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涅的霍夫曼评论:楼角窗口的鬼影憧憧
- 1
-
-
作者
冯少虹
-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115-117,共3页
-
文摘
海涅认为霍夫曼并不属于德国浪漫派,这是他对霍夫曼的基本判断。海涅通过对霍夫曼作品的现实倾向的赞赏,以反拨当时浪漫派回归中世纪的创作倾向。不过海涅对于霍夫曼运用想象、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曲折地反映现实的创作手法评价不高,因为这与其审美旨趣不相符,尽管他意识到这种创作风格是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海涅的评价是有所偏颇的,以霍夫曼为代表的这类创作是有更深的根源,包括民族精神、反理性主义、作者遭遇等,应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
关键词
海涅
霍夫曼
德国浪漫派
浪漫主义
现实
-
Keywords
Henie
Hoffman
German romantieisnl
romantieism
reality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奥尼尔:“做一个容纳一切方法的熔炉”
- 2
-
-
作者
黎跃进
-
机构
湖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
文摘
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他在戏剧艺术上大胆探索,其剧作试验了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各种创作方法。他追求艺术真实,但不是表象的真实,而是一种情感化的主观真实。从本质上说,奥尼尔是个浪漫主义作家。
-
关键词
奥尼尔
艺术真实
现代悲剧
浪漫主义
-
Keywords
Eugene O'Neill, artistic truth; modern tragedy, romantieism
-
分类号
I053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浅析李白浪漫主义诗风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季丹
-
机构
黑龙江省鸡西大学文法系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1期169-169,共1页
-
文摘
在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队伍中,李白可谓是无冕之王,他以其出神入化的浪漫主义诗歌艺术,充分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从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艺术特点论起,从而阐释屈原浪漫主义对其诗风影响,以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
关键词
李白
浪漫
诗风
-
Keywords
Li Bai
romantieism
poem style
-
分类号
TS914.25
[轻工技术与工程]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成人婚恋依恋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田伟
陈旭
-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2005年第5期144-148,共5页
-
文摘
婚恋关系是成人依恋的主要形式。自上世纪80年代末,国外兴起了对成人婚恋依恋(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的研究。该文介绍了成人婚恋依恋的理论背景、依恋型、内部工作模型研究及当前对婚恋依恋与成人社会功能发展的研究进展。文章最后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基本走向。
-
关键词
婚恋依恋
内部工作模型
婚恋关系
依恋型
-
Keywords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the romantie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styles
-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G212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谢林与德国浪漫派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海燕
-
机构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5-87,共3页
-
文摘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谢林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德国耶拿浪漫派。谢林的一系列思想,包括自然哲学、艺术哲学和神话观等都极大影响了德国浪漫派。但他们在目标和观念上还是存有分歧的。
-
关键词
谢林
德国耶拿浪漫派
-
Keywords
Sehelling
Yana romanties
-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不可替换的道具——谈《爱玛》中钢琴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金凤
-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出处
《新余高专学报》
2008年第5期56-59,共4页
-
文摘
简.奥斯丁的作品不以描写"强烈的感情"见长,相反,读者和评论家一直把她视为追求平和、沉稳、内敛、理智的情感的代言人和实践者,一个观点偏保守、致力于维护传统的小说家。其被公认为最成熟的小说《爱玛》中弗兰克赠给简的钢琴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是浪漫爱情的纽带,它是开放与封闭两种人生观矛盾的集中体现,它是对爱玛进行"开眼"教育的工具。钢琴是《爱玛》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道具,隐藏在钢琴之后的这段常被忽视的爱情故事显现了奥斯丁笔下被忽视的另一种爱情和生活态度。
-
关键词
简·奥斯丁
《爱玛》
钢琴
浪漫爱情
-
Keywords
Jane Austen
Emma
piano
romantie love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乐观者的女儿》的浪漫主义解读
- 7
-
-
作者
苏芳
-
机构
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
出处
《科教文汇》
2013年第35期50-50,52,共2页
-
文摘
1973年,美国著名女性作家尤多拉·韦尔蒂凭借小说《乐观者的女儿》获得普利策奖。《乐观者的女儿》中麦凯尔瓦法官的乐观主义精神,热爱自然的主题以及小说中过去与现实时空交错的浪漫主义写法,使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
-
关键词
《乐观者的女儿》尤多拉·韦尔蒂
浪漫主义
-
Keywords
"The Optimist's Daughter"
Eudora Welty
romanti-cism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简析《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 8
-
-
作者
安洨华
-
机构
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
-
出处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37-38,62,共3页
-
文摘
《荷花淀》的浪漫主义色彩及其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言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观的手法是其独到的艺术特色。
-
关键词
孙犁
诗情画意
意境
浪漫主义色彩
-
Keywords
Sun Li
a quality suggestive of poetry and painting, artistic conception, romantie colour and hue.
-
分类号
I207.4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现代传播与《女神》的出场及其经典化
- 9
-
-
作者
方长安
陶丽萍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
文摘
《女神》的出场及其经典化是现代多重话语和传播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文本、媒体与读者的互动、互涉过程中,《女神》不仅确立起在中国新诗坛的合法地位,而且在特定历史文化阅读、阐释下,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价值理想与审美规范。
-
关键词
《女神》
郭沫若
文学批评
现代浪漫主义诗歌
平民意识
-
Keywords
The Goddess
Guo Mo-ruo
the literal criticism of Chiness romantie poetry
popular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