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by Orthogonal Design 被引量:1
1
作者 Gongxiao MO Mengyao LIN +5 位作者 Jiaming WANG Yuandan LAN Xunjie LIANG Xiang WANG Qiumeng WEI Suoyi HUANG 《Medicinal Plant》 2017年第5期45-48,共4页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yrica ruba leaves. [Methods]Pigment of Myrica ruba leaves...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yrica ruba leaves. [Methods]Pigment of Myrica ruba leaves was extracted by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 Absorbance was measured at wavelength of 300 nm. Effects of ethanol volume fraction,solid-to-liquid ratio,temperature,and extraction time were studied. L_9( 3~3)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and DPPH scavenging ability was measured.[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was as follows: the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was 50%; the solid-to-liquid ratio was 1: 60( w/v),extraction temperature 70℃; extraction time was 60 min; af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urified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reached 0. 4455 mg/mL,the DPPH scavenging ability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same concentration Vc.[Conclusions]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has a high yield rate,and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has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ORTHOGONAL design
下载PDF
杨梅叶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胡静丽 陈健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确定杨梅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用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萃取杨梅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45倍于样重的40%的乙醇浸泡24h后,超声波辅助萃取45m... 为确定杨梅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用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萃取杨梅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45倍于样重的40%的乙醇浸泡24h后,超声波辅助萃取45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浸出率可达99.30%,杨梅叶中的黄酮含量为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叶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波 提取工艺 药用 食用
下载PDF
杨梅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夏其乐 陈健初 吴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0-83,共4页
本文从杨梅叶中提取酚类物质,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 )的清除作用,同时将提取物添加到油脂中,研究其抑制物油脂氧化的能力。结果显示,杨梅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随时期变化有较大差... 本文从杨梅叶中提取酚类物质,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 )的清除作用,同时将提取物添加到油脂中,研究其抑制物油脂氧化的能力。结果显示,杨梅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随时期变化有较大差异,但总的来说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存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叶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酚类物质 化学发光法 测定 羟自由基
下载PDF
杨梅树皮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定勇 刘恩桂 冯玉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对湖南产杨梅树皮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95%乙醇提取及各种柱色谱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杨梅素(Myricetin,2)、异槲皮苷(Quercetin-3-O-β-D-glucoside,3... 目的对湖南产杨梅树皮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95%乙醇提取及各种柱色谱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杨梅素(Myricetin,2)、异槲皮苷(Quercetin-3-O-β-D-glucoside,3)、槲皮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4)、杨梅苷(Myricetrin,5)、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glucoside,6)。结论1,4,6为首次从杨梅属中分离得到;2为杨梅树皮的主要化学成分,该植物可作为杨梅素的资源植物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树皮 黄酮 杨梅素
下载PDF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杨梅果实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文静 潘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了杨梅果实中有机酸的成分和含量,在C18柱(4.6mmID×250mm,4μm)上,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214 nm)进行检测,其流动相为0.04 mol/L的KH2PO4-H3PO4缓冲液,pH2.4,流速0.8mL/min,柱温35℃。检测所得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了杨梅果实中有机酸的成分和含量,在C18柱(4.6mmID×250mm,4μm)上,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214 nm)进行检测,其流动相为0.04 mol/L的KH2PO4-H3PO4缓冲液,pH2.4,流速0.8mL/min,柱温35℃。检测所得7种有机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 0以上,平均回收率在88%~101%之间;变异系数RSD<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杨梅 有机酸
下载PDF
红党参多糖对免疫力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窦霞 杨锡仓 +2 位作者 史巧霞 赵海鹰 靳子明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红党参多糖对免疫力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党参多糖组、红党参多糖组5组,每组10只。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混悬液或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 目的研究红党参多糖对免疫力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党参多糖组、红党参多糖组5组,每组10只。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混悬液或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0 d。给药第4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连续注射3 d,复制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给药结束后,比较各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K值、吞噬指数α值、脾指数、胸腺指数、脾细胞增殖刺激指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碳粒廓清指数K值、吞噬指数α值、脾指数、胸腺指数、脾细胞增殖刺激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党参多糖组、红党参多糖组吞噬指数α值、脾指数、胸腺指数、脾细胞增殖刺激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红党参多糖组碳粒廓清指数K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脾指数外,红党参多糖组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党参多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红党参多糖能提高免疫力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且其作用优于党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力低下 红党参多糖 党参多糖 小鼠 免疫调节作用 碳粒廓清指数K值 吞噬指数α值 脾指数 胸腺指数 脾细胞增殖刺激指数
原文传递
杨梅树皮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志国 张予川 +2 位作者 吉双 孟大利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杨梅(Myrica ruba(Lour.)Sieb.et Zucc.)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吸附,羟丙基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杨梅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杨梅(Myrica ruba(Lour.)Sieb.et Zucc.)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吸附,羟丙基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杨梅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酸(syringic acid,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2)、水杨酸(salicylic acid,3)、白蔹素(ampelopsin,4)、没食子酸(gallic acid,5)、杨梅素(myricetin,6)、杨梅苷(myricitrin,7)、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8)。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杨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树皮 化学成分 丁香酸 杨梅素
下载PDF
蜡杨梅砧木嫁接的晚稻杨梅盐碱地栽培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晓华 高智慧 +2 位作者 张晓勉 翁华军 李鸿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0,共4页
用2种不同砧木嫁接晚稻杨梅种植于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中,进行杨梅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除速效钾盐碱土高于酸性土外,其它均低于酸性土,但两种土壤上的杨梅叶片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大量元素盐碱土稍低于酸性土,而微量元素... 用2种不同砧木嫁接晚稻杨梅种植于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中,进行杨梅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除速效钾盐碱土高于酸性土外,其它均低于酸性土,但两种土壤上的杨梅叶片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大量元素盐碱土稍低于酸性土,而微量元素除Cu相同外其它均高于酸性土;本接杨梅种植在盐碱地上与蜡杨梅作砧木嫁接杨梅生长相比较,本接杨梅树高、嫁接处直径分别降低42.2%和35.6%,树冠南北向和东西向直径分别缩小19.5%和34.1%,均达到显著差异;本接杨梅种植在酸性土上大量结果,果实糖度达到15%,本接杨梅与蜡杨梅作砧木嫁接晚稻杨梅种植在盐碱地上少量结果,果实糖度只有11.5%与12%;用蜡杨梅做砧木嫁接晚稻杨梅适宜于盐碱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蜡杨梅 砧木嫁接 盐碱地 植株生长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赤芍、栀子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段伟力 胡英男 +5 位作者 高静涛 姜妙娜 季小鹏 赵明 于春先 裴德恺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本研究采用SD大鼠CCl4中毒肝纤维化模型,研究了中药赤芍、栀子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通过观察反映胶原增生的形态学以及HA和HYP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了赤芍、栀子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本实验结果显示赤芍对CCl4... 本研究采用SD大鼠CCl4中毒肝纤维化模型,研究了中药赤芍、栀子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通过观察反映胶原增生的形态学以及HA和HYP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了赤芍、栀子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本实验结果显示赤芍对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时HYP和HA增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其除能抑制胶原增生外,同时还有抑制基质增生的作用。而栀子主要表现为抑制HYP增高,说明其作用环节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胶原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羟脯氨酸 赤芍 栀子
原文传递
《福乐智慧》的用韵方式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阳伟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历史长诗《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民族古代文学艺术集大成的著作 ,也是维吾尔族最可宝贵的语言修辞的宝藏 ,它在诗歌韵律的运用、艺术手法的创新上 ,都显得极富特色 ,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 《福乐智慧》 双行诗 柔巴依 用韵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