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轧制界面表面粗糙度特征的板带轧机混合润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桥医 朱媛 +2 位作者 过山 张秋波 池冰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90,共8页
综合运用平均雷诺方程、Christensen随机粗糙峰分布理论、摩擦润滑理论和金属轧制变形理论,建立考虑表面粗糙度特征影响的轧制工作界面混合润滑模型,并采用该模型系统分析基于不同表面粗糙度方向、压下率、轧制界面膜厚比、接触载荷比... 综合运用平均雷诺方程、Christensen随机粗糙峰分布理论、摩擦润滑理论和金属轧制变形理论,建立考虑表面粗糙度特征影响的轧制工作界面混合润滑模型,并采用该模型系统分析基于不同表面粗糙度方向、压下率、轧制界面膜厚比、接触载荷比、界面流体压力和接触面积比等混合润滑摩擦性能参数随润滑油卷吸速度或工作区位置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横向分布更有利于润滑性能的提高;在相同表面粗糙度下,随着压下率增大,接触面积比和膜厚比减小;在相同压下率下,膜厚比随工作界面润滑油卷吸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接触载荷比和接触面积比随之减小;工作界面表面粗糙度对界面流体压力分布有较大影响,在表面粗糙度最小处流体压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界面 混合润滑 表面粗糙度特征 压下率
下载PDF
“纳米胶”在渡槽混凝土表面降糙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霞 李彦波 程煜淋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63-65,共3页
渡槽在运行过程中,受混凝土壁面老化、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糙率逐渐增加,输水能力减小,而保障输水能力是运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无机纳米硅酸盐水溶液渗透结晶材料是近十几年来混凝土耐久性修复与防护的一项革新技术。介绍这一新技术的... 渡槽在运行过程中,受混凝土壁面老化、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糙率逐渐增加,输水能力减小,而保障输水能力是运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无机纳米硅酸盐水溶液渗透结晶材料是近十几年来混凝土耐久性修复与防护的一项革新技术。介绍这一新技术的运行机理、应用于混凝土耐久性防护的综合优异性能,以期对渡槽混凝土表面降糙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进行试验设计、检测和评估,结果表明,喷涂“纳米胶”后糙率减少12.5%,该数据表明“纳米胶”具有很好的降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混凝土耐久性防护 无机纳米硅酸盐水溶液渗透结晶材料 降糙率
下载PDF
酸轧带钢表面横向辊印缺陷原因分析与控制
3
作者 杨腾 关军 +2 位作者 许秋 王业钧 滕先博 《轧钢》 202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针对某酸轧机组换辊起车后出现的带钢表面横向辊印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微观形貌分析仪研究了带钢表面横向辊印缺陷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与正常位置相比,带钢表面横向辊印缺陷位置的粗糙度与峰值密度较低;轧机换辊后在辊缝闭合清零... 针对某酸轧机组换辊起车后出现的带钢表面横向辊印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微观形貌分析仪研究了带钢表面横向辊印缺陷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与正常位置相比,带钢表面横向辊印缺陷位置的粗糙度与峰值密度较低;轧机换辊后在辊缝闭合清零过程中,由于辊系动作速度过快导致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出现瞬时接触损伤,并进一步转印至带钢表面造成横向辊印缺陷。通过优化轧机换辊过程中的HGC主液压缸的压下速率、斜楔提升时的比例阀开口度、弯辊力调整时序、以及轧机起车工艺步骤等措施,根本解决了带钢表面的横向辊印问题,提高了酸轧冷硬带钢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轧机组 横向辊印 粗糙度 斜楔提升 压下速率 轧机换辊
原文传递
热基板镀锌镀层厚度波动影响分析
4
作者 黄友坡 王中辉 《山东冶金》 CAS 2023年第3期32-34,37,共4页
针对热基板无锌花镀锌镀层厚度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SEM及XRD衍射谱检测,研究了热轧基板化学成分及基板粗糙度对镀层厚度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和低合金镀锌热轧基板镀锌前模拟加热后,基体界面未产生影响镀层结构的Si、Mn富积层,抑制... 针对热基板无锌花镀锌镀层厚度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SEM及XRD衍射谱检测,研究了热轧基板化学成分及基板粗糙度对镀层厚度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和低合金镀锌热轧基板镀锌前模拟加热后,基体界面未产生影响镀层结构的Si、Mn富积层,抑制层Fe_(2)Al_(5)抑制作用效果良好,热轧基板化学成分不是造成镀层厚度波动的原因;热轧基板表面轮廓起伏较大,粗糙度值高,易生成厚度不均匀的镀锌层;对于结构用镀锌板,镀锌前采用增大平整机压下率的方法可以改善基板平直度,进而控制镀层厚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板镀锌 镀层厚度 化学成分 粗糙度 压下率
下载PDF
磁力研磨法光整内凹槽底面的工艺参数优化
5
作者 陈法宇 孙玉利 +3 位作者 王燎原 张鹏 盛一 西川尚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2,共7页
为提高磁力研磨法光整异形波导管内凹槽底面的研磨效率和研磨效果,解决其难光整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钢珠直径、加工间隙、磁极盘转速3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降低率ΔR_(a)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分... 为提高磁力研磨法光整异形波导管内凹槽底面的研磨效率和研磨效果,解决其难光整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钢珠直径、加工间隙、磁极盘转速3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降低率ΔR_(a)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钢珠直径为1.0 mm,加工间隙为1 mm,磁极盘转速为800 r/min。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对试样进行研磨抛光,加工30 min后试样表面的大量突起被去除,表面粗糙度值Ra从初始的11.059μm降至1.513μm,粗糙度降低率ΔR_(a)达到最大值86.3%,试样的表面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研磨 正交试验 内凹槽底面 工艺参数优化 粗糙度降低率 表面形貌
下载PDF
内衬不锈钢管当量绝对粗糙度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威 陈凌顶 +3 位作者 上官泽群 王芃 李世昌 李培 《煤气与热力》 2022年第7期1-5,31,共6页
为测定内衬不锈钢管的当量绝对粗糙度,针对公称直径100、150 mm的管材设计了实验台,以Q235B直焊缝焊接钢管为对照,测定了两类管材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实验结果得到内衬不锈钢管和直焊缝焊接钢管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分别为0.013 mm和0.110 m... 为测定内衬不锈钢管的当量绝对粗糙度,针对公称直径100、150 mm的管材设计了实验台,以Q235B直焊缝焊接钢管为对照,测定了两类管材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实验结果得到内衬不锈钢管和直焊缝焊接钢管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分别为0.013 mm和0.110 mm。以减阻率评价,内衬不锈钢管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衬不锈钢管 当量绝对粗糙度 沿程阻力 减阻率
下载PDF
双磁极式磁粒研磨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淼 陈松 +3 位作者 赵杨 李文龙 吕旖旎 陈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89,共9页
目的解决平面磁粒研磨中压力不均匀和需要反复调整研磨间隙的问题,设计双磁极式研磨方法。方法首先对双磁极式研磨方法机理进行分析,并对研磨区域单颗磨粒进行受力分析,寻找影响研磨压力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两种研... 目的解决平面磁粒研磨中压力不均匀和需要反复调整研磨间隙的问题,设计双磁极式研磨方法。方法首先对双磁极式研磨方法机理进行分析,并对研磨区域单颗磨粒进行受力分析,寻找影响研磨压力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两种研磨方法进行磁场仿真,分析两种研磨方法的研磨区域磁场梯度变化,通过面积积分法对比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后设计试验装置,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及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研磨前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及微观形貌变化。结果双磁极式研磨方法中磨粒的研磨压力完全由磁场力提供,与研磨区域磁感应强度成正比,研磨区域磁感应强度比"铣削式"研磨方法提高约34.56%。两种方法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SUS304不锈钢板研磨40 min,双磁极式研磨方法研磨后,工件表面原始纹理基本被去除,表面粗糙度值由原始的0.25μm下降至0.16μm,下降率为36%,比"铣削式"研磨方法提高约80%,粗糙度曲线波动平缓,波峰波谷高度差变化均匀且表面形貌光滑平整。结论双磁极式研磨方法研磨区域磁场梯度变化明显,利于磨粒流动更新,研磨压力相对稳定,表面粗糙度下降率高,研磨后工件表面形貌光整,与"铣削式"研磨方法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研磨 双磁极 受力状态 面积积分 SUS304不锈钢板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SLM成形打印件振动辅助磁力研磨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鹏 孙玉利 +2 位作者 王燎原 陈法宇 盛一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5-252,273,共9页
目的研究使用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去除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打印件表面的未熔融粉末时,各加工参数对试样表面粗糙度降低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结合波导管工件,采用SLM成形打印AlSi10Mg试样,并利用自行研制的振动辅助磁力研磨装置进行... 目的研究使用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去除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打印件表面的未熔融粉末时,各加工参数对试样表面粗糙度降低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结合波导管工件,采用SLM成形打印AlSi10Mg试样,并利用自行研制的振动辅助磁力研磨装置进行加工间隙、磁极转速、振动频率、加工时间等4个因素各5个水平的单因素试验,以表面粗糙度降低率为评价指标,探究各加工因素对试样表面粗糙度降低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对于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的试样来说,当加工间隙从3 mm增大到7 mm时,试样的表面粗糙度降低率显著降低,最大降低率为84.7%,最小降低率为6%。当加工间隙为3 mm时,试样表面的未熔融粉末基本去除,表面较平整。当磁极转速从200 r/min增大到1000 r/min时,表面粗糙度降低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在转速为200 r/min时表面粗糙度降低率最小(24.3%)。当转速达到400 r/min甚至更高时,表面粗糙度降低率趋于稳定,表面粗糙度降低率保持在80%左右。表面粗糙度降低率随着振动频率增大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但是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振动频率为15 Hz时,表面粗糙度降低率最大(84.7%)。当加工时间从10 min增大到50 min时,表面粗糙度降低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加工时间为40 min时,表面粗糙度降低率最大(81.7%)。结论加工间隙、磁极转速、振动频率和加工时间对表面粗糙度降低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LM成形的试样经过振动辅助磁力研磨之后,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表面未熔融粉末得到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未熔融粉末 振动辅助 磁力研磨 表面粗糙度降低率 表面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