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眼动研究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晓宁 胡金生 +3 位作者 李松泽 刘西 刘琼阳 吴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社交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涵盖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及分类不明确的广泛型精神发育障碍。ASD预测研究集中在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及心理学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眼动技术的运用使得相关测量更为细微、精...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社交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涵盖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及分类不明确的广泛型精神发育障碍。ASD预测研究集中在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及心理学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眼动技术的运用使得相关测量更为细微、精确,测量过程更严谨,预测关系更可信。现有的眼动预测主要着眼于注视时间、首视点和扫视反应时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注视面部和眼睛时间短、注视眼睛时间随年龄增长递减、注视追随时间短、注视重复物理性刺激时间长、视觉搜索优势及注意解除困难均可以预测ASD。未来研究应强化眼动特征预测作用的追踪性考证,加大与其它发展障碍的预测区分,控制视觉接受能力对眼动行为的影响,建立综合性预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注视时间 首视点 扫视反应时
下载PDF
屈光矫正对近视者眼-足反应时间的作用
2
作者 邓军 保金华 +1 位作者 徐菁菁 吕帆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与非矫正状态下近视眼眼-足反应时间的差异。方法使用运动视觉测试仪(Wayne Sac-cadic Fixator)对31名近视受试者进行测试,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为(25.8±1.9)岁。根据屈光状态将受试者分为三组:低度近视...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与非矫正状态下近视眼眼-足反应时间的差异。方法使用运动视觉测试仪(Wayne Sac-cadic Fixator)对31名近视受试者进行测试,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为(25.8±1.9)岁。根据屈光状态将受试者分为三组:低度近视组(-0.50^-3.00D)9人,中度近视组(-3.25^-6.00D)12人,高度近视组(-6.25^-9.00D)10人。在屈光矫正和非矫正两种状态下,分别测量受试者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和动作反应时间,重复测量5次,取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屈光矫正与非矫正两种状态下,低、中、高度屈光组的眼-足反应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1、-1.16、-0.15,P>0.05)。三个屈光度组的视觉反应时间和动作反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矫正与非矫正两种状态下,优势足与非优势足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动作反应时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形觉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屈光矫正与否对近视眼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动作反应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视觉测试仪 近视 眼-足反应时间 视觉反应时间 动作反应时间
下载PDF
预期眼动任务中反应时呈双峰分布的神经环路模型
3
作者 章梦娅 雷力行 +1 位作者 杨俊忠 王大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9-775,共7页
在执行精确时间内产生预期眼动的任务时,猕猴的反应时间呈现双峰分布.对这一现象,本文设计了包含大脑皮层的顶内沟外侧区(lateral intraparietal area,LIP)和辅助眼区(supplementary eye fields,SEF)、基底节(basal ganglia,BG)与上丘脑... 在执行精确时间内产生预期眼动的任务时,猕猴的反应时间呈现双峰分布.对这一现象,本文设计了包含大脑皮层的顶内沟外侧区(lateral intraparietal area,LIP)和辅助眼区(supplementary eye fields,SEF)、基底节(basal ganglia,BG)与上丘脑(superior colliculus,SC)在内的并行神经环路模型,通过计算模拟复现出双峰分布.本文探究了该分布的神经机制,发现SEF和LIP神经元群体之间的竞争过程导致了2个峰的出现,并且SEF脑区主要负责预期性眼动,主导了第1个峰的出现,LIP脑区主要负责由视觉刺激引发的反应性眼动,主导了第2个峰的出现.本文进一步地讨论了影响双峰分布形态的关键参数,从计算神经科学的角度探索了时间预期执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眼动 反应时间 双峰分布 并行神经环路 神经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