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引入位置比例控制提高电动负载模拟器性能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郭行 陈康 +1 位作者 孙力 闫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仔细分析了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及多余力矩的产生机理,建立了电动负载模拟器的数学模型,在被动加载的情况下,提出了采用位置比例控制与角速度前馈补偿两种方法共同抑制多余力矩,设计了包含位置比例控制+角速度前馈补偿+力矩闭环控... 仔细分析了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及多余力矩的产生机理,建立了电动负载模拟器的数学模型,在被动加载的情况下,提出了采用位置比例控制与角速度前馈补偿两种方法共同抑制多余力矩,设计了包含位置比例控制+角速度前馈补偿+力矩闭环控制的三回路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电动负载模拟器的控制精度并展宽了力矩加载频带,使得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加载频带提高到了25 Hz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矩 位置比例控制 加载频带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锁相环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为兵 熊杰 《电气技术》 2008年第1期64-66,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三相电力系统在频率波动条件下的锁相环系统。介绍了锁相环的三个环节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的基本构成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离散时域内分析了锁相环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闭环系统的根轨迹给出了...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三相电力系统在频率波动条件下的锁相环系统。介绍了锁相环的三个环节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的基本构成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离散时域内分析了锁相环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闭环系统的根轨迹给出了系统的稳定条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锁相环可以很好地跟踪系统频率的变化从而实现相位的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离散时域 动态特性 根轨迹
下载PDF
PSS的综合阻尼力矩解法——兼及PSS与LOC的异同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先彬 李咸善 李吉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22-27,共6页
指出了目前不能用同一方法分析电力系统稳定器 ( PSS)与线性最优控制 ( LOC)的原因。根据综合阻尼原理 ,将 LOC的目标函数用于 PSS的参数选择 ,并与根轨迹法的结果进行了动态响应方面的对比 ,获得了更为合理的结果。用能量耗散的统一概... 指出了目前不能用同一方法分析电力系统稳定器 ( PSS)与线性最优控制 ( LOC)的原因。根据综合阻尼原理 ,将 LOC的目标函数用于 PSS的参数选择 ,并与根轨迹法的结果进行了动态响应方面的对比 ,获得了更为合理的结果。用能量耗散的统一概念 ,分析了 PSS与 LOC的异同 ,指出LOC可以获得全域内的最优值 ,且有稍好的鲁棒性 ,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目标函数 根轨迹法 PSS LOC 综合阻尼矩解法 线性最优控制
下载PDF
应用根轨迹分析阻尼器对机械结构系统特征值的影响
4
作者 刘晓平 YangB.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对于由粘性阻尼器控制的机械结构系统 ,利用该系统的复特征值对阻尼系数的导数及根轨迹曲线研究了结构系统复特征值的分布规律。该研究对于确定阻尼器的安置位置及阻尼系数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根轨迹 阻尼器 机械结构系统 特征值
下载PDF
控制系统根轨迹的通用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福永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89年第4期58-66,共9页
本文应用四阶派德公式近似纯时滞环节的传递函数e^(-ST),这一研究可统一时滞环节的和无时滞环节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的根轨迹算法。求根程序把劈因子法和牛顿法结合起来,保证了解的快速、精确和收敛。该算法对自动化教学和控制系... 本文应用四阶派德公式近似纯时滞环节的传递函数e^(-ST),这一研究可统一时滞环节的和无时滞环节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的根轨迹算法。求根程序把劈因子法和牛顿法结合起来,保证了解的快速、精确和收敛。该算法对自动化教学和控制系统研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轨迹 纯时滞环节 传递函数 程序
下载PDF
三相四线制并网系统零序电流控制策略分析
6
作者 杨璇 吴钫 +1 位作者 张智雄 叶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87,共5页
在三相并网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正序和负序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环控制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该模型的等效形式,提出一种零序电流的控制策略,其控制参数与正序、负序电流控制器可以共用,简化了参数的设计过程.并对该... 在三相并网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正序和负序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环控制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该模型的等效形式,提出一种零序电流的控制策略,其控制参数与正序、负序电流控制器可以共用,简化了参数的设计过程.并对该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证明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零序电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电流控制 稳定性 根轨迹 零序 PR控制器
原文传递
多重极点出射角计算方法研究及求根轨迹程序设计
7
作者 张仰森 谢克明 程懋圩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73-79,共7页
本文提出了当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具有多重极点时,根轨迹在极点处的出射角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利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编制了求取控制系统根轨迹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可求得根轨迹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及根轨迹上各点的增益,并可绘制出完整... 本文提出了当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具有多重极点时,根轨迹在极点处的出射角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利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编制了求取控制系统根轨迹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可求得根轨迹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及根轨迹上各点的增益,并可绘制出完整的根轨迹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 极点 出射角 程序设计
下载PDF
不稳定系统数字控制器的综合与分析
8
作者 杨立法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针对最少拍有波纹系统数字控制器设计中一特殊情形—G(z)含不稳定极点的处理,比较了两种分析方法—极点法和根轨迹法的分析过程。所得结论对于课堂教学及工程设计均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数字控制器 不稳定系统
下载PDF
含粘性阻尼器的机械结构系统根轨迹分岔问题
9
作者 刘晓平 杨秉根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8-80,共3页
对受粘性阻尼器控制的机械结构系统进行了根轨迹分析,着重研究了根轨迹分岔现象。指出当粘性阻尼器位于机械结构的某些点处时,随着阻尼系数(控制增益)的增大,系统的某两条完整的根轨迹曲线可能会越来越靠近,相遇后又相互分离。根... 对受粘性阻尼器控制的机械结构系统进行了根轨迹分析,着重研究了根轨迹分岔现象。指出当粘性阻尼器位于机械结构的某些点处时,随着阻尼系数(控制增益)的增大,系统的某两条完整的根轨迹曲线可能会越来越靠近,相遇后又相互分离。根轨迹的这种分岔现象对于确定阻尼器的安放位置及阻尼系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轴向 移动弦结构系统进行算例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机械结构系统根轨迹特点及根轨迹分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根轨迹 分岔点 机械结构系统
下载PDF
可压缩流体中封闭薄球壳的自由振动
10
作者 丁皓江 陈伟球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5-397,共13页
通过引入位移函数,成功地研究了薄球壳在可压缩流体中的自由振动。发现存在两类自由振动:第一类与外界流体无关;第二类则受到流体性质的影响.证明了第二类振动的频率方程具有多项式形式并只存在复频率(除n=1时有Ω=0).求解... 通过引入位移函数,成功地研究了薄球壳在可压缩流体中的自由振动。发现存在两类自由振动:第一类与外界流体无关;第二类则受到流体性质的影响.证明了第二类振动的频率方程具有多项式形式并只存在复频率(除n=1时有Ω=0).求解n=0,1和2时的频率方程,并讨论参数的影响及给出根轨迹图。最后就小阻尼系数法作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薄球壳 位移函数 可压缩流体 自由振动
下载PDF
最佳系统的设计
11
作者 郭东道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将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典型最佳调节过程的定义扩充到多变量系统。用预补偿思路和根轨迹校正技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多变量控制系统,以说明多变量典型最佳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文章还指出,并非所有控制系统都要求符合典型最佳标... 本文将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典型最佳调节过程的定义扩充到多变量系统。用预补偿思路和根轨迹校正技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多变量控制系统,以说明多变量典型最佳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文章还指出,并非所有控制系统都要求符合典型最佳标准,判定液位控制系统的性能应采用IAE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过程 最佳设计 根轨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