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萧红《生死场》中的动物意象
- 1
-
-
作者
张佳珑
韩会敏
-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4-28,共5页
-
文摘
萧红的小说往往以系列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整体性的、自然写实感强的、风俗画卷一般的氛围,体现出鲜明的生命诗学观。《生死场》中动物意象的大量使用集中突显了萧红所构造的“乡村荒野”的特征及萧红对民间生命力量的理解。对《生死场》中与人相关的动物意象进行统计整理,可划分为“与人物形成比喻关系者”“与人物形成对比关系者”“与人物形成类比关系者”三大主要类型。《生死场》中的动物书写,在乡村荒野世界中具有“人的动物化”“动物的人化”及“人与动物的同质化”三大意义,其中包含着萧红对民间生存状态及女性命运的深度思考。
-
关键词
萧红小说
《生死场》
动物意象
乡村荒野
女性命运
-
Keywords
Xiao Hong’s novel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animal image
rural wilderness
women’s fate
-
分类号
I24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乡村荒野及其生成维度──重读《羊的门》
- 2
-
-
作者
叶君
-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1-47,2,共8页
-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9ZWB056)
-
文摘
作为乡村荒野想象的滥觞,20世纪30年代萧红《生死场》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揭示了这一文学景观何以生成,即物质的匮乏与意义的流失。其后很长时间这一乡村想象方式鲜有承继,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一些作家笔下重新得以彰显。值得注意的是,自新世纪之交以至当下,乡村权力的黑暗运作,是导致乡村荒野化的内在根源。李佩甫长篇小说《羊的门》着力呈现了乡村"当家人"在急剧膨胀的权力欲望支配下,对村民进行精神奴役甚至暴力压制的情形,典型揭示乡村荒野景观生成的全新维度。
-
关键词
《羊的门》
乡村荒野
精神奴役
-
Keywords
the Gate of Sheep
rural wilderness
spiritual slavery
-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荒野思想与生态设计理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实现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晓玮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设计艺术研究》
2020年第5期20-23,39,共5页
-
文摘
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振兴现在是国家战略,乡村景观建设在其中应该以生态学、生物学、环境学综合性学科来作为介质去实现。中国朴素的生态设计思想与西方的荒野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乡村景观建设中应保全自然,建立生态平衡的景观系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荒野思想与传统的朴素生态设计思想的比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辨、考量、设计的新视角。乡村景观建设不能只把乡村当作单纯个体去营造,也要维护其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原始性、完整性。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注重生态平衡研究,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真正的振兴乡村建设。
-
关键词
乡村景观建设
生态系统
荒野思想
设计实现
-
Keywords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ecosystem
wilderness thinking
design implementation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