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0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 被引量:13
1
作者 游彪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宋代是中国古代新型宗族体系得以确立的最重要时期,此后的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唐以前社会基层权力体系的崩溃,宋代必须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之上拓展新的路径,否则难以适应经济基础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宋儒... 宋代是中国古代新型宗族体系得以确立的最重要时期,此后的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唐以前社会基层权力体系的崩溃,宋代必须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之上拓展新的路径,否则难以适应经济基础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宋儒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逐步解决了新型宗族组织的理论问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而又具有规范意义的模式,这些理念随着元朝以后儒学地位的崇高而愈益得到民间的认同,使祠堂等设施得以普遍化,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家族活动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宗族 祠堂 祖先祭祀
下载PDF
人神之际:古代中国五帝祭祀的变迁(上) 被引量:4
2
作者 汤勤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祭天、祭宗庙、祭先代帝王等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仪式。五帝祭祀与古代中国多神论相关,萌芽于春秋时期,大约到汉初才形成相对完备的祭祀体系。自战国五行学说流行,五帝祭祀又逐渐蒙上五行色彩,五帝转化为保佑一方的先代... 祭天、祭宗庙、祭先代帝王等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仪式。五帝祭祀与古代中国多神论相关,萌芽于春秋时期,大约到汉初才形成相对完备的祭祀体系。自战国五行学说流行,五帝祭祀又逐渐蒙上五行色彩,五帝转化为保佑一方的先代圣王。汉末,郑玄利用谶纬等资源,将五帝改造成五精帝,与至上神昊天上帝结合而成'六天说';王肃则强调五帝非天,持'一天说'。后世礼家分别依郑、王学说为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魏晋南北朝至唐玄宗之前,五天帝说占上风,唐玄宗时始在郊祀、明堂中区分五天帝、五人帝配飨,将五帝一分为二:一为天帝;一为人帝。这一祭祀方式一直延续到元代。同时,从五德始终角度出发,北齐、北周开始祭祀感生帝。明初,否定五帝为天,恢复为人帝,在各种祭祀中将五帝排除在外,也不再祭祀感生帝,另立三皇祭祀和历代帝王祭祀,五帝则被纳入历代帝王祭祀中。这一规定在明清两代没有改变。这种由人而神,由神而人的衍化路径,无论在古代中国国家礼典中还是民间淫祀中,大多均经历过这样一条衍化路径。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帝 祭祀 变迁
下载PDF
先秦天子大祀牺牲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土法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2-70,共9页
Sacrifi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ffering for sacrificial rites.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the Zhou Dynasty in particular) it was only the emperors who were entitled to officiate at the sacrificial rites to the gods... Sacrifi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ffering for sacrificial rites.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the Zhou Dynasty in particular) it was only the emperors who were entitled to officiate at the sacrificial rites to the gods of heaven and earth or to imperial ancestors. The ritual practice of selecting animals for the sacrificial rites includes: (1) Animal selection, which is done three months before the day of the official ceremon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horn and body, the color of hair, the sex and the size. (2) Animal raising, which means raising the selected animals in a very clean pen for three months. (3) Animal check-up, which is done thoroughly (again) on the eve of the day. (4) Animal greeting, which means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official rites the emperor goes in person to greet and guide the animals to the site where the rites are going on. (5) Animal killing, which is done by the emperor ceremonially either shooting or slaughtering. And (6) animal sacrificing, which includes some parts of the ceremony like sacrificing the blood, the raw, and the cook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天子 祭祀 牺牲
下载PDF
略述宋儒对周天子宗庙礼制的诠释——以宗庙庙数、祭祀礼制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善兵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99-104,124,共7页
在儒家经典记载的周代“天子七庙”、“四时祭”、“礻帝”、“礻合”礼制问题上,宋儒或遵循汉代郑玄、三国魏王肃、唐赵匡有关学说;或在遵循上述儒者学说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完善;或依据自己对经典文义的理解,别出心裁,另创新见,将... 在儒家经典记载的周代“天子七庙”、“四时祭”、“礻帝”、“礻合”礼制问题上,宋儒或遵循汉代郑玄、三国魏王肃、唐赵匡有关学说;或在遵循上述儒者学说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完善;或依据自己对经典文义的理解,别出心裁,另创新见,将中国古代经典诠释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儒 周代 天子宗庙 七庙 祭祀 礼制
下载PDF
迎尸祭拜与社火神祇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荣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4,共4页
青海省西宁地区的群众将春节社火文娱活动中的角色都尊称为“神”,这种民俗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迎其神也”而祭之的遗存,因为社火活动源于古代的冬季逐傩礼、迎春礼、蜡祭等礼俗活动,它的角色原本是蜡祭的“尸神”;迎春的“春”代表... 青海省西宁地区的群众将春节社火文娱活动中的角色都尊称为“神”,这种民俗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迎其神也”而祭之的遗存,因为社火活动源于古代的冬季逐傩礼、迎春礼、蜡祭等礼俗活动,它的角色原本是蜡祭的“尸神”;迎春的“春”代表———挡羊娃、春牛;逐傩的“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青海傩舞老羊歌等,所以西宁地区的群众把社火的角色统称为神是有依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尸 祭拜 社火 神祗
下载PDF
从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看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宗教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礼堂 周翠云 王远方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2,55,共8页
本文在梳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学文化相关遗存的基础上,认为该地区的原始宗教具有较为完整的发展谱系,呈现出宗教活动规模逐渐扩大、地域范围逐渐拓展、宗教信仰逐渐深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可把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原始宗... 本文在梳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学文化相关遗存的基础上,认为该地区的原始宗教具有较为完整的发展谱系,呈现出宗教活动规模逐渐扩大、地域范围逐渐拓展、宗教信仰逐渐深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可把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原始宗教的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原始宗教 祭祀
原文传递
蒙元时代日月山地望考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晓林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4,共6页
1252年日月山祭天在元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学界对日月山地望尚无详细探讨。本文蒐罗各类史料,首先排除了日月山即合剌温只敦的可能性。其次,考证日月山的地望有两种可能。依据王袆《日月山祀天颂》、《元史·宪宗本纪》所... 1252年日月山祭天在元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学界对日月山地望尚无详细探讨。本文蒐罗各类史料,首先排除了日月山即合剌温只敦的可能性。其次,考证日月山的地望有两种可能。依据王袆《日月山祀天颂》、《元史·宪宗本纪》所提供的信息,日月山有可能是张德辉《纪行》中的窟速吾(黑山),即今拖诺山。而依据《元朝秘史》所记成吉思汗圣训以及近代西方学者的实地考察报告,日月山也有可能是不儿罕哈勒敦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史 历史地理 祭祀
原文传递
灵星祭祀:中国古代农业祭祀文化兴衰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恒 李荣华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247-253,共7页
灵星祭祀是中国古代农业祭祀之一,其主要祈愿在于求雨,乃西汉以降一直延续至明代的农神祭祀。它源自周朝的郊祀祖先之礼,汉高祖八年,令郡国县设立灵星祠,并以后稷配享祭祀。该种祭祀主要通过呈献血祭、表演舞蹈来愉悦神灵,以达到祈农报... 灵星祭祀是中国古代农业祭祀之一,其主要祈愿在于求雨,乃西汉以降一直延续至明代的农神祭祀。它源自周朝的郊祀祖先之礼,汉高祖八年,令郡国县设立灵星祠,并以后稷配享祭祀。该种祭祀主要通过呈献血祭、表演舞蹈来愉悦神灵,以达到祈农报功之目的。两汉时期的灵星祠祀十分兴盛,表现为分布范围广、祭祀规格高;及至南北朝以降则渐趋式微,呈现为祭祀规格不断降低且不被重视;至明代洪武三年最终被废止,存续时间约十六个世纪。灵星祭祀在西汉初年的兴起与昌盛,反映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风调雨顺的祈盼。而灵星祭祀的衰微则与被同类祭祀活动替代有关,至明清时期,先农、社稷、雩礼等成为主流的农事祭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祀 灵星 农业 农神 后稷
下载PDF
人与神的对话——黑龙江省黑河市大桦树林子臧姓野祭事例
9
作者 阿拉腾 张丹 《满语研究》 202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大桦树林子臧姓野祭是满族鲜见的一种祭祀活动。该野祭的特点是将氏族内部存在的危机以萨满与助手栽力之间对话的方式予以明确并解决。由于满语的弃用、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氏族危机救助方式的改变等原因,满族的祭祀活动... 黑龙江省黑河市大桦树林子臧姓野祭是满族鲜见的一种祭祀活动。该野祭的特点是将氏族内部存在的危机以萨满与助手栽力之间对话的方式予以明确并解决。由于满语的弃用、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氏族危机救助方式的改变等原因,满族的祭祀活动最终收敛至注重程式化的仪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祭祀 野祭
下载PDF
人神之际:古代中国五帝祭祀的变迁(下)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勤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8,共11页
祭天、祭宗庙、祭先代帝王等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仪式。五帝祭祀与古代中国多神论相关,萌芽于春秋时期,大约到汉初才形成相对完备的祭祀体系。自战国五行学说流行,五帝祭祀又逐渐蒙上五行色彩,五帝转化为保佑一方的先代... 祭天、祭宗庙、祭先代帝王等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仪式。五帝祭祀与古代中国多神论相关,萌芽于春秋时期,大约到汉初才形成相对完备的祭祀体系。自战国五行学说流行,五帝祭祀又逐渐蒙上五行色彩,五帝转化为保佑一方的先代圣王。汉末,郑玄利用谶纬等资源,将五帝改造成五精帝,与至上神昊天上帝结合而成“六天说”;王肃则强调五帝非天,持“一天说”。后世礼家分别依郑、王学说为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魏晋南北朝至唐玄宗之前,五天帝说占上风,唐玄宗时始在郊祀、明堂中区分五天帝、五人帝配飨,将五帝一分为二:一为天帝;一为人帝。这一祭祀方式一直延续到元代。同时,从五德始终角度出发,北齐、北周开始祭祀感生帝。明初,否定五帝为天,恢复为人帝,在各种祭祀中将五帝排除在外,也不再祭祀感生帝,另立三皇祭祀和历代帝王祭祀,五帝则被纳入历代帝王祭祀中。这一规定在明清两代没有改变。这种由人而神,由神而人的衍化路径,无论在古代中国国家礼典中还是民间淫祀中,大多均经历过这样一条衍化路径。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帝 祭祀 变迁
下载PDF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崇高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信玉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8-19,共12页
在复杂的现代审美经验中,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貌。文稿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通过对影片情感结构与悲剧观念的分析,试图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寓言品质与美学风格。一方面,影片运用史诗般的、多重话语叙事构成一个... 在复杂的现代审美经验中,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貌。文稿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通过对影片情感结构与悲剧观念的分析,试图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寓言品质与美学风格。一方面,影片运用史诗般的、多重话语叙事构成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寓言结构,使人物的悲剧命运与情感纠葛成为特定历史时期情感结构和悲剧观念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在美学上,面对现实生活的苦难与背叛,主人公程蝶衣以一个走向牺牲仪式的自刎、以个体生命最极端的方式解构了宏大的历史寓言,用优美化、程式化的身体语言传达出关于未来的指向和超越不合理现实的可能,体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悲剧文化的“优美化的崇高”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蝶衣 历史寓言 牺牲 悲剧观念 《霸王别姬》
下载PDF
“东海孝妇”传说与祭祀戏剧艺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馗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2期169-181,共13页
明清两代流行在山东郯城、江苏连云港地区的孝妇故事及其祭祀,与两地深厚的民间祭祀传统密切相关,而官方、文人进行的礼法提升,深深地凝结着官方、文人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权利制约因素。戏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游离于社会... 明清两代流行在山东郯城、江苏连云港地区的孝妇故事及其祭祀,与两地深厚的民间祭祀传统密切相关,而官方、文人进行的礼法提升,深深地凝结着官方、文人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权利制约因素。戏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游离于社会生活与艺术审美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说 祭祀 戏剧
下载PDF
《九歌》里的古代荆楚神祀与祭祀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霁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S2期90-91,87,共3页
《九歌》这个名称,作为远古时代优美乐曲的代表,后为屈原加工整理成了一组神话歌舞剧。透过《九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荆楚信神的色彩很浓,神祀系统构建完整,祭神的风气很盛。
关键词 屈原《九歌》 楚神文化 祭祀
下载PDF
“義”字源流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建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2-76,共5页
汉字是汉民族丰富文化积淀的承载物,通过对汉字字源的探究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字字义的扩张和引申的脉络。从汉字构形思维方式出发,对“”字的形体进行分析,以形说义,从文化角度对“”字的本义、引申义进行解读,逐层剖析其承载的文... 汉字是汉民族丰富文化积淀的承载物,通过对汉字字源的探究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字字义的扩张和引申的脉络。从汉字构形思维方式出发,对“”字的形体进行分析,以形说义,从文化角度对“”字的本义、引申义进行解读,逐层剖析其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源 祭祀 词义 道德行为
下载PDF
李觏遗存及祭祀述略
15
作者 周世泉 若梦 《抚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170-173,共4页
文章在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就抚州市区内李觏的遗存和历代祭祀情况作简要、客观的记述介绍 ,为李觏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参照 ,其中 ,“龙马书院”过去少有提及 ,尤为值得关注。
关键词 李觏 遗存 祭祀 文学著作
下载PDF
从孔子天命观看儒学与宗教的关系
16
作者 万光军 《泰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孔子对天命鬼神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决定了儒学的非宗教性,而他重视现实、关注人生、突出祭祀、慎重追远等特点使儒学具有了浓郁的人文意识,也使儒学为中国人的生活及思维方式确立了基调,了解孔子天命观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儒学... 孔子对天命鬼神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决定了儒学的非宗教性,而他重视现实、关注人生、突出祭祀、慎重追远等特点使儒学具有了浓郁的人文意识,也使儒学为中国人的生活及思维方式确立了基调,了解孔子天命观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儒学的特点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祭祀 宗教
下载PDF
大山里的画卷——大王岩岩画
17
作者 胡鑫 《科技风》 2014年第1期185-186,共2页
史前时代的古人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与赐福的愿望以绘画的形式绘制在岩石上。这些承载着古人美好愿望的岩画,具现了史前时代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后人探究先民们社会生活的绘制于岩石上的史书。
关键词 岩画 祭祀 傩祭 崇拜 原始宗教
下载PDF
人格的殉难——论老舍的死亡意识
18
作者 戴永课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4-96,共3页
老舍笔下诸多人物的命运起落寄寓着作家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意识具体表现为个人人格的殉难、民族气节的保全和浓厚的宗教意识三个方面,其死亡意识的形成与作家末世人的生活境遇、软而硬的性格气质有着内在的关系。
关键词 老舍 死亡意识 人格殉难 民族气节 宗教意识 儒家文化 生活境遇 性格气质
下载PDF
《礼记》“远人情”祭祀理念论析
19
作者 李晓帆 《国际儒学论丛》 2019年第2期117-130,249,共15页
《礼记》中论及祭礼的诸多章节提到“远人情”的祭祀理念,具体表现在祭品、祭器、祭礼步骤等与日常的人情喜好相去甚远,并且在祭祀尊卑有序的格局中,等级越高的祭祀其“远人情”的理念越明显。“远人情”的祭祀理念,一则反映了《礼记》... 《礼记》中论及祭礼的诸多章节提到“远人情”的祭祀理念,具体表现在祭品、祭器、祭礼步骤等与日常的人情喜好相去甚远,并且在祭祀尊卑有序的格局中,等级越高的祭祀其“远人情”的理念越明显。“远人情”的祭祀理念,一则反映了《礼记》对人神有别的认知及对天神尊严的肯定,二则反映了《礼记》思想体系对万物素朴之质的尊重与对报本反始精神的追求,三则反映了在《礼记》思想体系中祭礼的主要作用已从神秘化的人神沟通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培养与情感表达。同时,祭礼“远人情”的价值理念与《礼记》其他篇目中提出的“近人情”“顺人情”观念并不矛盾:其一,二者应用范围不同,分别应用于祭祀礼仪与日常礼仪;其二,“远人情”中的“人情”更强调人的自然欲望,“近人情”中的“人情”更强调人的先天内在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远人情”与“近人情”二者遥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祭礼 远人情
下载PDF
Woman Sacrifices All for Family, Community
20
作者 JENNIFER LIM 《Women of China》 1995年第5期34-35,共2页
YUAN Shuguo, 82, is an amiable and kind woman. Despite many years of hardship and frustration, she has brought up and educated four children. Even her granddaughter is married. Many of Yuan’s burdens have been lifted... YUAN Shuguo, 82, is an amiable and kind woman. Despite many years of hardship and frustration, she has brought up and educated four children. Even her granddaughter is married. Many of Yuan’s burdens have been lifted from her shoulders and she now lives a content life with her husband. Yet deep in her heart, there will always be one regret. This is her story, in her own wo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Woman sacrifices All for Famil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