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坡耕地产流产沙和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常松果 胡雪琴 +2 位作者 史东梅 丁文斌 蒋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0,共7页
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研究次降雨条件下腐殖酸(HA)、聚丙烯酰胺(PAM)、绿肥(GM)3种土壤管理措施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产流产沙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A型(小雨量、短历时、低雨强)降雨发生频率最高,占降雨样本数... 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研究次降雨条件下腐殖酸(HA)、聚丙烯酰胺(PAM)、绿肥(GM)3种土壤管理措施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产流产沙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A型(小雨量、短历时、低雨强)降雨发生频率最高,占降雨样本数的71%,B型(大雨量、长历时、中雨强)和C型(中雨量、中历时、高雨强)降雨是引发土壤侵蚀的主要降雨类型。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侵蚀性降雨的临界降雨量差异不显著,降雨量〉10.0mm时坡面开始产流产沙。A型降雨下产流量:CK(123.49L)〉HA(60.67L)〉GM(53.67L)〉PAM(32.15L),差异显著(P〈0.05);产沙量:CK(30.91g)〉HA(10.49g)〉GM(5.50g)〉PAM(5.12g),CK组与GM组和PAM组差异显著(P〈0.05)。B型降雨下不同土壤管理措施间产流量与产沙量差异不显著(P〉0.05)。C型降雨下产流量:CK(375.45L)〉HA(26L)〉GM(239.00L)〉PAM(182.10L),CK组与PAM组间差异显著,措施间产沙量差异不显著(P〉0.05)。次降雨条件下各土壤管理措施径流中氮素流失量差异显著,对照组全氮流失量是绿肥和聚丙烯酰胺2.1~2.6倍,水解氮流失量约为绿肥和聚丙烯酰胺2.7倍。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径流中磷素流失量总体趋势为:对照〉腐殖酸〉聚丙烯酰胺〉绿肥,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径流中磷的流失形态主要以水溶态为主。研究结果表明,A型降雨下聚丙烯酰胺、腐殖酸、绿肥减流减沙和减少氮磷流失效益显著,其中聚丙烯酰胺效益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氮磷流失 坡耕地 土壤管理措施 紫色丘陵区
下载PDF
有机养分替代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及麦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龙 骆美 +5 位作者 常珺枫 李陈 周晓天 刘莹 武升 马友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63-2071,共9页
为探讨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小麦减肥增效及减少麦田氮磷流失的效果,在等氮有机养分替代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监测试验,设置8种不同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F),100%、50%、30%猪粪有机养分替代氮肥(M1、M2、M3)及100%、50%、30%... 为探讨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小麦减肥增效及减少麦田氮磷流失的效果,在等氮有机养分替代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监测试验,设置8种不同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F),100%、50%、30%猪粪有机养分替代氮肥(M1、M2、M3)及100%、50%、30%秸秆有机养分替代氮肥(F1、F2、F3),研究有机肥替代率对小麦产量、麦田氮磷流失、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0%有机养分替代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产量均显著降低,但减少了麦田氮径流流失,提高了土壤肥力。麦田不同处理下总氮流失量为21.90~33.66 kg·hm^(-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比例猪粪、秸秆有机养分替代处理总氮流失量减少了8.44%~25.94%;总磷流失量为0.60~2.00 kg·hm^(-2),100%有机养分替代处理相比于常规处理总磷流失量升高了24.64%~44.93%。不同处理下小麦氮、磷肥利用率分别为17%~35%、5%~19%,其中30%~50%猪粪有机养分替代处理下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100%猪粪、秸秆有机养分替代氮、磷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处理均显著降低。有机养分替代能够缓解土壤酸化,使土壤pH值维持稳定,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有机养分替代处理下土壤肥力有所提高。综合不同比例猪粪、秸秆有机养分替代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及麦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30%~50%猪粪有机养分替代在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麦田氮径流流失量,且维持较低水平磷径流流失量,是一种适宜的资源有效利用、节肥增效的有机养分替代模式。本研究结果为小麦生产中合理利用养分资源、减少化肥投入、控制麦田氮磷径流流失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养分 小麦产量 氮磷径流流失 肥料利用率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