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州市垃圾压缩站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前胜
陈成章
+4 位作者
林忠宁
任铁玲
余贵英
蔡承铿
黄蓓
《广州环境科学》
2002年第3期33-36,共4页
为了全面了解垃圾压缩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选择不同站址、不同规模及不同防护设施的垃圾压缩站,进行噪声、臭味、微生物、可吸入颗粒物(IP)的监测以及人群调查,并与传统垃圾桶收集及清洁对照区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垃圾压缩站未引起周围...
为了全面了解垃圾压缩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选择不同站址、不同规模及不同防护设施的垃圾压缩站,进行噪声、臭味、微生物、可吸入颗粒物(IP)的监测以及人群调查,并与传统垃圾桶收集及清洁对照区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垃圾压缩站未引起周围居民急性病发病率异常;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垃圾压缩站的IP、噪声均高于垃圾桶区和清洁对照区;臭味测定为恶臭级,硫化氢及氨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都处于较高水平,未检测出致病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证实了垃圾压缩站为臭味、IP、微生物及噪声的发生源,卫生状况与压缩站的自然通风状况、与居民区的距离及有无防护措施有关。建议对已建成并运行的压缩站加强消毒、除臭和消声等措施;对于拟建的垃圾压缩站,要特别注重压缩站的选址,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地扩散稀释作用和保证与周围居民有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垃圾压缩站
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垃圾压缩站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前胜
陈成章
林忠宁
任铁玲
余贵英
蔡承铿
黄蓓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广州市卫生防疫站
出处
《广州环境科学》
2002年第3期33-36,共4页
基金
广州市环保局资助课题
文摘
为了全面了解垃圾压缩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选择不同站址、不同规模及不同防护设施的垃圾压缩站,进行噪声、臭味、微生物、可吸入颗粒物(IP)的监测以及人群调查,并与传统垃圾桶收集及清洁对照区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垃圾压缩站未引起周围居民急性病发病率异常;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垃圾压缩站的IP、噪声均高于垃圾桶区和清洁对照区;臭味测定为恶臭级,硫化氢及氨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都处于较高水平,未检测出致病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证实了垃圾压缩站为臭味、IP、微生物及噪声的发生源,卫生状况与压缩站的自然通风状况、与居民区的距离及有无防护措施有关。建议对已建成并运行的压缩站加强消毒、除臭和消声等措施;对于拟建的垃圾压缩站,要特别注重压缩站的选址,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地扩散稀释作用和保证与周围居民有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
关键词
广州市
垃圾压缩站
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Keywords
rubbish
compressing
transport
st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Guangzhou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州市垃圾压缩站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胡前胜
陈成章
林忠宁
任铁玲
余贵英
蔡承铿
黄蓓
《广州环境科学》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