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道航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农民工是中国特定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物。他们在城市的住房主要是单身宿舍、工棚或合租房,不但面积狭小而且条件恶劣,与城市市民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以往的住房政策又对他们关注较少。解决好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不仅关系社会... 农民工是中国特定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物。他们在城市的住房主要是单身宿舍、工棚或合租房,不但面积狭小而且条件恶劣,与城市市民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以往的住房政策又对他们关注较少。解决好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不仅关系社会公正与和谐,也关系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变革现行土地制度,并辅之以建设流动人口公共住宅、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等政策措施,从而让这部分人群也能在城市"住有所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农民工 住房
下载PDF
农民工教育培训中政府应然角色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忆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期29-32,共4页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开展离不开政府支持,现阶段政府已成为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导力量,但也出现了角色越位、角色缺位、角色冲突和角色履行困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明确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然角色扮演,政府既是资源...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开展离不开政府支持,现阶段政府已成为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导力量,但也出现了角色越位、角色缺位、角色冲突和角色履行困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明确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然角色扮演,政府既是资源的配置者、整合者,也是培育者,还是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维护者、社会公平的守护者,更是政策、制度障碍的消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政府 角色 教育培训
下载PDF
从农民工角度看中国煤矿安全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涂圣伟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78-82,共5页
政府、煤矿、矿工是煤炭安全生产的主要利益攸关者,以多维视角对这些利益攸关者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国内外学者在从政府和煤矿角度分析中国煤炭安全问题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少有从农民工角度探讨中国煤炭安全问题。在扩大农民生计选... 政府、煤矿、矿工是煤炭安全生产的主要利益攸关者,以多维视角对这些利益攸关者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国内外学者在从政府和煤矿角度分析中国煤炭安全问题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少有从农民工角度探讨中国煤炭安全问题。在扩大农民生计选择空间有利于实现煤炭安全生产这个基本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矿工荒",对中国煤炭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分析,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生计选择少而造成的谈判力弱的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煤炭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安全 农民工 生计选择
下载PDF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进城农民工住房需求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涛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7期86-89,共4页
社会排斥理论认为居住空间是社会排斥的重要原因。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进城农民工表达了强烈的社会排斥。文章建议扩大廉租房制度的覆盖面,将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外来低收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以满足他们基本住房需求。不过扩大廉租房制度... 社会排斥理论认为居住空间是社会排斥的重要原因。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进城农民工表达了强烈的社会排斥。文章建议扩大廉租房制度的覆盖面,将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外来低收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以满足他们基本住房需求。不过扩大廉租房制度的覆盖面必将会使资金供给不足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认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还要广开融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进城农民工 住房需求 廉租房制度 征信体系
下载PDF
透视城市农民工权益问题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义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透视城市农民工在政治权、经济权和文化权的权益受损现状,可发现解决城市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的对策,一是根除传统制度的桎梏,二是营造和谐城市的氛围,三是促进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立法... 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透视城市农民工在政治权、经济权和文化权的权益受损现状,可发现解决城市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的对策,一是根除传统制度的桎梏,二是营造和谐城市的氛围,三是促进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立法,四是提高城市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权益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桂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81-83,共3页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现阶段,农民工公民意识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公民身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缺乏。因此,政府应为...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现阶段,农民工公民意识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公民身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缺乏。因此,政府应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加强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加快和完善政治社团建设,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其成为建设好公民社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公民意识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农民工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浩 关宏伟 《商业经济》 2013年第2期1-2,共2页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为我国城镇化、城市化提供了源动力,为农村的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当前,农民工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是农村劳动力与社会经济...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为我国城镇化、城市化提供了源动力,为农村的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当前,农民工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是农村劳动力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并不对称也缺乏合理性。保护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就要对有歧视性的就业政策进行改革和完善,制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打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不合理的二元经济工作环境,确保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中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经济 相互关系研究
下载PDF
新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祝军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76-80,共5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之间人口流动加快,大量新疆本地和外地的农民工涌进城镇,但是当前新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劳资纠纷依然大量存在。这其中既有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维权意识不足的原因,也有用工单位劳动管理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之间人口流动加快,大量新疆本地和外地的农民工涌进城镇,但是当前新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劳资纠纷依然大量存在。这其中既有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维权意识不足的原因,也有用工单位劳动管理不合理及劳动法制不健全等原因。今后应通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劳动监察部门职能、加强法律宣传教育、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等途径,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下载PDF
外来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分析——以开远近郊小石桥村为例
9
作者 李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92-99,共8页
开远作为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外来农民工,他们主要聚集在开远近郊农村。笔者结合实地调查,在掌握了大量的开远外来农民工的数据、资料和案例的基础上,通过职业、收入与消费、居住条件、子女... 开远作为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外来农民工,他们主要聚集在开远近郊农村。笔者结合实地调查,在掌握了大量的开远外来农民工的数据、资料和案例的基础上,通过职业、收入与消费、居住条件、子女教育情况、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归属感与价值观、当地人对待外来农民工的态度七个方面来反映开远近郊外来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远 外来农民工 生存现状
下载PDF
农民工城市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萍 《上海经济》 CSSCI 2018年第1期56-67,共12页
基于对广东省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实地调查,从经济融合、制度融合、社区融合、社会关系融合、心理和文化融合五个维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合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农民工城市融合客观融合度不够理想,制度融合度最差... 基于对广东省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实地调查,从经济融合、制度融合、社区融合、社会关系融合、心理和文化融合五个维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合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农民工城市融合客观融合度不够理想,制度融合度最差。在物质、人力、社会、权利资本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建议加大改革力度,给予农民工较多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主客观融合指数 农民工城市融合因素
下载PDF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设置标准的政策困境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霓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随着大量的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与他们一起随迁的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凸显。虽然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进入了公办学校学习,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子女是在各类民办的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由于办学条件达不到... 随着大量的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与他们一起随迁的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凸显。虽然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进入了公办学校学习,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子女是在各类民办的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由于办学条件达不到地方教育部门规定的学校设置标准,大多数处于未经批准的办学状态。对于这类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设立,国家政策走过了从模糊到明晰的道路,但问题的焦点仍在于没有一个关于此类学校的设置标准。而且,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设置标准需要放宽的要求,与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形成了抵触。正视现实,酌情放宽设立条件,加强政府监管和扶持,适时修订法律法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学校 农民工子女学校 学校设置标准
原文传递
当代知识分子如何表述底层——从打工文学透视底层写作
12
作者 唐虹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0-82,共3页
无论从政治、经济层面,打工阶层都属于社会底层。学术界纷纷认为当今的底层是一个被知识分子表述出来的底层,应该让底层发出自己的声音。当前由底层自己向社会发出声音仍需要一个过程。知识分子在一段时间内为底层代言无疑是构建底层文... 无论从政治、经济层面,打工阶层都属于社会底层。学术界纷纷认为当今的底层是一个被知识分子表述出来的底层,应该让底层发出自己的声音。当前由底层自己向社会发出声音仍需要一个过程。知识分子在一段时间内为底层代言无疑是构建底层文学最可能的路径。知识分子应以真诚的姿态,平视、介入、设身处地的写作去观照和表现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 打工文学 真诚 平视 介入
下载PDF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晓燕 梁朝阳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地位、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质,使其子女在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对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层次、潜在的不良影响。应该高度关注进...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地位、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质,使其子女在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对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层次、潜在的不良影响。应该高度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问题,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平等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
下载PDF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雷万鹏 汪传艳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13,共7页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合理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设置存在种类繁多、权重不一、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入学门槛"也存在显著差异。从...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合理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设置存在种类繁多、权重不一、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入学门槛"也存在显著差异。从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来看,明晰中央与地方、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责任,规范和清理不合理的"入学门槛",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体制是消除不合理"入学门槛",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社会融合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入学门槛 政策研究
原文传递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洼地”真伪考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开俊 杨晓霞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75,共8页
"教育洼地"存在与否,研究分歧的焦点集中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洼地"效应。研究从教育需求与供给角度予以考察。从9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较多的城市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进城务工人... "教育洼地"存在与否,研究分歧的焦点集中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洼地"效应。研究从教育需求与供给角度予以考察。从9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较多的城市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宽松与否,并没有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决策带来显著的影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教育洼地"并不容易形成。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城市公办教育的有效需求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流入地城市教育政策宽松程度只是其中较次要的一种因素。因此,综合供求两方面的分析来看,由宽松政策导致的"教育洼地"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当前亟须构建"省级统筹、中央兜底"的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不同区域施行不同解决路径,发展公办与扶持民办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洼地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供给 需求
原文传递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差异研究——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传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解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聚焦于条件相似但"入学门槛"差异显著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入学门槛 长三角 珠三角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