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碳存贮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晨华
李彦
+1 位作者
唐立松
刘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5-391,共7页
对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土壤有机碳贮量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荒漠土壤相比.农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了27%,但20~25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与贮量显著增加,使得总有机碳贮量(0~250cm)增加了57%...
对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土壤有机碳贮量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荒漠土壤相比.农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了27%,但20~25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与贮量显著增加,使得总有机碳贮量(0~250cm)增加了57%。同时,在0—60cm土层农田土壤碳释放速率也显著高于荒漠,而在底层(60—250cm)两者则无明显差异。农田土壤有机碳在表层以消耗为主;中层(20—60cm)有机碳库受碳存贮与消耗作用的共同控制,但存贮作用更为强烈,该层土壤有机碳量有明显累积;底层(60~250cm)有机碳以存贮为主,较为稳定。此外,荒漠与农田底层土壤有机碳均在65%以上,碳释放比重达到71%,显示了盐化灰漠土底层土壤碳循环的重要性。开垦使得盐化灰漠土土壤碳库表层流失,但全剖面总碳库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灰漠土
土壤分层
有机碳
碳释放
微生物活性
阜康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题名
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碳存贮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晨华
李彦
唐立松
刘燕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阜康荒漠生态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5-39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2005CB121107)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
文摘
对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土壤有机碳贮量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荒漠土壤相比.农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了27%,但20~25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与贮量显著增加,使得总有机碳贮量(0~250cm)增加了57%。同时,在0—60cm土层农田土壤碳释放速率也显著高于荒漠,而在底层(60—250cm)两者则无明显差异。农田土壤有机碳在表层以消耗为主;中层(20—60cm)有机碳库受碳存贮与消耗作用的共同控制,但存贮作用更为强烈,该层土壤有机碳量有明显累积;底层(60~250cm)有机碳以存贮为主,较为稳定。此外,荒漠与农田底层土壤有机碳均在65%以上,碳释放比重达到71%,显示了盐化灰漠土底层土壤碳循环的重要性。开垦使得盐化灰漠土土壤碳库表层流失,但全剖面总碳库明显增加。
关键词
盐化灰漠土
土壤分层
有机碳
碳释放
微生物活性
阜康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salinized
gray
desert soil
soil
layer
organic
carbon
carbon
release
microbial
activity
Fukang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碳存贮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
李晨华
李彦
唐立松
刘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