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托竹荪菌种快速分离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飞 韩冰 +3 位作者 于广峰 钟丽娟 柴林山 郭玲玲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4-61,共8页
通过对红托竹荪快速分离培养基优化,提高红托竹荪菌种分离与评价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菌种生长速度为响应值拟合二次多元回归方程,确定培养基配方;测定优化培养基与PDA对照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直径,以菌丝形态、锁状联合和菌... 通过对红托竹荪快速分离培养基优化,提高红托竹荪菌种分离与评价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菌种生长速度为响应值拟合二次多元回归方程,确定培养基配方;测定优化培养基与PDA对照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直径,以菌丝形态、锁状联合和菌落形态等指标评价优化培养基;测定优化培养基与PDA培养基培养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验证应用效果。通过试验,筛选出快速分离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71 g/L、全麦粉8.36 g/L、玉米粉8.07 g/L、琼脂粉18.00 g/L、木屑水1.06 L。快速分离培养基与PDA培养基对比,培养的菌落直径平均增加66.25%,快速分离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增加33.33%,木屑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增加44.22%。由于优化培养基中含有淀粉、纤维素等有效成分,其刺激了菌种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等,维持了胞外酶系的完整性。还可根据菌丝培养基过程形成的透明圈大小判定菌种胞外酶产生能力,达到快速评价菌种质量,保障菌种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快速分离培养基 透明圈 生长速度 菌丝直径
下载PDF
Present Situation of Dictyophora Industry in China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被引量:2
2
作者 Guanglu GONG Tongjing YANG +6 位作者 Qin WANG Yang GUI Wanbing HUANG Yingying LU Hongyu LIU Xiaorun HUANG Guosheng ZH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11期56-61,共6页
China is the earliest country to eat Dictyophora and to realize its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At present,12 species of Dictyophora have been reported worldwide,7 species of which are found in China.D.rubrovolvata,D.ech... China is the earliest country to eat Dictyophora and to realize its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At present,12 species of Dictyophora have been reported worldwide,7 species of which are found in China.D.rubrovolvata,D.echinovolvata and D.indusiata have been cultivated on a large scale,and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are Zhijin in Guizhou Province,Shunchang and Jiangle in Fujian Province,and Qingchuan and Changning in Sichuan Province.The cultivation of D.rubrovolvata had experienced 4 stages:wild tending,casserole cultivation,outdoor simple greenhouse cultiv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cultivation techniques.The present integrat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bag removing and soil covering of D.rubrovolvata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fungi bags,bag removing and soil covering,spawn running,as well as fruiting management and harvesting.As one of the"ten main promoting technologies"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22,it had realized rapid propagation of liquid strains and supporting cultivation of improved varieties and methods.The suitable strains were selected to support understory cultivation,layer cultivation,basket cultivation,factory cultivation and other modes,which had short cultivation period and can realize annual production and supp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it is expected that low-cost secondary fermentation or tertiary ferment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tyophora industry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Dictyophora indusiata Fungi bag removing Soil covering cultivation
下载PDF
Review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被引量:1
3
作者 Senlin ZHU Ling TANG +1 位作者 Rende YANG Bangxi ZH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3期136-142,147,共8页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has beautiful shape,good taste and high nutritional value,and has anti-oxidation,anti-tumor,hypoglycemic and other effects.In this review,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nutritive chemical comp...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has beautiful shape,good taste and high nutritional value,and has anti-oxidation,anti-tumor,hypoglycemic and other effects.In this review,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nutritive chemical composition,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and functions,cultivation and pest control of D.rubrovolvata were intensively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also prospected.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futur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search of D.rubrovolvata and the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rubrovolvata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utritio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Extraction and function of polysaccharide CULTIVATIO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下载PDF
红托竹荪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梁亚丽 秦礼康 +3 位作者 王何柱 文安燕 阳旭 李启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114,共6页
对红托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成分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菌托中多酚(2.43 mg GAE/g)、黄酮(1.95 mg/g)、维生素B 2(1.04μg/g)含量最高,而菌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7.66,14.19 g/100 g;竹荪蛋3个部位中... 对红托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成分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菌托中多酚(2.43 mg GAE/g)、黄酮(1.95 mg/g)、维生素B 2(1.04μg/g)含量最高,而菌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7.66,14.19 g/100 g;竹荪蛋3个部位中,菌柄菌裙多糖含量最高(21.47 g/100 g),而其余成分均在菌托中最为丰富;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5.13~18.18 mg/g,差异显著(P<0.05),且均以谷氨酸含量为高(1.34~4.86 mg/g)。对比等量鲜竹荪子实体和竹荪蛋营养功能成分,竹荪蛋多糖、维生素B 2含量分别为竹荪子实体的2.06倍和1.25倍,其余成分含量差异较小(P<0.05),食用竹荪蛋可全营养利用;竹荪子实体食用部分(菌盖和菌柄菌裙)营养成分利用率为49.24%~83.59%,而废弃菌托营养损失率为16.41%~38.93%,尤其维生素B 2高达38.93%,具有较高的增值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营养功能成分 利用率 损失率
下载PDF
红托竹荪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22
5
作者 叶建方 罗鹏 +2 位作者 肖佳艳 吴雪艳 张豫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2-896,共5页
探讨红托竹荪多糖对小鼠腹水瘤S180细胞凋亡的作用。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红托竹荪多糖处理S180细胞24h,Western blot法检测Bcl-xl、Bax、caspase-9和Caspase-3等蛋白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Bcl-xl... 探讨红托竹荪多糖对小鼠腹水瘤S180细胞凋亡的作用。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红托竹荪多糖处理S180细胞24h,Western blot法检测Bcl-xl、Bax、caspase-9和Caspase-3等蛋白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Bcl-xl表达量随竹荪多糖剂量增加而降低,Bax表达量则相反,每组Bax/Bcl-xl的比值增加,Caspase-9、Caspase-3表达量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0、25、50和100mg/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12%±0.11%、9.61%±0.61%、16.39%±0.19%和17.05%±0.13%,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断红托竹荪多糖具有诱导S180细胞凋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蛋白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
原文传递
响应曲面法优化热水浸提红托竹荪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伟刚 范巧宁 +4 位作者 贾琳斐 彭晶 程玉江 王蓓蓓 段玉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9-274,共6页
以红托竹荪为原料,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其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热水浸提红托竹荪多糖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得到了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3.5h,浸提温度75℃,料液... 以红托竹荪为原料,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其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热水浸提红托竹荪多糖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得到了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3.5h,浸提温度75℃,料液比1∶31,提取次数2次,经验证实验红托竹荪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热水浸提 红托竹荪 多糖
下载PDF
三种食用菌多糖的基本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向瑞琪 谢锋 +2 位作者 谭红 李占彬 孙晓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9-76,共8页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香菇、黑木耳和红托竹荪的边角废料菌托中的多糖,并用Sevag试剂和透析法分离纯化,得到三种食用菌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红外光谱法...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香菇、黑木耳和红托竹荪的边角废料菌托中的多糖,并用Sevag试剂和透析法分离纯化,得到三种食用菌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IR)、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刚果红实验分析三种食用菌多糖的分子量、官能团、糖苷键和三螺旋结构。将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 free radical,DPPH·)和羟基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s,OH·)的能力及Fe3+总还原力来判断三种食用菌多糖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三种食用菌的基本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制备的三种食用菌多糖都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分子量分布在万级和百万级。三种食用菌多糖含有相似的官能团,是既具有α构型又具有β构型的酸性多糖,且均具有三螺旋结构。此外,三种食用菌多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红托竹荪菌托多糖在1.0 mg/mL浓度时对DPPH和在3.0 mg/mL浓度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香菇和黑木耳多糖,高达66.86%和35.69%,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0.010和0.195 mg/mL。综上,三种食用菌多糖的基本结构无显著性差异,但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为工业化生产利用红托竹荪边角废料提取食用菌多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香菇 木耳 多糖 结构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红托竹荪资源收集与生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龚光禄 杨通静 +5 位作者 桂阳 黄万兵 卢颖颖 刘宏宇 黄晓润 朱国胜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7,21,共5页
为了调查红托竹荪资源分布特征,以织金县为调查对象,共设计了6条调查路线,对红托竹荪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并进行林分因子、土壤因子以及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的寄主主要为多年生苦竹、金竹等竹林腐根;在营养丰富、... 为了调查红托竹荪资源分布特征,以织金县为调查对象,共设计了6条调查路线,对红托竹荪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并进行林分因子、土壤因子以及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的寄主主要为多年生苦竹、金竹等竹林腐根;在营养丰富、土质疏松、保湿效果好的黑棕色沙土中分布较多;主要生长于海拔1000 m^1 500 m,水平分布主要集中在织金的北部以及中南部,东南方向和西面分布较少。此次调查探明了红托竹荪生态习性与分布特征,为贵州红托竹荪这一特色优势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为红托竹优良菌株的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种质资源 林分因子 土壤因子
下载PDF
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的纯化及其抗氧化与抗疲劳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邵哲 喻治达 钟袁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5-322,共8页
目的 研究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的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与抗疲劳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法纯化红托竹荪菌托黄酮。以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对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的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研究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纯化前后对1,1-二苯基-2... 目的 研究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的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与抗疲劳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法纯化红托竹荪菌托黄酮。以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对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的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研究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纯化前后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bitterhydrazine,DPPH)自由基和羟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和对小鼠的抗疲劳效果。结果 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吸附条件:上样液质量浓度1.2 mg/mL、上样液流速1.5 mL/min、上样液pH为5,上样液体积60 mL;解吸条件:乙醇浓度70%、洗脱流速1.5mL/min、洗脱液体积120mL,经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后,红托竹荪菌托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的纯度由14.16%提高到57.64%,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16和0.78mg/mL;与粗提物相比,纯化后的黄酮提取物可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减少其运动后血清中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的含量。结论 红托竹荪菌托黄酮经纯化后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疲劳活性,对红托竹荪菌托黄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菌托 黄酮 纯化工艺 抗氧化 抗疲劳
下载PDF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降血糖活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玲 王万坤 +4 位作者 罗丽平 李冰晶 康超 曾维军 郑旋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8-429,共12页
为利用红托竹荪菌托,采用酶解法提取菌托多糖,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多糖分子量、单糖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法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2.5%、果胶酶0.4%、木瓜蛋白酶1.5%,50℃酶解1 h,料液比1:60、提取温度80℃、时... 为利用红托竹荪菌托,采用酶解法提取菌托多糖,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多糖分子量、单糖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法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2.5%、果胶酶0.4%、木瓜蛋白酶1.5%,50℃酶解1 h,料液比1:60、提取温度80℃、时间3 h,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15.37%,比热水浸提法提高39.60%。酶解法多糖分子量为3344 Da(Mn)、522208 Da(Mw)、2929 Da(Mp),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和岩藻糖等组成,葡萄糖占最高,达48.82%。菌托多糖为2.0 mg/mL时,DPPH·清除率为93.83%,Fe3+还原能力为0.1407,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为54.62%、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56.45%,与热水浸提法相比差异极显著或显著。酶解法提取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 酶法提取 分子量 单糖组成 抗氧化 降血糖
原文传递
红托竹荪品种选育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燕 李浪 +5 位作者 刘妮 王玉珠 潘高潮 邹方伦 阳旭 龙汉武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集贵州省部分分布区域内野生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Zang, Ji et Liou.)健壮子实体为育种亲本,经系统选育,贵定县石板村红托竹荪成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该菌株菌丝在5℃~28℃均能生长,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 采集贵州省部分分布区域内野生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Zang, Ji et Liou.)健壮子实体为育种亲本,经系统选育,贵定县石板村红托竹荪成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该菌株菌丝在5℃~28℃均能生长,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菌丝萌发后形成原基能力强;生长季节为3月到10月,平均单产量为0.15 kg·m-2,生物转化率为32%。采用阔叶木屑及腐殖土覆土栽培。该品种红托竹荪在不同海拔试验中产量稳定,菌株表现出均一性、稳定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品种选育 优良品种
下载PDF
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病部位侵染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建英 吴素蕊 +3 位作者 刘春丽 尚陆娥 罗孝坤 刘绍雄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对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发病部位感染的真菌菌丝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2个菌株中,11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1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引起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侵染导致二次病害... 对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发病部位感染的真菌菌丝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2个菌株中,11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1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引起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侵染导致二次病害的真菌主要是木霉属真菌,也是腐烂病发生后红托竹荪大面积减产或绝收的主要原因。因此,红托竹荪腐烂病防治措施中需针对木霉属真菌的生长特性,加强对木霉属真菌侵染的防治,降低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后的二次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腐烂病 木霉属
下载PDF
竹荪球腐烂致病真菌种类鉴定与药剂筛选 被引量:11
13
作者 桑维钧 宋宝安 +3 位作者 练启仙 李小霞 胡德禹 黄荣茂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2-304,共3页
对采集于贵州省水城县、清镇市等地竹荪种植基地的腐烂竹荪球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分离到4种致病真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 art.)Sacc.]、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ers.)、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L ind)、拟... 对采集于贵州省水城县、清镇市等地竹荪种植基地的腐烂竹荪球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分离到4种致病真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 art.)Sacc.]、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ers.)、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L ind)、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Bain.)。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施宝功、抑唑霉、70%敌克松等5种杀菌剂对以上4种病菌进行室内抑菌试验,施宝功500倍液对以上4种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1.3%,67.4%,58.7%和73.2%,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对以上4种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8.4%,64.5%,60.7%,63.6%。多菌灵、抑唑霉、敌克松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球 腐烂 病原菌 药剂
下载PDF
红托竹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龚光禄 桂阳 +1 位作者 卢颖颖 朱国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74-82,共9页
为了筛选红托竹荪最适培养基与培养条件,提高红托竹荪菌种的生产效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别对红托竹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最适速效碳源,果糖为最适迟效碳源;蛋白胨为最适速效氮源,硫酸铵为最适缓释氮... 为了筛选红托竹荪最适培养基与培养条件,提高红托竹荪菌种的生产效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别对红托竹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最适速效碳源,果糖为最适迟效碳源;蛋白胨为最适速效氮源,硫酸铵为最适缓释氮源;最佳C/N比为23;ZnSO4、竹叶煮汁、VB6和IAA能显著地促进菌丝的萌动与生长;最适pH为6.0,最佳培养温度25℃且避光,但28℃能刺激菌丝快速萌动。结论:影响菌丝生长的因素主次关系为IAA>竹叶>速效与迟效氮源的配比>VB6>速效与迟效碳源的配比,最优组合葡萄糖5g,果糖25g,蛋白胨2.5g,硫酸铵2.5g,竹叶20g(煮汁),VB60.16g,生长素(IAA)1.6mg,水10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理化因子 培养条件 最适培养基
下载PDF
贵州红托竹荪菌种保藏方法及栽培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云松 龙汉武 +1 位作者 潘高潮 邹方伦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2期15-16,19,共3页
红托竹荪在贵州漫长的栽培过程中,目前已出现了严重的菌种退化,导致上千亩的红托竹荪减产甚至绝收。通过对红托竹荪一级菌种和二级、三级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实验,为红托竹荪菌种选育、菌种保藏类型和方法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一级菌种... 红托竹荪在贵州漫长的栽培过程中,目前已出现了严重的菌种退化,导致上千亩的红托竹荪减产甚至绝收。通过对红托竹荪一级菌种和二级、三级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实验,为红托竹荪菌种选育、菌种保藏类型和方法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一级菌种以PDA培养基添加松针浸出液为最佳培养基;红托竹荪菌种保藏的种型为枝条菌种,保藏温度4℃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种保藏 菌株栽培
下载PDF
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卢征华 文庭池 +2 位作者 徐彦军 余刚江 杨雨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24-129,共6页
以红托竹荪菌种为试材,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研究了红托竹荪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以期为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的制备和扩大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配方为葡萄糖30 g·L^(... 以红托竹荪菌种为试材,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研究了红托竹荪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以期为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的制备和扩大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配方为葡萄糖30 g·L^(-1),蛋白胨1.5 g·L^(-1),KH_(2)PO_(4)2 g·L^(-1),MgSO41 g·L^(-1),(NH_(4))_(2)SO_(4)1 g·L^(-1),维生素C 0.016 g·L^(-1),生长素(IAA)0.0016 g·L^(-1)。最佳培养条件为25℃,摇床转速150 r·min^(-1),培养天数20 d。扩大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每1000 mL装500 mL,接种量15%,培养天数15 d,从一级种制备到扩大培养共计3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液体菌种 摇瓶培养 培养基优化
原文传递
两种栽培方式对红托竹荪菌托不同部位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魏洪 姚梦玮 +3 位作者 迟茜文 翁梓靖 龙金宇 陈光贤 《中国果菜》 2021年第10期62-68,共7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红托竹荪菌托营养成分的影响,本实验比较了红托竹荪在林下和大棚两种栽培模式下,其菌托3个部位(菌皮、胶质和连接膜)的蛋白质、多糖、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红托竹荪菌托3个部位都含有蛋白质、...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红托竹荪菌托营养成分的影响,本实验比较了红托竹荪在林下和大棚两种栽培模式下,其菌托3个部位(菌皮、胶质和连接膜)的蛋白质、多糖、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红托竹荪菌托3个部位都含有蛋白质、多糖、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大棚菌皮的蛋白质含量(22.516 g/100 g)和连接膜的蛋白质含量(22.708 g/100 g)显著高于林下菌皮和连接膜的(分别为19.995 g/100 g和19.861 g/100 g),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林下;而林下菌皮和连接膜的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则明显高于大棚菌皮和连接膜的。两种栽培模式下,菌皮和连接膜均测出15种氨基酸,且都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6种必需氨基酸。可见废弃菌托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且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营养成分不同,可根据其优势成分进行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栽培方式 菌托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代建武 周厚彬 +3 位作者 黄杰 张庆 李莹露 秦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100,共11页
为提高红托竹荪干燥品质并获得最佳干燥工艺,采用真空红外干燥(vacuum infrared drying,VID)、气流冲击干燥(air impingement drying,AID)、控湿干燥(moisture control drying,MCD)等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进行对比研究,以热风干燥(hot... 为提高红托竹荪干燥品质并获得最佳干燥工艺,采用真空红外干燥(vacuum infrared drying,VID)、气流冲击干燥(air impingement drying,AID)、控湿干燥(moisture control drying,MCD)等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进行对比研究,以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及温度对红托竹荪干燥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竹荪宏观品质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MCD可获得最小的色差∆E和收缩率,AID则能够保证较高的复水比;干燥速率方面,MCD在前期能够获得较高的干燥速率,但后期干燥速率会放缓,而AID在整个干燥过程都具有较高的干燥速率,干燥时间较短;在成分保留上,MCD可以保留较高含量的多糖、三萜和黄酮,而采用VID可以有效保护多酚。单位能耗随干燥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不同方式下VID的干燥能耗值整体偏大,MCD的单位能耗最低(18.82 kW·h/kg)。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上述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综合评分后得到的结果排序为:MCD>AID>VID>HAD,MCD干燥方式中采用60℃相对湿度为40%,保湿时间15min的干燥工艺综合品质较佳,在此加工方式下的红托竹荪综合评分为2.94,该研究可为红托竹荪高品质干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真空红外干燥 气流冲击干燥 控湿干燥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红托竹荪多糖的提取优化及膜分级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滕春丽 颜蜜 +4 位作者 向瑞琪 敖珍 何锦林 孙晓红 谭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84-4990,共7页
目的研究红托竹荪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膜分级分离方法。方法样品采用超声辅助方法提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得到红托竹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采用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滤膜对红托竹荪粗多糖进... 目的研究红托竹荪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膜分级分离方法。方法样品采用超声辅助方法提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得到红托竹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采用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滤膜对红托竹荪粗多糖进行分级分离,比较这5种滤膜对红托竹荪粗多糖的分级效果。结果红托竹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80 W,超声时间35 min,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4.55±0.16)%,多糖含量为(60.33±1.53)%。膜分离中,截留分子量为100kDa的超滤膜所分离的多糖占比最大,多糖含量提升至(90.87±2.57)%,多糖保留率为95.68%。结论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膜分离技术可有效提高多糖纯度,为红托竹荪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多糖 超声 响应面优化 膜分离
下载PDF
红托竹荪百尾参复合多糖功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春城 陈晓清 +2 位作者 陈培玉 王建东 曹剑锋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26-30,共5页
以红托竹荪、百尾参多糖和柑橘汁为主要原料,以柠檬酸、蔗糖为辅料研制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的抗氧化活性,评价其功能活性。结果表明:10... 以红托竹荪、百尾参多糖和柑橘汁为主要原料,以柠檬酸、蔗糖为辅料研制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的抗氧化活性,评价其功能活性。结果表明:100 mL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托竹荪多糖2 mg/mL、百尾参多糖12.6 mg/mL、柑橘果汁60 mL、蔗糖3%、柠檬酸0.01%,所得产品呈淡乳黄色、口感佳、稳定性良好。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该饮料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百尾参 多糖 饮料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