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205
1
作者 杨景成 韩兴国 +1 位作者 黄建辉 潘庆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7-796,共10页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田具有大气 CO2 源和库的双重潜力。历史上由于人类对农田的过度开垦和耕种 ,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降低了农田的作物产量潜力 ;同时导致大量的碳以 CO2 形式由陆地生态系统排放到大气圈 ,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诸如耕作、种植制度、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 ,而免耕、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使农田起到大气 CO2汇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农田管理对土壤有机质动态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碳 土壤有机质 耕作 种植制度 轮作 施肥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112
2
作者 杨景成 韩兴国 +1 位作者 黄建辉 潘庆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85-1390,共6页
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之一 ,在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森林、农田生态系统 ,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造成系统碳... 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之一 ,在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森林、农田生态系统 ,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造成系统碳贮量的变化 ,这很大程度取决于生态系统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森林砍伐后变为农田和草地 ,使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碳贮量大大降低 .土壤碳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凋落物输入的减少 ,有机质分解速度的提高 ,以及耕种措施对有机质物理保护的破坏造成的 .土壤碳损失主要发生在森林砍伐后较短的时期内 ,而其降低速率取决于诸多因素以及土壤理化和生物过程 .农田和草地弃耕恢复为森林 ,以及农田保护性管理措施的利用 ,能够使大气中的碳在植被和土壤中得到汇集 .森林恢复过程中植被可以大量汇集大气中的碳 ,而由于农田耕种历史不同以及土壤空间异质性 ,导致土壤碳汇集速率差异极大 .保护性农田管理措施 (诸如免耕、合理的种植制度、化肥的施用等 )可以影响土壤理化特性、作物根系生长以及残茬数量和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碳贮量 森林砍伐 森林恢复 耕作 轮作 施肥
下载PDF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82
3
作者 樊军 郝明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85-87,共3页
就设在黄土高原旱作农耕地上的长期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进行研究 ,主要就长期不同施肥、种植不同作物及轮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施肥与种植作物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长期施用... 就设在黄土高原旱作农耕地上的长期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进行研究 ,主要就长期不同施肥、种植不同作物及轮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施肥与种植作物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长期施用土粪肥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施化肥与有机肥并种植苜蓿处理微生物量碳氮是长期休闲地的 3.7倍 ,轮作比连作更有利于微生物量碳氮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施肥 微生物量 旱地
下载PDF
轮耕与施肥对渭北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0
4
作者 王丽 李军 +1 位作者 李娟 柏炜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9-768,共10页
2007-2012年在陕西合阳连作玉米田进行保护性轮耕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NT-ST)、深松/翻耕(ST-CT)和翻耕/免耕(CT-NT)3种隔年交替轮耕处理和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连续翻耕(CT—CT)3种连耕... 2007-2012年在陕西合阳连作玉米田进行保护性轮耕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NT-ST)、深松/翻耕(ST-CT)和翻耕/免耕(CT-NT)3种隔年交替轮耕处理和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连续翻耕(CT—CT)3种连耕处理及平衡施肥、低肥和常规施肥3种施肥处理,分析了0~40em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及0~60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总含量减小,稳定性降低,有机碳损失增大;连续免耕和轮耕增大了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减小分形维数,增加了粒径大于0.25mm团聚体(R0.2,)和SOC含量.在相同施肥处理下,团聚体Rn25表现为NT—NT〉NT—ST〉NT—CT〉ST—ST〉CT—ST〉CT—CT;在相同耕作方式下,平衡施肥和低肥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比常规施肥更稳定。通过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进行数学拟合,干筛法和湿筛法所测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分别为2.247—2.681和2.897—2.976.0~3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表现为连续免耕和轮耕显著低于连续翻耕(CT—CT),随土层加深分形维数增大,在40cm处趋于稳定.施肥对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加深有机碳含量呈递减趋势,平衡施肥处理下有机碳积累量较常规施肥增加了6.9%.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O.25~2mm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对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确定系数R^2为0.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轮耕 施肥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原文传递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春霞 郝明德 +1 位作者 魏孝荣 王旭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1-83,共3页
试验研究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单施N、P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不明显,施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值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轮作中引入豆科作物或豆科连... 试验研究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单施N、P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不明显,施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值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轮作中引入豆科作物或豆科连作均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积累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碳 轮作 施肥 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
下载PDF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王宜伦 白由路 +3 位作者 王磊 刘举 韩燕来 谭金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483-4492,共10页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科学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和国际农化服务中心(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法推荐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产量、经济效益、养分积累量、肥料...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科学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和国际农化服务中心(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法推荐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产量、经济效益、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效率及周年磷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施肥显著增加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新郑市航空港区和鹤壁轮作周年分别增产24.75%—65.26%和8.18%—35.53%,施氮分别增产31.14%和24.40%、施磷增产11.62%和9.42%、施钾增产11.52%和8.64%,施氮、磷和钾肥平均增收9 369、4 095和3 923元/hm2。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较习惯施肥,植株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87%、12.72%和4.79%,分别增产6.63%和4.63%,增收18.27%和20.48%,产投比为4.01,与ASI推荐施肥效果相当。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周年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0.99、10.67和10.69 kg·kg-1,氮、磷和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5.82%、22.30%和45.33%。冬小麦、夏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推荐磷钾肥量可实现周年磷钾素分别盈余49.6和71.5 kg·hm-2。【结论】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氮磷钾肥配比,促进了冬小麦和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较习惯施肥具有增产增收效果,肥料利用效率较高,实现了周年磷钾素养分盈余,方便快捷,可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体系 养分专家系统 推荐施肥 产量 肥料效率
下载PDF
黑垆土长期轮作培肥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春霞 郝明德 +1 位作者 魏孝荣 王旭刚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2,16,共4页
以黄土旱塬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不同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在轮作系统引入豆科作物后,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增加,且豆科作物茬口的氧化稳定性低于小麦茬口,利于养分的释放和肥力的持续供给。... 以黄土旱塬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不同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在轮作系统引入豆科作物后,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增加,且豆科作物茬口的氧化稳定性低于小麦茬口,利于养分的释放和肥力的持续供给。培肥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表现在:长期不施肥或单施化肥氧化稳定性升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老化。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能明显提高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降低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苜蓿连作土壤剖面Kos的变化显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氧化稳定性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施肥 易氧化碳 氧化稳定系数
下载PDF
旱地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樊军 郝明德 王永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对设在黄土高原旱作农耕地上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进行研究 ,主要就不同施肥量、不同肥料配比、不同作物与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有机 C、全 N、有效 P含量及苜蓿、小麦与玉米连作条件下土壤剖面三种养分含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长期施... 对设在黄土高原旱作农耕地上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进行研究 ,主要就不同施肥量、不同肥料配比、不同作物与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有机 C、全 N、有效 P含量及苜蓿、小麦与玉米连作条件下土壤剖面三种养分含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化肥提高土壤有机 C含量 ,幅度在 2 .3%~ 13.5 3% ,对全 N影响不大 ,施 P显著提高土壤有效 P的含量 ,每年单独施 P2 O5180 kg/ hm2 ,土壤有效 P增加到 5 5 .11mg/ kg,是试验前的 12倍 ;不同施肥连作条件下 ,土壤有机 C、全 N因施有机肥而有显著提高 ,单施化肥对有机 C、全 N影响不大 ,施肥相同不同作物轮作处理之间的有机 C、全 N、有效 P差别不明显 ;苜蓿连作不同施肥处理之间土壤剖面全 N、有效 P含量分布差别明显 ,NPM、P处理剖面 2 0~ 10 0 cm土层全 N含量高于 CK,而有效 P分布在 0~ 10 0 cm土层之间为 NPM>P>CK,同样长期施 NPM,小麦 ,玉米、苜蓿对土壤 0~ 6 0 cm影响不同 ,苜蓿处理 2 0~ 4 0 cm土层养分含量低于玉米与小麦 ,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轮作施肥 施肥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6.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辛国荣 郑政伟 +1 位作者 徐亚幸 杨中艺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1-27,共7页
研究了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 ,结果显示 :1种草施肥处理区 ,尤其是复合肥施肥处理区的早稻生物量高于休闲区和种草无肥区 ,但分蘖数有所减少 ;2施肥处理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稻谷千粒重 ;施用尿素增加了早稻的有效分蘖 ,... 研究了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 ,结果显示 :1种草施肥处理区 ,尤其是复合肥施肥处理区的早稻生物量高于休闲区和种草无肥区 ,但分蘖数有所减少 ;2施肥处理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稻谷千粒重 ;施用尿素增加了早稻的有效分蘖 ,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晚稻的有效分蘖。千粒重和有效分蘖的增加是施肥导致后作水稻增产的主要因素 ;3种草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休闲区增产 7.9%~ 14 .6 % ,比种草无肥区增产 9.7%~16 .5 % ,而种草无肥区与休闲区相比 ,水稻减产 1.6 %。可见 ,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是后作水稻增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4考虑到从黑麦草收获物中必然带走大量的磷和钾 ,本研究也证实了单施尿素影响晚稻的有效分蘖 ,而且单施尿素容易引起肥害 ,因此 ,种草期间应施用复合肥 ;施肥量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大 ,只要施肥量足以维持黑麦草的正常生长 (75 0 kg/ hm2 ) ,即可对后作水稻生产产生正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草田轮作系统 施肥 生产
下载PDF
烤烟不同种植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浩 魏立本 +3 位作者 王亚麒 黄建国 赵建 张长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2-989,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黔北烟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烤烟烤烟黑麦草连作+单施化肥(C-CF)、烤烟烤烟黑麦草连作+有机肥化肥配施(C-CFM)、烤烟玉米黑麦草轮作+单施化肥(R...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黔北烟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烤烟烤烟黑麦草连作+单施化肥(C-CF)、烤烟烤烟黑麦草连作+有机肥化肥配施(C-CFM)、烤烟玉米黑麦草轮作+单施化肥(R-CF)和烤烟玉米黑麦草轮作+有机肥化肥配施(R-CFM)4种种植施肥模式处理,通过常规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经过13年的种植施肥后,C-CF、C-CFM和R-CF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R-CFM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各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增加,有效氮含量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均以R-CFM处理相对较高。轮作和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使微生物种群增加、活性增强,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Chao1)、均匀度指数(Heip)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表现为C-CF处理<C-CFM处理<R-CF处理<R-CFM处理,优势度指数(Simpson)表现为C-CF处理>C-CFM处理=R-CF处理>R-CFM处理。土壤细菌门类和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因种植施肥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各处理的主要优势种群基本一致,且绝对优势菌属均为厌氧绳菌(Uncultured Anaerolineaceae)、酸杆菌亚群-6(Acidobacteria Subgroup-6)、玫瑰弯菌属(Roseiflexus)和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结论]采用轮作和有机肥化肥配施的种植施肥模式,土壤pH稳定,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指数等较高,有益于作物高产优质,并保持土壤健康质量,是一种用养结合的种植施肥模式,值得在黔北烟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轮作 有机肥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姚金玲 郭海刚 +5 位作者 倪喜云 王风 郑宏艳 杨怀钦 杨苏树 任天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0-613,共14页
为了探讨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土壤径流氮磷损失的影响,在洱海地区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7种轮作模式(大蒜-玉米、大麦-水稻、油菜-水稻、蚕豆-烤烟、大蒜-烤烟、蚕豆-水稻、大蒜-水稻)和3种施肥方式(速效肥、缓释掺混肥... 为了探讨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土壤径流氮磷损失的影响,在洱海地区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7种轮作模式(大蒜-玉米、大麦-水稻、油菜-水稻、蚕豆-烤烟、大蒜-烤烟、蚕豆-水稻、大蒜-水稻)和3种施肥方式(速效肥、缓释掺混肥、不施肥)下的作物产量以及地表径流氮磷损失特征。与习惯施肥处理(CF)相比,施用缓释掺混肥(BB)能够减少肥料使用量,氮、磷肥减少量分别为9.85%~47.49%和10.81%~63.33%;同时部分作物产量有明显提高,大麦-水稻轮作下水稻产量提高19.69%,蚕豆-水稻轮作下蚕豆产量提高16.99%,大蒜-水稻轮作下大蒜产量提高24.32%,油菜-水稻轮作下油菜产量提高35.79%。7种轮作模式下施用BB肥均能降低土壤径流中氮磷损失,BB处理较CF处理土壤径流总氮和总磷流失量分别降低10.72%~28.80%和17.13%~47.87%。种植烤烟施肥量偏高,易造成土壤径流氮磷流失,总氮和总磷流失量分别达到5 907.00g·hm^-2和821.25 g·hm^-2;油菜-水稻轮作易造成土壤径流磷损失,总磷损失量达到1 045.77 g·hm^-2。研究表明,在洱海地区,施用相应作物专用BB肥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径流氮磷损失,蚕豆-水稻轮作是一种较好的减少氮磷面源污染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轮作模式 施肥方式 氮磷流失 农田径流
下载PDF
黄土区长期定位培肥试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魏孝荣 郝明德 张春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旱地农田长期轮作有较好的培肥改土作用 ,经过 17年轮作 ,各轮作系统土壤养分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在轮作系统中引入豆科作物后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 ,但全磷和有效磷却有所降低 ;当施入磷肥和有机肥后 ,全磷和有效... 旱地农田长期轮作有较好的培肥改土作用 ,经过 17年轮作 ,各轮作系统土壤养分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在轮作系统中引入豆科作物后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 ,但全磷和有效磷却有所降低 ;当施入磷肥和有机肥后 ,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也有所增加 ,所以豆科作物培肥应配施磷肥和有机肥。土壤养分状况因作物茬口不同而出现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定位试验 轮作与施肥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油菜轮作模式下作物施肥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银水 余常兵 +4 位作者 廖星 胡小加 谢立华 张树杰 车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6期205-211,共7页
为湖北省油菜生产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通过农户走访调查,研究湖北省五类油菜轮作模式下的农户肥料施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施用有机肥和硼肥的农户比例分别占20.2%和69.4%;油菜氮(N)、磷(P2O5)、钾(K2O)肥用量... 为湖北省油菜生产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通过农户走访调查,研究湖北省五类油菜轮作模式下的农户肥料施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施用有机肥和硼肥的农户比例分别占20.2%和69.4%;油菜氮(N)、磷(P2O5)、钾(K2O)肥用量平均分别为203.7、71.3、50.2kg/hm2,施用比例平均为1:0.35:0.25;油菜当季氮(N)、磷(P2O5)、钾(K2O)肥用量平均占轮作周年总用量的49.3%、51.6%、50.8%。农户氮肥用量偏高、钾肥明显不足,养分施用不平衡;区域间和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不同轮作模式下肥料统筹不合理;有机肥料施用不足,硼肥有待普及。根据作物营养生理需求及轮作制度分类指导,树立可持续农业施肥新观念,实现养分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油菜等种植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油菜 轮作 农户施肥现状
下载PDF
不同轮作制度下施肥对冬小麦田间杂草群落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程传鹏 万开元 +3 位作者 陶勇 汤雷雷 潘俊峰 陈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0-378,共9页
为探讨不同轮作制度下长期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田间杂草及小麦生长的影响,我们在三个长期田间肥效试验定位点,研究3种轮作制度下(冬小麦-大豆Glycine max(L.)Merr.(WS)、冬小麦-夏玉米Zea Mays L.(WM)、冬小麦-中稻Oryza s... 为探讨不同轮作制度下长期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田间杂草及小麦生长的影响,我们在三个长期田间肥效试验定位点,研究3种轮作制度下(冬小麦-大豆Glycine max(L.)Merr.(WS)、冬小麦-夏玉米Zea Mays L.(WM)、冬小麦-中稻Oryza sativa(WR))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间杂草群落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种轮作制度下,平衡施加N、P、K肥或者NPK肥配施有机肥均可以显著降低冬小麦田杂草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田间光照透过率,促进冬小麦生长,并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地上生物量;而且在冬小麦-大豆轮作和冬小麦-中稻轮作的冬小麦田中平衡施加N、P和K肥可以在控制杂草密度的同时保持一个较均一的杂草群落。3种轮作制度下各指标相对值比较发现,3种轮作制度改变施肥对冬小麦田间光照透过率影响程度的顺序与3种轮作制度改变冬小麦田中施肥对杂草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影响程度的顺序相同;另外,在冬小麦-大豆轮作和冬小麦-中稻轮作制度下杂草密度与冬小麦田间光照透过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很高(R≥0.790 6),说明施肥对冬小麦田间光照透过率的改变可能是施肥影响冬小麦田间杂草群落的主要途径之一。轮作制度改变冬小麦田中施肥对优势杂草种类数和杂草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程度差别不大,这可能是因为轮作改变施肥对田间杂草的影响并没有达到引起田间杂草物种消亡的程度。结果表明,在3种轮作制度中施肥对冬小麦田间杂草群落及小麦生长的影响虽有差异,但都显示出施肥在抑制田间杂草发生、维持杂草生物多样性和提高作物产量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施肥 杂草群落 生物多样性 小麦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文亭 冯远娇 王建武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4-219,共6页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活的有机体系,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表征土壤质量演变趋势,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综述不同种植制度(连作、轮作和间作)、施肥制度(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单...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活的有机体系,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表征土壤质量演变趋势,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综述不同种植制度(连作、轮作和间作)、施肥制度(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保护性耕作制度(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轮作 施肥 保护性耕作 免耕
原文传递
黄土旱塬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轮作的产量与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学春 李军 樊廷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早塬地1957~1998年期间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轮作方式“春玉米→春玉米→冬小麦→冬小麦→冬小麦→冬小麦”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无肥、低肥、中肥...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早塬地1957~1998年期间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轮作方式“春玉米→春玉米→冬小麦→冬小麦→冬小麦→冬小麦”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无肥、低肥、中肥和高肥处理下,小麦玉米轮作方式的模拟产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573、3.272、3.877和4.318t/hm^2,其适宜的施肥量范围为N90~120kg/hm^2、P30~60kg/hm^2;2)4种施肥处理下,小麦玉米轮作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8.5、10.3、12.3和12.0mm,无肥、低肥和中肥处理间土壤有效含水量差异十分显著;3)在模拟初期(1957~1962)出现了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逐年加厚的干燥化过程,在模拟中后期(1975~1980,1993~1998)均出现了稳定的土壤干层,无肥和低肥处理土壤干层分布于2—3m和2—4m土层,中肥和高肥处理均分布于2—5m土层,表现出随肥力和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作物轮作 WINEPIC模型 产量 施肥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军芳 冯伟 +4 位作者 周晓芬 梁玉芹 贾良良 王朋峰 刘孟朝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21-27,共7页
通过对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揭示该区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轮作小麦/玉米科学施肥、进一步增产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2009~2010年选择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 通过对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揭示该区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轮作小麦/玉米科学施肥、进一步增产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2009~2010年选择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麦/玉米高产区的藁城、正定和无极3个典型县(市),根据当地产量水平、土壤肥力、施肥习惯并结合行政区划,对三县(市)34个乡镇308个行政村917名农户轮作小麦/玉米两季粮食产量、化肥品种、养分含量、施肥量、施肥方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底肥以小麦专用肥和二铵为主(分别占底施化肥品种的73.0%和21.3%),玉米底肥以玉米专用肥为主(占底施化肥品种的92.4%);碳铵和尿素是轮作小麦/玉米的主要追肥品种,分别占小麦追施化肥品种的36.1%和57.6%,占玉米追施化肥品种的26.8%和50.6%。轮作小麦/玉米两季氮、磷、钾养分平均投入量分别为453.0 kg/hm2、152.5 kg/hm2和72.0 kg/hm2,其中平均有53.7%的N、83.4%的P2O5和65.9%的K2O投向小麦。小麦底肥品种(小麦专用肥、二铵)全部采用撒施旋耕方式施肥,玉米专用肥作底肥主要以机播施入或撒施浇水方式施肥,碳铵、尿素和玉米专用肥作追肥时主要以撒施浇水方式施肥。该区域存在部分农户长期、过量施用二铵作底肥,选择小麦专用肥和玉米专用肥具有盲目性,轮作小麦/玉米两季总体氮磷投入偏高、钾投入偏低,氮、磷、钾养分投入普遍存在"重冬轻夏"、化肥施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扭转当地农民不科学的施肥观念,并根据该区域作物产量水平、养分需求特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施肥,是保障该区域粮食高产、稳产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前平原 轮作 小麦 玉米 化肥 施用现状 调查
下载PDF
不同轮作制度减量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昱磊 陈轩敬 +2 位作者 杨敏 张跃强 石孝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77-82,共6页
为四川盆地农业生产模式转型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因素试验研究水稻-榨菜(RV)、水稻-冬闲(RF)和水稻-小麦(RW)3种轮作体系(以下简称3种体系)4种减量施肥养分管理方式(缺氮、缺磷、优化施肥及农民常规施肥)对水稻分蘖、干物质积累和产量... 为四川盆地农业生产模式转型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因素试验研究水稻-榨菜(RV)、水稻-冬闲(RF)和水稻-小麦(RW)3种轮作体系(以下简称3种体系)4种减量施肥养分管理方式(缺氮、缺磷、优化施肥及农民常规施肥)对水稻分蘖、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体系适当减量施肥均可减少无效分蘖,改善水稻群体质量,控制水稻齐穗前期干物质的积累,增加齐穗后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在显著降低水稻氮肥施用量的前提下增加水稻的产量。其中,优化施肥处理3种体系的分蘖数分别较缺氮处理提高32.7%、37.2%和54.8%;在水稻-冬闲和水稻-小麦两种轮作体系中,优化施肥较农民常规施肥无效分蘖分别减少29.7%和22.13%;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8.4%、114.6%和41.4%;3种轮作体系优化施肥处理产量均最高,分别为9 292kg/hm2、7 389kg/hm2和6 741kg/hm2,较农民习惯处理分别提高15.9%、10.8%和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轮作 施肥 分蘖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轮作方式与施肥处理对东北烤烟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尹春芹 元野 +1 位作者 王宏燕 孙清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70,共5页
分析比较了不同轮作方式与施肥处理对东北植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综合2004年和2005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口各处理烟叶的钾氯比为5.2-43.0,燃烧性好,且大豆茬口下适当增施磷(P)、钾(K)和硼肥(B)可提高烟叶的钾氯... 分析比较了不同轮作方式与施肥处理对东北植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综合2004年和2005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口各处理烟叶的钾氯比为5.2-43.0,燃烧性好,且大豆茬口下适当增施磷(P)、钾(K)和硼肥(B)可提高烟叶的钾氯比。不同茬口及不同施肥处理烟叶的糖碱比和氮碱比差别均不显著。2005年,小麦、大豆2个茬口下增加适量硼肥均可使烟叶的施木克值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烤烟内在品质。2005年与2004年相比烟叶经济性状均有显著提高,且小麦茬口各处理的产值显著高于大豆茬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前茬 轮作与施肥 化学成分 经济性状
下载PDF
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鹏博 李立军 +2 位作者 张艳丽 李晓婷 杨帆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6-422,共7页
研究了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优化眉豆-燕麦轮作体系下施肥措施,实现土壤固碳减排,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设燕麦连作、眉豆-燕麦轮作、眉豆连作模式分别结合不施肥、施化肥、施有机复合肥措施9个... 研究了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优化眉豆-燕麦轮作体系下施肥措施,实现土壤固碳减排,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设燕麦连作、眉豆-燕麦轮作、眉豆连作模式分别结合不施肥、施化肥、施有机复合肥措施9个处理,三年连续田间定位试验,分析2018年收获后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可溶性有机碳(DOC)、重组有机碳(HF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及养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团聚体内SOC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中轮作结合施用有机复合肥处理SOC含量最高,达到41.36 g kg^-1。在同一种植模式下ROC、DOC、MBC、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施用有机复合肥>施用化肥>无肥,轮作结合施用有机复合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ROC、DOC、MBC、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7.54%、30.56%、13.35%、9.56%、31.88%、9.52%。HFOC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施用有机复合肥>无肥>施用化肥,轮作结合施用有机复合肥处理较施化肥处理HFOC含量高12.10%。相同施肥条件下轮作模式ROC、DOC、HFOC、MBC含量高于连作模式。眉豆-燕麦轮作模式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养分含量在施用有机复合肥处理下显著增加,能够为建立合理轮作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对实现该地区土壤耕地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连作 施肥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