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学说理论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医案证治规律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康 李雅文 +4 位作者 常丽萍 尹玉洁 朱垚 吴晨 贾振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7-176,共10页
目的: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整理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现代医案,探析UAP证治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证治规律中核心药对治疗UAP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 目的: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整理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现代医案,探析UAP证治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证治规律中核心药对治疗UAP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11月所有中药复方治疗UAP相关医案,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医案证候判定标准对医案进行证候判定,运用频数统计、系统聚类分析,FP-Growth加强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UAP证治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证治规律中核心药对治疗UAP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UAP高频证候前4位依次为络气虚滞、瘀血阻络、络气郁滞及痰浊阻络,高频药物有丹参、甘草、川芎、黄芪等,主要药物以化瘀通络、益气固卫、理气解郁及祛痰通络药为主;药物关联规则得到UAP治疗核心药对丹参-川芎-黄芪;药物系统聚类共得到4组药物组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核心药对丹参-川芎-黄芪治疗UAP的关键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等,其中关键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Jun,白细胞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途径。结论:UAP以络气虚(郁)滞、痰瘀阻络为基本病机;治疗以益气化瘀通络为基本治法,兼以理气化痰通络;核心药对丹参-川芎-黄芪治疗UAP的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研究结果为后续脉络学说指导UAP相关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证治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脉络学说指导和医案数据挖掘的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尹玉洁 常丽萍 +1 位作者 朱垚 贾振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44-151,共8页
目的: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探讨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方法:采用多源数据库类研究,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 目的: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探讨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方法:采用多源数据库类研究,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相关医案,检索时限设置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提取医案中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舌象、脉象、药物、病位等字段,基于脉络学说指导进行药物功效分类及证候分类判定,运用频数解构、系统聚类分析、FP-Growth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结果:心血管事件链上述5个关键病理环节中均出现营卫失常相关的证候表现;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异常所继发的湿、痰、瘀、水在上述5个关键病理环节所占比重有所差异,相应用药组合所占频次也不相同。结论:营卫失常为心血管事件链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全过程,脉络末端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异常可导致气血津液精输布代谢障碍,津聚为湿,湿凝为痰,血滞为瘀,瘀血化水,成为促进心血管事件链发展加重的内在驱动因素,导致“凝-壅-塞-不通”传变规律,构成了心血管事件链5个关键病理环节发展演变的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营卫理论 心血管事件链 证治规律 FP-Growth关联分析 频数解构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伤寒杂病论》黄连黄芩药对应用规律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林伟刚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黄连配黄苓是苦寒燥湿药物相须配伍的经典药对,《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黄连黄苓药对的方剂共9首,涉及条文12条,共12个症状,依次是:心下痞(5次)、下利(4次)、呕吐(3次)、肠鸣(3次)、心烦(2次)、出汗(2次)、干噫食臭(1次)、失眠(1次)、出血(... 黄连配黄苓是苦寒燥湿药物相须配伍的经典药对,《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黄连黄苓药对的方剂共9首,涉及条文12条,共12个症状,依次是:心下痞(5次)、下利(4次)、呕吐(3次)、肠鸣(3次)、心烦(2次)、出汗(2次)、干噫食臭(1次)、失眠(1次)、出血(1次)、恶寒(1次)、喘(1次)、狐擂(1次)。症状不同,配伍的药物选择也各不相同。量效关系方面,黄连在清心火、安心神时用量最重,达到四两,辅以黄苓二两,二者比例为2:1;治疗病机以湿热为主的呕吐、下利时,黄连、黄苓的剂量均为三两,二者比例为1:1;治疗寒热错杂痞证时,黄连仅用一两,黄苓仍为三两,二者比例为1:3;治疗无形邪热阻滞中焦之热气痞或出血证,黄连、黄苓用量仅为一两,二者比例为1:1。黄连、黄苓各自的剂量大小与两药在全书中的用药规律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黄连 黄苓 药对 证治规律 量效关系
下载PDF
基于Neo4j的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证治规律研究
4
作者 徐玉莹 王涛 +7 位作者 李佩芳 韩永升 吴子建 贾世震 方培钢 李莹莹 孙鹤天 张道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38-24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Neo4j的知识图谱总结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于2020年至2022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1例头痛患者临床医案,采用PHP语言、Gephi对取穴进行分析,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社团分析,使用... 目的探讨基于Neo4j的知识图谱总结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于2020年至2022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1例头痛患者临床医案,采用PHP语言、Gephi对取穴进行分析,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社团分析,使用PHP 5.6程序代码将支持度≥0.08,置信度为≥0.65的证型、症状、舌象、脉象、取穴转译为Cypher语句,录入Neo4j中。结果针刺取穴多为督脉,占比26.95%,核心处方为百会、太阳、风府、印堂、哑门、头维、风池;置信度≥0.65的证型与取穴:足三里、脾俞→血虚头痛,丰隆→痰浊头痛、风湿头痛,太冲、侠溪→肝阳头痛,风门→风寒头痛,太冲、血海、阿是穴、膈俞→淤血头痛,曲池→风热头痛,肾俞→肾虚头痛;构建“证型-症状-取穴”本体及其间关系的知识图谱模型。结论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以头部、督脉腧穴为主,形成了以“通督脉以和阴阳、启神机以调神志”为主要治则的选穴规律;也表明知识图谱在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中具有数据整合、知识表达、智能检索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头痛 针刺 Neo4j 证治规律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基于“填精补髓、清脑通络法”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治规律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海洋 孙景波 +1 位作者 程骁 李岩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098-1101,共4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血管性损伤,涉及至少1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合并阿尔兹海默病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认知障碍。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肝风内动是VCI的始动因...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血管性损伤,涉及至少1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合并阿尔兹海默病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认知障碍。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肝风内动是VCI的始动因素,肾虚髓减,痰瘀阻滞脑络是VCI的关键环节,根据“治病求本、杂合以治”的原则,治疗上应“间者并行,甚者独行”,须“标本兼顾,通补兼施”,临床运用填精补髓、清脑通络之法,以补肾填髓方药坚固脑之脉络,在痰瘀等病理产物尚未戕害清窍之时,阻断其阻滞脑脉或侵入脑内,基于以上理念探讨VCI中医证治规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填精补髓、清脑通络法 整体观念 标本兼治 证治规律 肾虚痰瘀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分析桃核承气汤治疗小便异常的证治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温娟 刘旎 +3 位作者 王超 宋佳 彭越 傅延龄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归纳与探讨桃核承气汤治疗小便异常的证治规律。方法手工检阅文献中运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小便不利的相关医案,采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采用频次分析与关联分析,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 目的归纳与探讨桃核承气汤治疗小便异常的证治规律。方法手工检阅文献中运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小便不利的相关医案,采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采用频次分析与关联分析,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6例医案,桃核承气汤治疗的小便异常主要见于癃闭、血淋、尿血、石淋等病症,其病机主要为:瘀热互结,热重而血瘀轻,辨证以瘀热互结证为主,主要症状为:小便异常,大便秘结,小腹满痛;舌象以舌质红或黯红、舌苔黄为常见,脉象以脉弦数或沉涩为常见。常配伍凉血清热、活血化瘀、利尿通淋之品。结论桃核承气汤治疗小便异常的辨证要点为:小便异常,大便秘结,小腹满痛,舌质红或黯红、舌苔黄,脉弦数或沉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便不利 桃核承气汤 诊治规律 文献研究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小建中汤证治辨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签兴 路志正(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06-5008,共3页
小建中汤为临床治疗虚劳常用方剂,文章从3则临床病案(室女月水不行案、腹痛案、便秘案)探讨小建中汤的临床证治思路及加减方法,并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千金翼方》原文,提炼出小建中汤的证治特点为"上下交损... 小建中汤为临床治疗虚劳常用方剂,文章从3则临床病案(室女月水不行案、腹痛案、便秘案)探讨小建中汤的临床证治思路及加减方法,并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千金翼方》原文,提炼出小建中汤的证治特点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临床应用指征以虚损病后,身体瘦削,面萎疲乏,腹部拘急,喜温喜按,四体沉冷,腰背强痛,五心烦热,纳呆神钝,心悸咽干,失精梦交,喜爱甜食,脉弱无力为主;临床使用禁忌为呕家、实热、阴虚火旺及痰湿内盛者所不宜;且小建中汤中饴糖不可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建中汤 证治规律 中焦虚寒 室女月水不行 腹痛 便秘 伤寒论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窦志芳 张俊龙 +3 位作者 阎川慧 陈燕清 范凯芳 何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肝郁脾虚型出现最多,用药以...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肝郁脾虚型出现最多,用药以健脾类药物为主,具体药物以白术、陈皮和茯苓为多。疏肝理气药次之,以白芍出现最多。宣肺药以防风、桔梗为多用。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以健脾为第一大法,兼及疏肝理气。此外,不要忘记恢复肺气的宣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证治规律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用药及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蒋银珂 张琪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期150-152,166,共4页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探讨与之相应的病机学说和证治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相关方剂,对搜集到的方剂和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核心药对、高频药别和高频药别组合...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探讨与之相应的病机学说和证治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相关方剂,对搜集到的方剂和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核心药对、高频药别和高频药别组合。结果共收录方剂242首。《圣济总录》胸痹心痛方剂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肉桂、当归、干姜、甘草、木香、陈皮等;最常用的药对有肉桂-干姜、肉桂-当归、肉桂-人参、甘草-干姜、肉桂-甘草等;药别里出现频率前5位的有温阳药、理气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化瘀药;主要的3组药别组合是温阳药-理气药、温阳药-补气药、温阳药-补血药。结论《圣济总录》中"阳微阴弦"是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其属本虚标实之证,治法强调标本兼治,以温阳通脉、疏通气机和补益气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济总录 胸痹心痛 用药规律 证治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古代脓毒性休克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海骏 周仙仕 唐光华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古代医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证治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数据库内文献为主线,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以古代主要医家医案医论为研究对象,系统搜集整理古代医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最终... 目的:探讨古代医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证治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数据库内文献为主线,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以古代主要医家医案医论为研究对象,系统搜集整理古代医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最终收集到医案289诊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病因前3位分别是湿热、温热、风热;症状、舌象、脉象前3位分别是发热、烦躁、口渴,腻苔、绛舌、黄苔,数脉、滑脉、弦脉;单味中药、药物分类及常用药对前3位分别为连翘、生地黄、栀子,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栀子、淡豆豉""石斛、连翘""连翘、栀子"。结论:脓毒性休克多属于温病范畴,除热邪、毒邪之外,湿邪、风邪是本病致病不可忽视的因素。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祛邪化痰为主,并在攻逐邪气的同时,不忘益气养阴,扶正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证治规律 《中华医典》
下载PDF
基于古籍医案文献分析的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伟 李本志 +1 位作者 马丽华 马苏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8期840-843,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全面收集心力衰竭的中医古籍医案文献,分别建立症状、用药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症状及用药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标准的医案文献334篇。心衰患者临床常见中医症状:...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全面收集心力衰竭的中医古籍医案文献,分别建立症状、用药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症状及用药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标准的医案文献334篇。心衰患者临床常见中医症状:喘息不得卧、胸闷、气短、心悸等;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胖大、苔白腻等;脉象:脉沉细无力、脉迟缓、脉结代、脉涩等;症状因子分析得出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等病机变化;心衰的症状聚类为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等;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相符合。临床常用中药频次为人参、附子、茯苓、桂枝、生白术等;药物种类频次为补气药、温阳药、利水药等;通过对高频次用药的因子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与归类频数统计相同结论,心衰患者临床常用药物为补气药、温阳药、利水药、化痰药、养阴药、活血化瘀药。结论心阳不振、气阴两虚、痰浊水饮内停、瘀血内阻为心力衰竭的基本证型,温振心阳、益气养阴、化痰利水、活血化瘀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证治规律 古籍医案文献
下载PDF
脉痿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
12
作者 于光明 石岩 +2 位作者 梁茂新 范颖 乔文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通过对中医典海及博览医书数据库中关于脉痿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挖掘脉痿的涵义、病因病机、证治方药。脉痿属于五体痿,与心痿不同;经文“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一句指“少阳枢机失常,致小腿悬持,缓纵不立”;“胞络”指“心... 通过对中医典海及博览医书数据库中关于脉痿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挖掘脉痿的涵义、病因病机、证治方药。脉痿属于五体痿,与心痿不同;经文“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一句指“少阳枢机失常,致小腿悬持,缓纵不立”;“胞络”指“心包络”。提炼出脉痿心气热证与心血虚证。古籍中治疗心气热证治以清热,心血虚证治以镇坠补阴;外治法以针灸为主,选取阳明经、心经、心包经的荥、输穴。系统地对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整理,不仅有助于中医药临床治疗脉痿,更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痿 基本症状 病因病机 证治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清代医家对《伤寒论》辨治头痛规律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祯 陶晓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1期22-24,共3页
《伤寒论》中所述头痛对后世医家辨治头痛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但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并不完善。清代医家充分肯定了张仲景《伤寒论》在辨治头痛方面的重要贡献,对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详细,辨证更加复杂,治法和方药更加丰富和... 《伤寒论》中所述头痛对后世医家辨治头痛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但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并不完善。清代医家充分肯定了张仲景《伤寒论》在辨治头痛方面的重要贡献,对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详细,辨证更加复杂,治法和方药更加丰富和多样,弥补了《伤寒论》辨治头痛的不足,不但继承了《伤寒论》辨治头痛规律,更有很大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将四经头痛(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发展为六经头痛,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的空白,并且给出了具体治疗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头痛 辨治规律 太阴头痛 少阴头痛 清代医家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症从血浊论治探微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萍 周永红 +1 位作者 唐明 郭瑞友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8期111-113,共3页
从血浊与脑动脉硬化症发病的相关性入手,深入探讨脑动脉硬化症从血浊论治的机理,论述血浊是脑动脉硬化症发病的病理枢纽,而清化血浊法为防治脑动脉硬化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症 血浊 证治规律 论治
下载PDF
立足“少阳阳明”探讨急性胰腺炎初期的证治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瑾 刁青蕊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2期2156-2158,共3页
急性胰腺炎初期,正气充盛,邪气亢奋,正邪交争剧烈,从六经而论,可知其病在三阳。若病位尚浅,病情不甚重,胆火内郁,肝失疏泄,治选小柴胡汤为主方,疏肝清胆,和解少阳,以截断病邪向里传变;若病传至阳明,病位入里,阳明热结,腑气不通,治选大... 急性胰腺炎初期,正气充盛,邪气亢奋,正邪交争剧烈,从六经而论,可知其病在三阳。若病位尚浅,病情不甚重,胆火内郁,肝失疏泄,治选小柴胡汤为主方,疏肝清胆,和解少阳,以截断病邪向里传变;若病传至阳明,病位入里,阳明热结,腑气不通,治选大承气汤为主方,峻下热结,釜底抽薪,以防热重竭阴,出现危症;若少阳、阳明同病,病位旁及二经,肝胆火郁,阳明腑实并存,治选柴芩承气汤或大柴胡汤为主方,疏肝利胆,攻下通腑,以防病邪深重,波及范围扩大,避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少阳 阳明 证治规律
下载PDF
小儿汗证的辨治规律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曹栋 张萌 +2 位作者 尹嘉 门九章 冯明 《中医儿科杂志》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阴阳升降失调是小儿汗证发生的根源,同时营卫不和,心、脾、肺三脏功能异常,脏腑热邪出入失调亦会影响汗液排泄。结合小儿现代生活环境特点,指出应重视实证、热证,经辨证分为肺脾气虚证、营卫不和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胃肠积热证... 阴阳升降失调是小儿汗证发生的根源,同时营卫不和,心、脾、肺三脏功能异常,脏腑热邪出入失调亦会影响汗液排泄。结合小儿现代生活环境特点,指出应重视实证、热证,经辨证分为肺脾气虚证、营卫不和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胃肠积热证,分别治以健脾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减;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减;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消食和胃、清热化湿,方用保和丸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证 小儿 辨治规律 探讨
原文传递
浅析《东医宝鉴》月经病辨治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淑文 王小荣 +1 位作者 姚蕙莹 李喜云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4期35-37,共3页
月经病是临床常见病,笔者总结分析了《东医宝鉴》中与月经病基础理论、辨证及治法相关的论述,以期为月经病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该书对月经病机理的认识遵从《黄帝内经》的理论,并以后世诸家学说为羽翼,在病因病机上重视情志改变,在生... 月经病是临床常见病,笔者总结分析了《东医宝鉴》中与月经病基础理论、辨证及治法相关的论述,以期为月经病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该书对月经病机理的认识遵从《黄帝内经》的理论,并以后世诸家学说为羽翼,在病因病机上重视情志改变,在生理上重视气血,在五脏中重视心脾,在治疗上主张补、通、清,亦注重单方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医宝鉴》 月经病 辨治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临床研究文献对玉屏风散证治规律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成辉 黄镛 +1 位作者 陶双友 任宝琦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6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玉屏风散的证治规律,包括主治病种、具体剂量、配伍药物等,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0—2020年玉屏风散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玉屏风散的主治病种、药物用量比值、不... 目的:分析玉屏风散的证治规律,包括主治病种、具体剂量、配伍药物等,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0—2020年玉屏风散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玉屏风散的主治病种、药物用量比值、不同剂量使用频率、配伍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屏风散除了在呼吸系统运用外,还用于消化系统、皮肤、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中黄芪∶白术∶防风最常用配伍比例是2∶2∶1;黄芪与白术的用量比例范围在0.80~3.00,黄芪与防风的用量比例范围在1.00~1.33,白术与防风的用量比例范围在1.00~2.50;方中黄芪学用用量为10~30 g、白术为10~15 g、防风为6~15 g,其中防风用量比药典大,而总体用量显著低于古代用量。本方常搭配健脾、疏风、温阳类药物使用,如党参、桂枝、白芍、当归、茯苓,亦常与其他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黄芪桂枝汤、小青龙汤等联合运用。结论:玉屏风散主治病种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疗效显著;其临床应用中配伍比例存在差异,具体用量亦无统一标准;临床中玉屏风散多为单方应用,或结合辨证加味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证治规律 剂量 配伍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伤寒杂病论》于IBS证治研究之价值
19
作者 李东明 陶汉华 +1 位作者 张俊龙 郭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028-1029,共2页
《伤寒杂病论》对于疾病证治规律研究具有天然的优势,其原因很多,但总不离者有三:其一,此书乃仲景多年真实临床实践之产物;其二,此书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其三,此书论病多且载法精。也正是基于这三点,肠易激综合征(IBS)辨证规律研究也当求... 《伤寒杂病论》对于疾病证治规律研究具有天然的优势,其原因很多,但总不离者有三:其一,此书乃仲景多年真实临床实践之产物;其二,此书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其三,此书论病多且载法精。也正是基于这三点,肠易激综合征(IBS)辨证规律研究也当求之于《伤寒杂病论》。细细观之,仲景书中IBS的主要症状论述颇丰,且证候丰富,方药俱备,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具有较为稳定之优势。故而,研究IBS辨证应当借助于经典的力量,力求发现隐藏在其中可循之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疾病证治规律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当代中医名家辨治脱发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唐雪纯 杭晓屹 +3 位作者 黄祥实 席榕 李姝君 曲剑华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651-1659,共9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当代中医名家对于辨治斑秃和脂溢性脱发的用药规律,为中医皮科诊疗的学术继承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位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斑秃的处方226首和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处方171首,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和Gephi两...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当代中医名家对于辨治斑秃和脂溢性脱发的用药规律,为中医皮科诊疗的学术继承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位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斑秃的处方226首和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处方171首,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和Gephi两个分析软件,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核心处方等数据。结果:治疗斑秃的高频中药有当归、何首乌、茯苓等,多属平、甘、归肝经药物;常用药对为'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等;核心中药处方为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高频中药有当归、茯苓、甘草等,多属平、甘、归肝经药物;常用药对为'女贞子-墨旱莲''当归-何首乌'等;核心中药处方为八珍汤合二至丸及六味地黄丸加减。结论:当代中医名家认为脱发多以气血失调为发病之根本,肝脾肾三脏为病位核心,以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为主要病机,在诊疗中注重'发为血之余'基础理论的研究与运用,以固本培元,治病求本。同时,治疗斑秃和脂溢性脱发各有侧重,治疗斑秃重调畅情志,治疗脂溢性脱发重祛湿消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脂溢性脱发 中医名家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