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
杨吉顺
高辉远
刘鹏
李耕
董树亭
张吉旺
王敬锋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68
|
|
2
|
株行距和种植密度对高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张伟
张惠君
王海英
谢甫绨
陈振武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4
|
|
3
|
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
李猛
陈现平
张建
朱德慧
程备久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2
|
|
4
|
种植样式对高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
杨利华
张丽华
张全国
姚艳荣
贾秀领
马瑞崑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0
|
|
5
|
穗型和行距对水稻冠层受光态势的影响 |
王建林
徐正进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7
|
|
6
|
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 |
苌建峰
张海红
李鸿萍
董朋飞
李潮海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9
|
|
7
|
行距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吴玉娥
薛香
郜庆炉
段爱旺
杨文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4 |
39
|
|
8
|
密度和行距对早播小麦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
张向前
陈欢
赵竹
李玮
杜世州
乔玉强
曹承富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0
|
|
9
|
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杜文华
田新会
曹致中
|
《草业学报》
CSCD
|
2007 |
36
|
|
10
|
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 |
余利
刘正
王波
段海明
孟凡进
李秋月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7
|
|
11
|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夏玉米群体光分布及雌雄穗分化的影响 |
金容
李钟
杨云
周芳
杜伦静
李小龙
孔凡磊
袁继超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3
|
|
12
|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紫花苜蓿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魏永鹏
南丽丽
于闯
付双军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3
|
|
13
|
不同播量与行距对小麦产量与辐射截获利用的影响 |
武兰芳
欧阳竹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3
|
|
14
|
磷肥和行距对两种草坪草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蒋文兰
潘元吉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0
|
|
15
|
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小麦灌浆期干物质转移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杨文平
郭天财
刘胜波
朱云集
王晨阳
王永华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
16
|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杜天庆
郝建平
马磊磊
郝科栋
范龙秋
邢江会
李明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8
|
|
17
|
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张东旭
董琦
高志强
宋长水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18
|
插秧量与行距配置对水稻分蘖及穗重的影响 |
王建林
徐正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3 |
23
|
|
19
|
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
魏鑫
徐建辉
张巨松
|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6
|
|
20
|
种植行距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王楚楚
高亚男
张家玲
曹庆军
陈乾隆
陈红强
熊萍
毛庆明
崔金虎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