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主体性内生动力及其激发路径的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刘晓雯 李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4,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也存在农村主体性内生动力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总结现有文献及统计数据分析,认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组织机构构成乡村振兴的外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也存在农村主体性内生动力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总结现有文献及统计数据分析,认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组织机构构成乡村振兴的外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人口呈现了静态到动态失衡的变化,依附于城乡二元化国情,我国农村人口变迁体现了制度和经济特征,使乡村振兴面临人口外流为标志的主体性内生动力缺失。激发乡村振兴主体性内生动力要体现农民的发展需求、权利需求、保障需求,其根本在于突出主体能力建设的增权赋能,主要激发路径包括主体自我能力发展与客体系统性扶持引导相结合,将农村人口的内生性需求纳入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中。涵盖农村个体技能发展与集体的产业发展、乡村自治建设、土地制度保障与经营功能、城乡一体公共服务等方面,从而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等多元客体’协同参与的能力建设机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口变迁 内生动力 增权赋能 城镇化
原文传递
系统视角下乡村医生的数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牛亚冬 张亮 +2 位作者 刘爽 张研 叶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1-524,共4页
目的:从卫生系统外和卫生系统内两个角度来分析乡村医生的数量变化,为乡村医生的发展提供建议支持。方法:系统内分析将乡村医生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变化进行了对比,系统外将农村地区人口、经济、交通、通信四个方面的变化与乡村... 目的:从卫生系统外和卫生系统内两个角度来分析乡村医生的数量变化,为乡村医生的发展提供建议支持。方法:系统内分析将乡村医生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变化进行了对比,系统外将农村地区人口、经济、交通、通信四个方面的变化与乡村医生的数量变化进行了对比,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查询平台等。结果:2003~2011年,乡村医生与卫生系统内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呈稳步上升态势;卫生系统外,农村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经济条件持续改善。2011~2015年,乡村医生数量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卫生系统内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卫生系统外,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社会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善。结论:卫生系统内竞争持续增加以及卫生系统外社会经济条件持续改善下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转移,是乡村医生数量降低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乡村医生 数量变化 发展
下载PDF
基于行政村尺度的武汉市乡村人口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鲁洁 罗静 +1 位作者 罗名海 田玲玲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9-2130,共12页
基于武汉市实有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地理空间统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行政村为研究尺度,从3个不同年龄组(0~18岁、19~59岁、60岁及以上)探究2014—2018年武汉市乡村人口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基于武汉市实有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地理空间统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行政村为研究尺度,从3个不同年龄组(0~18岁、19~59岁、60岁及以上)探究2014—2018年武汉市乡村人口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武汉市乡村地区常住人口数量整体增长,但年龄结构组间差和组内差呈不断扩大趋势;其中,95.29%村庄的0~18岁人口都在减少。②乡村人口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空间集聚,在城市建成区边界、市区行政边界、重点集镇边缘等典型区域变化剧烈。③空间上人口平均增长率总体呈现“先缓降后缓升”趋势,峰值约在距市中心25~30 km和65~75 km之间,人口平均减少率则是“持续缓升”,在20~30 km处呈现最低值;受到主城区的“虹吸效应”最为明显的建成区周边乡村,人口的增减流动现象较为突出,是承接城乡人口转移的主要聚集区。④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各驱动因子在不同年龄组和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表现的影响力均不同,“文体商服点数量”“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乡村人口流动变化最广泛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行政村 乡村人口变化 地理探测器 武汉市
下载PDF
延边朝鲜族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现状研究
4
作者 李东娜 裴洪淑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0期132-135,共4页
指出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农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的同时,农村地区也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污染。以吉林省延边州为例,对延边朝鲜族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朝鲜族农村... 指出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农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的同时,农村地区也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污染。以吉林省延边州为例,对延边朝鲜族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朝鲜族农村环境保护以及监管等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人口变化
下载PDF
多维度视角下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
5
作者 黄祖宇 王桂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在中国进入人口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背景下,透过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表象,从结构层面对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多维度探究,有助于清楚识别与理解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发现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在中国进入人口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背景下,透过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表象,从结构层面对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多维度探究,有助于清楚识别与理解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发现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该研究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并将数据汇总至省级和区域层面,从城乡人口变动、城镇人口增长来源、城镇人口空间分布三个维度对2010—202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结果显示:①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是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度高于乡村人口减少的贡献度。②乡城人口迁移仍是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绝对主力,其次为区划调整增长,最末为自然增长。③城镇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县域城镇人口变动对城镇化率的贡献度略高于市辖区城镇人口变动。④东北地区城镇化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乡村人口的减少,城镇人口已出现自然负增长和净迁出的现象,且该地区大多数县域城镇人口流失严重。据此,各级政府应及时审视过往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在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下,重点结合区域或城市自身的自然条件特点和城镇人口增减、分布状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人口城镇化发展策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性人口城镇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发展 城乡人口变动 人口增长来源 人口空间分布
下载PDF
乡村人口变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隆玲 武拉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91,共12页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这势必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观察乡村人口变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粮食需求分别...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这势必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观察乡村人口变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粮食需求分别呈现波动性减小和基本稳定并伴随小幅波动的趋势。其中,口粮消费逐渐减小,消费动物性产品引致的饲料粮需求不断增加。第二,农民工的粮食需求既高于农村居民,也高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介于二者之间。第三,粮食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其中,稻谷基本稳定,小麦小幅度减少,玉米大幅度增加。第四,粮食产量总体上波动性上升。稻谷和小麦产量缓慢波动性增长,玉米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口变迁 粮食安全 农民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