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及对煤储层压裂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朱宝存 唐书恒 张佳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6-760,共5页
基于不同地区煤岩及顶、底板岩石样品的力学性质数据,总结了主要岩石类型的力学性质特征,重点对两者力学性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决定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如岩性、孔隙特征和含水率.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两者力学性质差异... 基于不同地区煤岩及顶、底板岩石样品的力学性质数据,总结了主要岩石类型的力学性质特征,重点对两者力学性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决定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如岩性、孔隙特征和含水率.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两者力学性质差异对煤储层水力压裂的影响.研究表明,岩石的强度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岩石的软化性取决于岩石的矿物组成与孔隙性,水分对不同岩性岩石强度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力学性质的差异,影响了煤层中地应力场的分布,使得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表现出与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底板岩石 力学性质 水力压裂
下载PDF
煤矿巷道底板锚固孔钻渣生成机理及尺寸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付孟雄 刘少伟 +1 位作者 贾后省 张伟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利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底板锚固孔钻进过程中两翼式钻头破岩时钻渣生成机理及尺寸特征.结果表明:两翼式钻头破岩过程实际为底板锚固孔钻渣分区域生成的过程,即锚固孔周边岩石切削破碎生成小粒径钻渣以及中部区... 利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底板锚固孔钻进过程中两翼式钻头破岩时钻渣生成机理及尺寸特征.结果表明:两翼式钻头破岩过程实际为底板锚固孔钻渣分区域生成的过程,即锚固孔周边岩石切削破碎生成小粒径钻渣以及中部区域岩柱扭转(受压)破坏生成大粒径钻渣;底板锚固孔钻进过程中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越高,钻进过程中产生的大粒径钻渣比例越大,造成钻渣整体平均尺寸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钻进至较坚硬地层时,由于大尺寸钻渣产出量增加,应及时调整排渣动力参数,防治堵钻或卡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底鼓控制 底板锚固孔 钻渣尺寸
原文传递
煤矿巷道底板锚固孔钻渣尺寸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少伟 付孟雄 +1 位作者 贾后省 张伟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3-1355,共13页
长期以来,煤矿巷道底板小孔径锚固孔钻进排渣困难是高质量成孔的瓶颈问题。因此,明晰钻渣尺寸分布规律对排渣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利用理论分析及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两翼式钻头在底板锚固孔钻进过程中钻渣的尺寸特征。结果表明:底板岩... 长期以来,煤矿巷道底板小孔径锚固孔钻进排渣困难是高质量成孔的瓶颈问题。因此,明晰钻渣尺寸分布规律对排渣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利用理论分析及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两翼式钻头在底板锚固孔钻进过程中钻渣的尺寸特征。结果表明:底板岩石强度及钻头刀翼间距是影响钻渣平均尺寸的主要因素,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越高,钻进过程中产生的大粒径钻渣比例越大,从而造成了钻渣整体的平均尺寸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钻机动力参数(转速及钻速)对钻渣平均尺寸不会产生规律性影响。此外,钻渣平均尺寸随着钻头刀翼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通过减小两翼式钻头刀翼间距可以降低钻渣平均尺寸,在钻进至较坚硬地层时,由于大尺寸钻渣产出量增加,应及时调整排渣动力参数,保证钻渣顺利排出。研究成果可为底板锚固孔钻进过程中钻具结构优化以及排渣参数设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锚杆支护 底臌控制 底板锚固孔 钻渣尺寸
原文传递
基于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的综采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伟东 苏承东 孟亚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为给丰阳矿综采机械化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2个采区不同区域采集60组顶底板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二2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二2煤层顶底板4种岩石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压密、弹性、屈服和破坏... 为给丰阳矿综采机械化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2个采区不同区域采集60组顶底板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二2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二2煤层顶底板4种岩石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压密、弹性、屈服和破坏4个阶段。不同区域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相差较大,同种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大致相同;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的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29.3、46.5、76.9、108.1 MPa,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7.5、9.6、18.9、23.3 GPa。泥岩为软岩,砂质泥岩为中等坚硬岩石,砂岩(细砂岩)属于坚硬岩石,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在二2煤层顶底板岩性普氏系数小于6的泥岩和部分砂质泥岩区域适合综采机械化开采,普氏系数大于6的区域不适合综采机械化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顶底板岩石 单轴压缩 力学参数 普氏系数
下载PDF
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对水力压裂裂缝延伸的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同刚 汪启年 +2 位作者 朱将波 汤达祯 许浩 《华东地质》 2018年第3期212-217,共6页
为了揭示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对水力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应用岩石三轴伺服机测试陕西韩城地区煤层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总结不同类型岩石力学性质特征和差异;剖析孔隙率和含水率与岩石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岩石力学性质... 为了揭示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对水力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应用岩石三轴伺服机测试陕西韩城地区煤层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总结不同类型岩石力学性质特征和差异;剖析孔隙率和含水率与岩石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对煤层水力压裂的影响。研究表明:岩石强度随孔隙度增大而降低;岩石矿物成分及其胶结程度与孔隙度决定岩石的软化程度,水分对不同类型岩石强度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差异较大;当煤层埋藏较浅,煤层与顶、底板岩石的弹性模量存在较大差异时,水力压裂裂缝更易控制在煤层中,且延伸更长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煤层顶、底板 岩石力学性质 裂缝
下载PDF
顶底板岩层透气性对煤层瓦斯抽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大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了考察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瓦斯抽采的影响,基于含瓦斯煤流固耦合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透气和不透气2种顶底板岩层进行了钻孔瓦斯抽采数值模拟,其中透气性顶底板岩层孔隙率设置为20%,不透气性顶底板岩层孔隙率设置为0。研... 为了考察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瓦斯抽采的影响,基于含瓦斯煤流固耦合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透气和不透气2种顶底板岩层进行了钻孔瓦斯抽采数值模拟,其中透气性顶底板岩层孔隙率设置为20%,不透气性顶底板岩层孔隙率设置为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顶底板岩性条件下在抽采过程中瓦斯总是沿钻孔径向流动,但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煤层瓦斯流场有明显影响;不同顶底板岩性条件下钻孔瓦斯抽采时间越长,钻孔影响的范围越大,同时距离钻孔中心越远煤层残存瓦斯含量越大,但透气岩层模型的瓦斯压力衰减更快,残存瓦斯压力更低;顶底板岩性对煤层瓦斯抽采有效范围有显著影响,与不透气岩层相比,透气岩层的钻孔有效抽采范围更大。研究结果对穿层钻孔瓦斯抽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底板岩层 透气性 孔隙率 瓦斯抽采 数值模拟 穿层钻孔
下载PDF
掘进巷道锚杆支护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磊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5期144-146,共3页
为有效解决寺河矿5307工作面回采巷道期间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大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优化了5307工作面回采巷道的锚杆支护方案,主要得到如下结论:理论分析得到巷道围岩的破碎带半径约为3.78 m,顶板锚杆的有效... 为有效解决寺河矿5307工作面回采巷道期间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大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优化了5307工作面回采巷道的锚杆支护方案,主要得到如下结论:理论分析得到巷道围岩的破碎带半径约为3.78 m,顶板锚杆的有效长度不小于2.33 m,间排距不大于1.39 m;优化后的锚杆支护方案中,锚杆长度由2000 mm增加至2400mm,锚杆间排距由800mm减小至700mm;巷道支护优化后,顶板受到的垂直应力和顶板下沉量明显降低,巷道肩角和中部受到的垂直应力分别降低了21.26%和11.50%,顶板下沉量分别减小了58.11%和55.79%;顶板锚杆支护方案优化后,28d内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180mm左右,巷道顶板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锚杆支护 顶底板移近量 围岩变形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高分辨地震处理的煤层顶板含水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慧婷 常锁亮 +3 位作者 张生 刘波 赵兴 余攀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2-200,共9页
随着矿井水防治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对地震精细勘探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基于各向同性的地震勘探已无法满足对复杂条件下煤层及其顶底板的高精度勘探要求。根据煤系地层正交各向异性特征,综合其周期性薄互层各向异性... 随着矿井水防治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对地震精细勘探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基于各向同性的地震勘探已无法满足对复杂条件下煤层及其顶底板的高精度勘探要求。根据煤系地层正交各向异性特征,综合其周期性薄互层各向异性和裂隙诱导型各向异性,针对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 Isotropy Medium with Vertical Symmetry Axis,VTI)介质特性提出基于高阶动校正的广角成像方法拉平同相轴,提高远、近偏移动校正精度,针对方位各向异性(Trans-verse Isotropy with Horizontal Axis of Symmetry,HTI)介质特性应用炮检距向量片(Offset Vector Tile,OVT)域处理消除煤系地层构造裂隙下不同方位各向异性,在地震资料处理阶段提高成像精度及分辨率。在宽方位高保真成像基础上,岩性解释基于岩石物理特征的拟声波方法,通过对声波时差测井曲线进行重构,在速度曲线中融入地层岩性信息,通过反演迭代可分析地层岩性空间展布特征;裂隙解释基于OVT道集所包含的方位角偏移距信息椭圆拟合,得到地震波在不同方位衰减梯度,由方位衰减梯度数据拟合得到裂缝密度及方位推出地层裂缝密度分布特征,实现对影响矿井水灾两大关键参数煤层顶板含水层以及导水裂隙带的精细探查。在此基础上对煤层顶板产水危险区进行综合评估。将所提方法应用于研究区,实际资料含水风险评价与生产井情况吻合度较好,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风险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适用性,为煤层开采中矿井水灾危险区预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介质 OVT处理 顶底板岩性 裂隙系统 含水性评价
下载PDF
慈林山煤矿半煤岩巷道支护方案优化与应用
9
作者 孙云玲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针对慈林山煤矿9107运输巷掘进速度慢、支护工程量大等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降低了支护密度,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支护方案优化前后的巷道围岩应力、塑性区分布及变形情况,验证了新支护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新支护... 针对慈林山煤矿9107运输巷掘进速度慢、支护工程量大等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降低了支护密度,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支护方案优化前后的巷道围岩应力、塑性区分布及变形情况,验证了新支护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新支护方案后,巷道整体变形量较小,且支护成本大幅降低,掘进速度也提高了约40%,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 坚硬顶底板 围岩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三量协同监测的采场来压识别预警系统研发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勇 《自动化仪表》 CAS 2020年第8期91-95,102,共6页
根据《2013-2017年度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煤矿矿压监测单纯依靠应力监测和人工测距,存在工作量大、值班人员多、稳定性低的现状。对近几年煤矿采场来压、支架工作阻力、顶底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监测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研究了... 根据《2013-2017年度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煤矿矿压监测单纯依靠应力监测和人工测距,存在工作量大、值班人员多、稳定性低的现状。对近几年煤矿采场来压、支架工作阻力、顶底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监测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研究了基于三量协同监测采场来压识别和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对顶板周期来压时间、步距、强度、支架倾角、支柱移近速率及升降状态等作记录分析,并对下一周期来压进行预测,减少了顶板监测人员数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实现了减员增效。该研究成果对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5]63号)》起到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并对煤矿采场矿压研究理论、控制技术及顶板灾害预测相关科研课题起到抛砖引玉效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来压 支架工作阻力 顶底板移近量 活柱下缩量 三量协同 离层位移 移近量 围岩应力
下载PDF
压裂中顶底板对缝高控制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浩勇 韩忠英 +1 位作者 王光磊 程远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1-184,209,共5页
裂缝在缝高方向的延伸会导致裂缝有效长度的降低,影响压裂效果;也可能直接穿过水层,造成压裂施工的失败。因此,基于FEPG有限元平台,利用网格开裂技术,开展了煤层气井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对垂向裂缝起裂、扩展及穿层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数... 裂缝在缝高方向的延伸会导致裂缝有效长度的降低,影响压裂效果;也可能直接穿过水层,造成压裂施工的失败。因此,基于FEPG有限元平台,利用网格开裂技术,开展了煤层气井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对垂向裂缝起裂、扩展及穿层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煤层气井压裂过程中,控制裂缝是否向隔层扩展主要取决于作业的净压力与隔层水平地应力差之间的关系;与储集层岩石力学性质相比,储集层的地应力剖面是影响裂缝垂向扩展范围的主要因素;T型缝、工型缝等复杂缝是由储集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对于提高现场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压裂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顶、底板岩石
下载PDF
软弱顶底板下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瑞豪 黄文标 +3 位作者 冯涛 余伟健 马平原 武剑 《矿业工程研究》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针对软弱顶底板下沿空掘巷的具体生产地质条件,以东怀煤矿310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空掘巷上覆岩层结构在掘进和回采期间稳定性的分析,阐述了沿空掘巷围岩稳定的基本原理,认为维护巷道围岩小结构的稳定是沿空掘巷稳定的基础.通过... 针对软弱顶底板下沿空掘巷的具体生产地质条件,以东怀煤矿310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空掘巷上覆岩层结构在掘进和回采期间稳定性的分析,阐述了沿空掘巷围岩稳定的基本原理,认为维护巷道围岩小结构的稳定是沿空掘巷稳定的基础.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小煤柱的合理宽度为5 m.经过现场工业性试验,留设5 m小煤柱的方案,能较好满足生产要求,保证工作面顺利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顶底板 沿空掘巷 围岩稳定性 小煤柱合理宽度
下载PDF
坚硬顶板下巷道围岩大变形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晓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4-217,共4页
某矿正在回采的12221工作面运输巷出现大变形,顶底板变形尤为明显,严重影响了进风、运料等工序。基于巷道围岩大变形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坚硬的中砂岩周期来压遗留的弧形结构回转对下侧巷道挤压,是造成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因素;现场实施... 某矿正在回采的12221工作面运输巷出现大变形,顶底板变形尤为明显,严重影响了进风、运料等工序。基于巷道围岩大变形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坚硬的中砂岩周期来压遗留的弧形结构回转对下侧巷道挤压,是造成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因素;现场实施了深孔爆破强制放顶,进一步围岩变形测点监测结果对比表明:爆破后顶底板变形量减小了58.63%、两帮变形量减小了3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顶底板 围岩 弧形结构 深孔爆破
原文传递
新上海一号煤矿8号、15号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矿井建设和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煤层顶底板事故,不仅影响井巷的施工还对煤层的开采造成威胁。因此,对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现以新上海一号煤矿8号、15号煤层顶底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煤... 在矿井建设和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煤层顶底板事故,不仅影响井巷的施工还对煤层的开采造成威胁。因此,对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现以新上海一号煤矿8号、15号煤层顶底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煤矿勘探资料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对煤层顶底板岩体质量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并结合煤矿的构造发育特征对顶底板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测,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顶底板稳定性 岩体质量 工程地质特征
下载PDF
安山煤矿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正 彭志德 翟鸿良 《陕西煤炭》 2013年第1期54-56,80,共4页
充分考虑煤层顶板基岩风化破碎带条件,通过对井田内岩层的工程地质岩组进行划分,并依据RQD值、M值、Z值对安山煤矿主采5-2煤层的顶底板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煤炭开采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关键词 煤层顶底板 稳定性分析 岩体质量评价 基岩风化破碎
下载PDF
王洼二矿下部车场支护方案数值分析
16
作者 赵立新 《建井技术》 2023年第6期41-45,共5页
王洼二矿下部车场联络巷周围围岩主要以泥岩和碳质泥岩为主,属软弱类顶、底板,在巷道开挖时,围岩变形破坏较为剧烈,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为使巷道在开挖时保持稳定状态,运用FLAC3D有限元差分软件,在不同支护参数条件下对软岩巷道围岩稳... 王洼二矿下部车场联络巷周围围岩主要以泥岩和碳质泥岩为主,属软弱类顶、底板,在巷道开挖时,围岩变形破坏较为剧烈,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为使巷道在开挖时保持稳定状态,运用FLAC3D有限元差分软件,在不同支护参数条件下对软岩巷道围岩稳定状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锚杆索数量、位置以及长度可以有效改善围岩变形破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各支护设计方案的稳定效果,最终选择方案一作为该巷道最佳支护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软弱类顶、底板 围岩变形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光面爆破技术在坚硬顶底板半煤岩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明 《煤》 2013年第9期12-14,共3页
以慈林山煤矿9号煤层轨道大巷实际施工为例,介绍了施工中坚硬顶底板半煤岩巷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调整,从理论和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介绍了光面爆破的优点以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 坚硬顶底板 半煤岩 光面爆破 施工安全
下载PDF
煤岩力学参数测试及围岩稳定性评价
18
作者 黄庆国 《山东煤炭科技》 2018年第3期142-144,共3页
针对同煤集团白洞煤业公司石炭纪煤层的赋存条件,在井下布置了合理的取芯钻孔,依据国家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标准,加工标准试件进行测试,得到了煤层顶底板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并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石炭纪 顶底板 岩石 参数
下载PDF
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垮落及裂隙导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来兴平 崔峰 +2 位作者 曹建涛 吕兆海 康延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通过大南湖一矿三软煤层工程地质条件及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的综合分析与测定,开展了对应条件下的物理相似模拟,分析了综放工作面围岩运移及覆岩破坏高度,探索了现场支架实测阻力与覆岩裂隙导水位置、导水量间的关系。综合分析表明:1303综... 通过大南湖一矿三软煤层工程地质条件及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的综合分析与测定,开展了对应条件下的物理相似模拟,分析了综放工作面围岩运移及覆岩破坏高度,探索了现场支架实测阻力与覆岩裂隙导水位置、导水量间的关系。综合分析表明:1303综放工作面顶板垮落带高度为20 m,模型表面裂隙延伸高度观测结果与3D钻孔电视合成的钻孔内壁破裂剖面揭示出的裂隙延伸高度均为98 m,与经验公式计算基本一致。工作面超前影响范围随开采范围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1303综放面工作面划分为两个较为明显的压力集中区,工作面裂隙导水量、导水位置与压力集中区中支架压力变化相关,覆岩裂隙导水显现的位置处在工作面中下部顶板压力集中显现区(2区)的位置几率较大。建议1303工作面提前疏放上覆含水层以及老窑积水的同时,加强对两个压力集中区(1区和2区)的监测,尤其是2区,密切关注架后顶板垮落情况与工作面淋水量变化,及时的给出来压预警与导水位置及导水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覆岩破裂 顶板来压 裂隙导水
下载PDF
煤层硬度与厚度对冲击矿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小涛 窦林名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在坚硬顶板和底板的“两硬”条件下,对不同煤层厚度和硬度对煤岩体中的垂直应力分布的影响,也即反映了对煤岩体中发生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通过组合煤岩试样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根据煤岩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在坚硬顶板和底板的“两硬”条件下,对不同煤层厚度和硬度对煤岩体中的垂直应力分布的影响,也即反映了对煤岩体中发生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通过组合煤岩试样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根据煤岩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了其原因.在“两硬”条件下,煤层厚度与硬度的变化对煤体中的应力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对煤岩体系统中冲击矿压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煤层厚度的减小,在煤岩体中产生的应力集中将增大;随着煤层硬度的增加,煤岩体中的最大垂直应力也将增大,从而也增加了冲击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底板 数值模拟 冲击矿压 组合煤岩 冲击危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