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冶金动态安全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杭有峰
邹井全
方敏
-
机构
江苏泰康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山西冶金》
CAS
2019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动态安全评价方法的使用贯穿于冶金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对安全生产所使用的工艺技术、生产人员的专业能力、生产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评价,对冶金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性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本文主要对动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安全预测技术进行概述,分别研究冶金动态安全评价方法和安全预测技术,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冶金生产
动态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预测技术
-
Keywords
safety prediction
dynamic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
safety predic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X75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立井揭煤前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郭德涛
曹运兴
杜冬冬
王建涛
马兵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6-50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59)
企业委托项目:低渗煤层改性瓦斯高效抽采集成技术开发
-
文摘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立井揭煤前煤层瓦斯压力的可靠测定,基于揭煤井筒瓦斯地质特征、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应用COMSOL软件模拟揭煤工作面在接近目标煤层时,井筒周围煤岩的地应力分布特征,直观展现了目标煤层中的应力分布结果。模拟结果表明,立井工作面距煤层的垂直距离为7 m时,煤层中会形成一个近似于环形的卸压圈,卸压半径为16 m,因此煤层瓦斯压力测试孔的终孔位置应布置在井筒中心线16 m以外的原始地应力区,以保证测压点瓦斯压力不受揭煤井筒卸压区的影响,令测压结果准确可靠,从而更好地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危险性。同时,结合立井揭煤工作面的水文地质特征和井筒严重淋水情况,自主研发并应用了瓦斯测压孔"两堵一注"封孔材料及特定的封孔工艺,进一步保障了封孔质量和瓦斯压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最后,依据测压结束时测压管内的实际水压情况,对测压结果进行修正,并依据实测瓦斯含量,采用间接法对所测得的瓦斯压力进行验证,实测值在反算得到的瓦斯压力值域内,表明此方法有效可行。
-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井筒揭煤
煤与瓦斯突出
预测
瓦斯压力
地应力分布
模拟
测试技术
-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shaft cross cutting
coal and gas outburst
prediction
gas pressare
stress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恐怖袭击嫌疑组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姜旭初
吴沁珏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7-2023,共7页
-
文摘
为预测恐怖袭击事件的嫌疑组织,选取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基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时间特性,采用2014—2016年发生的恐怖袭击数据作为训练集,对2017年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发动组织进行分类预测。采用综合采样技术平衡训练集数据,运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学习数据集的时间特性,结合自注意力机制,构建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恐怖袭击事件的犯罪嫌疑组织进行分类预测,并将该模型与引入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在预测恐怖袭击事件的犯罪嫌疑组织上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能够为警方快速侦破恐怖袭击案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嫌疑组织预测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综合采样技术
-
Keywords
public safety
suspected organization prediction
bidirec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integrated sampling technology
-
分类号
X959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网络毒理学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申佰轩
郭康雅
郭源辉
孔娇
刘传鑫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研究所
-
出处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04938)。
-
文摘
针对现阶段的网络毒理学研究,系统梳理了网络毒理学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方法特点,实践应用及发展现状,总结了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依托工具,对网络毒理学在预测中药不良结局、毒性机制分析、有害成分预判、多学科交叉运用、组学技术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重点关注当前网络毒理学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并提出初步的解决策略与完善方案以供同仁参考、批评和借鉴,以期为促进网络毒理学进一步发展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构建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中药
毒性机制
中药安全
网络毒理学
不良结局预测
组学技术
-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xic mechanism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toxicology
adverse outcome prediction
omics technology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