的碎屑物质沿高可容纳空间的沟谷带进入湖盆,在河流、波浪和沿岸流的冲刷作用下,形成不同程度席状化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波浪和湖流的改造作用占主导地位,沉积物将发生再分配,在缺少物源的滨岸区或雷口坡组顶部古残丘附近沉积下来,形成新的滩坝砂体。随着湖岸线的频繁迁移,砂体既可向湖方向推进,也可向平行岸线方向迁移,最终形成分布面积广、厚度稳定的若干砂岩体叠加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成因类型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川中地区
下载PDF
陆丰凹陷块状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彦平 罗东红 +1 位作者 邹信波 薛艳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内LFG13和LFG22两个老油田为例,从断层"屋檐"效应及砂体"内嵌"夹层的遮挡效应、高含水期的生产压差难以启动厚层块状砂体顶部低渗部位的流动、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局部区域井网控制程度4个方面对...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内LFG13和LFG22两个老油田为例,从断层"屋檐"效应及砂体"内嵌"夹层的遮挡效应、高含水期的生产压差难以启动厚层块状砂体顶部低渗部位的流动、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局部区域井网控制程度4个方面对块状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从水驱后成"屋檐油"、生产压差难递进区、"包夹"型砂体组合上下包裹区以及井网未完善区4类剩余油富集区的动用阐述了块状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措施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砂岩油藏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砂体“内嵌”夹层 “包夹”型砂体组合 屋檐油 “海恩斯”跳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