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3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中胃蛋白酶检测对咽喉反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湘平 陈顺金 +3 位作者 王路 刘雄 刘友利 曾芳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唾液中检测胃蛋白酶浓度在咽喉反流(1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反流症状指数(F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和反流检查计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量表得分,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目的探讨唾液中检测胃蛋白酶浓度在咽喉反流(1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反流症状指数(F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和反流检查计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量表得分,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诊断性治疗结果,将56例长期有咽喉不适症状的患者,分为咽喉反流组(32例)和慢性咽喉炎组(24例),以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15例)。留取3组人员深咳咽后部唾液,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唾液中胃蛋白酶浓度。结果唾液中胃蛋白酶阳性率在咽喉反流组、慢性咽喉炎组和健康组分别为93.8%(30/32),75.0%(18/24),20.0%(3/15)。胃蛋白酶质量浓度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5.3[1.3;53.4]ng/ml、0.8[0.1;17.2]ng/ml、0.0[0.0;0.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23.29,P=0.00)。以RSI、RFS量表及诊断性治疗三者联合诊断结果为诊断标准,单独应用RSI量表对于咽喉反流诊断的灵敏度为59.4%,特异度87.2%;单独应用RFS量表诊断灵敏度为84.4%,特异度61.5%;单独应用诊断性治疗的诊断灵敏度81.3%,特异度95.8%;而单独应用唾液中胃蛋白酶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46.2%。结论唾液中胃蛋白酶质量浓度的检测可做为一项灵敏度高、元创、快速的客观的诊断方法应用于咽喉反流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疾病 咽疾病 胃食管反流 胃蛋白酶A 唾液
原文传递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双酚A 被引量:31
2
作者 魏孔吉 赵美萍 +1 位作者 李元宗 常文保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22-1124,共3页
建立了可用于快速、灵敏地检测双酚A的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得最佳实验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13.8 mg/L、抗体稀释为2.4×105倍,生物素化二抗和酶标亲和素的最佳稀释倍数分别为2000倍和500倍.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 建立了可用于快速、灵敏地检测双酚A的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得最佳实验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13.8 mg/L、抗体稀释为2.4×105倍,生物素化二抗和酶标亲和素的最佳稀释倍数分别为2000倍和500倍.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0.2~1000 μg/L;最低检出限0.05 μg/L.所建立的方法用于食品和唾液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样品处理简单,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吸附法 含量测定 双酚A 食品 唾液
下载PDF
肿瘤病人舌苔变化与唾液中人上皮生长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詹瑧 郝晋丰 +1 位作者 汪红 马永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50-351,共2页
目的 :研究肿瘤病人舌苔变化与唾液中人上皮生长因子h -EGF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1 2 5 I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 )。结果 :15 2例肿瘤病人唾液中h -EGF含量为 (4.0 70± 1.0 ) μg L ,明显高于正常人 (3.0 71±1.7) μg L(P <... 目的 :研究肿瘤病人舌苔变化与唾液中人上皮生长因子h -EGF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1 2 5 I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 )。结果 :15 2例肿瘤病人唾液中h -EGF含量为 (4.0 70± 1.0 ) μg L ,明显高于正常人 (3.0 71±1.7) μg L(P <0 .0 1) ,其中 10 2例厚苔者 (占 6 7.1% )的h -EGF含量为 (4.2 70± 1.7) μg L ,也明显高于 5 0例薄苔者 (占 32 .9% )的h -EGF含量 (3.6 91± 1.2 ) μg L (P <0 .0 1)。 结论 :唾液中h -EGF含量与肿瘤病人舌苔增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舌苔 人上皮生长因子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口腔定植和胃肠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骏 何祥一 +1 位作者 吴凌莉 车团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肠疾病患者口腔唾液中H.pylori阳性率为40.46%。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45~64岁年龄组H.pylori阳性率为56.72%,明显高于2个低年龄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率为77.78%,与消化性溃疡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健康组和牙周袋组的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15.38%、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在口腔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胃肠疾病患者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胃肠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不良牙周健康状况可能是胃肠疾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牙周状况 唾液 胃肠疾病
下载PDF
机械治疗同期口服抗生素对侵袭性牙周炎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冯向辉 路瑞芳 +3 位作者 张立 徐莉 陈智滨 孟焕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5-481,共7页
目的探索机械治疗同期全身辅助应用抗生素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第一磨牙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内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 目的探索机械治疗同期全身辅助应用抗生素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第一磨牙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内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的23例GAg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未用药组[12例,年龄(24.5±3.3)岁]和用药组[11例,(26.5±4.0)岁],未用药组进行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用药组洁治后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1周,再行刮治和根面平整术。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和6个月分别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查和唾液、集合龈下菌斑(来源于4颗第一磨牙近中颊侧位点)采集,治疗后2周仅采集唾液。应用PCR方法检测样本中8种牙周致病微生物并对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第一磨牙近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出血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用药组治疗后2、4和6个月探诊深度[分别为(4.21±1.50)、(4.00±1.54)、(3.84±1.89)mm]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分别为(5.29±1.27)、(5.30±1.34)、(4.98±1.36)mm](P<0.05)。用药组治疗后不同时间龈下菌斑(治疗后2、4和6个月Pg、Tf和Td的中位数均降为0.0 ng)和唾液中Pg、Td和Tf含量(治疗后2、4和6个月Tf和Td的中位数均降为0.0 ng,Pg分别为16.3、59.6和22.4 n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未用药组唾液中Td和Tf含量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下菌斑中Td和Tf含量仅在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机械治疗同时辅助全身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降低第一磨牙的探诊深度,控制GAgP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含量,疗效可以维持到治疗后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抗生素 微生物 龈下菌斑 唾液
原文传递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0
6
作者 叶国钦 Karin Everett Noriko Taylor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0-473,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和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结果,探讨口腔Hp感染与胃Hp感染的相关性,及口腔Hp感染对Hp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唾液测定螺旋杆菌抗原技术(HPS)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UBT)同步检测的方法,对114例有上消化... 目的分析口腔和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结果,探讨口腔Hp感染与胃Hp感染的相关性,及口腔Hp感染对Hp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唾液测定螺旋杆菌抗原技术(HPS)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UBT)同步检测的方法,对11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初诊患者(第1组),129例确诊为胃Hp感染经根除治疗后4周复查的患者(第2组)和33例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志愿者(第3组),进行口腔和胃Hp检测。结果第1组、第2组和第3组HP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19%、75.97%和81.8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值均〉0.05);UBT阳性检出率第1组(52.63%)比第2组(34.11%)和第3组(21.21%)高,第1组与第2组和第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8和10.19,P均〈0.05),第2组与第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3,P〉0.05);在UBT阳性者中,HPS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分别为81.67%、88.64%和100%,x^2=2.25,P值均〉O.05)。结论唾液中存在高Hp抗原检出现象,口腔可能是Hp在胃以外的“第二定居地”。口服药物治疗对口腔Hp感染几乎无效,口腔Hp的存在可能是胃病发病和复发的一个重要和直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口腔 抗原 细菌 唾液 尿素 碳放射性同位素
原文传递
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唾液中尼古丁含量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新磊 罗明标 丁健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建立了一种以液相微萃取为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有效测定唾液中尼古丁含量的方法。确定了以磷酸三丁酯为有机溶剂、2 mL 0.05 mol/L KOH调节2 mL样品溶液为给出相,10 mmol/LKH2PO4(pH=3.0)为接收相;搅拌速率为500 r/m... 建立了一种以液相微萃取为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有效测定唾液中尼古丁含量的方法。确定了以磷酸三丁酯为有机溶剂、2 mL 0.05 mol/L KOH调节2 mL样品溶液为给出相,10 mmol/LKH2PO4(pH=3.0)为接收相;搅拌速率为500 r/min,萃取时间为17 min的尼古丁优化萃取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0.1-50 mg/L,相关系数r2=0.9996;检出限为0.05 mg/L(S/N=3);相对标准偏差<5%(n=5);相对回收率为96.3%-102.2%。实验证明该法可用于唾液等生物体液中碱性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尼古丁 样品前处理 唾液
下载PDF
舌苔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詹瑧 汪红 +2 位作者 王瑞平 郝晋丰 吴美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舌苔和肿瘤病人舌苔变化与唾液中人表皮生长因子 (h -EGF)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结果  4 2 5例住院病人中 ,h-EGF含量依次分别为 :1 98例薄苔为 (3 .0 84± 1 .6) μg/L ,2 0 3例厚苔为 (3 .... 目的 分析不同舌苔和肿瘤病人舌苔变化与唾液中人表皮生长因子 (h -EGF)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结果  4 2 5例住院病人中 ,h-EGF含量依次分别为 :1 98例薄苔为 (3 .0 84± 1 .6) μg/L ,2 0 3例厚苔为 (3 .671±1 .2 ) μg/L ,2 1例花剥、镜面苔为 (1 .65 3± 1 .9) μg/L,3例灰苔为 (2 .0± 0 .7) μg/L ,相互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两比较 )。 1 5 2例肿瘤病人与 2 4 9例非肿瘤病人唾液中h-EGF分别为 (4.0 70± 1 .0 ) μg/L和 (3 .0 60± 1 .6) μg/L ,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进一步分析表明 ,无论是肿瘤病人还是非肿瘤病人 ,呈厚苔者其唾液中h -EGF的含量均高于呈薄苔者及正常人。结论 唾液中h-EGF含量的高低与肿瘤病人和非肿瘤病人舌苔苔质的厚薄、剥脱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肿瘤病人唾液中h -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非肿瘤病人 ;h -EGF与人类舌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舌苔 唾液 表皮生长因子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3种厌氧微生物的检测 被引量:28
9
作者 冯向辉 张立 +4 位作者 孟焕新 徐莉 陈智滨 释栋 路瑞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中3种厌氧微生物(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并探讨唾液中3种微生物的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中3种厌氧微生物(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并探讨唾液中3种微生物的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48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和25例非牙周炎者的非刺激性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应用PCR技术检测两种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结果:3种微生物在AgP组、CP组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牙周炎组(P<0.01)。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AgP组100%vs100%,CP组93.8%vs93.8%,非牙周炎组为32%vs48%。福赛坦氏菌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为:AgP组96%vs88%,CP组97.9%vs89.6%,非牙周炎组为32%vs24%。齿垢密螺旋体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为:AgP组94%vs86%,CP组89.6%vs70.8%,非牙周炎组12%vs16%。3种微生物在同一患者两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唾液中存在3种微生物均与牙龈出血指数密切相关,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OR值高达13.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广泛存在于AgP和CP患者的唾液和龈下菌斑中。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密切相关,唾液样本可以用于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唾液 牙菌斑 微生物学
下载PDF
唾液和唾液组学与疾病早期诊断 被引量:28
10
作者 程兴群 邓盟 +1 位作者 徐欣 周学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液、龈沟液和黏膜渗出液等构成的混合性液体,储存了大量的人类口腔微生物和口腔局部组织以及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微生物和病毒的RNA和DNA等基因信息,是系统性检测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变化的重要物质。唾液采集具有非侵... 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液、龈沟液和黏膜渗出液等构成的混合性液体,储存了大量的人类口腔微生物和口腔局部组织以及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微生物和病毒的RNA和DNA等基因信息,是系统性检测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变化的重要物质。唾液采集具有非侵袭性,受试者基本无痛苦和不适,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安全而廉价,因此唾液组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本文就唾液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优势,唾液基因组学、唾液转录组学、唾液蛋白质组学、唾液微生物组学、唾液代谢组学和唾液微小RNA研究,龋病标志物、牙周病标志物、舍格伦综合征标志物、口腔癌和头颈部肿瘤标志物、口腔假丝酵母菌病标志物、全身性疾病标志物、病毒感染标志物在口腔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唾液组学 口腔疾病 全身系统性疾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绵羊唾液中14种β-受体激动剂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阳 苏晓鸥 +3 位作者 王瑞国 王培龙 张维 程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904,共6页
以固相萃取为前处理方式,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绵羊唾液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1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新方法。试样用pH 5.2的乙酸铵缓冲液稀释并沉淀蛋白,离心去杂质后由MCX柱净化、浓缩,经Waters BEH C18色... 以固相萃取为前处理方式,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绵羊唾液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1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新方法。试样用pH 5.2的乙酸铵缓冲液稀释并沉淀蛋白,离心去杂质后由MCX柱净化、浓缩,经Waters BEH C18色谱柱梯度分离,串联质谱法测定,正离子扫描,并以内标法计算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1~0.2μg/L,定量限为0.3~0.5μg/L。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在6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激动剂 唾液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ICP-AES法同时测定人发、血液、唾液、牙石中的多种元素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松君 常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应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人发、血液、唾液及牙石中多种微量元素,采用HNO_3-HClO_4体系溶解样品。具有取样量少,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测定准确等优点。本法回收率在91~106%之间,可为现代医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毛发 唾液 元素分析 ICP-AES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体外降解的对比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永斌 孙迎春 +3 位作者 韦荣智 杨健 盛海莹 陈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34-2240,共7页
背景:在引导骨再生手术临床应用中,生物材料的降解时间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仅对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部分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关其降解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应用人工唾液对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和富... 背景:在引导骨再生手术临床应用中,生物材料的降解时间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仅对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部分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关其降解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应用人工唾液对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进行降解,探讨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人工唾液中的降解特性,比较两种生物制品的降解速度。方法:选取10名志愿者各取静脉血18 mL,放入2个真空采血器中,分别置于Medifuge离心加速机的转筒中,按照制备程序,依次制备出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标本各1份。分别将2种标本制备成块状和膜状,经过处理后,浸泡在人工唾液中,37℃恒温定时测量2种块状标本的质量和膜状标本的面积,记录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降解过程。绘制降解曲线图,比较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标本的降解速度。结果与结论:(1)实验开始后,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实验第5天标本块的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3,4,6天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块状标本的剩余质量显著大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0.05);(2)实验第1-6天,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状标本的剩余面积显著大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0.05);(3)综上,在人工唾液中,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块状标本和膜状标本的降解速度均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慢;对于同样以纤维蛋白为框架的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慢,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降解速度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降解速度慢,表明其纤维蛋白含量高,所能发挥的生物再造功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人工 引导组织再生术 血小板 纤维蛋白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浓缩生长因子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人工唾液 组织再生 降解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唾液CS、MT昼夜节律的调整机制 被引量:23
14
作者 诸毅晖 梁繁荣 +1 位作者 吴曦 成词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神经内分泌昼夜节律特征及电针调整机制。方法采用电针肾俞、足三里治疗CFS,检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和CFS患者(CFS组)治疗前后唾液皮质醇(CS)、褪黑素(MT)水平,分析其昼夜节律特征及电针调整效应。结果①...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神经内分泌昼夜节律特征及电针调整机制。方法采用电针肾俞、足三里治疗CFS,检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和CFS患者(CFS组)治疗前后唾液皮质醇(CS)、褪黑素(MT)水平,分析其昼夜节律特征及电针调整效应。结果①对照组和CFS组治疗前后CS、MT水平都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P<0.01);②CFS组治疗前CS、MT昼夜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电针治疗后明显提高(P<0.01);③CFS组CS峰相位有前移趋势,MT峰相位有后移趋势,电针对峰相位有调整作用;④CFS组CS、MT昼夜分泌振幅有下降趋势,电针可使其振幅上升。结论电针能提高CFS患者CS、MT昼夜分泌量,调整昼夜节律,对CFS的HPA轴基础功能有良好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针灸治疗CFS有效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皮质醇 褪黑素 唾液 昼夜节律 电针
下载PDF
职业紧张对皮质醇分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余善法 姜开友 +4 位作者 王生 马良庆 李奎荣 杨艳 谷桂珍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皮质醇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93名男性铁路货运调度员进行研究 ,使用问卷法测试职业紧张因素、个性特征和心理性紧张反应评分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和唾液中皮质醇浓度。[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皮质醇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93名男性铁路货运调度员进行研究 ,使用问卷法测试职业紧张因素、个性特征和心理性紧张反应评分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和唾液中皮质醇浓度。[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与血清和唾液中皮质醇浓度的相关系数无显著性意义 ,参与机会评分与唾液皮质醇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 ,r= -0.6 ,P<0.05;竞争性评分与唾液中皮质醇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5);血清皮质醇浓度与工作负荷和工作满意感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作关系、参与机会、竞争性评分和焦虑特性评分水平唾液中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不同工作满意感评分水平血清中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前景的未知性、参与机会和竞争性评分分别是血清或唾液中皮质醇浓度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紧张 皮质醇 放射免疫法 血清 唾液 个性特征
下载PDF
分散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检测唾液中的8种毒品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孟梁 王燕燕 +2 位作者 孟品佳 王彦吉 张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7-1082,共6页
建立了分散液相微萃取与毛细管电泳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检测唾液中的阿片类、苯丙胺类及氯胺酮等8种毒品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将0.5 mL含有41μL三氯甲烷的异丙醇混合溶液快速注入到5.0 mL样品溶液中,分散混匀... 建立了分散液相微萃取与毛细管电泳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检测唾液中的阿片类、苯丙胺类及氯胺酮等8种毒品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将0.5 mL含有41μL三氯甲烷的异丙醇混合溶液快速注入到5.0 mL样品溶液中,分散混匀后,以4000 r/min离心5 min,移取萃取溶剂并以氮气吹干;再用含有内标物的水溶液溶解后供毛细管电泳分析。在优化条件下,富集倍数达555~631倍;各药物在0.15~6000μg/L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86~0.9994;检出限为0.055~0.135μg/L(S/N=3);RSD<4.0%(n=5)。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唾液中8种毒品的检测,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5.6%~99.4%之间;检出限为1.5~3.0μg/L(S/N=3);RSD<5.1%(n=5)。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富集效率高、灵敏度高和干扰小等特点,可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毒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相微萃取 毛细管电泳 阿片类毒品 苯丙胺类毒品 氯胺酮 唾液
下载PDF
HS-SPME-GC-MS/MS法测定不同吸烟者唾液中的7种生物碱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凤梅 蒋薇 +7 位作者 刘春波 申钦鹏 司晓喜 朱瑞芝 唐石云 何沛 李振杰 刘志华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3,共8页
为了研究吸烟者唾液中生物碱的含量,采用Salivette@采样管收集人体唾液,以喹啉为内标,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同时测定吸烟者唾液中游离烟碱、降烟碱、麦斯明、烟碱烯、新烟草碱、2,3’-联吡啶和可替宁7种生物碱的顶空(HS)-固相微萃... 为了研究吸烟者唾液中生物碱的含量,采用Salivette@采样管收集人体唾液,以喹啉为内标,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同时测定吸烟者唾液中游离烟碱、降烟碱、麦斯明、烟碱烯、新烟草碱、2,3’-联吡啶和可替宁7种生物碱的顶空(HS)-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不同吸烟者唾液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优化确定的实验条件为30μL唾液样品、白色萃取头、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40 min、解吸时间3 min,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分离分析。(2)方法的线性较好(R2>0.991),7种生物碱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4.52%。(3)不同吸烟者唾液中的生物碱主要以游离烟碱和降烟碱为主,其中,游离烟碱为0.445 8~0.742 2μg/m L,降烟碱为1.371 3~2.854 9μg/m L。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稳定性较好、结果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吸烟者唾液中7种生物碱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吸烟者 唾液 生物碱
下载PDF
Stud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enotype status in saliva,dental plaques,stool and gastric biopsy samples 被引量:22
18
作者 Hassan Momtaz Negar Souod +1 位作者 Hossein Dabiri Meysam Sarsha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2105-2111,共7页
AIM:To compare genotype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isolated from saliva,dental plaques,gastric biopsy,and stool of each patien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H.pylori infection.METHODS:This cr... AIM:To compare genotype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isolated from saliva,dental plaques,gastric biopsy,and stool of each patien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H.pylori infection.METHODS:This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300 antral gastric biopsy,saliva,dental plaque and stool sample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endoscopy referred to endoscopy centre of Hajar hospital of Shahrekord,Iran from March 2010 to February 2011.Initially,H.pylori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by rapid urease test(RUT)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H.pylori(ureC) and for genotyping of voculating cytotoxin gene A(vacA) and 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 genesin each specimen.Finally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tatistical formulas such as Chi-square and Fisher's exact tests to find an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genes and patient's diseases.P < 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Of 300 gastric biopsy samples,77.66% were confirmed to be H.pylori positive by PCR assay while this bacterium were detected in 10.72% of saliva,71.67% of stool samples.We were not able to find it in dental plaque specimens.The prevalence of H.pylori was 90.47% among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PUD),80% among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and 74.13% among patients with none ulcer dyspepsia(NUD) by PCR assay.The evaluation of vacA and cagA genes showed 6 differences between gastric biopsy and saliva specimens and 11 differences between gastric and stool specimens.94.42% of H.pylori positive specimens were cagA positive and all samples had amplified band both for vacA s and m regions.There wa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vacA s1a/m1a and PUD diseases(P = 0.04),s2/m2 genotype and NUD diseases(P = 0.05).No sta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cagA status with clinical outcomes and vacA genotypes(P = 0.65).The evaluation of vacA and cagA genes showed 6 differences between gas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biopsy saliva Dental plaque Stool
下载PDF
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灵敏快速测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利霞 林金明 屈锋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7,共7页
以磁性酶免疫测量分析为模型 ,建立了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利用 3 (2′ 螺旋金刚烷 ) 4 甲氧基 4 (3″ 磷酰氧基 )苯 1,2 二氧杂环丁烷 (AMPPD) 碱性磷酸酶 (ALP)化学发光体系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进行测定 ,测... 以磁性酶免疫测量分析为模型 ,建立了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利用 3 (2′ 螺旋金刚烷 ) 4 甲氧基 4 (3″ 磷酰氧基 )苯 1,2 二氧杂环丁烷 (AMPPD) 碱性磷酸酶 (ALP)化学发光体系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进行测定 ,测量的灵敏度较分光光度法提高了 13倍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15~ 5 0 0mIU/mL ;批内变异系数 (C .V .% )和批间变异系数 (C .V .% )均在 18%之内 ;回收率在 80 %~ 116%之间 ;利用本法对血清样品进行了测定 ,并与其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 ,其相关系数为 0 965 .首次将酶免疫分析方法用于唾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的测定 ,为建立非侵入式样品测定方法打下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测定 灵敏度 HCG 临床诊断 唾液 非侵入式
下载PDF
镍铬合金、钛合金及金铂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肃 周延民 +1 位作者 王晓容 王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目的:评价镍铬合金(Ni-Cr)、钛合金(Ti-6Al-4V)以及金铂合金(Au-Pt)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制作Ni-Cr、Ti-6Al-4V以及Au-Pt合金3种试件共9个,每种合金各3片。采用阳极极化技术,在37℃人工唾液中测定其稳态电位(Ecorr),并记录... 目的:评价镍铬合金(Ni-Cr)、钛合金(Ti-6Al-4V)以及金铂合金(Au-Pt)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制作Ni-Cr、Ti-6Al-4V以及Au-Pt合金3种试件共9个,每种合金各3片。采用阳极极化技术,在37℃人工唾液中测定其稳态电位(Ecorr),并记录其动电位极化曲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变化,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腐蚀试件表面产物的物相。结果:Ni-Cr、Ti-6Al-4V及Au-Pt合金的稳态电位分别为-115、-24和+61 mV。极化曲线表明,电位一定时(<600 mV),Au-Pt及Ti-6Al-4V合金的电流密度比Ni-Cr合金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Ni-Cr合金试件表面有腐蚀痕迹,Ti-6Al-4V合金表面腐蚀痕迹不明显,Au-Pt合金表面无腐蚀痕迹。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Ni-Cr合金的腐蚀产物以Cr2O3为主,Ti-6Al-4V合金试件表面有Ti O2形成,Au-Pt合金表面无化合物生成。结论:在人工唾液中,Au-Pt及Ti-6Al-4V合金均有较好的耐腐蚀性,Ni-Cr合金的耐腐蚀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合金 电化学 唾液 人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