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药培养过程栽培稻花粉不育杂种F_1与亲本台中65的细胞学研究
1
作者 姚焱 卢永根 +3 位作者 刘向东 张志胜 冯九焕 张桂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利用活体压片、半薄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栽培稻(OryzasativaL.)花粉不育杂种F1及育性正常的亲本台中65离体培养前后的小孢子及花药壁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台中65相比,杂种F1的花粉小孢子在发育至单核中-晚期,出现比例较高的胞质凝... 利用活体压片、半薄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栽培稻(OryzasativaL.)花粉不育杂种F1及育性正常的亲本台中65离体培养前后的小孢子及花药壁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台中65相比,杂种F1的花粉小孢子在发育至单核中-晚期,出现比例较高的胞质凝聚小孢子和少量星型小孢子,正常小孢子和淀粉化小孢子比例降低。在离体条件下,胞质凝聚小孢子、星型小孢子、正常小孢子、液泡化小孢子、淀粉化小孢子的发育主要沿着胞质凝聚败育过程、孢子体发育过程、配子体发育过程、液泡化过程和淀粉化过程进行;药壁组织在离体条件下,杂种F1比台中65的绒毡层降解速度快,中层膨大程度高。杂种F1与台中65在离体培养下小孢子发育及药壁细胞学的差异主要是受到S-a座位内等位基因互作及离体培养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lival.) 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S-α 花药培养 异常花粉 花药壁组织 细胞学
下载PDF
远近配穴针刺法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2
作者 高珊 高丹 +3 位作者 苏娜 曾超 周泉 林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5-830,共6页
目的:观察在口腔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远近配穴针刺法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伴有流涎的脑瘫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口腔功能训练(30 min/次... 目的:观察在口腔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远近配穴针刺法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伴有流涎的脑瘫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口腔功能训练(30 min/次)、NMES治疗(20 min/次);观察组在口腔功能训练NMES治疗后给予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四神聪、语言一区、地仓、颊车、合谷、足三里等,头皮针留针1 h,体针留针30 min,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定分级为Ⅴ级者,金津、玉液两穴点刺出血。以上各项治疗两组均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30 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TDS分级评定、安全性评价、吞咽障碍评估及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DS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83.9%(52/62),优于对照组的58.1%(36/62,P<0.05);观察组吞咽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5/62),优于对照组的69.4%(43/6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唇舌运动、咀嚼动作和吞咽功能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esell发育量表中的适应性、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交方面评分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语言行为发育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亦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适应性、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交发育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远近配穴针刺法联合NMES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NMES的治疗效果,其在提高患儿行为认知能力的同时,可增强患儿口唇、舌、咽部等肌肉的感觉及运动的协调性,从而明显改善患儿的流涎症状及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流涎 远近配穴针刺法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3
作者 马丙祥 冯士梅 张璠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按摩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有30例Ⅱ~Ⅴ级流涎患儿经训练后转为Ⅰ~Ⅳ级,流涎控制的有效率81.08%,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按摩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有30例Ⅱ~Ⅴ级流涎患儿经训练后转为Ⅰ~Ⅳ级,流涎控制的有效率81.08%,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改善其流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流涎症 针灸疗法 按摩疗法 吞咽功能训练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流涎的评估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利江 纪静丽 +1 位作者 温淑静 侯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2,共4页
4岁以后,清醒状态下出现流涎为异常症状。脑瘫患儿唾液控制障碍导致流涎,影响患儿营养、社交和心理健康等。脑瘫流涎的评估分主观和客观两大类,前者有视觉模拟评分、教师流涎分级法、流涎频率和严重性评分、流涎商、流涎影响评分等,后... 4岁以后,清醒状态下出现流涎为异常症状。脑瘫患儿唾液控制障碍导致流涎,影响患儿营养、社交和心理健康等。脑瘫流涎的评估分主观和客观两大类,前者有视觉模拟评分、教师流涎分级法、流涎频率和严重性评分、流涎商、流涎影响评分等,后者则包括Saxon测试、棉拭子法等。流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运动训练、流涎刺激因素的矫正、生物反馈疗法、药物、手术治疗,也有理疗和中医治疗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流涎 评估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冬梅 李刚 杨旭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康复治疗两种方法。疗程结束前后均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配合康复法和康复法比较,治疗后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对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康复治疗两种方法。疗程结束前后均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配合康复法和康复法比较,治疗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法可以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流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流涎症 针刺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段华林 张惠佳 +2 位作者 颜华 张彬 刘明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瘫患儿流涎的影响。方法 43例脑瘫流涎患儿分为NMES组(n=22)及对照组(n=21),两组常规治疗相同,NMES组同时给予NME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定患儿流涎情况。结果 NMES...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瘫患儿流涎的影响。方法 43例脑瘫流涎患儿分为NMES组(n=22)及对照组(n=21),两组常规治疗相同,NMES组同时给予NME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定患儿流涎情况。结果 NMES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MES可以改善脑瘫患儿流涎,促进其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神经肌肉电刺激 流涎
下载PDF
乌梅和柠檬喷雾剂对糖尿病口干症病人唾液分泌及口干程度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子煜 高志娟 陈佩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00-2403,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乌梅喷雾剂及柠檬喷雾剂对糖尿病口干症病人唾液分泌及口干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于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口干症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柠檬组(30例)和乌梅组(30例)。两... [目的]观察比较乌梅喷雾剂及柠檬喷雾剂对糖尿病口干症病人唾液分泌及口干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于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口干症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柠檬组(30例)和乌梅组(3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及护理,柠檬组给予柠檬喷雾剂干预,乌梅组给予乌梅喷雾剂干预,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病人唾液流率及口干程度变化。[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病人唾液流率及口干程度评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周后两组唾液流率及口干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喷雾剂和柠檬喷雾剂均能有效地促进糖尿病口干症病人唾液分泌,缓解口干症状,但乌梅喷雾剂效果明显优于柠檬喷雾剂,更适合治疗糖尿病口干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口干症 乌梅喷雾剂 柠檬喷雾剂 唾液分泌 口干程度
下载PDF
口肌运动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及流涎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靖 谭丽金 黄美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口肌运动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及流涎的影响,以期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应用口肌运动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及流涎的影响,以期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干预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口肌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分析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所有患儿的语言发育、流涎分级及吞咽功能,比较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语言发育评分、构音语音发育评分、流涎分级、吞咽功能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两组患儿语言发育评分、构音语音发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吞咽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流涎分级1级比例明显增多,且干预组患儿临床疗效(χ^(2)=7.381、7.123)、语言发育评分(t=5.624、4.361)、构音语音发育评分(t=4.911、4.202)、吞咽功能得分均优于对照组(t=8.493、6.262),流涎分级1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4.381、7.715,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中采用口肌运动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语言发育,改善流涎状况及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肌运动训练 综合康复训练 脑瘫 语言发育 流涎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导向疗法对卒中后面瘫及流涎的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柱 徐倩 +5 位作者 王萍 邱雪梅 施伯瀚 孙勇 朱燕 单春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肌内效贴导向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面瘫及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7月,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冰棉块刷擦刺激、面部手法按摩、面肌功能训练和低频脉冲... 目的观察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肌内效贴导向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面瘫及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7月,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冰棉块刷擦刺激、面部手法按摩、面肌功能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面部手法、面肌功能训练的同时,使用"Y"形或"O"形贴布交替进行肌内效贴导向治疗,并嘱患者尽量保持贴扎至第2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教师流涎量表(TDS)、House-Brackmann (H-B)分级和面神经功能临床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TDS分级、H-B分级和面神经功能临床评定量表评分均改善(Z> 2.460, t> 4.971, P <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Z> 2.817, t> 4.964, P <0.01)。结论肌内效贴导向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和流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流涎 肌内效贴
下载PDF
补肾敛涩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与夜尿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明哲 孙传河 +1 位作者 高鹏琳 潘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33-35,39,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敛涩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流涎与夜尿增多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6例伴有异常流涎和(或)夜尿增多的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补肾敛涩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流涎与夜尿增多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6例伴有异常流涎和(或)夜尿增多的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敛涩方治疗,治疗疗程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昼夜流涎总量及夜尿次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总分及UPDRSⅡ-6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昼夜流涎总量及夜尿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昼夜流涎总量及夜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Ⅱ-6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敛涩方能够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流涎、夜尿增多的非运动症状,可用于具有此类非运动症状的P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补肾敛涩方 流涎 夜尿
原文传递
针刺推拿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安树 刘立席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脑性瘫痪流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和口舌操训练;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DS分级评定Ⅰ级5例,Ⅱ级4例...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脑性瘫痪流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和口舌操训练;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DS分级评定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10例,Ⅳ级2例,Ⅴ级3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DS分级评定Ⅰ级10例,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观察组患者TDS分级评定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是(135.64±13.72)cm/s、(144.78±16.45)cm/s;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搏动指数分别是(1.05±0.17)、(0.90±0.18)。治疗后两组发音训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自行进食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细动作行为、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方案所规定的治疗剂量和疗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安全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康复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安全,疗效尚可,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局部肌肉发生收缩运动,可控制流涎症,提高脑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推拿 脑性瘫痪 流涎症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阮灵秀 张学君 吴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要点。方法:通过分析流涎症的形成原因以及针刺治疗时的选穴要点,分别从近部、远部治疗进行探讨。结论:针刺可提高患儿认知能力、刺激面肌收缩、改善吞咽功能,缓解流涎症状。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小儿 流涎症 针刺
下载PDF
口肌训练游戏对脑瘫患儿流涎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曾丽玉 陈靖云 黄却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18期1400-1404,共5页
目的观察口肌训练游戏对脑瘫患儿流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瘫合并流涎症的68例患儿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口肌训练游戏。2组患儿在干预前、干预后8周均采用... 目的观察口肌训练游戏对脑瘫患儿流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瘫合并流涎症的68例患儿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口肌训练游戏。2组患儿在干预前、干预后8周均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对脑瘫患儿流涎情况及口部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有30例Ⅲ~Ⅴ级流涎患儿转为Ⅰ~Ⅳ级,对照组有21例Ⅲ~Ⅴ级流涎患儿转为Ⅰ~Ⅳ级,试验组TDS总有效率为88.2%(30/34),对照组为61.80%(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5);口部运动功能总评分,试验组为(87.68±12.93)分,对照组为(76.53±1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1,P<0.01)。结论口肌训练游戏可激发脑瘫患儿进行口部运动的自我探索与训练,增进下颌、唇、舌运动的范围以及灵活性和力量,促进自主控制下唾液的吞咽,减少流涎,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流涎症 口肌训练 游戏
原文传递
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娜 陆莹 +2 位作者 熊友红 葛克娟 刘毅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比较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与单纯口部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流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揿针(取颊车、地仓、舌三针等,每次留针24 h)联合口部运动疗法,对照组仅予口部运动疗... 目的:比较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与单纯口部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流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揿针(取颊车、地仓、舌三针等,每次留针24 h)联合口部运动疗法,对照组仅予口部运动疗法,揿针每周治疗3次,口部运动疗法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教师流涎(TDS)分级、流涎严重程度评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吞咽障碍调查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8周后及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TDS分级、流涎严重程度评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12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8、12周后口腔期吞咽障碍调查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P<0.05)。结论: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可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症状和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口部运动疗法,且起效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流涎 揿针 口部运动疗法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按摩对脑瘫流涎患者粗大运动、吞咽功能及口运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蔡莉君 黄琳 +1 位作者 何叶萍 吴佳凝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按摩治疗脑瘫流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瘫流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按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按摩治疗脑瘫流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瘫流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按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Fugl-Meyer评分法(FMA)、吞咽障碍调查(DDS)、口部运动评估量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两组治疗后GMFM、FMA、口部运动评估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DS、C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按摩治疗脑瘫流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及口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按摩 脑性瘫痪 流涎症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下载PDF
基于Half-tongue检验测定花椒麻味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靳岳 刘福权 +3 位作者 赵志峰 何强 幸勇 姜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3,共4页
为了定量评价花椒的麻味强度以及在贮藏过程中麻味强度的变化,首先利用HPLC法测定花椒中麻味物质的含量,同时采用Half-tongue检验对新花椒和陈花椒在人体中的麻味阈值进行测定,并进一步采用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唾液分泌实验对麻味强度... 为了定量评价花椒的麻味强度以及在贮藏过程中麻味强度的变化,首先利用HPLC法测定花椒中麻味物质的含量,同时采用Half-tongue检验对新花椒和陈花椒在人体中的麻味阈值进行测定,并进一步采用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唾液分泌实验对麻味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贮藏1年后的陈花椒的麻味物质含量为57.32mg/g,比新花椒的91.43mg/g降低了37.3%;而陈花椒的麻味强度为28.45,比新花椒的32.00降低了11.09%,同时唾液分泌实验结果也表明陈花椒的麻味强度明显低于新花椒。研究为科学评价花椒的麻味强度及贮藏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麻味强度 感觉阈值 唾液分泌 酰胺类物质
下载PDF
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效果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利江 刘秋燕 +1 位作者 刘彬 候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疗法(OSMT)、针刺和低频电刺激等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脑瘫流涎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脑瘫伴发流涎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A组(OSMT,n=20)、B组(针刺,n=20)、C组(低频电刺激,n=20)和D组(针...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疗法(OSMT)、针刺和低频电刺激等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脑瘫流涎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脑瘫伴发流涎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A组(OSMT,n=20)、B组(针刺,n=20)、C组(低频电刺激,n=20)和D组(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n=20)。同期选取门诊就诊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由分别采用教师流涎法和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和A组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均方根(RMS)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668,P〉0.05),B组、C组和D组显著高于治疗前(t〉8.983,P〈0.001)。治疗后对照组和A组间流涎的临床疗效和RMS值均无显著性差异(W=389.5,t=2.041,P〉0.05),B组、C组和D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A组(W〉226.0,t〉8.534,P〈0.01),D组优于B组和C组(W〉306.0,t〉3.663,P〈0.05)。结论针刺和低频电刺激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情况,二者联合疗效优于单一治疗,而OSMT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流涎症 口腔感觉运动疗法 针刺 低频电刺激治疗 表面肌电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次^(131)I“清甲”治疗后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文定 邹劲涛 +2 位作者 覃卫华 覃绍超 董经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首次接受大剂量^(131)I"清甲"治疗后唾液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53例DTC术后患者服用3.7 GBq的^(131)I行"清甲"治疗,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3月行唾液腺动态显像。结果 :53例DTC...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首次接受大剂量^(131)I"清甲"治疗后唾液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53例DTC术后患者服用3.7 GBq的^(131)I行"清甲"治疗,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3月行唾液腺动态显像。结果 :53例DTC患者接受碘治疗后唾液腺摄取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排泄功能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减低(P<0.05)。53例中有14例(26.41%)出现口干症状或口干症状加重,这14例患者的唾液腺摄取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排泄功能在治疗后明显减低(P<0.05)。结论:DTC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清甲"治疗后3月唾液腺摄取功能正常,排泄功能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唾液分泌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辣椒素对移植颌下腺“休眠期”腺体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洋 张雷 俞光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辣椒素在移植颌下腺"休眠期"内对腺体分泌功能及防止导管阻塞中的作用。方法接受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并获得手术成功的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患者42例(45侧患眼),在术后"休眠期"内应用两种不同剂型的辣椒素刺激... 目的观察辣椒素在移植颌下腺"休眠期"内对腺体分泌功能及防止导管阻塞中的作用。方法接受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并获得手术成功的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患者42例(45侧患眼),在术后"休眠期"内应用两种不同剂型的辣椒素刺激,并与酸、咀嚼及红外线理疗等其他刺激方法对照。以手术侧眼睛的施墨试验结果表示移植腺体的分泌功能,观察其作用效果及作用时间。结果辣椒素含漱剂、辣椒素霜剂及红外线理疗均可明显促进"休眠期"内移植腺体的分泌,辣椒素刺激的效果更为明显,而酸和咀嚼刺激对移植腺体的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辣椒素刺激可以作为"休眠期"促进移植腺体分泌、预防导管阻塞的有效手段之一;辣椒素霜剂应用方便,刺激性较小,临床应用时宜作为首选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器官移植 唾液分泌
原文传递
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清晨觉醒唾液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策 段晓楠 +4 位作者 来亚平 胡晶晶 徐耿 孟秀红 孙莹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0-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清晨觉醒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关联,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招募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共1 552名,收集其清晨即刻唾液,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皮质醇质量体积浓度;抑郁症状使用情...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清晨觉醒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关联,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招募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共1 552名,收集其清晨即刻唾液,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皮质醇质量体积浓度;抑郁症状使用情绪与心境问卷量表评价,同时收集体力活动、视频时间、睡眠时间、父母文化程度、青春期发育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并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唾液皮质醇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4%,抑郁症状组皮质醇水平中位数(374.38 ng/mL)高于非抑郁症状组(339.42 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38,P<0.01)。控制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混杂因素后,相比于皮质醇水平位于P_(25)~P_(75)组青少年,<P_(25)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低(OR=0.52,95%CI=0.35~0.78),>P_(75)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OR=1.47,95%CI=1.07~2.01)。结论青少年清晨唾液高水平皮质醇浓度与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唾液分泌 回归分析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